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稻谷贮藏技术与方法
一、稻谷的贮藏特性
(一)比一般成品粮的贮藏稳定性好稻谷籽粒具有完整的稻壳保护,对虫、霉的危害及对湿、热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因此具有较好的贮藏稳定性。
(二)后熟期短,容易生芽
一般稻谷无明显的后熟期,粳稻的后熟期仅有4周左右。稻谷萌发所需要的水分,与其他粮食相比是最少的。当稻谷含水量达到25%以上,只要温度适当,便能发芽。凡是生过芽的稻谷,即使晒干其耐贮性、营养品质和食用品质也都会下降。
(三)容易陈化
稻谷经过夏季高温,往往陈化明显,脂肪酸值升高,发芽率下降,其中籼稻比粳稻稳定些,糯稻最差。收获一年以内的新稻,呼吸作用较强,后来酶活性减弱以及稻米胶体脱水浓缩,使其吸水性降低,硬度增加,所以贮藏稳定性增强,对长期保管有利。但在长期保管中,每经过一个高温季节,其食用品质即逐年下降。
(四)对高温抵抗性较弱
稻谷胶体结构疏松,每经高温或发热,就会引起品质劣变。当稻谷收割后没有及时脱粒干燥就进行堆垛,垛温上升到60益,谷粒开始变黄。米粒呈黄色,亦称黄粒米。如果垛温上升到70益,谷粒全部变黄。稻谷在贮藏过程中,发热次数越多,黄变率增加越快。随着贮藏期的延长,虽未发热霉变,也会加重变黄。
(五)高温季节易生害虫
危害稻谷的害虫主要有玉米象、米象、谷蠹、麦蛾、赤拟谷盗和锯谷盗等。每年春暖以后,约在4耀5月害虫便开始繁殖为害,虫峰期发生在每年高温季节。
(六)易霉变
寄附在稻谷上的微生物绝大多数是中温、好氧性微生物高水分的稻谷发热霉变是由放线菌、细菌、酵母菌以及霉菌中的根霉、毛霉所引起,低水分的稻谷发热霉变则是由于霉菌(如灰绿曲霉群活动)引起的。
二、稻谷储藏品质的变化
稻谷和所有生物体一样,有一定的寿命。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贮藏后,尽管在贮藏期间并未发生发热、霉变、生芽或其他危害,但由于原生质胶体结构松弛,酶的活性与呼吸能力衰退,表现为发芽能力下降或丧失,失去种用价值,米质变脆,加工易碎,出米率低,黏性下降,酸度增加,色泽不量,食味不好,失去新鲜感和固有的香气,甚至出现难闻的异味(即陈米味),这种现象被称为“陈化”。
稻谷陈化的速度,对于不同种类,不同水分和不同温度的稻谷是不相同的。通常籼稻比较稳定,粳稻次之,糯稻最易陈化。水分、温度都较低时,稻谷陈化速度慢,相反则陈化速度就快。稻谷陈化是生理变化的自然规律,在贮藏中除应积极努力创造好的贮藏条件(如低温干燥、合理通风密闭、严防虫害等),延缓它的陈化外,还应根据不同品种的寿命期与耐贮性,有计划地进行推陈贮新,以避免陈化。
三、稻谷的贮藏方法
(一)控制水分
严格控制入库稻谷的水分,使其符合安全水分标准,是确保稻谷安全贮藏的必要条件。稻谷的安全水分标准要随种类、季节和气候条件来确定。稻谷的安全水分界限指标见表3—1。
(二)清除杂质
稻谷中的有机杂质(如稗粒、杂草、瘪粒、穗梗、叶片、糠灰等),入库时由于自动分级作用,很容易聚集在粮堆的某一部位,形成杂质区。杂质中的稗粒、杂草和瘪粒含水量高,带菌量多,吸湿性强,呼吸强度大,很不稳定。而糠灰等细小杂质则会堵塞或减少稻堆的孔隙度,容易促使堆内湿热积聚,导致霉菌和仓虫大量繁殖。因此,入库前要进行风扬、过筛或机械除杂,使杂质含量降低到最低限度,以提高稻谷的贮藏稳定性。通常把稻谷中的杂质含量降低到0.5%以下,就可提高稻谷的贮藏稳定性。
(三)分级贮藏
稻谷的种类和品种不同,对储存时间和保管方法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入库时要按品种分开堆放。同一品种的稻谷,它的质量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入库时,要坚持做到不同品种、不同等级的稻谷分开堆放;要把新粮与陈粮分开堆放,防止混杂,以利商品对路供应并确保稻谷安全贮藏;要严格按照稻谷水分高低(干湿程度)分开堆放,保持同一堆内各部位稻谷的水分差异不大;还要将有虫的稻谷与无虫的稻谷分开贮藏。
(四)通风降温
稻谷对高温的抗性差,特别是早、中稻入库后,稻温高,生理活性旺盛,堆内积热难以散发,容易引起发热,导致稻堆上表层结露、霉变、生芽。因此,稻谷入库后要及时通风降温,尽量缩小稻温与外温或仓温的温差,防止结露。根据有关经验表明,采用机械通风、通风地槽、通风竹笼等设施,在9耀10月、11耀12月和1耀2月可有效地防止稻谷发热、结露、霉变、生芽,可确保安全贮藏。
(五)防治害虫
稻谷入库后,特别是早、中稻入库后,容易感染贮粮害虫,遭受害虫严重危害,造成较大的损失。因此,稻谷入库后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全面防治害虫,在我国南方各省市,稻谷入库后更应认真抓好这项工作。通常多采用防护剂或熏蒸剂进行防治,以预防害虫感染,杜绝害虫危害或使其危害程度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避免稻谷遭受损失。
(六)密闭粮仓
完成通风降温与防治害虫工作后,在冬末春初气温回升以前粮温最低时,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压盖粮面密闭贮藏,不留任何缝隙,以保持稻谷堆处于低温(15益)或准低温(20益)的状态,可减少虫霉危害,保持品质,延缓稻温回升,确保安全贮藏。
(第二节)小麦贮藏技术与方法
一、小麦的贮藏特性
(一)后熟期较长
小麦的后熟期比较明显,新收获的小麦需要经过几个星期甚至2耀3个月才能完成后熟期。小麦的后熟作用主要表现为呼吸能力强。
新麦入库后,由于生理代谢旺盛,常易导致粮堆发汗、升温,如不及时检查发现和采取措施,就会造成结露霉烂。
(二)耐热性强
小麦有较高的耐热性能,其蛋白质和呼吸酶具有较高的抗热性。
小麦经过一定的高温,不仅不会丧失生命力,而且能改善品质。利用小麦耐热性的特点,采取热密闭入库保藏,可以杀虫、防霉。
(三)吸湿性强
小麦的种皮薄,含有大量的亲水物质,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在相同的相对湿度中,小麦的平衡水分始终高于稻谷。小麦的吸湿性能因品种不同而异,红皮小麦皮层较厚,吸湿较慢;白皮小麦皮层较薄,吸湿性较强;软质小麦吸湿能力强于硬质小麦。
(四)呼吸强度弱
通常后熟期的小麦呼吸作用微弱,比其他禾谷类粮食都低,红皮麦比白皮麦的呼吸强度更低。因此,小麦有较好的耐贮性,正常条件下贮藏2耀5年仍能保持良好的品质。
(五)易受虫害
小麦是抗虫性差、染虫率高的粮种。除少数豆类专食性虫种外,小麦几乎能被所有的储粮害虫侵染,其中以玉米象、麦蛾等危害最严重。小麦成熟、收获、入库季节,正值害虫繁育、发生阶段,入库后气温高,若遇阴雨,就造成非常适宜害虫发生的条件。
二、小麦贮藏品质的变化
小麦因为具有明显的后熟作用和较长的后热期,新收获的小麦不会立即发芽,随着后熟作用的进行发芽率逐渐提高。小麦的后熟期一般在两个月左右(以可发芽率达80%为完成后熟)。后熟期的长短,因品种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春小麦的后熟期较长,冬小麦的后熟期较短。红皮小麦的后熟期较长,个别品种可达3个月;白皮小麦的后熟期较短,个别品种只有7耀10天。后熟中的小麦籽粒生理变化主要是合成作用,这时生理作用旺盛,呼吸作用和合成作用都会放出大量湿热,并常向麦堆上层转移。因此,在后熟期间当气温显著下降、麦温与气温或麦温与仓温存在较大温差时,就容易在麦堆上出现结露现象,这种现象如不及时排除就会导致小麦发热、霉变、生芽。
小麦的含水量、纯净度和贮藏环境,对于安全度过后熟期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常小麦水分低(13.5%以下)、杂质少(0.5%以下)而且没有被害虫感染,后熟期间的麦温经过一段时间升高后,还会自行恢复正常,不必采取特殊处理。但是,如果小麦水分高、杂质多,而且遭受害虫危害,后热期间就会出现麦温持久不降和水分分层等不正常的现象,严重时还会引起麦堆发热和霉变。当后熟作用完成后,生理活动减弱,品质得到改善,贮藏稳定性也大大提高。
三、小麦的贮藏方法
(一)严格控制水分
由于小麦吸湿性强,小麦贮藏应注意降水低含水量、防潮。应充分利用小麦收获后的夏季高温条件进行暴晒,使小麦含水量控制在12.5%以下,再行入库。小麦入库后应做好防潮措施,并注意后熟期间可能引起的水分分层和上层“结顶”现象。
(二)热密闭贮藏
热密闭贮藏小麦可以防虫、防霉,促进小麦的后熟作用,提高发芽率。具体方法是:利用夏季高温暴晒小麦,注意掌握迟出早收、薄摊勤翻的原则,在麦温达到42益以上,最好是50益耀52益保持2小时,然后迅速入库堆放,平整粮面后,用晒热的席子、草帘等覆盖粮面,密闭门窗保温。做好热密闭贮藏工作,其一是要求小麦含水量降到10%耀12%;其二要求有足够的温度和密闭时间,入库后麦温在46益左右,密闭7耀10天,麦温在40益左右,则需密闭2耀3周。采用热密闭贮藏的方法保管小麦时,仓库、器材和压盖材料都要事先彻底消毒,充分干燥并做到“三热”,即做到麦热、仓热与压盖材料都热,以免产生过大的温差,引起小麦结露、霉变,以确保小麦安全贮藏。
(三)低温贮藏
低温贮藏是小麦安全贮藏的基本途径。小麦虽耐温性强,但在高温下持续贮藏,会降低其品质。而低温贮藏,则可保持品质及发芽率。
据报道,小麦在低温、低氧条件下贮藏16年,品质变化甚微。利用冬季低温、自然通风、机械通风降温然后趁冷密闭,对消灭越冬害虫、延缓外界高温影响,效果良好。另外,利用地下仓贮藏小麦,也能延缓小麦品质劣变。若采用冷密闭贮藏,可使小麦较长时间处于低温(15益)和准低温(20益)状态,能够抑制虫霉生长繁殖,避免虫蚀霉烂损失,保持小麦粮情变化稳定、品质正常,是安全贮藏小麦十分有效的技术措施。
(四)自然缺氧贮藏
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方法还是自然缺氧贮藏。对于新入库的小麦,由于后熟作用的影响,小麦生理活动旺盛,呼吸强度大,极有利于麦堆自然降氧。实践证明,只要密闭工作做得好,小麦经过20耀30天的自然缺氧,氧气浓度可降到1.8%耀3.5%,可达到防虫、防霉的目的。
如果是隔年陈麦,其后熟作用早已完成,而且进入深休眠状态,呼吸强度很弱,不宜进行自然缺氧,这时可采取微生物辅助降氧或向麦堆中充二氧化碳、氮气等方法,而达到气调的要求。
(第三节)玉米贮藏技术与方法
一、玉米的贮藏特性
(一)玉米胚大,呼吸旺盛
玉米胚部较大,几乎占全粒体积的1/3,占全粒重量的10%耀12%。由于胚部吸湿容易,且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所以当贮藏温度高、湿度大的时候,很容易生霉。玉米胚部的脂肪酸值始终高于胚乳,酸败也首先从胚部开始。
(二)玉米原始水分大,成熟度不均匀
我国玉米产区主要在北方,每年玉米收获时天气已冷,故新收获的玉米水分一般在20%耀35%。由于同一果穗顶部和基部受粉时间不同,导致玉米粒的成熟度不均匀,加上脱粒时玉米容易受损伤,这样未成熟粒与破碎粒的存在,增加了玉米贮藏的难度。
(三)容易霉变
玉米由于胚大,脂肪含量高,带菌量大,所以在温度、水分条件适宜时容易发生霉变。
(四)容易感染害虫
危害玉米的害虫较多,主要有玉米象、大谷盗、杂拟谷盗、锯谷盗、印度谷螟、粉斑螟、麦蛾等害虫,玉米一旦感染了害虫,要比其他粮种严重得多。
二、玉米贮藏品质的变化
玉米在贮藏期间,脂肪酸值不断增加,玉米水分和贮藏温度愈高,脂肪酸值增加愈快。在玉米脂肪酸和总酸度增加的同时,发芽率相应大幅度降低。玉米水分在15%以上,淀粉酶活性强,导致淀粉的水解和还原糖的增加,适于淀粉水解的条件也有利于玉米籽粒代谢作用的加强,因此最终导致淀粉和糖的损失,使玉米品质下降。
玉米过热烘干,会引起玉米脂肪酸增加,可溶性糖增加,淀粉减少,蛋白质变性和溶解度降低,食用品质降低。据试验数据,用粮食烘干机干燥水分为18%耀19%的玉米,出机粮温50益以下,对玉米色泽、味道等品质基本无影响;50益耀60益时,色泽、香味大减;60益以上时,玉米色泽变灰,失去原有香味。发热的玉米,淀粉酶活性增强。发热的玉米在湿磨时淀粉与其他成分很难分离,淀粉产量减少。
黄玉米在贮藏中,其胡萝卜素第一年损失最快,损失量可达含量的50%以上。低温贮藏对胡萝卜素也有影响,在高温中损失更快,只有在缺氧条件下贮藏比较稳定。受损伤的玉米粒中游离氨基酸增加。
据试验观测,完整粒中游离氨基酸值为110毫克[氢氧化钾毫克数/(100克干样)]左右,在籽粒受伤的情况下,可达320毫克。总之,玉米在高温、高湿等不良条件下化学成分极易变化,影响品质。
三、玉米的贮藏方法
(一)通风栅自然干燥
通风栅自然干燥降水,是采用特制的通风栅储存高水分玉米、利用自然风降低玉米水分的方法。通风栅多采用角钢做成骨架,组装成一个长方形整体,四周骨架内用五目铁丝网做壁。冬季将高水分玉米装在通风栅内,在自然风作用下,即在大气温度、湿度和风力综合作用下,可以促使栅内玉米水分不断降低。实践证明,通风栅不仅降水效果十分明显,为高水分玉米安全贮藏提供了新的途径,而且在节约能源、降低费用、减少晒粮工时、减轻劳动强度、延长高水分玉米贮藏时间、降低玉米损耗、保持玉米品质、提高出粉率等方面都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
(二)码风垛自然干燥
玉米码风垛自然干燥即半安全水分玉米袋装自然干燥,是把潮粮由铺地晾晒转向立体晾晒的一种新的玉米降水方法。风垛自然干燥是从空气湿度大小、气温高低、玉米含水量高低等因素出发,再根据温差气流、气压气流、风压气流三项气流因素的不断变化,造成风垛粮袋内空间产生气体压力差,促进粮袋内玉米水分含量降低。此外,玉米水分由于受三项气流因素的影响,粮袋外层水分散发快,内层水分散发慢,造成粮袋内水分的不平衡,当在一定的空气温度、湿度条件下,粮袋内的玉米含水量又由高向低流动,达到了粮袋内的水分平衡。但是,当温差气流、风压气流发生变化时,粮袋内含水量又失去平衡,这种循环往复,使玉米达到降水目的。
(三)常规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