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由此,我们假设菲菲小的时候也是一个被判断为性格内向的孩子,她确实不爱说话,别人嘲笑她她也不会竭力反击;不爱和别人成群结队地去耍闹;也不喜欢炫耀自己的新裙子等等,因此你判断她没有什么发展潜力,将来只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物,只能过普普通通的生活。可是,现实却是有别于这个推断的,因为性格看似内向的菲菲背后隐藏着长长的一串活动经历:担任南外艺术节主持人、是南外模拟联合国训练营成员、为红山子弟学校支教、组织同学去孤儿院献爱心等。而她获得的荣誉也是数不胜数,譬如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一等奖、南京市拉拉操比赛一等奖、南京市市级三好学生、南外校园体育十佳、******奖学金多次获得者等。除此之外,更能说明她发展潜力很强的是,校长为她亲自给哈佛大学写了一封推荐信。这些荣誉和经历说明,性格内向并不等于木讷迂腐,可能是内秀呢,内秀的孩子的后劲力是非常强的。
其实孩子的性格活泼或者内秀并不能决定他将来成功与否。成或败更大的因素其实在于教育的方式、内容。一个孩子再活泼,没有受到好的教育,他的性格天赋就会失去作用。一个性格再内向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细心的引导,也能有所发展。
所以,结合性格,施予正确的教育,可以很好地开发孩子多方面的潜能,反过来,懂得教育的道理,注重塑造孩子的良好性格,同样可以为孩子创造成功的条件。
1-2年级,孩子的性格尚未定型,也很听父母的话,这是塑造孩子好性格的最好时机。家长这时注重孩子性格塑造,或者通过潜移默化,让孩子不知不觉端正了品行,定型了性格。
可可来自一个普通的家庭,也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孩子,今年刚上小学二年级,其父母对她的“不功利”教育十分成功。从小可可就喜欢跳舞,妈妈就把她送到培训班去训练,从幼儿园中班开始学到了小学二年级,另外还学过电子琴、中国舞和声乐。在小学二年级,周围的小朋友开始学奥数,她也开始学奥数。可能和一些家长不太一样的是,父母让可可学什么都不要求拿名次或证书,只是随她的兴趣,这让可可和同龄人相比多了一些淡定,少了一些压力。可可尤其尊重自己的妈妈。因为妈妈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十分认真踏实,始终保持着一种学习的状态,耳濡目染中对可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因为父母并没有对可可内向的性格产生过什么质疑,反而顺其自然地让她去接触社会,接触小学生应该接触的东西,让她自己去感受外在,消化所得到的知识,而且父母注重言传身教,慢慢地由内向过渡到内秀,孩子迸发出一股蓬勃向上的气息。
面对孩子“偷窃”,家长该怎样引导
当孩子初入小学,尤其是进入到二年级,很多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孩子的书包和文具盒里会有很多并不是他自己的东西,你要是问他这些东西哪里来的,孩子大多说捡来的,起初家长不以为意,真的认为这就是孩子捡来的,可是随着孩子的生活中也经常出现说谎行为,家长才知道原来孩子有说谎并且“偷窃”的行为。这一发现可吓坏了家长们,甚至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教育孩子。
例如这位妈妈在给老师的信中说:
这段时间我非常的痛苦和无助,直到您打电话告诉我班里的一个小朋友丢了自动铅笔,是在我儿子的书包里发现的,我才知道我上二年级的儿子竟然在班里偷拿同学的自动铅笔和橡皮擦,而且有好几次。其实在这之前我发现在他的文具盒里有一些铅笔和橡皮擦不是他的,我问过他,他说是同学送的。当时我也没在意,我也知道同学之间有相互之间送东西的(这是我最大的失误)。出了这件事情以后,孩子的爸爸先是很严厉地骂他,本来是想打他一顿的,但考虑到这种暴力的方式不一定有效,也没敢打他。面对孩子这样的情况,该如何着手去纠正呢?
相信很多家长都如这位妈妈所说,发现孩子“偷窃”,说谎,很生气,但又深知打骂不是上策,那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孩子“偷窃”的原因。熟知儿童心理学的人都知道,儿童期孩子其实还没有“偷”的概念的。通常7岁以下(有时八九岁)的孩子,还没有“所有权”的概念。无论在什么场合,当看到自己喜欢的玩具或其他东西,他们就会想到“拥有”它。此时,他们的思考逻辑是:噢,我太喜欢这个东西了,这要是我的该多好!怎么才能让它成为我的呢?啊,有了,要是我悄悄地把它放在我的口袋里,拿回家,不就是我的了吗?对,就这么干了。于是,孩子就“拥有”了这件东西。可见,这是一个典型的、完全没有一丁点儿涉世经验孩子的思维方式。七八岁的孩子虽然也具备一些理性思维,但是遇到极度喜欢的东西,又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获得的时候,就会发生这种“故意拥有”行为,在孩子还未具备道德价值判断的时候,孩子初次或偶尔几次出现“故意拥有”行为,千万不要随意使用“偷窃”的概念,更不能口若悬河地大讲特讲偷窃多么的可耻,或者要被警察抓走等威胁和恐吓。因为这样会让孩子感到恐惧和焦虑,不仅仅长此以往会让孩子的人格扭曲,更严重的是,孩子越感到恐惧,就越有压力,压力越大,他们就会越去“故意拥有”,久而久之,就真正成了一个惯偷。
除了因为“故意拥有”心理而导致的“偷窃”,还有因家庭教养方式不当而引发孩子“偷窃”。一些大人对一、二年级的孩子管教相对比较严,孩子的需要不能通过正常渠道来得到满足,因而通过其他的途径即私下拿钱或物来得到满足。有的大人不给孩子任何零钱,当其他孩子在自己面前炫耀其优势时,孩子自尊心似乎受到伤害,于是他会趁着别人不注意时,偷了钱去买东西在别的孩子面前炫耀,以获得所谓的心理平衡与自尊心。
伟伟小学一、二年级时,学习成绩优秀,还当过班长,老师对他很好,爸爸妈妈也很爱他,但是不会给他零花钱,看到别的同学都有零花钱去买各种各样的零食和玩具,但是他没有,有时候同学还会嘲笑他是个穷光蛋,他对钱充满了渴望,看到钱他心里就痒痒。有一次看到一位同学把五块钱放到书包里。他趁人不注意时偷偷拿了在学校外面买了一把玩具手枪。
这一类孩子是因为缺乏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让孩子在某方面特别缺少关爱。出现这种情况多是一些父母工作较忙,他们比较关注孩子生活上的需求,而忽略心理上的安慰。还有一类家庭条件相当好的孩子,他“偷窃”只是为了引起他人关注,有病态的倾向。
面对孩子“偷窃”行为的种种原因分析,家长要做的不是埋怨自己不会教孩子,也不要埋怨孩子不争气,而是想办法做出正确的引导。
首先要帮助孩子建立所有权观念,这是教育孩子区分“我的”与“他的”区别。需要从小就教孩子识别别人的东西和自己的东西有所不同,可以常常告诉他们:“这是你的玩具”,“那是爸爸的书”。还要让孩子知道,如果想要用别人的东西,就要事先征得别人的同意,用完之后马上还给别人,而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家长还可以在平常带孩子逛街买东西时,让孩子体会“不是自己用钱买的东西就不可以拿回家”。这样,孩子就慢慢地了解了什么是可以拿的,什么是不可以拿的了。
假如孩子禁不住众多诱惑而出现“偷窃”行为时,家长千万不要态度粗暴,随便打骂,以免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因为态度粗暴的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最重要的一点是,当发现孩子“偷窃”时,要记得维护孩子的自尊。家长们在教育时一定要顾及孩子的面子,尽量不要给他们安上小偷的罪名。在事情发生之后,一般不要在别人面前提及,争取把事件的影响范围缩减到最小。
对于年幼的孩子,为了形成孩子的道德习惯和判断,最好的方式是每一次都要有耐心。如,妈妈:“儿子,这个玩具真好看。你一定很喜欢吧?”儿子:“是的,妈妈,我太喜欢了。”妈妈:“是吧,我想知道你是从哪里得到它的?”儿子:“我是从丽丽家里拿的。”妈妈:“是吗?那我觉得丽丽也一定会喜欢它,你说是吗,儿子?”孩子想了想说。“对。”妈妈接着问。“要是丽丽那么喜欢它,现在她找不到它,是不是就会非常着急?要是你喜欢的玩具被丽丽拿走了,你找不到,是不是也会很着急?”儿子:“对,是的。”妈妈:“那怎么办哪?我们给丽丽送回去好吗?”儿子:“好的。”问题就这么轻松地解决了。这样,每一次孩子都在你的塑造策略中学习,随年龄的增长,就逐渐学到了“所有权”的概念,就不再“故意拥有”别人的东西了。
只有我们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他们才能慢慢学会怎样控制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