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步骤”
(1)家庭暴力认知教育。通过转变传统观念、提升自尊、警惕家庭教育毒规则、重组认知结构,对施暴者进行认知教育。通过认知重建、自我肯定训练、重建信心和安全感等自我提升课程,对受虐者进行认知教育。
(2)家庭暴力情感教育。通过降低施暴者的亲密焦虑、提高自我水平、学习情绪的表达方式与及时缓解负面情绪,对施暴者进行情感教育。通过学习沟通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了解与使用社会支持系统扩展人际关系,对受虐者进行情感教育。
(3)家庭暴力意志教育。通过提高控制与施暴者的情绪相关的情绪能力和社会能力,控制愤怒情绪。通过示范和仿效教育对受虐者进行意志教育。
单元一 家庭暴力认知教育
一、家庭暴力中施暴者的认知教育
(一)转变传统观念
在我国,男权文化和夫权思想是产生家庭暴力的历史原因。“男尊女卑”、夫权统治、男权统治和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贯穿着中国历史数千年。直至今日,崇尚男性对女性施暴、将女性置于男性统治之下,崇尚父母对子女惩戒的“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依然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家庭。一些社会研究表明,当今社会多数人认为,家庭暴力是家庭私事,“清官难断家务事”、“家丑不可外扬”;有一些社会成员认可妻子遭到丈夫体罚的现象,认为“打是亲,骂是爱”;有些社会成员甚至认为对妻子的体罚是必须的。
这种男尊女卑的夫权统治、男权统治、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使得男性拥有统治者的责任意识,往往认为男人首先不是统治天下,而是统治女人,教训“不听话”的妻子,用暴力统治女人更是天经地义的。随着现代社会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形成了与传统男权文化不相适应的“女强男弱”、“女高男低”,强烈冲击着“男权主义”思想,于是部分男权主义人士认为“不如你,就打你”,唯有用暴力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强”、对方的“弱”,以继续控制局面,维持和印证自己在家庭和夫妻关系中的男权和夫权地位。因此,改变传统的思想,强化人人平等的现代法制观念是十分必要的。要求施暴者为其虐待性行为负责,并且让其意识到有义务停止暴力行为。
(二)提升施暴者自尊
施暴者低自尊是夫妻暴力发生的高危因素。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情感评价,它表达了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表明个体在多大程度上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的和有价值的。自尊作为一个起中介作用的人格变量,它对个体的认知、动机、情感和社会行为均有影响。肯尼(Keny)等研究发现低自尊与不良行为有关。戴维斯(Davis)研究发现许多人实施暴力行为,是为了补偿他们的不安全感和低自尊。罗曼斯(Romans)等报告家庭暴力男性躯体施暴者是低自尊人群。斯蒂芬(Steven)从他们的研究中得出结论,认为低自尊是所有不良行为的心理动力机制的基础。
(三)警惕家庭教育毒规则
在家庭和伦理教育中存在着“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恨铁不成金钢”、“棍棒底下出孝子”等毒规则,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一旦不听话就责骂、体罚甚至拳脚相加。一方面孩子容易习得暴力,另一方面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对抗家长甚至失去对家庭的依赖信任。棍棒底下不但没有出孝子,反而出了许多“问题少年”。
(四)重组认知结构
通过宣传教育、婚姻家庭学校、家庭对话会、普及法律知识、现场咨询、法庭进社区等面对面的形式,向公众大力宣传男女平等的理念。并借助媒体的力量,通过对一些大案要案的曝光,以案说法等形式,鞭挞家庭暴力行为。要把有无家庭暴力作为评选“文明家庭”的条件,倡导文明、健康、新型的家庭关系。充分认识到男人是家庭暴力的间接受害者,在家庭暴力中,男人往往是施暴者,但是家庭暴力不是战争,男人不是胜利者,而是失败者。男性也是男权统治思想的受害者,男性要通过拓展自己的视野,改变原有的狭隘的自我观念,坦然接纳自己的一切。
整个社会要认识到家庭暴力不仅仅是对家庭成员身心的伤害,亦是对人权的践踏;家庭暴力不仅仅是家庭问题,亦是社会问题;“家务事”不仅仅可以在家庭内部解决,亦可公之于社会甚至诉诸法律。
二、家庭暴力中受虐者的认知教育
(一)建立自尊自信、提升自我评价
一方面受虐妇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受到“嫁鸡随鸡”、“家丑不可外扬”等传统观念的束缚,不反抗,也不愿对外人说。另一方面受虐后易产生一种广泛范围的失控感、低自尊以及自我谴责。因此,通过引导受虐妇女宣泄情绪,并且给予相应的提高其自尊自信程度的心理教育辅导成为必要工作环节。
自我系统
自尊是情绪、情感素质中的一种核心素质。自尊是人对自我的感受,它是以自我概念为中心而形成的一个关于“自我”的系统,自尊是系统的总体表征,主要包括:
自我价值:一个人对自我价值的一种感受而且其相信别人对“我”也是这样认为的。
自信:对“我”自身、“我”在不同环境和不同人打交道时的自信。
自我概念(自我同一性):一种强烈的同一性感受。“我”是一个人,“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相信什么,是关于自我的一套核心信念。对于在姿态、身体语言(恰当的眼神交流)以及“我”怎样与他人相互作用(直接的,即使是难以表述也要说出我想要说的意思)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自我的内在力量和信念。
自我效能:对自己的力量、弱点和能力的实际的理解,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见,如果有必要就马上采取行动。
自我:能够确认和寻求“我”所需要的东西;能够促进自我的发展;能够寻求他人的帮助;有一种对自己的权利感受。
遭受暴力的受虐人自我概念较低,认为自己没有办法控制事情的发生和处理事情的应变能力。觉得无法保护自己,无法控制周围发生的事。于是渐渐放弃希望和期待。这种想法是无法逃开且无法防止的,于是形成一种无助的、毫无希望的、无力的心理感受。因此用“后天无助理论”来解释受虐人的心理瘫痪状态,告知受虐人自己的消极互动如何成为虐待链中引发暴力行为的环节,帮助受虐人意识到积极的行动和抗衡可以取代消极的互动。提高受虐妇女的自尊感,增强自主性。提供包括认知重建、自我肯定训练在内的旨在重新肯定自己、重建信心和安全感的自我提升训练,提供积极的认知—行为的调整,来增强自我对现实、本我和超我的协调能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应激水平。
后天无助感
后天无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理论是沃克博士提出用于解释受虐妇女不能主动终止暴力婚姻原因的理论。“后天无助感”这一词最初来源于心理学家马丁·沙利格文(Martin Seligman)在20世纪60年代的一次实验。沙利格文将几条狗放在一只铁笼子里,每天不定时地电击铁笼子的各个部位。开始,狗在笼子里不断左右跳跃,试图躲避电击,但它们很快便发现无处可躲,于是停止了积极的躲避行为,而改为采取尽量减少痛苦的方式。
经过一段时间,被试验的狗认识到,与其无望地躲避,不如静静地忍受。通过这个试验的结果,沃克博士认为,“无助”概念可用于受虐妇女,以明确成为受害者的过程,理解受虐妇女无法走出暴力关系的心理状态和原因。受虐妇女长期遭受暴力,削弱了反应的能动性,在心理上就会变得消极、被动,处于瘫痪状态,从无数次的挨打中“认识”到,无力阻止丈夫或男友的暴力,因此获得成功的感知能力也变了,不再相信努力会带来有益的效果。久而久之,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变得被动和顺从,“无助”是难以离开这种暴力关系,也无法改变现状。
受虐妇女要认清暴力发展阶段,增强自主性。暴力的产生并非平白无故,为受虐者提供心理教育认清暴力发生的原因、历程等,帮助受虐者面对暴力,提高解决暴力的能力和策略亦是很有必要的。
根据沃克暴力循环理论,家庭暴力往往呈现出阶段循环的形式,起始于“紧张关系形成阶段”,进而上升为“痛苦的施暴阶段”,随之进入施暴者“爱的痛悔阶段”。反映了施暴者对受虐人的暴力往往呈现出阶段循环式特征。在心理教育中有必要向受虐人强调,暴力时间随着时间的发展,周期会越来越短,程度也会越来越重。帮助受虐人认识和识别暴力循环环节相对应的特定行为,学习阻断暴力循环的行为技能。
暴力循环
沃克认为,许多在家庭暴力关系下的女性能够预见下一轮暴力事件发生的事件及其严重程度。家庭暴力往往呈现出阶段循环式,起始于“紧张关系形成阶段”,进而上升为“痛苦的施暴阶段”,随之进入施暴者“爱的痛悔阶段”。暴力的循环性特征说明女性能够感觉到“紧张关系形成阶段”即将结束,而“痛苦的施暴阶段”即将开始,这也意味着女性能够从常规的暴力方式的细微变化中感受到更为危险的暴力侵害的即将来临,即她们能感受到正面临致命的不法侵害的威胁。
在这三个阶段中,第一阶段持续的时间较长,伴有经常性的、轻微的暴力。施暴的丈夫会不断向妻子表现出敌意和愤怒。妻子为了避免挨打,则拼命迎合丈夫的意思,满足其各种不合理要求。
在第二阶段中,夫妻之间则发生严重暴力行为。研究发现,这一阶段暴力的严重程度和失控的性质与第一阶段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这一阶段严重暴力的发生与受虐妻子的行为根本没有关系,只是与暴虐丈夫自己的心境及其所遇到的事情有关。有时,因为妻子是可以意识到第二阶段暴力的爆发的,因此,妻子甚至会有意识地提前“引爆”,以尽快进入第三阶段。
在第三阶段中,夫妻重归于好。施暴的丈夫会向妻子忏悔自己的所作所为,为妻子做各种事情讨好妻子,以求得原谅。受虐的妻子则更愿意相信他,相信一切都会结束。虽然妻子有时明知这一循环还会重演,但是这一阶段丈夫所表现出的爱和温柔,使妻子宁愿相信他,说服自己有留下来与他共同生活的理由。另外,有些受家庭暴力侵害的妻子都对婚姻抱有传统的观念:认为婚姻要从一而终。她们往往情愿留在这种时好时坏、充满暴力的婚姻关系中,不奢望丈夫改掉“坏毛病”。于是,家庭暴力也就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使受虐妇女长期过着提心吊胆、担惊受怕的日子。
(二)潜在受虐者
一些遭受家庭暴力的受虐人的行为是激惹型的,嘲弄人,过于争辩,甚至潜意识里渴望做一个受虐者。某些受虐人之所以要对暴力行为的发生负有一定责任,是因为在整个暴力过程中,即受虐人遭受暴力行为侵害前后,其心理及其外在表现对暴力动机的形成及发展起了一定的“催化剂”作用,有些甚至是施暴者暴力心理形成的直接诱因。
在暴力发生前,由于受虐人具有某些特殊的观念、性格、气质及需要结构等,往往使自身容易成为“潜在受虐人”。简而言之,具有暴怒型心理的人更易于被害。具有这种心理的受虐人,往往具有粗暴的个性及极强的权力欲、支配欲,往往独断专横、自以为是。表现在行为上,则往往一意孤行、任意胡为;作为家长,往往无端或动辄责骂配偶或子女。同时,任何人都有一种试图维持他们自己行动自由的心理倾向,一旦这种自由经常受到威胁时,他们往往由依从心理转变为对抗心理,并通过拒绝照办或做与要求相悖的事实来维护个人的自由。这种反抗心理一旦超出了施暴者最大的忍耐限度,就有可能促使施暴者实施过激行为,将受虐人打伤或采取其他方法致使其死亡。
在暴力发生时,有些受虐人或极度恐慌或怯懦忍受,从而在客观上促成了暴力行为的完成和升级。受虐人由于恐慌或怯懦,往往使自己精神紧张,不知所措,丧失理智;有的受虐人由于恐惧,甚至产生灰心绝望、不思反抗的心理,严重时甚至乞求施暴人勿加害自己。这种心理也易于形成“受虐人盲点症”,从而缓解了施暴人的紧张心理,强化了暴力心理,并促成或推动了暴力行为的完成。
在暴力发生后,受虐人遭遇暴力后的心理,也影响着暴力动机的产生或暴力再发生的可能性。大多数受虐人遇害后,往往产生一种恐惧心理,而且长时间内难以消除。因而,有些受虐人不想再重新回忆痛苦的过程;有些受虐人则由于恐惧,终日抑郁寡欢,担心再次遭遇暴力;有些受虐人因害怕遭到施暴人的报复,而甘愿默默忍受遭遇暴力的痛苦;有些受虐人则是担心或为了保全自己的名誉,而不愿说出事实。这些受虐人的心理特征阻碍了对暴力分子及时、有效的遏制,也贬低了自己的价值,平衡了施暴人的施暴心理,为施暴人再次实施暴力创造了条件。同时,在某些暴力事件中,施暴人恰恰利用了受虐人的懦弱心理,才产生了某种暴力动机,因而再次实施暴力行为。
可见,无论在暴力行为发生前,还是在暴力行为实施的过程中,受虐人心理深深地、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施暴人的心理;从一定意义上讲,受虐人心理激发或促进了施暴人暴力动机的形成,并助长了其实施暴力行为。
单元二 家庭暴力情感教育
一、家庭暴力中施暴者的情感教育
(一)降低施暴者的亲密焦虑,提高自我水平
从心理学理论来看婚姻暴力,探讨的因素有权力的动机(power motivation)和亲密焦虑(intimacy anxiety)。男性常常用权力来控制女性,女性则会要求比较多的注意、依赖和关心。权力的争取常造成男女之间的情绪距离,当权力达不到的时候就会引起男性的焦虑。Dutton(1988)认为当女性要求亲密关系时,男性往往会以为被女性侵略了;而当女性想保持距离时,男性觉得自己有被遗弃的感觉。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学习对亲密关系的处理,会延续到未来和配偶的关系。亲密感的需求程度不同(如性需求),双方之间需求程度差异过大,常常是引起男性焦虑和压力的来源,情绪间距离也是造成女性被虐待的原因之一。
男性从小被教导以武装自己表示强悍来处理事情,这样的教导是被激发的,而当心理失去平衡害怕自己无法掌握状况时,往往是以气愤的情绪表达出来。男性的情绪在不易掌控的情况下,往往以暴力的形式出现,显示出自己的“强”和对方的“弱”。
心理教育传授与焦虑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帮助施暴者明确病因、诱因,确定影响因素,学习控制焦虑症状的简便方法等,既有直接的治疗作用,又能帮助其建立治疗信心。焦虑的症状往往是模糊不清的,通过知识教育,确认焦虑,并认识到病因、病名、治疗方法,能产生重要的支持治疗作用。明确告知疾病的性质为功能性而非器质性的,与一般所说的精神病不同,有系统的治疗方法,以消除其顾虑。
(二)学习情绪的表达方式,及时缓解负面情绪
施暴者要通过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学习如何控制情绪,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例如,可以通过合理情绪疗法和ABC理论,找出A——诱发事件;B——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C——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通过改变想法和观念(B)来改变、控制其情绪和行为结果(C)。对不合理的信念加以驳斥和辩论,使之转变为合理的观念,最终达到新的情绪及行为的治疗效果。
二、家庭暴力中受虐者情感教育
(一)学习沟通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
施暴者或受虐者的沟通方式与夫妻暴力的发生相关。夫妻及家庭成员之间沟通不良,往往是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家庭成员特别是夫妻要学会良好沟通的方法。通过倾听、口语及非口语的肢体语言、同理心探索、言语沟通等技巧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
非口语的肢体语言
眼神接触、脸部表情、身体姿势、身体动作、手势、身体距离、声音(音量、音质及流畅程度)、反应时间、目光温和接触、面部表情放松、适中的姿势及手势、声调坚定平稳、说话流利、语气肯定、保持适当距离。
沟通方式作为应激过程的中介因素之一,是人们对付内外环境要求及与其有关的情绪困扰所采用的方法、手段或策略,影响着应激反应的性质和强度。不同的沟通方式可降低或增加应激反应水平,从而调节着应激与应激结果之间的关系。积极的沟通方式可产生较高的婚姻满意度体验,有利于夫妻之间的交流,从而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而消极的沟通方式不利于婚姻矛盾的解决,可能增加夫妻暴力的发生。在夫妻暴力事件的发生过程中,不论施暴者还是受虐者遇事往往采取消极的沟通方式而很少采用积极的沟通方式。
预防与关系促进教程(PREP)与夫妻交流(CC)
目前,普遍使用的是丹佛大学Marklnan,H。和Stanley,S。设计的预防与关系促进教程(PREP),它最初用于婚前预防干预,目前已广泛用于婚后有高危因素的年轻夫妇。PREP要求4~10对或更多的夫妻一起学习,其主要手段是教导夫妻交流、冲突解决和负面情感反应的调节技巧,以及如何维持和促进爱、承担义务等,丹佛大学的一项长期研究肯定了PREP的效果。
另外,还有夫妻交流(CC)预防项目,主题包括反省和揭露、情感倾听、冲突解决和交流的信息模式等内容。1991年,经过重新设计和更新,CC可用于小组或个体治疗。
(二)了解与使用社会支持系统扩展人际关系
社会支持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可以表述为社会支持缺乏妇女受虐妇女心理健康水平降低妇女更加疏离留在暴力关系中暴力不断升级心理健康水平不断降低,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受虐者常常处于封闭性状态,较为畏缩、害怕、没有自信、不安,人际关系上受到阻碍和影响,因此,向受虐者提供扩展人际关系教育是相当重要的。让受虐人明白社会上有哪些机构及组织可加以运用以及其所在地、电话、服务项目等,在危急时,可请求其协助和支持,懂得自我防卫及保护。鼓励受虐人参与同一特殊族群所组成的团体,借助团体的带领治疗,促进心理的重整和重建,他人经验的分享常常会促成受虐者的观点转换。
人际关系解决五策略
1.澄清问题
问题尽可能简明扼要;明确地说出对方所说的话;说出自己的真正感受;承认自己做错的地方;无论在公开场合还是私下都不要进行人身攻击;正向且理性地看待冲突。
2.引发解决问题的策略
用“脑力激荡”的原则想出各种各样解决上述问题的策略;脑力激荡的要诀是“不作任何评价,只想可能的方法、策略”。
3.评估问题解决策略
此策略的实际可行性如何?此策略对需要参与解决冲突的人是否公平?此策略对需要参与解决冲突的人是否都能达到目标?
4.选择问题解决策略
依据前三步的评估,决定哪一个策略是实际可行、效果最好的。
5.达成协议并付诸实施
单元三 家庭暴力意志教育
一、家庭暴力中施暴者的意志教育
(一)施暴者自我控制的特点
(1)缺乏自我控制却严格控制家人;
(2)施暴者的自我控制主要是以被动的自我控制为主,缺乏积极主动的控制。
(二)施暴者自我控制的两极性
一方面,建立在错误、失实的自我评价和情绪化的自我体验基础上,施暴者朝着消极行为方向发展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强。
另一方面,施暴者又因自我认知的歪曲性,缺乏高级的情感体验,使得施暴者在积极意义上的自我行为控制能力较差,往往忽视自我约束和控制,缺乏自制力。
(三)情绪控制障碍的实质
情绪控制障碍的实质是不能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即通常所说的社会环境适应不良。控制情绪与主体的情绪能力和社会能力相关。
情绪能力是一个人的情绪感受、调控能力;社会能力是指一个人的社会沟通、交往、处置问题和合作等方面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主要包括:
(1)自我认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和建立在良好基础上的自信的现实性评价,是情绪能力的基础。
(2)自我调节:是一个人能正确调节自己的情绪,使之能促进而不是干扰正在进行的工作;有良知并且为了追求目标而推迟个人满足;通过自我调节,个体能从情绪困扰中很快恢复过来。
(3)动机:是一个人朝向目标的执著追求,以及在面对挫折时能做到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直到实现目标。
(4)感情移人:是一个人能感受到别人正在感受的东西,能采纳他们的观点,并且与各种各样的人建立友好关系和保持一致的情感。
(5)社会技巧:是一个人能很好地处理各种关系方面的情绪问题,准确地理解社会情境和网络,运用这些技术说服和领导别人,进行谈判和解决争端,进行合作和从事群体活动。
(四)情绪控制意志的过程
情绪控制过程是意志过程。当主体放弃负面情绪控制,那些负面情绪就会控制主体,因此一定要坚决抵抗,绝不能让负面情绪损毁了主体。通过自我管理、情绪控制、行为训练等心理训练提高情绪控制能力,控制愤怒。此外,还有生理的情绪控制与管理,如静心的功夫、腹式呼吸法、全身肌肉放松法以及人际的情绪控制与管理,如同理心的了解(empathy understanding),即进入对方的心理世界,将对方的“想法”与“感受”适当地表达出来。
二、家庭暴力中受虐者的意志教育
受虐者“习得性无助感”意识到对渴求的目标无能为力,于是放弃目标,而且也放弃对目标的追求。因为这被证实是无用的。认知被扭曲,产生很强的防御机制。防御机制的主要类型是压抑和合理化。受虐者试图将内疚、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脑海中消除,将暴力行为合理化。但是压抑和合理化并不能改变暴力的存在,相反,施暴者会因为对方的忍让和退缩更加肆无忌惮。同时,压抑并不能消灭不良情绪,只能将这些不良情绪压抑在无意识中。压抑是避开焦虑的一种办法,但这只是暂时的,压抑是一种不稳定的机制,它会对人发挥连续不断的、无意识的作用。压抑往往会通过两种不同的情绪反映出来。第一种是抑郁,处在这种情绪状态中的受虐者,所体验的是地狱般的生活,度日如年、情绪低沉、愁眉苦脸、思维迟钝、动作缓慢、自轻自贱,怀着很深的罪恶感,缺乏生活的动力和能量。在这种持续的消极情绪状态下,一些人不想再忍受下去而采取自杀的行动,以求一了百了,结束这种既无法割舍又无法改变的局面。另一种情况是,过度严重的压力持续发生时,个人无法适应,显示出较低的整合功能,成为过度的压力补偿失效。压抑的情绪会变得非常强烈,以至于人们难以驾驭,于是就会爆发出比以前反应更为强烈的情绪,产生破坏行为,即以暴抗暴。
艾利斯(Ellis,1997)认为有效的治疗通常包括示范和仿效两部分,而大量的研究也说明示范是帮助组员改变和成长的一条有效途径(Krumbotz&Thoresen,1964;Truax&Carkhuff,1967),示范可通过以下四个途径实现:
(1)受虐者支持小组活动中心理辅导教育工作者真诚、坦率、自信、开放、自尊的态度成为组员效仿的对象;
(2)受虐者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特点,选择其他组员作为效仿对象;
(3)小组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练习场所,使受虐者在现实生活中尝试某种新技巧和行为之前,可以在一个支持性的环境中先行练习;
(4)小组为受虐者提供了接受反馈信息的机会,使其有机会听到别人有价值的建议。
通过学习增强了受虐者解决问题的自信心。此外,帮助受虐者从社会性别视角认识家庭暴力,共同探讨产生家庭暴力的社会、个人因素,了解家庭暴力循环理论,以及对身心健康及家庭的不良影响。通过一系列认知学习清除受虐者的自责感和宿命感,增强受虐者对生活的控制能力。
家庭涉入模式的五个层次
家庭教育学者Doherty(1995)的家庭涉入模式的五个层次(LFI)提供了有效能的家庭教育内涵及实施的有力指标。
对家庭暴力进行家庭教育介入时,可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将所要开展的家庭教育工作分三级:(1)初级预防:提供信息与建议。针对一般大众施行教育或提供相关信息,以对抗婚姻与家庭中的有害因子,防患于未然或减少问题的发生率。
(2)次级预防:提供情感与支持。通常针对常遭遇压力的家庭及短期婚姻危机的家庭,协助他们处理家庭中常见的压力,除了建立社会支持外,还应给予情感支持。
(3)三级预防:简要聚焦式的介入。主要为高危群体或目前已遭遇问题的家庭提供,协助其减少受害程度,增加复原的能力,同时避免问题再复发。
对家庭暴力进行家庭教育介入,根据可能发生的暴力问题的严重程度,可开展的工作包括:
1.初级预防工作:提供信息与建议
对于一般家庭提供与家庭暴力相关议题的信息,协助消除社会和家庭中对于暴力的允许和合理化,以防患于未然及减少家庭暴力问题的发生率。
策略:
(1)改变社会对家庭暴力的认知。破除父权的体制权威,消除社会对婚姻暴力的默许,加强倡导,以改变一般大众对暴力的一些传统认识,增加对暴力影响的认识。
(2)培养妇女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增加其作决定的能力。许多妇女在不幸遇到家庭暴力时,不愿离开丈夫而甘愿受折磨,是因为太依赖丈夫而无法独立。因此教育妇女要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能自己作决定,当不幸降临时,才有能力面对难关。
(3)发展应对暴力的能力。对于暴力事件,每个人都应该具有危机处理的能力,能自我保护,同时具有回应暴力的技巧,个体才不至于在暴力事件来临时,只能默默承受。暴力事件有时候是可以避免的。
(4)学习不以暴力解决事情。家庭常是学习暴力的第一个场所,要减少家庭暴力,从小就应该学习不以暴力解决问题。夫妻间要重视沟通,不以暴力相向,否则暴力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2.次级预防工作:提供情感与支持
针对常遭遇婚姻暴力压力的家庭及短期婚姻危机的家庭,协助他们处理家庭中常见的压力,除了建立社会支持,降低由社会造成的暴力压力外,还应将暴力家庭融入亲戚和小区的网络中,给予暴力家庭情感支持。
策略:
(1)提供情绪支持,成立支持性团体。同情并支持那些遭受婚姻压力者或曾遭受虐待者,让有类似经验的人聚集在一起,彼此分享,在情绪上获得疏解。可以成立支持性团体,以开放性或封闭性的方式,鼓励妇女在团体中讨论所遭遇到的困难,获得其他成员的支持,以协助尚在暴力漩涡中挣扎的妇女。
(2)提供社会资源及支持。当妇女遭遇到家庭暴力压力时,若能得到社会资源的协助,就比较容易降低婚姻及家庭的危机与压力。在暴力问题严重,妇女决定离开丈夫时,社会资源应该提供经济、法律咨询或心理上的支持,协助受虐者找到庇护中心,以减轻妇女在离婚、教育子女、居住及经济问题方面的压力。
(3)协助处理情绪。当妇女遭遇到丈夫的暴力倾向时,内心会有许多压力、情绪和矛盾,这些情绪需要处理。应协助当事人处理因受虐而产生的愤怒、哀怨等负向情绪,使其尽快复原,让受害者心理得到安抚,使其有力量继续生活下去。
3.三级预防工作:简要聚焦式的介入
该级的预防工作为家庭暴力高危群体或目前已遭遇到家庭暴力问题的家庭所提供,旨在协助其减少受害程度,打破家庭暴力的循环,增加复原的能力,同时避免问题复发。到达此层级,艾根(Egan,G。1975)提出的助人模式,分三大阶段、九个步骤,可作为我们处理问题时的参考架构:
第一阶段:厘清需要改变的主要议题
(1)协助行为人诉说故事。
(2)协助行为人找出其盲点及发掘新观点。
(3)帮助行为人聚焦于问题的症结。
第二阶段:选择行为人喜好的愿景
(1)协助行为人发展美好的生活愿景。
(2)协助行为人将愿景转换成目标。
(3)帮助行为人对其决定的目标作承诺。
第三阶段:行动策略——协助行为人发现达成愿望的方法
(1)协助行为人想出可以达成目标的可行方法。
(2)协助行为人找出最合适的行动策略。
(3)帮助行为人制订计划。
策略:
(1)帮助行为人厘清需要改变的主要议题。引导求助者诉说其遭遇,从中搜集有效的资料(包括婚史、暴力史、求助状况……)。不仅应了解过去发生的事件,还应特别注意目前生活情境或自危机事件发生之后的生活历程。协助行为人找出本身的盲点并发现自己所拥有的新资源,使其对于生活及暴力事件有新的认知,不再受不当的迷思困扰。总之,此策略要找出问题的症结之所在或找出想最先解决的问题,让自己明确知道有哪些地方是需要作改变的。
(2)协助行为人选择自己所喜好的生活愿景。家庭暴力的发生,常让受虐者感到沮丧恐惧,甚至对人生不再抱任何希望,因此,在找到问题的症结之后,心理辅导工作者应该引导受虐者设想未来的美好愿景,激励其对未来生活抱乐观的态度,美好愿景也是支持受虐者改变现状的主要动力。当受虐者找到未来美好的生活愿景后,再协助其将愿景转换成具体的目标,同时对其确定的目标作承诺。
(3)协助行为人发展行动计划以远离暴力。此策略为助人历程的核心。协助行为人尽可能多地思考,找出可以解决家庭暴力的所有可行方法,在这些方法之中找出最合适、最符合自己的需求与资源的行动策略来,最后制订具体的行动计划,当知道自己要实践的内容及程序后,实行起来就比较容易,而行为人的意愿也很重要,她/他本身愿意去做,远离家庭暴力的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
“实训项目”
《施暴者团体辅导方案》
一、团体名称
改变自己、和谐家庭
二、团体性质
结构式治疗性团体
三、团体规模
4或6名施暴者
四、参加对象
小组成员为家庭暴力施暴者。家庭暴力施暴者以男性居多,因此小组成员均为男性,尽量平衡他们的教育背景、年龄。
五、团体活动时间、活动地点
活动共5次,每周1次,每次1~2小时。活动地点为团体咨询室。
六、领导者及训练背景
心理咨询师1名,助手1名,均为男性。
七、团体目标
长期目标:
(1)承认愿意对自己的施虐行为负责;
(2)消除家庭关系中所有的躯体攻击、情感虐待和胁迫;
(3)在家庭关系中形成以非暴力手段表达不满和愤怒的行为模式;
(4)增强与家庭成员的沟通能力。
短期具体目标:
(1)练习使用暂停法,缓解愤怒;
(2)了解暴力行为对自己、配偶和孩子的消极影响;
(3)让团体成员为改善与配偶之间的关系而设置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行为目标,然后向团体汇报目标的达成情况;
(4)让成员就停止暴力与控制行为、不再将施虐的责任归咎于对方作出明确的承诺;
(5)逐渐地修复配偶对成员的信任。
八、理论基础
暂停法:当个体出现某种不良行为时,立即停止或取消其能够获得的正强化的机会。这一方法尤其适合矫正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破坏性行为和自我伤害性行为。使用时应注意暂停的时间一般不要太长,否则一旦形成心理逆反就适得其反了。
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是一组治疗方法的总称,这组方法强调认知活动在心理或行为问题的发生和转归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既采用各种认知矫正技术,又采用行为治疗技术,故称之为认知行为治疗。治疗具有积极的、指导性的、整体性和持续时间短的特点。
九、方法
小组讨论、分享体验、角色扮演
十、活动设计
(一)运用暂停法缓解情绪
指导语:参与该团体的每位成员都曾经对家庭成员施行暴力,这一次的活动我们将教给各位成员如何使用暂停法缓解自身的情绪。
(1)要求每位成员详细描述促使他们加入该治疗团体的家庭暴力事件。
(2)引导团体聆听并讨论发言者的故事及说出各自的情绪体验。
(3)利用角色扮演、模拟和行为预演的方法缓解情绪,讲解暂停法的六个步骤,分别为:自我检测逐渐升级的愤怒情绪体验和痛苦体验;向配偶示意言语交战必须告一段落;向配偶征询意见请求撤离;双方分开以便回避激战;冷静并恢复对愤怒的控制;返回到可控制的言语交战中。
(4)引导成员讨论暂停法的使用,探索团体成员对应用暂停法的阻抗。
(5)促使成员承诺本周必要时运用暂停法。
结束语:这次活动圆满结束,希望各位成员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在必要时运用暂停法。
(二)回顾暴力事件、设定目标
指导语:经过上一周的活动,各成员是否使用了暂停法?我们来讨论一下你们在生活中运用暂停法的事件与过程。
(1)回顾成员列举的那些迫切需要运用暂停法的预警信号,并将所有信号按以下三种类型加以分类:感觉、思维、行为。
(2)引导成员详细回顾促使他们参加治疗的暴力事件。要求他们回忆在暴力事件的间歇期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并且讨论自己在此期间的表现。
(3)引导团体讨论他们的暴力行为对自己、配偶和孩子所造成的消极影响。
(4)要求成员两人一组讨论并制定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行动目标,以期减少家庭暴力。必要时向成员提供帮助。
(5)鼓励成员两人一组讨论实现预定目标可能产生的结果。
结束语:经过这一周的讨论,大家已经设定好了目标,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内,请大家完成自己设定的目标,谢谢。
(三)责任归咎
指导语:请每位成员分别说出自己目标进行的情况,我们再来进行讨论。
(1)检查成员实现预定目标的进展,对成功的予以强化,对失败的予以调整。
(2)鼓励成员列举对暴力行为负责以及逃避和推卸责任的情形。
(3)引导成员就停止暴力、控制行为,不再将虐待的责任归咎于对方作出承诺。
结束语:请成员们按照自己的承诺,做出相应的行为,谢谢。
(四)共情式倾听
指导语:这次的活动,我们的重点在于教会大家共情式倾听的技巧。
(1)向成员讲解共情式倾听的技巧。
(2)引导团体探索共情式倾听在冲突不断升级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引导成员两人一组,通过角色扮演,练习针对挑衅性言语的共情式倾听。
(4)引导团体讨论如何使配偶恢复对自己的长期性信任,并鼓励成员以尊重、友善、富于同情心的方式对待配偶。
结束语:下周活动前,我们的目标是要努力恢复配偶对自己的信任,尊重、爱护自己的配偶。
(五)巩固治疗
指导语:经过前四周的活动,大家对于暂停法、共情式倾听的技巧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在这四周中,各位成员是如何运用这两种技巧的。
(1)回顾整个活动所学习的技巧。
(2)要求成员承诺在必要时运用所学习的技巧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
结束语:我们的活动已经接近尾声,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当中,继续运用在这个活动中学会的技巧,促进自己的成长,增强家庭的和谐,谢谢。
请分析此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是否符合格式的要求。
“案例”
弑父董吉君心理剖析
2004年9月,19岁的董吉君以605分的高考成绩考入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次年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三等奖,在校表现亦可圈可点。可是,他觉得自己的学校不是重点学校,想退学重考,争取考上北京的名牌大学。父亲认为,儿子应继续留在广东工业大学读书,毕业后出国留学,那样更能“光耀门庭”。
2005年9月21日晚,父子俩再次为退学重考一事发生争吵。父亲打了儿子一耳光,儿子没有还手。次日一早,父子俩一起出去喝早茶。席间,父亲再次提到自己的“宏大设想”,董吉君对父亲的埋怨已上升为仇恨。当晚7时许,在父亲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董吉君从书包中拿出一把长30厘米的水果刀向父亲连砍带刺三十多刀。从客厅到阳台,到楼道,从四楼到二楼,儿子一路追杀。追杀持续了近半个小时,最终,父亲倒在了血泊中……
案发后,警方曾对董吉君进行过精神鉴定,认定他没有精神问题。2006年8月23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裁定,判处董吉君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心理诊断分析:
定目标是心理防御机制
家人反映,董吉君从小学习刻苦,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外婆描述他时说“他很听话,很喜欢读书,根本不用人操心”。从董吉君的日记中也可以发现,目标是他特有的心理防御机制,他之所以刻苦学习,是因为他想要出人头地,要让人刮目相看。他的日记从2001年升入高一开始,一直到2005年大一结束,绝大多数日记的内容都是在树立目标,他要求自己在学习、游泳、电脑、篮球、小提琴、奥赛等方方面面都有所建树,譬如2001年9月7日的日记就是:“高中学习危机四伏,小心!要努力!奋斗!让别人刮目相看!”其实他并不是对学习或任何一件事有兴趣,提起他兴趣的是学习获得成绩后的别人的瞩目,他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但实际上他对学习毫无兴趣,可他又要让自己不断学习,甚至比一般人学得更多,这就变成了强迫式学习。在人格塑造上,这也让董吉君带上了强迫型人格的元素。而且这在他自己内心也引发了冲突,使得他自己痛苦不堪。
过分追求完美、多疑
另一方面,他想获得辉煌成绩的动机使得他不允许自己失败,要让自己变得完美。一旦受到挫败,他就会觉得别人在议论他、嘲笑他。如此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也使得董吉君有了多疑的性格。而无论是当他觉得周围的人嘲笑他、看不起他时,还是他原定目标达到时,他都会给自己定下新的、更高、更多的目标,当新目标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成了不能承受的重量,他就最终被这目标所摧毁了。
内心冲突明显,想要解脱
在他追杀父亲的前一天,父子俩发生了激烈争吵,父亲还打了他一耳光。但据他所说,并不是因为这个耳光想要杀死父亲,而是早就有这种想法,因为他觉得父亲很烦。其实在他的内心,似乎也存在着“孩子”与“父亲”的角色,每当“孩子”想玩想放松的时候,“父亲”都会及时出来制止,并给他定下严苛的目标和计划,从小被寄予厚望的他,每次总是会屈从于“父亲”,但是实际上他自己是非常痛苦的。直到上大学,他终于不堪重负,想退学以逃离这一切,而父亲又以复读为条件交换,他虽然答应了却迟迟未去上学,这也是父子俩不断争吵的原因之一。最终,他不胜其烦,选择了要消灭“烦”的来源,在潜意识中,他或许认为杀掉现实的父亲,也意味着杀死“内在的父亲”。“内在的父亲”没有了,压力也随着那个庞大的目标体系一起消失了,而轻松感也随之而来……
家庭变故
另外,家庭的变故也是酿成惨剧的内在原因之一。在董吉君8岁时他母亲过世,自此之后父亲很“用心”地栽培他,对他寄予厚望,希望儿子能有出息,这样才对得起死去的妻子,这就是目标最初产生的来源。而董吉君呢,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教育,也使得他自身不断努力,不断追求目标。这似乎形成了他最初最基本的行为认知模式。但后来父亲再婚,对董吉君打击很大,他感觉自己是局外人。高考失败后,他说父亲对他不好了,后来父亲想送他出国留学,他也认为是父亲想抛弃他……这一系列事件都表明他对父亲是积怨成恨,最终酿成了惨剧。
请根据提供的案例信息整理董吉君实施暴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