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9月的一天,“大夫第”门前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人。他们一个个衣着褴褛,面带肌黄,有的手里拿着碗,有的手里端着盆,还有的只拿了块打破的瓦罐。这时,前面站出来一位白衣公子:
“乡亲们,大家不要挤,按顺序站好队,先让一让老人和孩子,马上就开始放粥了。”说完,他就和几个人一起下来归拢队伍。“你们知道吗?他就是巡抚大人的公子。”“是吗?听说这次赈灾的粮就是他去安徽买来的?”
“可不是吗,他帮着筹了钱,又亲自带人到安徽,跑了许多地方才把米买回来,要不然咱们就等着饿死吧。”
“多谢谭公子!多谢谭公子!”人群里不断有人致谢。
一位老人拉着小孙子给谭嗣同跪下:“公子,你可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我们家八口人就剩下我这把老骨头和这个小孩子了,若不是你买回粮来,我们家可就绝根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由于清政府封建政权的腐朽,水利废弛,造成连年灾荒。水、旱灾害,遍地发生,尤其直隶、山东、甘肃、湖北、湖南的灾情为数十年内所未见。直隶天津一带,洪水为灾,连日大雪纷飞,灾民饥寒交迫,冻死、饿死无数。湖南湘东各县,遭受大旱,庄稼颗粒无收。老百姓只能挖野菜,野菜挖光了就啃食树皮,最后连树皮都没有了,只能以观音土充饥,不少饥民全身水肿,奄奄待毙。浏阳河两岸,横七竖八抛弃着无人掩埋的尸体,任其腐烂发臭。湖北宜昌等地,春夏干旱,秋季下雨数日不停,粮食全都烂掉了,农民也只有背井离乡四处逃荒,沿途卖儿卖女,婴儿被抛弃路旁,无人收留。
谭嗣同和他的老师欧阳中鹄等人此时正多方努力筹办算学馆,看到灾情如此严重,而当时的县令为保住官位却瞒报了灾情。虽说这事轮不到谭嗣同来管,但是还是决定停止筹办算学馆的运作,全力赈灾。
当时,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是湖北巡抚,谭嗣同从父亲那里借了些钱,在汉口买了米后,船运到浏阳。因为买米的钱是借来的,要还。谭嗣同决定“以工代赈”,就是让农民挖煤或挑柴火来换米。谭嗣同收了煤和柴后,再让人运到长沙去卖。消息传出后,每天挑柴或煤来换米的络绎不绝,状元洲柴火堆积如山。
“以工代赈”只能解决短时期的问题,要彻底补救灾害给浏阳造成的损失,还要想别的办法。谭嗣同是个脑子很灵活的人,他派人到耒阳买红薯种,在当地种,把红薯苗割回来,发给乡人种。虽然这些办法不能完全解决灾难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灾民的温饱。
后来,湖南巡抚陈宝箴盛赞浏阳:屯煤种薯,以工代赈,是办赈奇策。这个奇策就是谭嗣同想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