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1-2年级,激活孩子能力的关键期
15074000000014

第14章 1-2年级,开发孩子潜力的黄金时期(4)

2.留给孩子思考的时间。

生活中,还存在这样一类家长,他们对孩子的提问总是表现得很热情,总是迫不及待地回答孩子的提问。但需要家长们注意的是,孩子好奇心的成长需要思考的空间。如果家长动不动就把答案扔给孩子,这只会使孩子的思想变得懒惰,从而使好奇心一点点减弱。

所以,当孩子再向你提问问题时,你不妨先与孩子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引导孩子自己去探索,最后再给出他正确答案。其实家长在与孩子讨论,及引导孩子自己去探索问题答案的过程,就是激发孩子好奇心的一个过程。

3.多演示,少说教。

一个二年级的孩子刚刚学了有关“风”的一些知识,但他好像觉得还是很难把握风力和风向。当他把自己的这一感觉告诉爸爸时,爸爸没有给他讲那些有关风的原理,而是带他一起去放风筝。

在放风筝的过程中,爸爸还是没有给孩子讲那些大道理,而是不断地再告诉孩子如何才能把风筝放得又高又稳。没想到,回到家后,孩子却这样对爸爸说:“爸爸,我今天真实地感觉到了风,我知道如何利用风力和风向来放风筝了。”

一、二年级孩子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家长直接给孩子讲一些不太容易理解的原理或规律,他们很有可能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原理和规律。而且即使他们当时理解了,由于这些原理和规律在生活中不太常用,他们会很快忘记这些原理和规律。所以,家长这种单纯地讲述大道理的做法,其实就对孩子好奇心的一种无形打击。

但上述案例中那位家长的做法就很科学,他没有给孩子讲述那些不易理解的原理,而是通过放风筝做实验的方式,让孩子去接触真实的风,并在这种玩的过程中,让孩子自己去摸索和发现有关风的一些知识。其实,家长给孩子讲解如何放好风筝的过程,其实就是用通俗和孩子感兴趣的方式,让孩子去了解有关风力和风向的一些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孩子所掌握的知识是牢固的,而且由于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就能巧妙地掌握知识,所以,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孩子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

开发孩子潜能的法则

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与热情

西方流行着一句话叫“幸福的人过着一种平衡的生活”。许多西方教育家强调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从而可以从多方面获得幸福。一、二年级的孩子正是活泼好动、好奇心重的年龄,很多东西都想去探索、去尝试,包括一些不好的游戏,有些孩子因家长不让其玩电子游戏而整天闷闷不乐,而另一些孩子却会很快地从另一种游戏中找到欢乐。兴趣爱好广泛和灵活调整目标对孩子来说尤其重要。

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对孩子来说,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高斯自小就对数学感兴趣,达尔文自幼就偏爱昆虫。而正是兴趣,成就了他们伟大的人生。

著名教育家威特的儿子叫小威特,用他父亲的话说,小威特坐在书桌前的时间比任何一个少年都少。他把大量的时间尽情地花费在了玩耍和运动上,是一个非常健康活泼的孩子。在学习方面,他除了学会外语以外,还轻松顺利地学习了植物学、动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等。能够让自己的孩子既轻松愉快又学到如此丰富的知识,老威特一定有自己非常独特的教育方法。

小威特父亲的教育秘诀,在于唤起孩子的兴趣和让孩子提出问题。威特长到三四岁时,他父亲每天都要带他散步一两个小时。但是这种散步不只是简单走走,而是一边谈话,一边教育。比如有时在散步时老威特会摘一朵野花解剖一下,向小威特讲解花的生长特点和作用;有时在花园里捉个小虫,教他有关昆虫的知识。就这样他通过一块石头、一草一木等实用素材来对小威特进行最生动的教育。

在孩子上一年级以前,有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上小学以后会跟不上教学进度,于是在孩子入小学以前,不顾孩子有没有兴趣,也不顾孩子能不能接受,先教孩子识字,做算术,相信给孩子灌输的知识越多,孩子今后在小学里就会学得越好。这种想法和做法常常适得其反,结果使孩子早早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到了上小学的时候,早已经患上厌学症。

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过:“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一开始就得到顺利发展的话,大多数孩子将会成为英才或天才。”

其实,在入学以前,孩子认识多少个字并不重要,而激发孩子对文字的好奇心和兴趣,产生认字、写字和阅读的强烈愿望和动机是第一要务。不少小学教师在谈体会时都谈到,最使他们感到头痛和束手无策的不是那些在入学前缺少知识和技能的孩子,而是那些对学习没有兴趣,缺乏思考和解题愿望的学生。

有一位家长曾经这样说起自己培养孩子成才的过程,这对于当今的许多家长来说不无启发意义:

我发觉自己的孩子在绘画方面兴趣比较浓。从3岁多开始,我们就有意识地在绘画方面引导他,培养他的兴趣。我们先帮他准备好必备的学习用品,如绘画图册、蜡笔、水笔、蜡泥等,然后让他多看其他小朋友的成功作品,使他有一种向往成功的情感,之后从涂色开始,给他色彩上的刺激。他的每一点小小的进步,我们都及时给予鼓励,强化他的自尊心和荣誉感。

在幼儿园,我们鼓励他参加绘画比赛。他的作品多次被张贴出来,这让他有了自己在绘画方面很“不错”的感觉,增强他的自信心,为以后克服绘画方面遇到的困难、挫折奠定基础。家长的鼓励、孩子的努力,再加上幼儿园老师的辅导,结果我们的孩子在进入幼儿园的第一年就获得区幼儿绘画比赛二等奖,让他初尝了成功的乐趣。

到读小学一、二年级时,我们又支持他利用课余时间跟美术老师学画画,动员他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种美术方面的比赛,如蜡泥比赛、绘画比赛、手工制作等。每次我们都先让他谈一下构思,然后帮助他选择一种比较好的,接着让他自己制作,我们家长就在旁加以指点,对好的,及时表扬、肯定,不够的地方,让他改正,力求让他在现有水平上做出最好的作品来。很快,我们的良苦用心得到了回报,孩子在多项比赛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当然,这些成绩都有赖于辅导老师的悉心指导。

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各方面的支持和培养,但是如果孩子没有浓厚的兴趣,这一切都将成为不可能。孩子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也增强了他对美术的爱好程度,让他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孩子现在还小,可能还没有对自己以后要走什么样的道路定位,但从小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对激发他的所有内在潜力总是有好处的。

孩子除了在美术方面表现出色,他还比较喜欢下棋。从5岁多开始学下棋,到现在8岁,已经有三四年时间了。开始输了的时候,孩子因为自尊心强,会经常哭鼻子,这时我就帮助他分析输的原因,是错了哪几步棋造成的,因此他的棋艺逐渐有所提高。为了表现自己,孩子还经常缠着我和他下棋。我在下棋过程中给他不断强化这样一个思想:棋差一着,满盘皆输,看对方行一步棋,要预见到后几步棋的情况出现。孩子也经常自己与自己下棋,有时还就某一盘棋和我讨论。这样做,既培养了兴趣,又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记忆力、抽象思维能力,同时提高了心理素质,明白了“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知道了失败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不知道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这对孩子日后的成长起着很大的作用。作为家长不要扼杀孩子纯真而热烈的兴趣。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了责任感。

在现实中,我们发现,当孩子刚进入小学,就读一、二年级时,由于眼界的开阔,他们向大人提出的问题也开始越来越多,而且千奇百怪。但是大多数父母不仅不为孩子们的提问感到兴奋,相反倒觉得厌烦不已。他们对孩子所提出的问题大都是随便敷衍一下,并不给予耐心的说明和解释。正是他们自己使孩子的潜在能力枯死之后,到孩子考完试后才大惊小怪地叫嚷:“为什么我的孩子成绩这样糟糕呢?”但这些父母从来没有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

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家庭往往在孩子的热情之火刚刚燃烧起来时,就把它吹灭,甚至用水将其浇透。世界上之所以天才人物如此之少,原因就在于此。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得到顺利发展,他们就会成为天才。

天下的父母除了要认识到爱护和激发孩子的兴趣十分重要外,而且还必须明白孩子越大就越难以具备强烈的兴趣和强烈的热情。这是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兴趣的幼芽可能会一再遭到践踏,这样,他们年龄越大,兴趣和热情被践踏和泯灭得越厉害。因此,在孩子刚刚进入小学,对周围的一切还是很新奇的时候,就要培养其多方面的兴趣和热情,努力维护其兴趣的幼芽。

强制教育抹杀孩子的潜质

之所以有那么多声音说中国小孩身上具有一个成年人的影子——对比自己强的人讨好、献媚,对比自己弱的人欺凌、嘲笑。这是一种矛盾的性格,却能共存于一个个体里,是什么原因让幼小的孩子变成这样?答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强制性教育”,这种教育教出的孩子让他向东他不敢向西,从小灌输大人的权威,让孩子无条件服从自己的教育,直接或者间接地抹杀了孩子其他想法,甚至他发展的潜质。

在美国有一个华裔家庭,教育子女的方式仍是非常中国化的。有一次这个华裔家庭邀请邻居一家到家里做客,刚好两家的孩子在同一个年龄阶段,玩得特别投机。主人家的花园刚刚翻了新土,准备种上鲜花。于是8岁的美国男孩向7岁的中国男孩提议玩泥巴,中国男孩不敢答应,就跑去问母亲能不能玩泥巴,中国太太一口回绝了孩子,并且勒令孩子回到客厅里玩玩具汽车或者看电视。中国孩子一声不吭地走向客厅。一旁的美国太太一脸疑惑地询问中国太太:为什么孩子不能做他想做的事情?而且玩泥巴并不会伤害到孩子的身心健康。中国太太很自豪地说,我的孩子很听话的,玩泥巴会弄脏他的手、他的衣服,还有他的鞋子,脏兮兮的孩子看起来不体面,所以我从来不让他沾到脏东西的。美国太太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但是她和自己的孩子说,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吧,妈妈支持你。

我们都知道中西方的教育制度是有差异的,从这个案例中,明显可以看出,中国家长教育孩子的权威意味更浓一些,而西方家庭相对更民主。不同的国度具有不同的发展背景与历史,存在差异无可厚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痕迹不可能一下子就除去的。中国父母也是爱孩子的,但是他们希望孩子按他们设想中的思路去发展,一旦孩子出现违抗旨意,出现偏差的时候,中国家长就会及时地发出强制性的指令,逐渐地这种模式最终定型为强制性教育。

然而崇尚民主和自由的西方国家,教育里早已删除了“强制”二字,他们相信任何人是都存在特别的天赋的,只要后天经过合理的引导,开发,就能将体内的潜质激发出来。西方父母对孩子没有任何的强制性。

比如,在瑞典人的眼中,孩子是一个生命个体,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任何人都无权违背孩子的意愿、抹杀孩子的个性。所以,家长从孩子降生那天起,便对孩子十分尊重。孩子在家,可以做任何自己喜欢做的事,就连穿衣戴帽这类小事,父母都要“咨询”孩子。家长发现孩子的某些行为违规了,可以向孩子提出建议,或者提醒他;但绝不可以粗暴地干涉或强制孩子的意志,甚至有时有意让他去做错事,当孩子“闯祸”后,家长再告诉孩子正确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既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又让孩子牢记一生。瑞典家长称此教育方法为“疼痛教育法”——只有让孩子知道了“疼痛”,下次他才不会再去接触“疼痛”。

许多西方父母在同孩子说话时,会蹲下身来,与孩子在高度上保持一致,意在告诉孩子:咱们是平等的。家长和孩子讲话时,大多是“如果你能那样做,我和妈妈将感到十分高兴”、“你能这样做,我们感到非常的欣慰!”让孩子在父母指引的“大框”下自由选择正确的做法。在餐桌上,孩子更有绝对的自主。家长不会厉声呵斥或逼餐,家长只有解释权——某道菜含有哪些营养,吃后对身体有哪些好处,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吃或者拒吃。

相对来说,西方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更为科学,民主自由的成长环境,使得孩子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自由想象,勇敢地去尝试,不断创造性地发明。这就是为什么绝大多数的诺贝尔获奖者都是西方人士的原因。

对于1-2年级的孩子来说,正是思维、心智以及身体一同成长的时期,世界对于他们,仍然还是一个陌生的世界,这时候他们的求知欲是非常旺盛的,家长只有对孩子放手,什么事情都让他去尝试一下,说不定在偶然的机会会发掘到孩子的潜质,把他培养成这个方面的擅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