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数学这一科来说吧,要想学好并且考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要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和考试经验。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也可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我们经过观察发现,越到关键时候,孩子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所以数学科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想考高分也不难,主要是找到孩子对语文的学习方法,还有掌握一些考试技巧,这里语文家教给大家说几点技巧:
1.病句辨析题
答题技巧:从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些方面寻找错处,然后进行修改。
2.语言连贯题
答题技巧:先从语句形式方面考虑,要求话题一致,陈述对象一致,叙述角度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贯。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语言风格要前后一致。
3.如何读懂文言文文段
答题技巧:用心地默读文段三遍。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对理解文段起关键作用的词句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认真阅读最后一道有关内容分析的题目,把握文段主旨。
4.内容归纳题
答题技巧: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
5.如何读懂科普文
答题技巧:注重整体阅读,认真读懂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并在头脑中大体复述各段内容。标示文章中揭示主旨的句子。阅读题目,找出相对应的区域。文章内容与题目相互应证。
6.怎样读懂文学类文章
答题技巧:边读边划出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词、句。第二遍阅读时可以只看这些划了的词句,就能把握这篇文章的大意。议论性文章特别要注意论点和结论,叙事性文章看划出的词句就能理清这篇文章的情节结构。
7.句式仿写题
答题技巧:看清列出题干几点要求,分析仿写句,琢磨句式的特点及表现手法,注意材料中的思想内容,根据平时自己的考试经验搜索仿写材料,展开联想和想象,按要求仿写,仿写句子与例句一一对应,尽可能使句子写得新颖,有深意。
鼓励孩子不懂的地方一定要问
学习总是从不会到学会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孩子难免会碰到这样或那样问题,自己一时不能解决。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发现学生的最大问题就是遇到问题不敢问,也不会问。所以许多老师总是感叹:学生基础知识扎实,成绩好,但是创造能力却稍嫌不足,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据说,外国学生在教室里吵吵闹闹,只要学生不懂老师讲解的内容,就会高举手臂接二连三地发问,课堂气氛相当活跃。相比之下,我们的教室里是静悄悄的,学生大都侧耳倾听老师的讲解,记笔记,画重点,却几乎不会发问,这样取得的卷面高分,也算不上真正获得知识。
至于中外父母在“孩子问问题”上的态度也让人发起深思。
一个13岁的美国孩子第一次自己去图书馆借书,因为不懂得借书步骤,几经周折还是借不到想要的书,他的父母责备他不懂时为什么不问,教导他们不耻下问才会有进步,才能超越他人,说完这些以后,美国孩子的父母耐心细致地带着孩子去借一次书;而有一个13岁的中国孩子独自去商场买东西,买回来父母极不满意,他们开始埋怨孩子为什么不懂,甚至骂他“笨猪”,却不知道鼓励孩子不懂就立刻问。
引申到课堂,新教育观念者认为要改变孩子这种只听不问的僵硬的学习方法,老师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课堂上用一举一动,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和热情的称赞,为学生营造成功与自信的学习氛围,用微笑面对所有的孩子。一个很出色的老师曾经说:我的班上有一个智力低下的孩子,同学们都瞧不起他,经常回答问题出现错误,甚至闹出笑话,但每次回答问题时我都给予热情的赞扬和鼓励,从不讽刺挖苦。每次回答对了一个问题,哪怕是最简单的问题,我都会说:“你有了进步!”每当他回答错了问题,我就会安慰鼓励他:“再想想,听别人是怎么回答的,让老师来帮助你。”孩子看到老师是这样和蔼亲切,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总会向我提出。这是他值得大家学习的优点。
虽说有些孩子也很想向老师提问,向同学们请教帮助,可是一方面又顾虑:别人都能听懂,我一问是不是显得我笨呢?还是不懂装懂吧。有了这种思想,自然就不会多问了。俗话说:“问是一时之耻,不问是一世之耻。”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讲明不懂时发问不但不羞耻,反而是值得赞扬的道理并及时给予孩子需要的帮助,使他们能顺利愉快地学习。
古人云:“学则有疑。”质疑的过程实质上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此,质疑中蕴含着创新的萌芽,要让孩子在敢问的基础上多问,有价值地问。“敢问不等于瞎问”,提的问题也要有一定的价值,也就是说自己跳起来也能摘到果子的,就应靠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要问出问题的关键。
总而言之,鼓励孩子不懂就问是帮助孩子少走弯路,尽快进步的最佳方法。只有“多问”,才能有今后的“善问”,进而达到不会就问,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孩子的发展,使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会学习,乐于学习的主人。
提高学习效率,迫在眉睫
学会减压,赢在心态
对于5-6年级的孩子,家长最担心孩子考不到好的初中。在这个特殊时期,家长们对孩子唠叨得最多的是:
“都快考试了,你这孩子怎么一点也不着急呢?”
“给你买那些参考书,你怎么就不知道看看呢?”
“就你这成绩,别说重点了,就是好点的学校还有距离呢,要抓紧啊。”
家长越是这样说,孩子的回应往往是漫不经心,无所谓的样子。许多家长心里又气又急。
其实家长要孩子主动地去复习功课,除了不断鼓励,不断提出希望以外,还要帮孩子减压。否则事情的发展就会像“稻草效应”里的骆驼,被一根稻草压垮。
小学升学试越来越近了,晚上放学后,苗苗回到家后,妈妈已经把热乎乎的饭菜端到了她的面前,按照以前的规定,苗苗可以看一会电视后再回自己的房间复习功课。就在新闻联播结束后,天气预报的音乐刚刚响起,苗苗妈妈的声音从厨房飘了过来,你怎么还看电视呢,要抓紧了,没多长时间了。本来苗苗是准备回屋复习功课的,可妈妈这么一说,她又坐下了。嘟着小嘴想,你越说我,我越不动。
聪明父母通常不会这么直白地要求孩子去学习的,这样孩子不是发自真心去学习,学习效率不但不高,而且会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施压,越来越放不正心态,所以,要想孩子“赢在最后”,首先要帮助孩子减压,先在心态上战胜自己。
家长也要优化自己的情绪
类似苗苗这样的情况,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过此种经历,这说明家长缺乏对孩子的信心。在考试中能取得好成绩,通常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学得好(知识),二是心态好(良好的心理状态),三是会考试(应考技巧),其中第二点很重要,有些平常成绩好的同学因为太紧张而导致考试发挥失常的例子,就足以说明心态的重要性。而孩子的不良情绪是和家长的行为密切相关的,所以家长们要学习调控自己的想法和行为。
首先要对学校和老师有信心,很多家长会给孩子买一堆的参考书,或是请家教,家长的这些举动只是图一个心理安慰,却会让孩子更加焦虑,因为他们根本没时间完成这些课外的知识。其次,不要总是问孩子:“考了吗?班上第几啊?”“你怎么还和同学聊天呢?”“你怎么还看电视呢?”,这些话都会让孩子们变得烦躁,其实他们已经很努力了,而家长们却感觉不到。最后,要尽量让孩子感觉到,你们的生活是正常的。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复习环境,很多家长不看电视,也没有了日常的交际。家长的过分克制,会让孩子感到紧张和压抑,对于家长的苦心,孩子们是怎么说的呢?他们说,我一定要考好,我爸妈为了我做了那么多的牺牲,我考不好就对不起他们。
下次说话时把开头的“你”换成“我”
一位小学六年级的家长说,我就不敢和孩子说话,我一说话就全是学习,孩子又不爱听。其实,家长和孩子的交流空间变得宽阔有很多种方式,比如家长们可以陪孩子散步,和孩子聊天,但不要一张嘴就问学校或成绩的事情,家长们可以说说自己单位的事,让孩子觉得父母并不是只盯着他的学习。
还有家长这样对孩子说,爸爸不给你压力,你考上哪儿算哪儿。结果孩子理解为,我爸对我放弃了。家长就觉得很委屈,自己怎么说话都不对。其实这很正常,面临考试的孩子既敏感又烦躁焦虑。那这话究竟该怎么说呢?不知家长们发现没有,每次家长们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开头的总是“你”字,“你怎么这样啊”“你考了多少分啊”等,下次和孩子说话的时候,把开头的“你”字换成“我”,家长们可以说,“我知道你面对这样的成绩有点着急,妈妈很想帮你”“我知道你从暑假学到现在很累了,但咱们再加把油”,这样说话,孩子体会到的是父母的理解和关怀。
家长帮孩子要帮在“点”上
这个时候,在知识的引领方面是绝大多数的家长做不到的。家长们所能做到的只是照顾孩子的日常起居,但同时又不能过度,过度关怀就会给孩子造成压力。
有些孩子厌烦考试,家长们应该帮孩子摆正心态正确对待考试。告诉孩子在现有制度下,谁也避免不了考试,把考试变成自己人生中的挑战,孩子开始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以及自己人生的规划,以此来激发孩子的斗志。
有些孩子很着急,总觉得自己有好多事情没有做,好多功课都需要复习,结果坐在书桌前半个小时什么也没干,或是有些孩子每个小时学什么都安排的满满的,但是最后却没有效果,而且学得很累。
对于前一种孩子,家长可以这样做,让孩子把担心或紧张的事情都写下来,这样会降低他们的焦虑情绪,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而不是坐在那儿干着急;对于后一种孩子,家长可以帮他们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表,按时间或是事情的重要程度排序,从最重要的事情开始做,做完一件划掉一件。这样孩子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复习情况,可以合理安排时间,而不会带着焦虑的情绪入睡。
带领孩子一起做运动
据了解,从事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放松心情,更重要的是体育运动能让人很快地兴奋起来,可重燃斗志,这也是很多毕业班的老师经常催着同学们去跑步、打球,甚至到操场上玩一会儿的重要原因,在学习效率低下时,适当的体育运动还能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在学校里,下课打乒乓球、羽毛球、跳绳;在家里,可适当跳跳操或慢跑。
音乐解压
听音乐也是驱赶疲劳的好办法。在学校里,听一些轻音乐,可以暂时从学习的氛围中跳出来;在家里,复习累了也可以听听音乐放松一下,然后再学习,效率会提高很多。
聊天发泄
高年级毕业班学生此时产生疲态,原因多是心中顾虑多,对于即将面对的小升初有着太多的担忧。这时,同学们不妨在课间多聊聊天,看看户外的景色等,当然也可以跟老师和家长谈谈心,这样的交流不仅能联络感情、消除隔阂,还能有效地卸压。
照镜大笑
在自己紧张或是沮丧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对着一面镜子自我审视、微笑,这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暗示,很快便能调整好心态,恢复斗志。
不要对孩子说这些话:
你一定要怎么样,要考上某某学校。
你一定要考到年级第几名,班级第几名。
你们班某某这次考了多少?
多少年的学习,关键就在于这次考试了。
你什么事都不要做,你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
提升学习效率的几条有效经验
作为小学毕业班的孩子,他们即将面临升学考试,这个时期他们的学习效率比一切的因素都重要,因为效率决定成效,学习效率的高低,是一个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在学生时代,学习效率的高低主要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当一个人进入社会之后,还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时候,一个人学习效率的高低则会影响他(或她)的工作成绩,继而影响他的事业和前途。可见,在学生阶段就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拥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大有益处。
但提高学习效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积累。还需要借鉴前人的经验,以下是几条能迅速提升孩子学习效率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