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小伟又开始崇拜“快男”苏醒。“快男”比赛期间,小伟在学校组织了苏醒迷的团队,领着各位团友在公共场所为苏醒拉票,他们穿着自己在网上定制的苏醒衫,手里高举苏醒的大幅海报,大声地向路人喊着:“支持苏醒,请为苏醒投票……”回到家,小伟还鼓动家人、邻居为苏醒投票。即使是在睡梦中,小伟还在大喊:“支持苏醒,支持苏醒……”那段时间,小伟为了苏醒甚至放弃了学习,放弃了跟家人去游玩等几乎所有的活动。
“追星”热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尤其是作为青少年中的一种流行时尚,它的出现与蔓延有其特定的社会基础、文化氛围、价值观念和心理机制等方面的一系列动因。心理学家的分析,青少年“追星”的心理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内心情感的需要
现代青少年生活在一个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的社会,使他们不得不背负着父母的希望而拼命地读书学习,从而或多或少地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他们正处于心理断乳期,极需要情感抚慰与思想交流,他们内心敏感,情感朦胧,情绪波动极大。他们需要诉说内心的快乐和对青春的种种感觉,诉说自己友情的失落,诉说对情感的朦胧,诉说成长中的种种烦恼以及伴随青春而来的种种苦涩、辛酸。
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歌星们演唱的表现青年人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情感历程的歌词的内容,在影视中表演的反映青少年生活苦恼和奋斗成功的角色,正好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引起青少年的心理共鸣,使青少年把这些歌词当作生活的指南,把演唱这些歌曲当作排解烦恼、忧愁的措施;把明星们塑造的青少年形象当作自己的楷模,用这些影视形象,解决自己的感情问题,从而把对歌曲、影视形象本身的喜爱发展到对明星的崇拜。
2.追求成功心理
青少年时代是一个充满幻想、渴望成功的时代。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对自己的未来有种种向往和追求,他们追求个性发展的丰富、多样,向往事业的成功,幻想赢得别人的好感和赞扬,希望得到异性的垂青,渴望自己有出众的风度和优雅的举止,等等。但是,如果仅仅靠自己的摸索,是很难获得这样的成功的。于是,那些不能实现自己向往的目标的青少年,就把那些已经取得一定成功的明星作为仿效的榜样。明星们所取得的辉煌成功、优越的生活条件、前呼后拥的气派和大量的掌声、鲜花等,使青少年们羡慕不已,他们希望通过模仿、崇拜明星来改善自己的言行举止和衣着打扮,借助明星们的言行举止和衣着打扮等找到获得成功的捷径,提升自己的价值,追求自己渴望的成功。
3.盲目追求时尚
有的青少年由于没有自己的主见,只好跟随着“潮流”,人云亦云,谁是热点就“追”谁。只要出现一种新的时尚,他们就极力模仿,希望自己赶上潮流,不要落伍。对于青少年来说,这些歌星、影视明星就是创造时尚、领导潮流的代表人物。
4.在同伴中炫耀
一些青少年刻意模仿明星们的作风,收集明星们的信息,把这些作为在一起交往时,炫耀自己的能干、消息灵通的资本,以此抬高自己的身价,借助谈论明星的话题,证实自己在同龄群体中的地位。有些青少年以收集各式的明星物品为荣,互相攀比谁的更高级、更精美。如果没有这些物品,就会显得“过时”、“俗气”。而这些物品往往价格不菲。他们以为这样可以吸引其他人的目光,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5.替代满足心理
随着性成熟的到来,青少年性意识日益发展,他们对异性的情感也日益丰富,这使他们开始幻想和追寻自己的恋人的形象,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不成熟,使得他们往往把握不住自己。他们把对异性的幻想转移到明星身上,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在追星问题上,社会和媒体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正是一些对明星的报道充斥了溢美之词,明星们在镜头前光彩夺目、出尽风头,而他们的“瑕疵”被高明地忽略掉了,才会涌现出那么多的明星“神话”,让缺乏独立判断能力的青少年如痴如醉、亦步亦趋。
一次,一个影星来到汽车检修站,一个工作人员接待了他,可这个工作人员却对影星的到来没有任何惊讶和兴奋,这引起了这个影星的注意。其实这个工作人员很喜欢他,也爱看他的电影,但却没有像别人那样疯狂、热情。这个工作人员说:“您有您的成就,我有我的工作,您来修车就是我的顾客,我会热情地招待您,如果您不是明星了,再来修车,我还是一样热情地招待您。”最后这个工作人员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是这样吗?”
明星其实和普通人一样,所以青春期男孩没有必要放弃掉自己所有的,去盲目地崇拜他们。盲目追星,会影响生活、学习;理智对待,则对男孩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增强学习动力、培养个人兴趣起到积极作用。青春期男孩应该有这样的“追星”态度:不在于是否崇拜,而在于崇拜的是谁,崇拜的是什么,以及从所崇拜的人身上学到了什么。青春期男孩要让追星成为自己成长道路上的快乐驿站,而不是影响正常轨迹的绊脚石。
欺负他人不是你的作风
皮皮家境不好,长得很瘦弱,成绩也一般。因为他学费总是拖欠,在学习上反应又有点迟钝,所以当时的班主任就时常责骂他,罚他站。在老师的影响下,其他同学也开始对他另眼看待,有些调皮的同学更是经常挖苦、欺负他。渐渐地,他变得越来越孤僻,总是一个人待在角落里,成绩由原来的中等下滑到了倒数第一,最后没有上到中学便退学了。
阿里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孩子,聪明、漂亮、能干。可就是这样一个惹人喜爱的孩子,却屡次受到同桌小健的欺负。阿里是个懂事的孩子,好几次,他都忍了,没有告诉老师,也没有告诉家长,也正因为这样,更加助长了小健的气焰。小健由骂到打,致使阿里上课常常心不在焉,成绩也在走下坡路。
所谓欺负就是一个人或一组人对另外一个人实施身体或心理上的攻击或侵害。通常表现为以大欺小、以众欺寡、以强凌弱。欺负对正处于成长发展中的青少年的身心及学校环境和教育等有多方面的危害。
1.对被欺负者与欺负者心理健康和适应的危害
受欺负通常导致个体产生抑郁、焦虑、孤独等内部心理问题,在极度抑郁和孤独的情绪下,他们甚至会产生自杀念头。在学业适应上,受欺负通常造成青少年对学校的消极态度,表现为不喜欢学校,厌恶学校,乃至逃学和辍学。受欺负经历以及受到欺负后所产生的消极情绪,如焦虑、抑郁等,也会影响其学习,造成他们注意力分散,不能专心学习,从而导致学习成绩较差。在认知上,欺负者对欺负行为持有认可和肯定的态度,不能移情并进而体会到受欺负者的痛苦;在行为上,他们缺乏恰当而有效的行为反应,行为控制能力较差;在情绪上,欺负者易被激怒,对一般性外界刺激反应强烈,焦虑水平较高。
欺负者的上述认知、行为和情绪特点在持续欺负他人过程中被保持下来并得以强化,从而形成攻击性人格。他们日后出现******犯罪和暴力行为的可能远远高于正常青少年。
2.对学校环境和道德教育的影响
欺负现象的存在与创造文明的校园环境的学校建设目标相冲突,也使学校对相当一部分学生,包括受欺负者,成为一个不安全的地方。前面所述的受欺负者对待学校及学习的消极态度和行为,如逃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由于他们在学校中受欺负而产生的不安全感所导致。
那么形成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涉及欺负现象的青少年男孩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欺负他人的男孩
这类男孩是班级里的“小霸王”,只有他欺负别人,别人永远欺负不到他头上。一般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东西等。究其原因:
(1)家长的因素
家长文化水平低,不知道遵循孩子的身心规律,不能采取科学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不打不成才”的思想在一些家长的脑子里已经根深蒂固。迫于生存的压力,家长们只顾着赚钱养家糊口,无暇照顾孩子。孩子的表现只要一不如大人的意,就讽刺、挖苦孩子,甚至采取棍棒相加之类简单粗暴的方法,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同时也使孩子产生了暴力倾向。孩子很自然地学会了家长那套方法,也用这套方法来对付同学,把对父母的不满转移到了同学的头上。
(2)社会的因素
这批孩子处于社会的边缘地带,长期被人瞧不起,甚至连他们的父母也看不起他们,渐渐地,他们变得自卑,对他人缺乏起码的信任,没有安全感。他们往往把同学一个不经意的眼神、动作、话语看做对他的有意挑衅,然后像刺猬保护自己一样,用他独有的方法刺伤别人。
(3)自身的因素
这类孩子的性格多属外向、容易冲动型。另外还抱着逞英雄、耍威风,以引起同学和老师关注的思想。
第二类:受欺负的男孩
这类孩子是受害者,表现为焦虑、抑郁、退缩、孤独、学习成绩下降等,严重的还会导致自杀。究其原因:
(1)身体因素
这类孩子的身材比较矮小,或身体比较单薄。
(2)性格因素
这类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懦弱。
第三类:欺负并受欺负的男孩
这类孩子既受到别人的欺负,同时又去欺负别人。
青少年在面对欺凌弱小的暴力行为时,要努力避免并加以防范。
第一,绝不要成为施暴者
青春期孩子的自控能力不强,容易冲动,如果遭遇不公平、受到伤害,容易通过暴力来解决问题。出现这种情况时,男孩首先要冷静,不要让自己成为施暴者,在与同学、朋友产生冲突时,首先要冷静地与其交流和沟通,以便找到更好的化解冲突的办法;要逐渐纠正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和错误的观念认识,摒弃“用暴力才更容易解决问题”的观念,培养积极的行为模式。
第二,面对暴力要勇敢,学会应对暴力的方法
在遇到暴力时,千万不要因害怕而忍气吞声,越是沉默、忍让就越容易助长施暴者的淫威,招来更多的伤害。一旦遇到这类事件,男孩要在第一时间与学校联系,告知家长和老师,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必要的时候要向警方寻求帮助。只要每个青少年男孩都勇敢地面对暴力行为,就容易抑制暴力的歪风蔓延。
在遇到校园暴力时,一定要沉着冷静,如果自己没有能力独自处理事件,绝不要盲目蛮干,而是要机智地寻求外界的帮助。比如,尽可能不与对方发生正面冲突,以减少身体伤害;如果对方过于强大,可先把钱物给他们、顺从他们的其他要求,然后报告老师、家长;寻找巧妙的时机给老师、父母或警方打电话寻求帮助,或趁机逃走等。此外,出门在外尽量不要独处,不要单独行动,不要带太多现金或带手机等贵重物品,不去偏僻小道等易出事故的地方。
不要成为“撒谎精”
诚实是人的基本道德品质,谎言使人生活在虚伪之中。说谎者在欺骗别人的同时,也欺骗着自己的感情,使自己的是非感逐渐消失,变成缺乏正直、诚实感情的人,变成没有荣辱感和羞耻心的人。
肖龙是某校的高中生,他的父母都是生意人。父母对儿子寄予了殷切的希望,可是肖龙的学习成绩却总不尽如人意。为了哄父母高兴,也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肖龙逐渐学会了向父母“谎报军情”:明明是作弊而得来的好成绩,他跟父母说是自己努力刻苦的结果;明明是想要用电脑玩游戏,他偏偏说是用电脑学英语、听网上讲课;明明要钱是为了给心仪的女孩买礼物或陪哥们儿去吃喝,他却说是学校要买复习资料……
父母每天都忙于生意,他们只看儿子的成绩不问过程,他们甚至没有时间和儿子的老师去交流,父母的宽松纵容着肖龙,他撒谎的胆子越来越大了。肖龙认为,用谎言让父母高兴,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孝顺”,这比告诉他们自己糟糕的成绩让他们难过更好些。高中的最后几次练兵考试,肖龙每次都请班上的优秀生吃饭,请他们在考场上“帮他一个忙”,而肖龙几乎每次都能如愿。这几次优异的成绩让父母很满意,他们尽心尽力地满足儿子的各种要求。
等到高考时,再也没有人可以“帮助”肖龙,他因此考得一塌糊涂,他不知道这一次自己要如何隐瞒过去。父母问到他的成绩时,肖龙突然在父母面前跪了下去,而他等来的却是父母的棍棒和辱骂……
在人的一生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说谎的经历。终生没有说过谎话的人几乎不存在。“声东击西”、“瞒天过海”,其实也在说谎。由于青少年还没有成熟的社会意识和道德观,所以青少年的撒谎行为会带来更多的危害。
青少年的撒谎行为从表面上看似乎很简单,但他们的动机却很复杂。有的青少年撒谎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使自己摆脱不利的情境,免受痛苦而发生的,心理学把这类撒谎称为防卫性撒谎。例如,有些学生因考试没有考好,不敢把考卷拿回家给家长签字,怕回家挨打挨骂,于是就自己冒充家长签名,应付老师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