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1-2年级,激活孩子能力的关键期
15074000000010

第10章 孩子上小学,心理需要一个过渡期(4)

现代社会充满竞争,需要具有创造性思维、眼界开阔、能进取的人才。因此,父母只要引导得当,逆反心理是能够在现代社会发挥积极作用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在某种程度上逆反心理能够防止孩子身上形成其他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质。在不顺心(愤懑、压抑、不满)的情况下,逆反心理强的孩子会敢于发泄,不会在心中长期滞留不愉快的事情,会及时释放有碍自己身心健康的负情绪,他们也不会有畏缩、压抑、懦弱、保守、逆来顺受等不良情绪。这种形式得以保持他们的心理平衡,维持身心健康。

孩子自卑,要找到根源

争强好胜、爱比较是儿童共同的心理特征,尤其以二年级孩子较为突出。原因在二年级孩子虚荣心初露,对物质有了一定的感受能力,知道哪些好、哪些差。但由于家庭条件、身体发育等等多种原因的影响,使得一些孩子在与其他同学的比较中产生失落、自卑感。如果这种情绪得不到排解,他们会逐渐从集体性活动中淡化出来,在各种活动中逐渐采取被动应对、逃避的态度。

爸爸带二年级的朱朱去公园参加“亲子嘉年华”活动。第一个项目是过独木桥竞赛。爸爸知道,朱朱平时在儿童乐园里走独木桥又快又稳,想她一定很乐意参加。于是给朱朱报了名。但是,当比赛马上要开始的时候,朱朱却退缩了,一个劲说自己不行,不想参加。爸爸看到孩子这个样子就知道,孩子经常担心自己表现不好而丢人,没人看的时候,她表现得非常好,但是一旦人多一些的时候,就开始逃避了。爸爸想了想,看了一下四周,对朱朱说:“宝贝,你看,那是什么?”“哇,是芭比娃娃,我最喜欢的。”“是啊,那个是今天的奖品。但是现在你不想参加了,本来以你平时走独木桥的能力,一定可以得那个奖的。”爸爸故意遗憾地摇摇头。朱朱想了想说:“那我还是参加吧,我想要那个芭比娃娃。”结果朱朱走得非常好,得了第一名。

自卑是人的一种普遍的自我情感体验。特别是儿童,由于个体在幼儿时期无力、无能、无知,必须依赖父母和周围的世界,因此这个阶段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最佳阶段,如果处理不当,也是最易形成孩子自卑感的阶段。当然,自卑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会产生负面影响。

年幼孩子不自信的原因,其中有一个是自我认同感尚未发展起来。确切来说,孩子的自我意识在他两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萌芽,但是这种自我认识还是很模糊、很低级的。到了幼儿期,孩子的自我认同感进一步加强,他们已经能清楚地感受到家长或者老师喜不喜欢自己,或者小朋友想不想和自己玩等。到了一、二年级,孩子的自我认同感还在发展当中,但是这时他们的自我认同感还是很简单,例如一位小学二年级的老师也说起过一个这样的孩子:

桦桦是班上一位特别内向不爱说话的孩子,上课很少主动回答问题,老师和她说她会脸红,平时走路总是低着头。但是有一天,我发觉这孩子走路昂首挺胸的,很像故事书里那只骄傲的小公鸡。于是我就顺口夸奖了她:“桦桦今天真漂亮。”听到老师表扬自己,她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之后,同学们也跟着夸桦桦戴上头花真漂亮。这时我才知道,原来桦桦今天的自信源自一朵很漂亮的头花。

案例中的孩子自我认同感就体现在她的头花上,她觉得今天自己戴了好看的头花,所以觉得自己应该是挺漂亮的,是大家都很羡慕的,所以她的自我感觉很良好,可是如果别人对她的头花并不欣赏,那么她就会陷入自卑的深渊,或许以后也不会佩戴头花了。这就说明二年级阶段的孩子自我认同感还是很脆弱的,所以家长有责任帮助孩子建立强大的自我认同感,也就是自信心。这就是帮助孩子走出自卑的最有效方法。

二年级孩子也有报复心理

许多家长认为,报复是一种极其负面的思想,尚单纯天真的二年级孩子无论怎样也是不可能产生这种思想的。但是事实上,现在的孩子受环境与教育方式的影响,思想成熟得早,七八岁的孩子已经能较清楚地区分是非,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对的还是错的。生活中,存在许多孩子报复的行为。例如下面这位家长的所说的:

我的独生子今年读小学二年级,成绩不太好,经常爱在课堂上搞个小动作什么的。有一次,在没考好并被老师批评后,他竟趁老师转身时将钢笔水甩了老师一身。还有一次,同学不小心踢到他的脚,他反过去也踢了同学一脚。老师来家访时说,这孩子报复心强,只要老师批评他,或者同学欺负他,他就要想出一个报复的办法,这样的学生的确很令人头疼。

报复心是在社会交往中欲以攻击方式对那些曾给自己带来挫折、不愉快的人发泄怨恨、不满的一种情绪体验。这种情绪潜藏着危险性。报复心理是另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对小学生来说,它不仅会对报复对象造成这样或那样的威胁,更重要的是有害自己的心理健康。

1-2年级孩子年龄还比较小,要经历的事情还有很多,而有报复心理的人,往往容易误解别人,对别人怀有防范心理,长此以往心胸会越来越狭窄,很难与人相处,甚至产生极端行为。因此,家长千万不能小觑孩子报复心理的存在。

在小学低年级里,孩子常出现类似以下情景的报复行为,这是一位二年级教师所述:

蕾蕾的同桌成成是个调皮的男孩,一天,成成故意把蕾蕾的书扔在了地上,蕾蕾来向我告状,于是我批评了他。第二天,蕾蕾不小心把成成的文具盒撞到了地上,他马上跑到办公室也来告状了。

星期一的美术课上,杨洋没带水彩笔,于是向同桌借,可是同桌不肯借给他。两天后的一节语文课上要用彩纸,杨洋很大方地把纸分给同学们,可就是不肯给同桌。他说:“我这叫做一报还一报,谁叫他上回不肯借我水彩笔。”

上例中的成成和杨洋的行为折射出他们都有报复心理。虽然他们的这些行为看上去并不严重,但如果这种心理发展下去,在以后无论受到谁的伤害,都会不顾一切地进行报复,一个用“复仇”来解决问题的行为习惯就形成了。其实小学生中的报复心理并不少见,他们一般是在被别人伤害后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以发泄心中的不满。家长与老师面对孩子这种情况,千万不能惊慌失措或者打骂责备,这种消极的处理方式只会让孩子的仇恨和报复心理愈演愈烈。

通常造成孩子报复心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环境。这里的环境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有些家长比较严厉和粗暴,动不动就拳打脚踢的,孩子无力反抗,但会在心里积压下报复情绪。在他能够反击的情况下他就会采取报复反击。在学校,同学之间近距离相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太短,摩擦随之而起。

另外,现在的孩子处于一个信息丰富而且多元化的环境中,很多报复的行为都是从中受到影响的。例如,电视、电影、漫画中等大量的斗殴、报复行为就是孩子学会报复的源头。

其次,孩子的意志软弱、承受挫折的容忍力低也是产生报复心理的一个原因。为了真正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什么叫做挫折,什么叫做容忍力。心理学认为,挫折就是指人的行为或需要受到阻力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挫折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都难免遇到的,有的人经受得住,有的人却经受不住。这种是否能经得起挫折、是否能摆脱困境的耐受能力就叫容忍力。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有的人意志坚强,能够合理地去调适自己的心理使自己稳定地度过挫折期。而另一些人则意志软弱,不能正确地认识挫折和接受挫折,并在挫折中奋起,便一步一步地颓废下去。

二年级孩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都还没有形成,对各种事物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也相对较低,因此很容易产生挫折感。有时,甚至一件极小极小的事情,也容易使他们如同大难降临般感到无法承受。

长期处于挫拆感的重压下,会使孩子变得情绪消沉,表情冷漠,内心充满故意和破坏性。因此,家长在发现孩子的不正常心理之后,要尽快帮助孩子解除挫折所带来的重压。我们可以这样做:

1.加强孩子的韧性,发展孩子对挫折的容忍力。人的一生中要遇到的挫折是多方面的,如果心理素质过于脆弱,不堪一击,那么他在未来的生活中必然是个失败者。所以,家长要在多方面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尤其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总是被父母、长辈捧着,爱着,他们几乎很少遇到大的挫折,因此才在遇到一点点小问题时,便像天塌下来一样诚惶诚恐。多给孩子一点儿挫折教育,他的内心才会更坚强。

2.降低对孩子的要求,教会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有的时候,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于严厉,很容易使孩子产生挫拆感,适当地降低对孩子的要求,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要求孩子,评判孩子,会减少孩子的挫折感。另外,家长还要教会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只要一个人尽到了最大努力,即使失败了也不必内疚、失落,不必去追求那些力所不能及的高目标。

3.培养孩子坚强刚毅的性格。意志的软弱是不能承受挫拆的主要原因,这就需要家长能在平日的生活中多培养孩子的刚强性格,不要事事都为他们做,而要让孩子独立地去完成一些作业、任务等。只有这样,他才会在遭遇挫折时坚毅果断,而不至于萎靡消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