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1-2年级,激活孩子能力的关键期
15074000000018

第18章 1-2年级,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关键期(2)

一、二年级在整个小学奥数学习体系中应该属于兴趣奥数阶段,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激发孩子对于奥数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奥数思维习惯,通过一些趣味性的专题引领孩子走进美妙的奥数花园。在这个阶段,由于孩子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还没什么知识储备,所以孩子学习时家长要陪伴在旁边,与孩子一起去学习奥数。别刻意地给孩子进行数学加餐,重点培养孩子良好的数学习惯,如:计算的速度、计算的正确率。但是可以在和孩子玩的时候,多进行数学游戏,讲讲数学故事等(书店或者网上有很多有趣的数学游戏)。不过,最好的方法是组织几个孩子一起玩,家长可以轮流负责组织,这样对孩子是最有意义的了。

在一、二年级,做好孩子学习奥数的准备,等到三、四年级的时候孩子首先能够在心理上接受奥数学习,然后依凭一、二年级建立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地,孩子可以正式踏上学习奥数的旅途。

好成绩源于正确的方法

劳逸结合学习效率高

曾经有小学二年级的教师在自己的博客里写道:

最近班上许多孩子出现上课打瞌睡现象,勉强睁着眼听课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看起来很疲惫的。打开日历,才忽然醒悟:原来期末考试即将来临,才二年级的孩子就已经挑灯夜读了。

平常我们在小学课堂中,发现最活跃的就是一、二年级的孩子们,但是当一、二年级的孩子也累得打瞌睡,表明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注意劳逸结合,导致身体出现疲劳过度的信号。

小学二年级的小花这几天上课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每节课上到后半段就犯困。妈妈带着她到医院检查,结果医生诊断她是脑负担过重,出现了成年人才有的疲劳综合征。一定要让孩子的学习生活有张有弛,科学用脑,否则会得不偿失。

疲劳是指由于活动过于强烈或过于持久导致效率下降的一种身心状态。孩子在复习阶段,不分昼夜地苦读,强迫自己在疲劳的情况下坚持学习,常会出现颈、臂、背、肩与手指的酸痛不适和学习效率下降。同时,感到有一种疲倦感。主要特征:全身疲惫,关节僵硬,肌肉酸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和思考效率下降,大脑反应迟钝。

复习期间,学习内容过多,一定会占用休息时间,导致睡眠时间缩短;学习内容过深,需要大脑进行紧张的思维活动,致使大脑疲劳。另外,考试内容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复习兴趣,加速疲劳的形成。

让孩子出现疲劳的另一原因是:心理压力过大。

一位二年级的女孩子被问到考试累的原因,毫不犹豫地说:害怕比同学分低,失去老师的喜欢,爸爸妈妈也不开心。这就是孩子遭遇到的源自社会、家庭的压力。整天在焦虑的状态下度过,这样不仅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休息,而且会使精力不能集中,导致学习效率下降,不能完成学习计划,反过来加重考生的心理压力,使考生更容易产生疲劳。

因此,在平时孩子功课较忙或者临近考期,家长需要在孩子学习时帮助他劳逸结合,只有保持神清气爽的状态,才能在学习上出奇制胜。

首先要科学用脑。预防疲劳的最佳方法是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但是它不是最有效的。由于考前学习任务重,孩子不得不延长学习时间,这时候,科学用脑最重要。因为一定的心理活动总是发生在大脑的某个特定部位,而与此无关的皮层区域则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当某一种单一活动强度过大或时间过长,就会引起该区域皮层疲劳。所以,家长应该适当地帮助孩子安排复习的内容,善于变换学习的内容或使内容丰富化。应避免单科学习时间过长,要使各科交叉安排复习。这样可以使大脑皮层各区域轮换休息。

第二,适当地安排游戏活动。孩子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后,身体处于僵硬状态,做一做游戏,可以活动筋骨,达到提神醒脑的作用。

第三,家长需注意周围的环境。光线不能妨碍视力,学习场所要安静、整洁,桌椅要舒适等。

第四,合理的营养搭配。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用脑多,需要及时补充营养,多吃一些补脑益智的食物,例如,核桃、鱼、香蕉等。

第五,善用音乐疗法。在消除疲劳过程中,情绪因素很重要。积极向上、乐观、愉快的情绪能加速消除疲劳。优美的音乐能振奋考生情绪,引起轻松愉快的感觉。孩子在学习间隙或学习之后,可以通过听音乐来达到消除疲劳的目的。但是,所听音乐必须是没有歌词。音乐中如有文字的话,文字信息将进入大脑,影响大脑的休息。另外要注意的是,孩子在听音乐时,不能边听边想其他的事,必须陶醉于音乐中,这样他才能完全放松,使疲劳得到彻底的消除。

学会合理分配时间

昨天是一张作废的支票,明天是一张期票,只有今天是唯一拥有的现金,应当合理地利用。

培养科学安排时间,是一个成功人士必备的基本素质。不会安排学习时间的孩子,每次学习都会多花很多不必要的时间,一来时间观念不强,二来自我约束力不强,当他花掉时间而看不到学习效率、学习成果时,他也许会怀疑自己:能力不行,还是天生愚钝,或者没有好环境?……这些疑虑都会成为孩子学习过程的“杀手”,把他的学习愿望抹杀掉。

本田宗一郎1906年11月17日生于日本静冈县一个贫穷农家。父亲在日俄战争结束后退役回家,和他母亲弃农开自行车修理铺,以修理自行车和打造小农器为业。由于家中孩子多,经济又困难,幼小的本田宗一郎便帮助父亲拉风箱,经常在作坊间捡拾铁片。他看到父亲用灵巧的双手打出锄头、犁耙和小农具,感到好奇又好玩,便将捡到的铁片,学着父亲敲打做成小玩具,送给小弟弟玩。他看到父亲满头大汗,脖子上挂着的毛巾也被汗水浸湿了,觉得十分心疼,便问道:爸爸,你不能慢慢地打吗?看你累成这个样子。”父亲十分严肃地说:“要是慢吞吞地打,铁坯冷却了,就不能打成农具。做什么事,都要讲究速度,要迅速,要快。”

父亲打铁的启发,深深地印刻在本田宗一郎的脑海里,像一颗种子埋进了肥沃的土地中,直到后来他创办本田技术研究工业总公司,本田宗一郎一直把高效、高速贯彻始终,并作为本田公司的传统,一代一代传下去。

教孩子不浪费时间,最好的办法是教会孩子合理安排时间。比如将每天必须做的事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当然这个时间表要与孩子商量而定,取得孩子的认同,符合孩子的兴趣和特点,不能一下子对孩子要求过高;还要考虑到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有学习、劳动、休息,还要有孩子的娱乐和自由活动的时间,这样孩子才可能有积极性去做。制定这个时间表是为了有个约束,更合理地利用时间。所以不应当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客观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完善,体现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父母则要对孩子的执行情况以肯定成绩为主,予以及时的评价,提出建设性意见。父母督促孩子一段时间,以后使孩子逐步养成习惯,成为自然。

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对父母也许有用:

1.要充分利用最佳时间

儿童期,孩子的大脑发育尚不完善,比起成人来,容易疲劳。他们记忆力好,但不宜进行过长时间的学习。一天最佳的学习时间,是在上午9-11点,下午3:30-5:30,但在中午应让孩子有两个多小时的休息时间。晚上做作业,复习功课的时间不宜过长。时间过长,会影响孩子入睡。

2.教孩子巧妙地利用时间

比如,洗衣服、做卫生时同时听外语或听音乐;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些室内健身运动;与父母一起做家务时,聊聊天、谈谈心、共同探讨一些感兴趣的话题,等等。只要开动脑筋,日常生活中会不断学习或总结出许多科学、合理利用时间的办法。

3.父母对孩子提出时间上的要求时,还要有意识地学习掌握一些技巧

比如,在孩子没有完成作业但非常想出去玩的时候,他对于书本早已心不在焉了。这时如果还对孩子说“再写10分钟”或者“做功课做到4点”,这只会增加孩子对时间的焦躁不安之感,他会不时地看表而根本没把功课放在心上,就是在写作业也会是心慌意乱,错误百出。所以在这个时候,不妨采用把学习时间改变为学习量的方法,比如“再做一页练习”、“再背一段课文”,这就给孩子一定的读书量,使他把精力转向这个一定的量,于是对时间的注意力也就逐渐淡漠了。

让孩子有计划地进行学习

很多小学一、二年级的教师纷纷听到家长的反映:孩子对自己的学习内容,老师布置的作业总是不清不楚,做作业东做一条,西做一条,最后哪些做了哪些没做根本搞不清楚;对自己的学习时间也把握不清楚,放学回家就想玩,玩了这个玩那个,一直玩到准备上床睡觉了,突然发觉自己的作业一点都没做。寒暑假也是这样,前段大部分的时间每天都在玩,到了后面两三天才开始着急寒暑假的功课,急急忙忙地抄了答案,根本达不到学习的目的。

例如以下这个二年级的孩子:平常做作业常常会被其他事情中断,一会去捣鼓捣鼓这个东西,一会跑出去溜达一圈,两三个小时下来,经常是完不成本该一个小时就完成的作业。放暑假了,她决定读几本文学名著,但她并没有安排阅读计划。刚开始的几天坚持每天看几页,但是后来听其他同伴说,电视台正在热播情景喜剧《家有儿女》,那里面一个个令人捧腹的小故事很是精彩,值得一看。于是她转移了阅读目标去看电视剧了。就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一个暑假下来,结果一本少儿版《西游记》看了几页,别的文学名著翻都没翻一下。

对于家长这些困惑,教师给出了问题的根源:一、二年级的孩子刚刚进入正规的学习轨道,还没形成有条不紊的学习习惯,而孩子年龄尚小,自制力与目标感很差,对于学习也没有形成一种计划意识,什么时间应该安排做功课时间,什么时间应该去活动放松一下,这些孩子们都是没有意识的。需要家长耐心地引导,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会制定学习计划。

一、二年级的孩子除了缺少引导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计划之外,没有学习的动力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语文课上,坐在最后一排的明敏同学伏在课桌上,无精打采,有气无力。老师暗示了好几次,他仍无动于衷。课后,老师心平气和地跟他谈心:“别的同学都在朝自己的目标奋斗,按自定的学习计划努力着,你怎么对学习还是这样漫不经心呀?”“我基础差,学不好,再多的目标计划都没用,而且爸爸妈妈对我的学习成绩永不满足,老是说我不努力……”

这以上提到的两个案例都是学无计划的的表现。前一个案例中的同学虽有阅读名著的美好愿望,但由于没有阅读计划,没有严格的过程监控,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由此看来,学无计划的坏习惯危害性不小,应予纠正。后一个案例的明敏同学由于成绩不好,经常遭到父母的埋怨,丧失学习信心,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对计划学习的意义也认识不到位,错误地认为有没有学习计划都一样。这也正是他不能提高学业成绩的根源之一。

调查显示:一、二年级学生中,只有18.6%的学生在新学期或寒暑假制订学习目标计划,并认真执行或作适当调整后执行,31.4%的学生没有学习目标计划,有50%的学生需要有效督促。学习缺乏计划表现之一是由老师推着走,老师怎么讲,就怎么听;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作业留多少,就做多少,不留就不知道干什么;表现之二是学习全凭一时的兴趣和情绪,蜻蜓点水。学习无计划的孩子,不仅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在学习活动一遇到某些干扰时,往往就会半途而废。

如何矫正孩子学无计划的习惯呢?可以参考以下家长的做法:

穆穆刚进入小学一年级,整个学习生活状态比较混乱,一时之间也无法适应小学老师的讲课速度与讲课模式,所以刚开始一段时间,穆穆经常搞不清楚自己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有时候干脆就什么都不做了。后来老师将这个情况告诉了穆穆的父母。穆穆的爸爸妈妈经过思考之后,决定帮助孩子建立一个任务表——每天哪一个时间段该做什么,就列入这个任务表里面去。并且爸爸妈妈和穆穆约定好:爸爸妈妈花一个星期的时间来监督你要做的事情,但是一个星期以后,慢慢熟悉流程以后,你必须自觉地去做,到那时候,如果还是挨老师批评,这个后果你自己承担。经过一周的任务模式训练,穆穆逐渐清楚了自己所要做的事情。

一年级的孩子尚未建立固定的学习模式,所以他不会做学习计划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时候家长亲自参与培养孩子的任务模式作用是很大的。一年级孩子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顺从乖巧,比较信任父母的,这时候父母的任何行为在他眼中,都是合情合理的。所以穆穆听从了父母的安排以后,7天的强化训练,帮助他成功建立学习任务模式。

另一位家长的做法是针对已经有学习自主意识的二年级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