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水分玉米的常规贮藏方法与稻谷、小麦一样,其主要的措施也是控制水分、清除杂质、提高入库粮质。坚持做到“五分开”贮藏,即水分高低分开,质量好坏分开,有虫玉米与无虫玉米分开,新玉米与陈玉米分开,色泽、粒型不同分开。在玉米贮藏过程中,加强虫害防治与做好密闭贮藏等工作。常规贮藏的通风方式有露天机械通风、房式仓机械通风和立筒仓机械通风等。
(四)自然低温贮藏
低温贮藏是我国北方玉米产区主要贮藏玉米的方法。通常是将14%左右(或16%以下的玉米在入库后充分利用自然低温冷冻,即采用仓外薄摊冷冻、皮带输送机转仓冷冻、仓内机械通风或敞开门窗翻扒粮面通风等方法,使粮温降低到0益以下,然后用麦糠、稻壳、席子、草袋或麻袋片等物覆盖粮面进行密闭贮藏,长时间保持玉米处于低温或准低温状态,确保安全贮藏。
(五)低温密闭贮藏
根据玉米的贮藏特性,适合低温、干燥贮藏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干燥密闭,一种是低温冷冻密闭。南方地区收获后的玉米有条件进行充分干燥,在降低到安全水分之后过筛入仓密闭贮藏。北方地区玉米收获后受到气温限制,高水分玉米降到安全水分是很有困难的,除有条件进行烘干降水外,基本上可采用低温冷冻入仓密闭贮藏。其做法是利用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摊粮降温,粮温可降到10益以下,然后过筛清霜、清杂,趁低温晴天入仓密闭贮藏。
(第四节)大豆贮藏技术与方法
一、大豆的贮藏特性
(一)吸湿性强
大豆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蛋白质是吸水力很强的亲水胶体。大豆种皮较薄,种孔较大,对大气中水分子的吸附作用很强。因此,大豆晒干后必须在比较干燥的条件下贮藏保管。
(二)易丧失活力
大豆的水分虽保持在9%耀10%的水平,但温度达到25益,仍很容易丧失活力;目前春大豆的种皮色泽大多是黄色的,而黄色大豆种皮组织较色泽深的大豆疏松,代谢作用较强,最易丧失活力;通风贮藏的大豆呼吸强度增强,放出水分和热量又进一步促进呼吸作用,很快就会导致贮藏条件的恶化。
(三)破粒极易生霉变质
大豆在田间易受虫害和早霜的影响,有时虫蚀率较高,这些虫蚀粒、冻伤粒以及机械破损粒呼吸强度要比完整率大得多,受损的暴露面容易吸湿,引起大量的生霉变质。
(四)导热性差
油脂的导热率很小,大豆含油分较多,在高温干燥或烈日暴晒的情况下,不易及时降温,以致影响其活力。因此大豆进仓时必须干燥、低温,仓库严密,防热性能好,则可长期保持稳定,不易导致活力下降。
(五)蛋白质易变质
大豆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如贮藏条件控制不当,除会发生发热、生霉、结露、生虫、酸败变质等一系列的变化之外,还会发生大豆种子所特有的浸油和红变问题。
二、大豆贮藏品质的变化
实践表明,大豆贮藏品质变差、变质或霉变,主要是水分、温度两大因素引起的,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和贮藏温度的提高,其蛋白质降低,发芽率降低,提取油酸价增高,浸泡水中干物质增大。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大豆,由于其成分和原始品质不同,在贮藏中的变化速率有所不同,但其变化规律是一致的。
(一)贮藏温度
安全水分大豆在20益下贮藏,一般可安全贮藏(指大豆品质没有显著变化)2年以上;在25益下贮藏,可安全贮藏一年半左右;在30益下贮藏,可安全贮藏8耀10个月;在35益下贮藏4耀8个月,大豆品质显著降,表明了贮藏温度是影响大豆品质的最主要因素。总之,在不同地区、不同贮藏方式和不同贮藏条件下贮藏大豆,其贮藏期限应根据大豆贮藏品质控制指标的检验结果逆行确定,符合以上品质指标的可继续贮存,否则应及时推陈贮新,避免大豆品质下降,影响其使用价值。
(二)贮藏水分
大豆中脂肪含量较高,由于脂肪是一种疏水物质,因此大豆中的水分都集中在非脂肪亲水物质部分,这样就使非脂肪亲水物质中的水分含量远高于整粒大豆的含水量,而这一水分在适宜温度下微生物即可生长、繁殖,导致发热霉变。一般来说,大豆水分在12.5%以内一般为安全,12.5%耀13.5%为半安全,13.5%以上为不安全。当温度在25益、水分为13.8%的大豆,贮藏3个月后就发生霉粒。在常温下,大豆的安全贮藏水分为11%耀13%,临界水分为14%,水分含量能起一定的约束作用,水分含量较低的大豆温度可以稍高一些,而在温度较低的条件下(0益耀10益),即使大豆含水量较高(如接近临界水分)也会取得良好的贮藏效果。
通过大豆贮藏温度和水分不难看出,大豆安全贮藏期限与大豆水分、贮藏温度有密切关系,水分越高、温度越高安全贮藏时间越短。
这是因为大豆贮藏温度升高,呼吸作用也会增强。大豆的强烈呼吸不单会使其内部的酶活性增强,而且还会促进各种微生物的繁殖(如霉菌、细菌、酵母菌),致使大豆在贮藏过程中霉变、变色、产生毒素。因此,大豆贮藏过程中,控制条件、控制呼吸是防止质变的关键。
三、大豆的贮藏方法
(一)干燥贮藏
前面讲到的安全水分,在实际生产中是很有用处的。要达到贮藏时的安全水分,一是用日光暴晒,二是用设备烘干。只要气候条件许可,日晒法简单易行,经济实用,但劳动强度大,卫生条件差。可用于大豆干燥的设备很多,有滚筒式、气流式热风干燥机、流化床烘干机以及远红外烘干机等。利用设备干燥,效果好,效率高,不受气候限制,但设备投资大,成本较高。
(二)通风贮藏
通风贮藏是指大豆在贮藏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使干燥的低温空气不断地穿过大豆籽粒间,可以降低温度,减少水分,防止局部发热、霉变。通风贮藏往往要和干燥贮藏配合使用。通风的方法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自然通风就是利用室内外自然温差和压差进行通风,它受气候影响较大。机械通风就是在仓房内设通风地沟、排风口或者在料堆或筒仓内安装可移动式通风管或分配室,机械通风不受季节影响,效果好,但耗能大。
(三)低温贮藏
低温的好处是能够有效地防止微生物和害虫的侵蚀,使种子能处于休眠状态,降低呼吸作用。根据试验,温度在10益以下,害虫及微生物基本停止繁殖,8益以下呈停止活动状态,当达到0益以下时能使害虫致死。低温贮藏主要是通过隔热和降温两种手段来实现的,除冬季可利用自然通风降温以外,一般需要在仓房内设置隔墙、隔热材料隔热,并附设制冷设备。此法一般费用较高。
(四)密闭贮藏密闭贮藏的原理是利用密闭的方法与外界隔绝,以减少环境温度、湿度对大豆籽粒的影响,使其保持稳定的干燥和低温状态,防止虫害侵入。同时,在密闭条件下由于缺氧,既可以抑制大豆的呼吸,又可以抑制害虫及微生物的繁殖。密闭贮藏包括全仓密闭和单包装密闭两种,全仓密闭贮藏时建筑要求高,费用多;单包装密闭贮藏可用塑料薄膜包装,此法用于小规模贮藏效果好,但也要注意水分含量不宜高,否则亦会发生变质。
(五)化学贮藏大豆贮藏以前或贮藏过程中,在大豆中均匀地加入某种能够钝048化酶、杀死害虫的药品,从而达到安全贮藏的目的。这种方法可与密闭法、干燥法等配合使用。化学贮藏一般成本较高,而且要注意杀虫剂的防污染问题,因此该法通常只用于特殊条件下的贮藏。
(第五节)薯类贮藏技术与方法作为鲜薯贮藏的薯类主要是指马铃薯和甘薯,以延长加工时间。
而木薯一般不作鲜薯长期贮藏,除生产淀粉外主要是加工成木薯片,以延长贮藏时间。
一、马铃薯贮藏
(一)马铃薯的贮藏特性
马铃薯收获后一般有2耀4个月的休眠期,进入生理休眠期即使环境条件适宜也不会发芽生长,是安全贮藏的最佳时期。生理休眠期过后,如遇到适宜的条件,就会发芽、变质或腐烂。
1.休眠期的长短因条件不同而异晚熟品种休眠期短,早熟品种休眠期长。成熟度不同对休眠期的长短也有影响,尚未成熟的马铃薯块茎的休眠期比成熟的长。贮藏温度也影响休眠期,特别是贮藏初期的低温对延长休眠期十分有利。
2.损伤的块茎在贮藏期间容易患病新收获的块茎含水量高达75%耀80%,薯皮薄嫩,组织脆弱,碰撞、挤压易擦伤破碎,造成机械损伤。遭受不同程度机械损伤的块茎发病率较高,其中尤以压碎者患病率最严重。
3.块茎在贮藏期间容易失重新收获的块茎尚处于后热阶段,呼吸作用十分旺盛,释放出大量水分、热量和二氧化碳,重量也随之减轻。经过一定的贮藏期间后,其块茎的重量就会较大幅度地减少。
4.块茎对贮藏条件比较敏感马铃薯块茎既怕低温,又怕高温。
湿度小,薯块容易失水发皱;湿度大,薯块容易腐烂变质。如果贮藏温度忽高忽低,块茎中的淀粉和糖也反复转化,则淀料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
(二)马铃薯的贮藏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