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喜欢与他人保持距离
这样做的目的可能不仅仅是要给人以深刻印象,而且是避免被别人超过自己或避免别人发现自己的错误和弱点。因为他意识到,别人与他有了更深的交往时,就会发现他的一些缺点,他们害怕他人对自己仔细观察和了解。宋朝著名文学家苏东坡有一次外出游玩,来到一座庙中,一位老道见苏东坡穿着简朴,就冷淡地说:“坐。”并吩咐道:“茶。”过了一会儿,在闲谈之中,老道发现苏东坡谈吐非凡,就说:“请坐!”又吩咐道:“敬茶!”再一打听,原来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就连声说:“请上坐!”又吩咐道:“敬香茶!”临别时,老道一再要苏东坡题词,苏东坡提起笔写道:“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老道看完,羞愧得无地自容。
一个人在一生中追求不朽,追求荣誉,是有进取心的表现,但不能靠虚荣来满足,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爱慕虚荣的人,往往把自己看得十分珍贵,天平上的砝码老是朝向自己一方。为了满足自己的荣誉需要,博得众人的赞誉,他们可以通过不劳而获的途径,把别人辛辛苦苦耕耘出来的成果据为己有,而且毫无羞愧之心。而当自己犯了错误的时候,虚荣心强的人,就千方百计地躲避严峻的现实,把失败的责任完全推卸给别人,流露出一副事不关己的姿态;当别人指出时,他们往往还不服气,丝毫没有反省之意。因此,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卑劣的品质会暴露无遗,泛出层层锈斑。
虚荣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倾向,它会吞噬一个人正直的心灵,玷污一个人纯真的品质。爱虚荣的人不知道应该怎样获得荣誉,他们不能真正领略到荣誉的甘苦,自身的弱点更是无法克服。
虚荣心过强的人,最容易被一两句溢美之词迷惑,而对对方投以信任。这种例子,在生活中是很多的。喜欢被赞扬是每个人的天性,可如果一个人怀有不切实际的虚荣心,那就会有麻烦。从近处看,虚荣仿佛是一种聪明,从长远看,虚荣实际是一种愚蠢。虚荣的人不一定少机敏,却一定缺远见。虚荣的女人是金钱的俘虏,虚荣的男人是权力的俘虏。太强的虚荣心使男人变得虚伪,使女人变得堕落。虚荣心有时还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有这样一个故事。王某乘坐火车旅行,坐在对面卧铺上的那位陌生旅客,突然用一种非常羡慕的口吻说:“大哥,你是一位大老板吧!”王某本来只是一位公司的业务员,听了这句恭维话之后,心里甜丝丝的,并没有辩明,只是态度暧昧地笑了笑。对面旅客又不失时机地递过来一句:“我一看你就不是一般的人,特有企业家的气质,有领导者的风度。”于是王某深深陶醉了。两位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一瞬间似乎都找到了知音,两人热烈地攀谈起来,越谈越热乎,越谈越投机。几句话下来,双方都欣喜异常,也发现两个人的目的地都是广州,而且都是“有身份的老板”。对方已经知道王“老板”这次是去广州谈一笔大生意,密码箱里带有巨额现款。过了一段时间,王“老板”有些饿了,要对方一起去餐车吃饭,对方一副忠心耿耿的姿态:“你先去吃吧,我照看一下我们的行李,等你吃完回来,我再去吃。”就这样,等王某吃饱回来时,他的兄弟连同两人的密码箱都不知去向,王某脸上顿时大汗淋漓,急忙报警,可为时已晚。
虚荣心重的人太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美了,只要获得他人的认同,他就会很高兴,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即使有的时候明明知道别人的赞美有拍马奉承的嫌疑,还是愿听一听。这对他来说是一种精神享受,多好啊!得到尊敬,得到崇拜。但是,如果因此昏昏然,就会迷失自我。
突破虚荣的心理障碍
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为人师的人,各类哲学家,都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说法,来证明虚荣心是如何如何不好,应该如何如何地去克服、消除。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一代又一代,虚荣心还是没有被消除。这是因为虚荣心作为人性的一部分,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高尚的人,会在孜孜以求的事业中追求不朽,浅薄的人,只是在虚荣的熏陶中贪图面子。
人生一世,谁都不甘平庸,谁都想成就一番大业,不虚此生。可是,由于社会背景、机遇、智商、文化、修养等的不同,一个人的理想或愿望,并不一定都能实现。人们大都渴望和追求荣誉、地位、面子,为拥有它们而自豪。但虚荣心重的人,往往对出身、家风、钱财、生死、容貌看得很重。其实,人生的道路是很宽阔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活法,可以时空的局限、个人的条件为依据,努力去追求它们,并持着“得到了,是自己的幸运,得不到,是自己运气不好或努力不够”的态度,这样才能活得轻松潇洒。要站得高,看得远,不为眼前的小是小非缠住手脚,从而排除各种干扰,奔向成功的彼岸。
历史发展到今天,更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态势,在这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里,社会飞速发展,经济大潮涌动,人生极其短暂,因此更需要人们在此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境。
为了在别人面前挣面子炫耀自己,寻求各种机会“制造”生活,是毫无意义的。不要把自己的眼光集中在某些人的一时一事上,而要从较长的时间去看待人世的起伏、心态的沉浮及沧桑的变化。要用时间的观点去评价自己的行为和追求,时间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它可以摧毁一切虚荣。有时候我们会为工作的不舒心而苦闷徘徊,会为工资的高低、奖金的多少而与领导发生争执,会因为住房的事情而劳苦奔忙,会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与妻子怄气斗嘴。但太多的痛苦之后,曾经悲痛的心会逐渐变得冷静、坦然,心境反而变得平静了,再回到尘俗中间,面对金钱、权势、名利、地位时,就会波澜不兴了。
一些不能接受自我的人,竭力想把自己装扮成另外一个形象,把真正的自我隐藏在伪装后面。这有时并非是完全有意识的,但却使自己不能自自然然地表现自己,而必然带着沉重的心理负担。比如有个人,她的牙齿长得不整齐,为了不让别人发现,就成天紧紧闭着嘴,说话和笑的时候也努力做到不露齿,试想这样的生活该有多么沉重。对于自己的短处,如果是可以改变的,就要随时发现它,改正它;如果是无法补救的,如相貌、身材等,就要鼓起勇气承认它、接受它,决不掩饰。
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强者是那种能够战胜自己的人。世界上最难克服的困难,就是自己的愿望,世界上最大、最顽固的敌人,也就是自己。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是没有什么困难能够抵挡住他的。
在认清了自己、认清了别人、认清了环境、认清了时代之后,就要坚定地走自己的路,朝着既定的目标勇敢前进。在当今光怪陆离的商品社会中,要坚持自己的节操,维持自己高尚的人品,甘于寂寞和宁静,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学习工作。
合理地改造刚愎的心理
只要控制了刚愎,把刚愎引导到一个正确的方向上,朝着这个正确的方向锲而不舍,奋勇向前,你就能取得很大的成功。
如果有人能够以清醒的头脑,智慧的明眸,把执著用到正确的地方,那么,这种执著不但无害,反而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因为,如果你为一个正确的目标执著不放,而且有着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恒心的话,那么,不用说,这种执著不但不会把你引入歧途,反而会让你走向成功。而对于刚愎,我们应该合理地加以改造,把它引导到一个正确的方向上。
(1)树立宽容之心
盲目地否定别人的意见,许多时候只是因为对别人的排斥,如果能够做到理解别人、宽容别人,那么就能减少盲目。要善于发现别人的见解的独创性,只有这样,才能多角度地看问题,那么你就会发现,固定在某一个立场上,固定在自己的立场上,有时显得多么傻。假如有人坚持认为三加三等于五,你也不必发怒,只对他的无知抱以淡淡一笑即可。
其实,人的真正使命在于寻找坦坦荡荡的、随心所欲的、宁静致远的感觉。因此,在人际交往中,让步是一种常用的处理问题的方式。让步不是懦弱、失去人格的表现,而是一种修养。让步有时其实只是暂时的、虚拟的退却,为进一尺有时就必须先作出一寸的忍让,为避免吃大亏,就不应计较吃点小亏。
(2)正确看待他人
要正确看待他人,只有正确看待他人,才不会因为他人某时某地一时的表现而对他持不全面的看法。要增加自己的耐性,以开阔的心胸包容所有事物,多与不同性格、爱好的人接触,学习接受他人的长处。不要一味地坚持自己固有的观念,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取长补短,方能完善自己的人生。
(3)开阔视野
只有在经历了各种不同的人生之后,一个人才不会迷失在一个目标里,也才能选择到一个正确的目标,并为此而奋斗。一个人对问题的看法总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时会出现偏见。所以,一个人应该努力扩大自己的视野,尽可能避免偏见的出现。如果一个人总是局限在自己狭隘的思维领域中,思考问题时总是沿着一条固定的思路,那么他就很容易认为事事都是自己对,这样他就会失去很多学习、认识新事物的机会,长此下去,他必然会落伍。
尽力地去克服猜疑心理
当疑念在内心刚萌芽时,如果不立即想办法消除,而是任其自由发展,那么日后即使是很正常的事情,也会频生疑念,对他人的猜疑心会越来越重。那么这种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呢?一是心灵创伤。一个人如果受过打击,尤其是这种打击来自自己比较信任的人的话,那么给他的伤害是最重的,他会因此引以为诫,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毫不怀疑地相信他人转化为毫无根据地猜疑所有的人,因为他生怕自己会重蹈覆辙,会再次受到欺骗和伤害。他们原本都是心地善良、胸襟开阔的人,只因受到了打击,心灵上留有深深的伤痕,从而变得疑心重重,心胸狭窄起来,对任何人和事都不放心,不信人间还有真诚和友谊,认为每个人都是虚伪的。二是环境的影响。如果一个人周围经常有人相互猜疑,或在背后议论、说别人的坏话,没有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温馨氛围,那么这个人也会在不知不觉间形成猜疑的不良心理。拿破仑·希尔说:“人类最大的天赋就是思考能力,它使得人类能够分析、比较、选择,并且能够创造、想象、预见和产生新的概念。想象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挑战和冒险,它是人类成就的关键之钥匙,也是人类努力的最主要动力和通往人类心灵的秘道。”可是如果人的想象力出现了偏差,无中生有地起疑心,对人对事不放心,那就变成猜疑了。
猜疑就是无缘无故地对一些自己并不通晓的人或事进行各种设想、猜测,并让自己信以为真。虽然在生活中,我们免不了对自己不了解的情况产生一些怀疑,但如果对任何事都无端怀疑,而且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坚定地相信自己的判断,不相信他人,整天疑神疑鬼,这就是不良心理现象了。
猜疑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正常心态的猜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意料之外的事时,常常表现出猜疑、坐立不安等,一旦原因搞清楚了,这种猜疑也就自行消失了,这属于正常范围内的猜疑。比如,孩子到了放学的时间还没回来,妈妈和爸爸就会猜想出各种各样坏的可能。一旦孩子回来了,并解释清楚了回来晚的原因,那么父母的猜疑也就烟消云散了。
(2)特殊心态的猜疑
有的人受过欺骗以后就变得疑心重重,对所有的人都不再相信,总觉得别人都是在骗他。有的人跟别人闹矛盾了,总觉得别人平时跟他人的交谈都是在诋毁自己,别人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准备报复自己,于是整天处于戒备状态。这种猜疑心理是很难清除的。
(3)极端心态的猜疑
遇事处处小心翼翼,遇事总要千思万虑的人,他们平时总是心神不定,怀疑人家看不起自己,无论什么事,总是喜欢从坏的方面去无端猜测,别人无意中的一言一行,他都以为是对自己的不满或有意见,弄得人际关系紧张。很多时候他们都在担忧,但他们的担忧又找不到任何充分的事实根据,完全是自己的凭空想象,甚至有时候他们自己也不能确定自己在怀疑什么,只是固执地认为别人肯定会危害到自己。而更使他们痛苦的是,他们不知道这种危害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强加在自己身上,他们只是坚信自己一定会受到很大程度的伤害。因此,他们时刻提防着别人,心中充满沉重的心理压力。
作为一种情感体验,猜疑总是隐隐约约地在心里的深层“骚动”,使人不安、焦虑、烦躁,甚至悲伤。因此,在人生的情感世界中,要尽力地去克服猜疑心理。
猜疑心理严重的人,整天提心吊胆,戒备他人,防范来自外界的侵害,身心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个人如果把大量的精力和思考耗费在无谓的猜疑上,就不可能完全发挥自己固有的能力,因而最后的结果必然是碌碌无为。猜疑会阻碍一个人的志向,减弱一个人真正的力量,并损害人们的健康,降低人们的工作效率。一个有猜疑性格弱点的人,在工作上会因为心情散乱,失去清晰思考、合理规划的能力,注意力不集中。猜疑心理使猜疑者一天一天挣扎在消极的境遇里,他们有的只是对未来及他人的失望和戒备,他们享受不到快乐、成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