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办公室社交兵法
15066300000035

第35章 兵法五刻在心头的社交禁忌(1)

社交不仅仅是正面的力量重要,而负面的力量就不重要。在社交方面,究竟有多少人打过败仗,恐,怕是__个未知数.但是绝对有人吃过亏.聪明人善于观察社交的不利_而.然后以最积极有效的方法加以调整.以便求得最佳的人际关系。第1节做人办事与自我过失

◎不能领会领导意图

如果不能正确理会领导意图,就更谈不上贯彻领导意图了。某设计院的陈院长是一个全国劳动模范,他的重用年轻人、提拔年轻人的优秀事迹受到了各种宣传媒介的大力宣传。但当想到自己明年此届院长任期快结束之时,他就感到很为难了。他本身希望能再任一届院长,把他此届任期没有完成的设想都实施完。他自己也知道,只要他不提出辞去院长职务,谁也不会接替他的院长职务。但这又和他给别人留下的“培养年轻人、提拔年轻人”的形象相违背。他希望自己如果提出辞去院长的职务后,会有很多人挽留他再任一届院长,并说出“没有你任院长,我们的设计院会受到很大的损失,你连任不连任院长不是你个人的事,而是关系到我们的设计院能否成为全国甲级特等设计院”之类的话来。陈院长首先在一个私人会谈上,将自己不再担任下一届院长职务的想法告诉给人事处长,人事处长听完陈院长的话后,觉得自己发挥伯乐才能的时机已来到了,就向陈院长分析了新任设计院长必须具备的五大条件,并就设计院内的四个可能人选的优缺点以及他们当上院长后对设计院的影响作了深入的分析,还提出了如果请一个中国工程院院士来当院长,又将是如何的情形等等。陈院长听完人事处长的谈话后,果真像人事处长所期望的那样,表扬了他是一个工作认真的人事处长。但后来和人事处长谈话时再也不提他不再任下一届院长之事了。但当他和设计院秘书长谈及他不再担任下一届院长以及想让年轻人当下一届院长之时,却是另一种情形,秘书长马上就说出诸如“没有您就不会有成功的设计院,年轻人的提拔需要一个过程”之类的话来。陈院长时不时在秘书长在场的许多小型会议上,谈一谈自己将不再任下一届院长的想法,秘书长马上就将自己讲了好多遍的劝说词再重复一遍,周围的同事见陈院长不是特别的反对,都说出希望陈院长无论如何一定要再当一届院长的话来。后来,当陈院长再任院长之际,将秘书长提为副院长,主管全院的人事、财务、基建工程等,还把工作认真的人事处长提拔为主管计划生育、安全保卫、工会等工作的副院长。

◎越级报告

不论赛场内外,越位,都是一项危险的动作。在工作中,越级报告则意味着越过顶头上司,向更高层的上级说明你的看法,来争取权益。

若想任何事情都回避顶头上司,这并非是个好主意。尝试越级报告的人,往往会伤害到自己。即使你是“对的”,你仍不免破坏单位的运行秩序,并使高级主管头痛。即使你很幸运地成功了,高级主管也会心存芥蒂,认为你对他们也可以能采取同样的行动。

越级报告的酝酿并不难觉察,谁是越级报告者,也经常很难隐瞒。对于这一类的行动,上级可以采取许多防范措施,并且通常能够在你行动之前就将事情摆平。

一般来说,促使一个人采取越级报告的行动,不外是处在下列几种状况之下:

1.我早该升级了,但是上级就不这样做,甚至连提都不提。

2.工作部门运行不佳,但上级却加以掩饰,上面的人如果知道了,一定会引起震动。

3.上级对不尽责的人迁就,却给我一大堆工作,他对我不关心,也不在乎我到底做了些什么。

4.上级知道我比他能干。他既恨又怕,因此压制我,老是让我做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他绝不会让别人知道我杰出的表现,他怕我升得比他快,他也把我的功劳据为己有。

5.上级工作不力,影响组织的工作效率。

某科研所的外文资料室负责人小张就是在这方面缺乏经验的年轻人。当上级布置了需要大量翻译外文资料以供科研任务使用的项目之后,所里的领导反复斟酌,有些犹豫,一时难以下决心,拿不出可行性方案。这时小张就越过所里的领导,直接向上级自告奋勇,说承担这种任务没有问题。这种做法无疑伤害了所领导的感情。其实小张完全可以找所领导适当地淡一谈,从分担压力,分担忧愁的角度,替领导着想。这样不仅有助于领导解决难题,也使他对你加深了好印象。小张错误做法的关键就是他不是替领导着想,这样不仅不是帮领导解决难题,在潜意识中也认为领导无能。在领导需要的时候,不是给予安慰和分忧,而是给予压力和刺激。当你伤害了直接领导的感情的时候,上级领导对你也不会赏识和满意的。

◎口无遮拦

生活中,一些人总爱往领导那儿溜达,如果有事,自然无可厚非,但他们往往并没有什么事情。他们不过是在领导那里坐坐,为的是也许能得到一些什么新消息,或者在和领导常接触中留下一个好印象,对自己的将来前途有好处。他就是出于这种目的,经常到领导那里去的。

他认为常去领导那里,和儿女“常回家看看”会受父母的欢迎一样。可是,他忘记了,如果你的个人修养、气质、风度不佳,少在别人面前晃悠,也许更是一种聪明。因为我不在你眼前,你虽然对我不一定有什么好印象,但也不会有什么坏印象。

他其实是一个十分简单的人,他不说话且不要紧,只要一开门,就让人感到不舒服。

一次,当他正在说着让领导如坐针毡的话的时候,外面来了两个人,一男一女。他们笑容可掬地忙向领导递出了名片。领导一看,是电台的,问他们有什么事。那个年龄稍大一点的男士说:“听说咱们单位的工作今年搞得不错,电台想把咱们单位宣传一下。”话说得很甜,用了“咱们”一词,好像是一家人似的。

不过,对这个领导心里十分明白,电台是要钱来的,领导太熟悉这个了。领导沉吟了半天没说话,因为不想出这笔冤枉钱,也不想出这个风头。只是一时想不出用什么办法来应付电台的人,这种人是惹不起也躲不起的。

这时,他见领导没说话,便对电台的人说:“我们领导可是好样的,你们应该把我们领导好好宣传一下。”领导见他多嘴,便忙向他使眼色,他却不知其意,继续对电台的人说:“你们要宣传,就要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时间,如果你们的宣传不适时,就会对我们单位的工作不起作用。”

电台的那个女士说:“这好说,我们一定会按你们的要求来安排播放时间的。咱们的工作都是为了互相支持嘛!”

领导看他好像就要和人家定时间了,便打断他的话说:“这样吧,让我考虑一下。我感觉是发一个短讯就行了。”这话的目的是想一方面不得罪电台,也不花冤枉钱,至少是少花冤枉钱。

他却说:“怎么能只发个短讯呢?那有什么宣传力度?”

电台的男土说:“说得也是啊,咱们出色的成绩怎么能只发一个短讯呢?”

领导白了他一眼,他仍不知自己的话已经让领导十分恼火,准备张口。

领导见状,没好气地说:“你不说话行不?”这时,他张开的嘴才闭上了。

领导对电台那一男一女说:“这样吧,让我考虑考虑再说。”

电台的人走了。领导十分生气地对他说:“你这人为什么话这么多!”

他的确如领导所说,不知话为什么这样多。

这样的人,在生活中被人们称做没眼色的人,他们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该说话,在说话时该说什么话。本来电台来的人是找领导来的,他作为一个闲人,如果有一些交际常识,便会立即走开,因为人家并不是来找他的。退一步说,即使没走开,也不应该插嘴。他却不但插了嘴,而且话说得又让领导十分难堪。

任何一个有一些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在一定的场合中自己应该怎么做,但就有一些人,不能管住自己,特别是不能管住自己的嘴。这样的人是令人厌恶的。

俗话说: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乱邦。所以老于世故的人,对人总是唯唯诺诺,可以不开口的,就尽可能做到三缄其口。比如某君有不可告人的隐私,你说话时偏偏在无意中说到他的隐私,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他会认为你是有意跟他过不去,从此对你恨之入骨。这是跑关系的第一大忌。

他做的事,别有用心,极力掩饰不使人知,如果被你知道了,必然对你非常不利。如果你与对方非常熟悉,绝对不能向他表明,你绝不泄密,那将会自找麻烦。唯一可行的办法,只有假装不知,若无其中。这是跑关系的第二大忌。

他有阴谋诡计,你却参与其事,代为决策,帮他执行,从乐观的方面来说,你是他的心腹。而从悲观的方面来说,你是他的心腹之患。你虽然谨守秘密,从来不提及这件事,不料另有人识破机关,对外宣告,那么你无法逃掉泄露的嫌疑。你只有多多亲近他,表示自己并无二心,同时设法侦察泄露这个秘密的人。这是跑关系的第三大忌。

万一对方对你并不十分信任,你却极力讨好他,为其出谋划策,假如他采用你的话,而试行的结果并不好,一定会疑心你在有意捉弄他,使他上当。即使试行结果很好,他对你也未必增加好感,认为你只是偶然发现,不能算你的功劳,所以你在这个时候还是不说话为好。这是跑关系的第四大忌。

对方获得了成功是由于采纳了你的计策,而他又是你的上司,那么他必然会怕好名声被你抢去,内心惴惴不安。你知道这一情况后,就应该到处宣扬,逢人便说,极力表示这是上司的计谋,是上司的远见,一点也不要透露你曾经出了什么力量。

你有得意的事,就该与得意的人谈;你有失意的事,应该和失意的人谈。说话时一定要掌握好时机和火候,不然的话,一定会碰一鼻子灰,不但目的达不到,而且遭冷遇、受申斥也是意料中的事。有些奸佞小人,巧妙地利用了别人在说话时机、场合上的失误,拿他人当枪使,以达到损人利己的目的。

有句老话叫做“祸从口出”,为人处世一定要把好口风,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什么话可信,什么话不可信都要在脑子里多绕几个弯子,心里有个小九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一旦中了小人的圈套为其利用,后悔就来不及了!

◎信口胡言

工作接近领导的员工,如领导的副手、秘书、司机等人,尤其需要注意严守领导的秘密,特别是正在策划中的重大决定和各项举措。倘若你提前透露消息,重则打乱了整个战略部署,轻则给领导工作带来各种麻烦,至少会招来一大堆闲言碎语,真是于事无补,于己无益。值得一提的是,关于领导个人的隐私,不该说三道四,因为这是他私人的空间。通常做事缺乏原则,又想笼络人心,或者惯于信口雌黄者,最容易扮演长舌妇的角色,殊不知“祸从口出”古有明训,这种七嘴八舌的小市民心气,往往在不知不觉中给自己设置了困难。

某工厂科研部门,有位归侨技术人员,此人具有强烈的爱国心,工作积极肯干,不怕脏累,而且专业知识学得很扎实。为了收集第一手资料,每次大检修期间,他都在设备内爬来爬去,详细观察记录,哪怕是西北朔风怒号的严冬以及暴日当空、灼人皮肉的酷暑都不例外,由于他的努力钻研,在科研上取得了几项成果,并且先后都被用于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但是,这位同志也有其不足的一面,那就是性情过于强悍、率直,本人好认个死理,只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都要千方百计地予以坚持,即使面对领导,也不例外。这样自然就难免常碰钉子,造成心情的不快。有时为了排遣忧烦,他就借酒消愁,邀集二三朋友同学,边喝边聊,不用说,嘴里肯定常常缺少“把门的”,各种牢骚、愤懑之话,难免溢于言表;一来二去,当然也会传到领导的耳朵里去。这一来,他的形象在领导心目中可就进去了“哈哈镜”,很快被划入“对领导、对工作不满,骄傲自满,丧失原则”的行列,并从各方面予以限制使用。由于环境日益恶化,他的牢骚也就随之上升,酒量也越来越大,最后的结果永远得不到领导的信任。

◎言而无信

做领导的有一种失败,是最不受人同情的,那就是把大家当阿斗,随意哄骗。用得着大家时,又是许愿又是承诺,好话堆满一箩筐,说得大家纷纷为此效命;而当用不着时,及尽诿夷之能事,记性也不好了,以前说过的全忘了。这样的领导失去了群众基础,失去了人心,一旦遇到什么工作失误或是错误,立刻就会墙倒众人推,无可挽回地一败涂地。因此当领导的一定要一诺千金,这样在与下属打交道时才会成功。

中华民族有一个古老的传统,那就是对信用与名誉的注重。曾有个“抱柱守信”的故事,讲道:古时候有个年轻人,和人相约在桥下。他等了许久,约会的人不见。一会儿,河水上涨,漫过桥来,他为了守信,死死地抱住桥柱,一个心眼地等待着友人的到来。河水越涨越高,竟把他淹死了。这位年轻人抱柱而死的行为尽管有点迂腐,然而,那种“言必信,行必果”的品格,却是永远值得人们敬佩的。

在中国历史上,这一类“待人以信”的故事,不胜枚举。楚人称道季布:“得黄金万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孔子也把“朋友信之”列为他生平的志向之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更是他老人家的名言。很显然,重视信用与名誉,已经成为我们祖先做人的根本守则。相反地,不能信守诺言将导致上级和下级交往的失败。上司对下属不能信守诺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许下诺言不能实现。上司许下诺言后不能兑现将不利于在下属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从而导致上下级之间交往的失败。

某高校一个系主任,向本系的青年教师许诺说,要让他们中三分之二的人评上中级职称。但当他向学校申报时,出了问题。学校不能给他那么多名额。他据理力争,跑得腿酸,说得口干,还是不解决问题,他又不愿把情况告诉系里的教师,只对他们说:“放心,放心,我既然答应了,一定要做到。”

最后,职称评定情况公布了,众人大失所望,把他骂得一钱不值。甚至有人当面指着他说:“主任,我的中级职称呢?你答应的呀。”而校领导也批评他是“本位主义”。从此,他既在系里信誉扫地,也在校领导跟前失去了好感。

其实,他完全应该把名额的问题告诉大家,诚恳地道歉说:“对不起,我原先没想到。”并把每次努力争取的情况也向大家转述。这样,即使人们初时有些怪他信口开河,但也会谅解他。

第二,许诺自不量力。有许多诺言是否能兑现得了,不只是决定于主观的努力,还有一个客观条件的因素。有些照正常的情况是可以办到的事,后来因为客观条件起了变化,一时办不到。这是常有的事。因此,我们在工作中,不要轻率许诺,许诺时不要斩钉截铁地拍胸脯,应留一定的余地。当然,这种留有余地是为了不使对方从希望的高峰坠入失望的深谷,而不是给自己不做努力埋契机。自己必须竭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