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医药卫生类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15055200000030

第30章 医药卫生类中职教育的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2)

政府导引、校企主体。

一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这方面,可借鉴德国“双元制”的经验。“双元制”是在国家法律框架下校企合作、企业为主的一种办学制度。政府为此可以发挥的主导作用有:为校企双方牵线搭桥,组织学校和企业开展合作,为校企合作提供平台;加强职业教育政策法规的调控,为职业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空间;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服务体系,保证企业等投资主体对职业教育的有效投入,给予办学的企业以税费的减免或直接给予经济资助。通过以上政府措施,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的各方投身其中,特别是分担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负担,调动其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保证职业教育顺利、稳定地发展。

二是强化校、企双方的主体责任。职业教育是一种具有强烈经济行为和企业行为的教育形式,没有企业的参与将是一种不成功的职业教育。同时,作为校企合作的另一极,必须调动和促进学校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完善法律和制度,校企双方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使职业教育真正变成校企合作,企业为主的教育体制,保证企业把职业教育作为“企业行为”来看待。如“半工半读”制度的实施,不仅要求企业要有相应的生产岗位供学生生产实践,还有规范的培训车间供学生教学实践;不仅有完整的培训规划,还有充足的培训经费;不仅有合格的培训教师和带班师傅,还有相应的进修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校企合作在“机制层面”上不断健全和完善,整个职教体系得以有效的构建和运行。

三是培育行业和中介力量。通过立法,鼓励建立非政府非市场的合法性行业组织团体,赋予行业组织应有的法律地位;在政府的指导下,发挥行业组织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承担职业教育培训的统筹作用;建立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发布平台,系统、准确、及时、权威地发布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根据我国国情,行业组织要有针对性地引导那些没有足够能力承担职业教育的中小型企业,使其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通过彼此之间的联合以及依靠大型企业的帮助,开展职业教育,从而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自身劳动力的供给,保证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多元整合、系统设计。

由于校企合作涉及众多参与主体:如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组织,等等。在校企合作的内容上,包括受训者选拔的标准和规则、培养目标的确定、培养方式的选择、教学资源的共享以及师资的合作等方面。因此,校企合作成功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多元整合的机制。当然,是“学校本位”还是“企业本位”,应该由双方的条件和能力、行业的特点等因素决定的,而不能一概而论。从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轨迹并结合我国国情分析,在两种“本位”的取向上,应逐步从学校本位为主转向企业本位为主,但从现实考虑,后者只是一种理想模式。为此,可从三个层面上加以设计:

一是制度层面上。健全职业教育的各项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治教”,使所有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机构都能在法律的约束下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制定校企合作法律框架,明晰企业和学校的责任和义务;建立以能力序列为主的职业资格认定体系;理顺劳动用工制度、工资薪酬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和学习考核制度等相互配套的制度。

二是机制层面上。建立合理的企业利益补偿机制。如根据国家法规确保企业等投资主体对职业教育的有效投入,给予办学的企业以税费的减免,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建立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对技能型人才资源的“家底”和需求动态进行科学统计和预测,从而使政府在宏观上把握经济发展与技能型人才发展的适配“度”;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服务体系,为校企双方牵线搭桥,搭建校企合作多样化的平台,促进学校与企业的合作。

三是操作层面上。选择部分规模企业和骨干学校,在政府的主导下,形成稳固的接对关系和合作意向,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义务;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举办职业教育和培训,建立半工半读的职业教育模式;建立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

(三)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

任何事物都不是也不能孤立存在,同样,校企合作模式不仅仅涉及学校和企业双方,政府的推动和市场的调节构成了校企合作重要的外部力量,此外,社会历史文化传统、法律法规、行政和行业管理体制、企业生产方式等都构成了校企合作的外部因素。成功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有赖于各相关因素的正向合力的生成。

职业院校、企业、政府和市场四者构成了校企合作的四要素。职业院校和企业是校企合作行为发生的主体,双方出于各自利益的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双赢互动、相互支持,又以各自的社会需求目标为依据,彼此制约,缔造利益共同体。政府作为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管理者,为促进教育界和企业界的良性合作,制定法律法规规范和推动校企合作,为校企合作的有序进行提供政策引导和法律保障。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和手段,通过竞争机制的作用,使校企双方感受到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产生校企双方合作的内在动力。

基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历史和文化条件,校企合作的驱动力主要来源会有差别,从驱动力来源分,可分为政府驱动型和市场驱动型两种类型的校企合作模式。

1.政府驱动型校企合作模式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校企合作主要是由校企外部的国家计划和政府行为来推动的,即使有一些自发的合作,也仅仅是一种补充。职业院校和产业部门的经费、设备和材料等都由国家统一调拨,经济界、企业界对员工的需求主要是通过组织调配来实现,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只能被动接受上级组织或人事部门派遣的员工。同样,由于缺乏院校之间的竞争和不必担心毕业生就业问题,职业院校一般只需按照政府的指令计划来培养人才而不必过多地考虑市场的需求。在此种资源配置状态下,合作与否并不威胁到校企双方的生存与发展。这种学校和企业缺乏合作的内在动力而主要依靠政府层面推动的校企合作模式即为“政府驱动型”校企合作。

2.市场驱动型校企合作模式

引入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和手段,校企双方必须主动适应市场竞争的环境,不协作、不联合、不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其生存就随时受到威胁,更难论及发展了。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企业真正成为面向市场、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由于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企业为了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和管理人才,更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而与职业院校合作培养人才则能够满足企业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这样,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必须真正参与教育,深度介入人才培养的过程,这就是产业界同教育界结合的基础。就教育领域而言,职业院校逐渐从过去传统计划体制下的办学模式转为面向市场自主办学。面向市场就是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面向地区劳动力市场的需要,确定专业设置、培养规格和教学内容,培养适应性强的专门人才。因此,职业院校在遵循国家人才培养政策的基础上,必须主动寻求与企业界的合作,依据企业界对未来员工的需求来培养人才,以确保培养人才的适需对路。这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基于校企双方内在利益需要而获得内生的、可持续源动力的校企合作模式即为“市场驱动型”校企合作。

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但目前我国的校企合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政府驱动”的层面上,校企双方尤其是企业一方缺乏合作的内在动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经济增长方式没有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企业缺乏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内生动力;二是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企业难以承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成本;三是真正意义上的行业组织缺失,缺乏来自外部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约束力。现阶段,由于“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明确提出,职业院校已经深深感受到寻求与企业界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在寻求合作的形式上,还比较单一,常见的有“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尚缺乏长久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战略。

因此,从校企合作诸要素的互动关系中探求建立新机制,变“外生的计划压力”为“内生的需求动力”,逐步实现校企合作模式从“政府驱动”向“市场驱动”的转变,是目前校企合作打开新局面的关键。实现校企合作模式转变关键在于转变政府职能角色,政府应从对职业院校的直接管理转为宏观管理,扩大职业院校的办学自主权,同时,通过制定和完善政策法规,明确职业院校、企业和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借助市场竞争和调节的手段使校企合作内化为校企双方的内在需求,从内外双向推动校企合作的健康发展。

(四)校企合作模式的机制建设

构建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需要加强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建立校企合作的动力、激励和约束机制,将有利于保障校企合作保持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1.动力机制

强烈的利益驱动是校企合作的动力所在。职业院校参与校企合作是为了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是为了获得提高竞争力所需要的人才,二者的结合点是学生,而学生在校企合作中提高了职业能力,提高了就业预期,同时通过参与顶岗实践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因此,构建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关键在于校企合作如何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者的利益追求,形成多赢的利益驱动机制。对于职业院校,国家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以人才培养的适需对路来评价职业院校的办学效益,并将其与国家对职业院校的财政拨款相挂钩,深化职业院校对于校企合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知。对于企业,应保护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确保企业在合作中能获得预期的利益,包括:优先获得毕业生的挑选权;可以利用学校资源对职工进行继续教育,从长远观点,通过刺激、激励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转化为学习型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依法享有一定的财政补贴或税费减免。对于学生,国家应以法律的形式确保学生在参与顶岗实践中能获得真实的工作体验,并能取得一定的报酬,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其更好的就业。

2.激励机制

由于目前我国校企合作的瓶颈在于企业的积极性不高,因此,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政策和制度层面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解决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即解决好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过程中的近期和长远利益问题,才能持久、稳定地吸引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形成稳定的校企联合办学机制。

首先,国家应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从法律上规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因此,建议制定《校企合作教育法》,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在校企合作教育中的权利、责任和义务。政府在这一法律的框架下,建立校企合作办学的体系、制度和章程等,建立各级校企合作教育委员会加强对合作教育的指导和协调。同时国家应指导和鼓励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教育制度,形成一套具有现代企业特色的职前、职后人才培养制度,建立学习型企业,并将此作为对企业家和企业的考量标准之一。

其次,国家应该建立企业职业教育利益补偿机制,开征企业职业教育与培训税,规定达到某一经营规模的企业必须承担的相应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责任。参照发达国家的做法(如英国政府规定,企业和学校实施“三明治”计划,联合培养学生,企业可减少缴纳教育税额;加拿大也通过退税政策来鼓励用人单位参与校企合作),对于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企业按一定比例减免职业教育与培训税,或税收返还企业专款用于企业职业教育,让企业切实感到参与职业教育既是履行一种社会责任,又是从事一项对本企业经济效益有明显促进作用的事业,激发其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

3.约束机制

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鼓励性政策与不履行职业教育义务的惩罚性政策法规化,已被证明是激励和约束企业参与校企合作非常有效的举措。可以考虑由国家或行业中介组织制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实施细则,明确企业应承担的具体义务和责任及相应的惩罚措施,并加强政策的执行力,对于未能履行职业教育义务的企业给予经济上一定的惩罚,以此从法律上形成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约束力。

同时,应强化行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作用,形成行业组织对于企业的约束机制。政府应鼓励建立非政府非市场的公法性行业组织团体,通过立法赋予行业组织应有的法律地位,在政府的引导下,让行业性组织参与企业的管理。通过发挥行业性组织的桥梁作用,建立起连接企业、学校和政府的中介组织和机构,为政府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向企业和学校宣传、推广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等,在行业内形成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扩大行业组织的管理和协调职能,如制定行业内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联合办学的规章、人才培养规格的标准等,使行业组织在维护企业利益的同时,约束和监督企业履行职业教育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