书城教材教辅三思两言实录
15112200000049

第49章 民主生活会上的反思

●理论修养还远远不足

个人思想理论修养缺少高度,缺少深度,看理论书读理论文章很少,去年年底看了一些干部网络学院学习资料,觉得内容很好很广,理论学习促进工作指导思想,提高理论修养是需要在工作中、交流中、实践中谦谦虚虚地学习,要见缝插针地学习,再应用到工作实际中去。

今年寒假忙创新团队建设一直到年三十,初三又出发了,初一、初二两天休息,总算一口气看完一本《马云内部讲话》,觉得极精彩,40多岁活在18岁的理想主义中,开学前几天开党政联席会议又决定买几十本,发给了全体干部党员,学学马云是怎么创业的,我们如何办成一个创业型二级学院,围绕学校的校训,生化学院的院训“实学实效、创新创业”,应用型的学院一定要走向创业型的学院。

●方法方式还急躁浮躁

事情越来越多了,学科建设压力越来越大了,到一线去少了,跟教师们交流少了,跟同学们交流少了,轻松的办公室制造多了,轻巧的本本制造多了。

原来所有的学院学工活动,事无巨细,统统参加,现在给同学们作讲座也少了。几个月来一直想要给同学们作一个关于理想和激情、关于艰苦奋斗精神的讲座,一直尚未做成。

生化学院想策划一次全体党员“上山下乡”活动,去贫困乡看看农民、农业、农村,总的来说艰苦奋斗的精神少了,小和山山水太美了,心态太安逸了。

●“应用型和高水平”远远不够

这些年生化学院最大的工作亮点之一是几年来特别是去年一年的两个省级学科平台建设,出了一批实际成果,一批首次突破,首次获得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首次获得省级大院名所创新载体、首次通过省级重点实验室验收、首次承办科技部国际学术论坛,等等。过去是少有人来,也少有人邀请,出不去,也不想出去,被人看不见啊,现在是企业、行业和地方天天来,来要毕业生,来要服务咨询,来要科技合作,来邀请大家去,学术界交流也多了,常常体会到一流同类学科服务社会的水平高度和辐射力度。

因为常常跟国内一流、省内一流的学科在一起,跟国内一流、省内一流的企业在一起,取得的这一些成果,都不值得一提了。越是企业和行业有些叫好、地方和学术圈有些认可,越是有些品牌、有些口碑,越是觉得差距太远了,越来越真正地感到要谦虚再谦虚。尽管文化和理念要天天讲,但是目前做出的一些成果不值得讲,标杆要拉高,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

有了省级学科平台,就处在了与一流高手竞争交手的境界,新的阶段下、新的标杆下,尽管装备条件弱,别人是你的5倍、10倍、20倍,尽管是小米加步枪对付导弹加卫星,小快艇追赶大航母,学科平台的目标要求你必须跟一流的学科一起竞争。

●工科人才培养远远不够卓越

教育教学要讲技巧,讲究板书,讲究PPT,学生会认为好,但是还需要向学生传授企业实际所需要的东西,面对工科学生,能创新科研、熟悉企业一线的师资队伍建设还不够,能启发思维,又是学生榜样的师资队伍建设还不够。

为企业推荐学生就业,才会感到责任,抓过就业和校友工作,才会领悟更多的真正的工科人才培养的真谛,培养的工科学生满足客户的需求了吗?

思维和动脑能力教育有时候比知识和动手能力教学更重要,一些企业对我们的实习同学会提出一些科研课题、探讨一些新产品开发等,经常会反馈回来指出教学过程中需要多补上科研思维训练、多补上创业思维教育等。

一方面转变人才培养教学教育方式,另一方面师生要多走出去,去参与社会合作,到真刀真枪的实战环境中去。

走进企业,走进行业,才能体会什么叫实学,什么叫实效,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家精神,******总理概括的“浙商精神”也就是企业家精神:开拓、创新、坚韧、吃苦、灵活。

获奖、论文很重要,但目前阶段主要的矛盾是到企业一线科技转化和产业化应用上还是少,这些对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学科建设推动作用更大。

开放会失去一些大学原有的传统风骨和精神的保持,但目前的主要矛盾首先是缺少开放和合作。走出去会造成一些只顾自己利益的人,但目前主要的矛盾是走出去不够。

应用型院系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成果是要写在企业里、写在车间里,不是看你有多少奖、有多少论文,而是看企业盼不盼望你、行业想不想着你、地方需不需要你,在企业里有没有口碑、在行业里有没有名望、在地方上有没有口碑。

(2011年3月18日上午,在校党委民主生活会上的发言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