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5-6年级,决定孩子前途的关键期
15076100000003

第3章 5-6年级,小升初的关键期(2)

这位母亲很聪明,当即夸奖了孩子自觉学习的表现,而且不止一次地对孩子和外人讲:我的孩子长大了,学习特别自觉,再也不用我操心了。

慢慢地,孩子真的养成了自己管理自己学习的习惯。既解除了母亲“陪读之苦”,又锻炼了孩子。

所以,善于制造孩子被欣赏、被夸奖的机会和理由。这个方法其实对所有的孩子都特别灵。如果家长能够灵活运用这八个字,在引导孩子成才方面没有什么障碍不可超越。

5-6年级的孩子更需要用描述式表扬

关于表扬的两种方式——评价式表扬和描述式表扬,如果家长们不明白其中的区别的话,我们先用事例打个比方:吃晚饭的时候,家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你热了一罐鸡汤和剩鸡肉,还做了点米饭。客人说:“你真是个美食家!”这种赞赏可能会让你产生怀疑——他真的觉得我很会做饭?他要么在撒谎,要么就是不懂美食。这是评价式表扬。但是如果客人这样说:“你做的鸡肉真香,饭店里吃不到这种味道。”你一听,内心沾沾自喜:“看来我手艺不错啊!”这就是描述性表扬。

既然成人对表扬都有这样一种敏感性,孩子更不用说了。孩子天生就是需要表扬的。

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可是怎样夸,就能夸出好孩子来呢?5-6年级的孩子,无论从他的经历还是他的思维发展,最开始的对他竖起大拇指说“棒棒棒,你真棒”得表扬方式已经不适合他,若家长还是运用这种简单的表扬方式,有可能引起他反感、排斥的心理。现今对于大孩子,教育家们提倡的是描述式表扬,表扬的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变化。那么这种描述式的表扬,它有什么与以前表扬与众不同的神奇效果呢?怎样运用到5-6年级的孩子身上呢?

描述式赞扬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描述孩子所做的事情,让孩子感觉到大人在表扬自己的行为。那么,描述式赞扬与以往的表扬有些什么不同呢?

第一,以往的“好”、“棒极了”之类的评价式表扬空洞、夸张,让人难以接受,而描述式赞扬则让被表扬者相信自己,并且以后还愿意做得这样好,甚至更好。

一位5年级的老师描述过这样的一件事:我看到一个平时使得人人都要发疯的男孩,当他终于坐在座位上做作业的时候,我拍拍他的背,说他是个好孩子。我原本想鼓励他继续保持他的好行为,但事情并非如此。他斜着眼,从嘴角伸出舌头,并从椅子上跌下去。当时,我不理解这是为何。原来孩子们对评价式表扬感到很不舒服。他们会置之不理,有时甚至故意坏事,证明你是错的。

现在,这个老师学着仔细观察孩子好的行为,描述他们好的行为。渐渐地,看到学生交来的练习本,他微笑着说:“你的字写得很秀气,很工整,并且所有的题目都做对了。”遇到没有按照格式写的学生,他便会说:“你的练习誊写得很工整,版面很整洁,只是没有按照要求空行。”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他更多的回应是“你观察得很仔细”,“你说得很清楚,大家都听明白了”,“你的想法跟大家的与众不同,一定是积极思考的结果”,等等。在采用了描述式赞扬后,他发现孩子们也有了些许变化。他们不再经常期待老师的赞许,开始相信自己,并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做出修正和调整。

第二,说出“太棒了”、“好极了”等评价式表扬容易多了,你甚至想都不用想就能说出来。而描述式表扬需要你真正地去看,集中注意力,发现好的行为后才能进行描述。因此,描述式表扬比较难,花的时间更多,但对孩子很有帮助。

第三,评价式表扬让孩子依赖着别人的评价而生活,而没有独立的想法,很难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行为。而描述式表扬能使孩子相信自己的判断,有足够的自信心对自己说:“我很满意”或者“对自己做的事情不满意”,并且能给孩子能力感和成就感。多用描述式表扬,渐渐地注意力就没放在错误上,开始接纳孩子,发现孩子好的行为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位妈妈对孩子刚开始用描述式表扬时,总会出现脱口说出“你真是太棒了”之类的评价式表扬,但会马上意识到,接着补充描述。有一天,已经晚饭过去半个小时,走进12岁儿子的卧室,发现孩子还沉浸在电脑游戏的快乐里,丝毫没注意到是做功课时间,她像以往一样直接过去把电脑关掉,而是走到他面前,跟他说:“游戏确实打得不错啊,马上要过关了是不是?”儿子很高兴地看了她一眼,说:“对,这游戏打得很过瘾。”

“嗯,可是如果明天交不了作业给老师,就会影响你明天打游戏的心情啊。”儿子马上想起来自己还有作业没做,顿时豪情万丈,坚决关掉电脑做作业去了。

描述式表扬对于让孩子主动去做功课如此有效,在检查孩子作业时也有神奇的作用。以前也许家长们只是检查孩子是否做对了,然后评价一句:“你做得真好!”,现在你应该说:“你的作业真像一本书一样工整,看着很舒服。”对于把字与字挨得很近,几乎很难看懂他写了些什么,你就可以说:“哦,你看这些可怜的字拥挤在一起,看上去它们很不舒服。但是,看看这两个汉字!它们看起来非常高兴啊,彼此之间有很多的空间,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了!”

这种行之有效的表扬可以从描述你所看到和听到的事,描述你的感受来进行。当然,我们从评价式表扬过渡到描述式的表扬时会出现反复,评价式表扬脱口而出,不过不要紧,只要我们能意识到,慢慢地就能做到仔细观察,灵活地使用描述式表扬,让孩子把这种表扬留在内心,从中获得自信,并学会自我评价。

描述性表扬在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例如,老舍写猫,他很喜欢一只猫,可全文没有一个“喜欢”的词出现。老舍是多么赞赏这只猫,可全文没有一句直接赞扬猫“你多么棒,多么能干!”之类的话语。老舍通篇都在向人们描述他所见到的情景。所以,让我们学习老舍的表扬艺术,尽量描述你看到的、听到的,这比简单的“你太棒了!你真聪明!”效果好上几倍。

其实表扬不仅仅是对已过去的事作评价,而且还应该对未来作引导。因为描述式表扬用恰当真实的语言具体描述画面,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被指引感:哦,我的算术是做得很好,但是算得太慢了,以后我得训练速度。这就不但肯定了孩子的优点,让孩子马上确立自信,还包含着对孩子今后的学习的一种建议。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提升成绩的关键

教孩子学会做笔记

一说到记笔记,成年人会认为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可是看看孩子,却发现他真的不会,这是大部分家长都存在的烦恼。

有一位5年级孩子的妈妈问一位任课老师:“老师,我的孩子上课不爱做笔记,笔记写得很没有条理性,这导致他每次复习考试都很迷茫,我不知道该如何跟孩子说做笔记的重要性。”

其实跟孩子说清楚笔记重不重要是次要的,因为这部分可能教师在课堂上已经再三强调一定要做笔记,而孩子不爱做笔记,或者笔记写得凌乱,是方法问题——他不知道怎样去做笔记才能对学习有帮助?

人们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人把“勤笔助思”四字作为座右铭,是很有道理的。笔记不仅能起到记忆的作用,而且还能促进大脑的思维,使原来不甚清楚的思想更加清晰。

小学和中学的笔记大体有课内学习笔记、课外阅读笔记两种。

孩子什么时候做笔记呢?小学1、2年级可能早些。但从小学3年级起,孩子已经学了汉语拼音和查字典,就可以阅读一些少儿文艺作品了。既然能阅读作品,就可以做课外阅读笔记了。

有一位3年级的小朋友很爱读书,被誉为“读书迷”。小朋友读书的时候面前放着本和笔,把好词句、好句子都摘录下来,自己学着写的诗歌也记在本子上。她学而能用,提高了写作能力。她创作的诗歌曾在世界儿童诗歌比赛中得奖,一位9岁的儿童在世界比赛中得奖,绝非一件易事。

由此说明,3-4年级应该是学习做笔记的初级阶段,这个时期主要培养孩子勤做笔记的态度,一旦孩子养成勤做笔记的习惯,接下来5-6年级的学习相对会轻松很多。一来,5-6年级的课程较之前复杂许多,而且这个时期,是小学升初中的阶段,老师上课复习毕业考试的目的性强了许多,这时候,许多内容都是日后考试的主要资料,如孩子不能记好,很有可能影响到孩子的升学考试。

既然5-6年级是处于小学升初中这样一个特殊时期,那么课堂笔记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做课内学习笔记,尤其是课堂听课笔记,对小学高年级的孩子来说,也不是一件易事。那怎样教导孩子学会做笔记呢?

1.学会一心多用

课堂上,老师讲课速度是中等匀称的,孩子稍不注意就会漏掉一些知识点。因此,课堂笔记记录要快,要将手、耳、眼、脑通通动用起来,做到既能记笔记又没有影响听课。要做到一心多用,家长们平时要培养孩子扩大注意范围。

2.写得快的办法

不是每一条课堂笔记老师都会做板书的,有的时候老师口头讲授重要信息,或者已经提示孩子做好记录的,孩子就要十分注意老师所念的一字一词,如果有些词句听不清或者十分容易记忆,还可用符号代替,这样写得快,只要课后加以整理,完善,不但能将笔记完善,还能回忆老师是怎么讲的,也算是一次复习,加深印象。

3.分科记笔记

不要将所有学科的笔记都记录在一个本子上,更不要一页记一个科目,搞得笔记乱糟糟的,等到复习时候需要浏览这些笔记时,首先查找和辨认就成为一项艰巨的工作,这样大大地降低了学习效率。最好给每一门课程准备一个单独的笔记本。准备不同颜色的笔,以便通过颜色突出重点,区分不同的内容。

4.学会利用特殊符号

每一堂课的笔记都会分重点、难点、疑点等,学会用“△”“◇”“□”等特殊符号来标注那些重点、难点和疑点的话,一来可以加深那些知识点,二来复习的时候更有针对性。

5.“要点”笔记方式

笔记是帮助孩子学得更快更好的一种方法,但这也意味着他的笔记没必要包罗万象,但一定要包含最重要的信息。很多时候家长和老师要求孩子完整地记录下所有内容,却正是因为这样,孩子失去了思考的时间,这是一种错误。我们应该教导孩子记笔记的时候,先记录要点。

也就是先抓取知识要点,如重要的概念、论点、论据、结论、公式、定理、定律,对老师所讲的内容用关键词语加以概括。提纲笔记则以教师的课堂板书为基础,记下主讲章节的大小标题,并用大小写数字按授课内容的顺序分出不同的层次,在每一层次中记下要点和有关细节,这样就条理清晰,使人一目了然。图表笔记是利用一些简单的图形和箭头连线,把教学的主要内容绘成关系图,或者列表加以说明,这比单纯的文字更加形象和概括。

6.课外读书笔记不可少

课外阅读笔记比课堂笔记要好做一些,它没有那么紧迫的时间,阅读文艺作品除摘录一些好词句外,还要写读后感,有能力的也可对作品进行分析鉴赏。自己写作文时也可采用一些词语、技法,但不要原文抄袭。看课外参考书,理工科的可把与课本相应的部分记在课内笔记上,也可把课本上没有补充的材料抄下来,扩大知识面。

其实,养成作笔记的习惯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好的学习态度,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如此,课堂学习亦然。勤于动手,掌握方法,才能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掌握解题的方法才能拿高分

有人认为,学好知识就是要认真听课,认真做作业,大量做题,有错必改,经常复习。就是要“头悬梁,锥刺股”,要和疲劳顽强抵抗,用刻苦与之抗争。对于这种做法,专家认为,虽说“学海无涯苦作舟”,但学习如果没有好的方法,光靠“吃苦”也是不行的。因为学习本身是一门科学,讲究技术、方法和技巧。真正学习好的学生,你会发现他不用怎么花时间就可以学得很好。可是不讲究方法去学习,花再大的力气也是徒劳的。

一个女孩儿,性格文静,做事很有耐性。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学习不难,倒也学得轻轻松松,但是上了5年级,下半学年就显示出吃不消的端倪。孩子晚上做作业的时间越来越晚,节假日的娱乐时间越来越短暂。一问之下,才知道这个孩子做作业本来就慢,现在进入小学高年级,课程学习难度有所增加,孩子更是半天做不了一道题。就拿数学应用题来说,有些题目她画画写写总是做不出来,最后做出来也是错的。后来她的父母刻意请了家庭教师辅导她做作业,这下孩子家庭作业做得又好又快,大家都很开心。谁知道,期末考试的时候,数学仍然不及格。

为什么平时有老师辅导的时候,这个孩子作业做得好又快呢?原因就在于,孩子在平时解题的时候,有老师现成的方法指导,就相当于她自己并没有开动脑筋。一旦考试遇到问题,她就失去方法指导,当然也就做不出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