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三思两言实录
15112200000012

第12章 集成交叉开放抓科研努力搅活生化学院办学一池春水

——科研教学互动,科研反哺教学,促进人才培养,深化学科建设

1.科研建设理念

总体:强化理念,扩大开放,形成特色。

科研和学科建设:集成、交叉、开放。

即要按照教育家钱伟长先生提出的那样“拆墙”:一要拆除教学与科研间的“墙”;二要拆除生化学院内各学科间的“墙”;三要拆除生化学院与社会间的“墙”。

或者说,整合集成教学科研资源,五个学科交叉渗透,产学研紧密合作开放。

2.生化学院办学发展制约

生化学院办学中一直来存在的最大困难之一:学科的特殊性、硬件远远不足、“双师型”师资要求高、人才培养手段仍较封闭。

所以相当多学生对专业缺少概念,如何进行专业工作感到迷茫,为应付课程而读书;我们的教学工作,常常只是为完成课程计划而教书,有些教学过程中很少引入专业思维、引起专业兴趣、引发专业欲望、看到专业榜样。这样制约了近化类专业进一步创新发展。

关键手段之一:科研教学互动,科研反哺教学,促进人才培养。

3.“科研强校”首先在于强教学或者说强办学

工程和技术实学科研促进工科教学、反哺工科教学作用大,更能引导专业思维和兴趣,更能创新实学教学内容,更能引入产学研合作教学,更能真正言传身教,只言传没身教的教学实效是很低的。

科研搞不好,教学后劲就不足。

科研是“源”,教学与社会服务是“流”,只有“源”之不竭,才能“长流不息”。

4.科研促进“实学实效”教学内容和形式

基础课中引入专业导向;专业课中强化工程导向。

“科研成果内化于课堂教学中去,才有十分有益的鲜活素材。”

改变课程学习与科研实践、工程实际脱节的现象,采用课堂教学、讲座报告、企业生产一线现场教学等方式,同时引入项目教学思维,开展包括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新苗计划等在内的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等教学课程活动。

鲜活案例很多……

5.科研促进实验教学和实验条件

生化学院案例很多,不详说了。

6.科研促进实习基地

以科研服务为载体,培育了一批集科研、产业、教学、实习为一体的基地,近年来,实习基地从2个增到12个。

7.科研促进毕业论文(设计)教学

近年来,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来自科研和工厂实践的达50%以上。

如果教师自己都不知怎么搞科研,没项目,没经费,又怎么来很好地设计、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呢?

8.促进近化类工科教学师资培养

我们看到这样一个现象:科研和工程实践能力强的教师,专业教学上也是骨干,教学效果也好;专业功底深厚,深入浅出,引经据典,不照本宣科,学生反映好。

“作为一个教师,教书育人是必要条件,从事科研才是充分条件。”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最近说:“取得成果后,向学生们传输经验和方法,才能成为合格教师。”

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要求:指导教师有无科研工作背景非常重要。

9.科研促进产学研合作办学,让办学更开放

跟企业、科研、行业、政府、高校、国际等六大合作,科研促进产学研合作开放办学。

聘请科技型企业家、资深工程师、知名学者开展了几十场课程教学、大型报告、企业现场教学等三种形式教学活动。

专业、就业、创业教学有机融合。

不仅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也在校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10.科研是课程外能力培养的有力支撑

生化学院学生工作与学科建设有机融合,两手一起抓。

以准工程师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文学体育艺术团来整合大学生科技创新、社会实践、人文素质三大校园文化社团,强化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就业实践。

11.科研促进学科交叉创新特色

学科集成和交叉创新是大部分创新成果的来源。

生化学院化工、食品、生物、制药、材料等五个专业都属于基于相同原理和过程工程、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近化类工科专业,学科交叉特色特别明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的组合,在全省高校生化类院系中,已成为一个优势和亮点,可以强化交叉创新:运用化学、生物和过程工程等共性技术,学科交叉创新。

围绕我省先进制造业(包括装备制造、化学制造、生物制造等)和现代科技农业(包括农产品种植养殖和农产品深加工)两大主导产业,生化学院化工、食品、生工、制药和材料五个学科在化学制造、生物制造、过程工程技术等方面的人才培养输送、科技服务上取得显著进步,在人才培养、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中进一步融入浙江主导产业中,在省内初步建立了“农产品化学与生物加工技术”学科交叉优势与特色,跟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同行错位发展,初显品牌和发酵效应。

12.科研有利于提高学科影响力

“科技活动中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和科技服务(STS)两项数据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所高校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重要指标。”

尽管硬件困难,近年来通过杀出血路搞了一些科研,并抓了一些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维持了正常办学,促进了“实学实效”建设,使学生专业稳定性、兴趣和自豪自信感有所提高。

学生专业稳定性、兴趣和自豪自信感能否显著提高是办学是否有效的一个主要标志。

13.生化学院科研和学科建设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

如:(1)对科研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2)工程科技薄弱;(3)团队培育不足;(4)产学研合作尚不紧密等。

(2007年5月14日,在校科技工作大会上的发言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