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职教育发展的黄金时代与发展挑战
(一)中职教育发展的黄金时代
1.社会需求成为中职教育发展的源动力
首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各方面专门人才,特别是中初级的专门人才。同时,当前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他们来自于社会最为底层的群体。无论从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关照,还是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都应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再次,我国教育发展也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受制约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普通高中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要为高等学校输送新生,而高等教育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在提高质量,不在规模扩张。相应的,普通高中教育规模扩大也是有限的。而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而不是以升学为导向,大量的人可能要通过职业教育来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所以,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最现实、最直接、最有效的一个途径。
2.国家空前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近些年来,党和国家把职业教育发展作为我们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中央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拿出100个亿用于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的建设。从2007年秋季开始,每一年拿出164个亿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所有来自农村的中职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的中职学生,都能得到国家助学金。这么巨大的经费投入是史无前例的。在此政策下,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中职和高职教育规模,目前已分别占到了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一半左右。
3.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思路更加清晰
在发展方向上,我国职业教育明确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子”。在办学方针上,明确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在办学模式上,明确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在课程方面,逐渐探索“能力本位”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在教学方面,明确了“两个加强”,即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
可以说,我国现在的职业教育是有了非常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与环境,处于发展的黄金时代和关键阶段。需要抓住时代机遇,通过恰当的改革,将中职教育做精做强。
(二)中职教育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
1.中职教育发展的时代特殊性
(1)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国人倾向于“学而优则仕”的价值取向,所以导致很多家庭把读书当做子女出人头地的主要途径,而不是把教育当做一种就业谋生的手段。中等职业教育,能够培养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型劳动者,无法满足传统读书人出人头地的心理需求,这就是很多学生即使上不了高中也不愿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重要原因。就当前社会用工情况而言,部分企业用工也是片面追求高学历,使得大学本专科生干着中专生也能干的工作。这种“用人虚高,高才低就”的现象不仅给我国有限的教育资源造成极大浪费,而且给整个劳动力市场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从教育投资和受益的角度来分析现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实际上就是学生花费了成本,包括时间成本,而难以获得较大收益与就业市场可区分的优越感,再加上目前我国尚未实行严格的劳动准入制度,造成不少的初中毕业学生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打工。
(2)内部结构不合理
前些年,在内部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放开生源进口,无限制补充低水准生源,导致中职教育质量不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量和专业结构应该与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所决定的劳动力资源配置结构相适应。目前“高才低就”现象就是教育资源无效配置的一种表现。一方面我国缺乏熟练的技术工人,企业中经过中等职业技术培训工人的比例很低,另一方面中职学生就业质量客观性普遍不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等职业教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毕业生所具备的技能并不是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能。教育具有间接性、长期性和滞后性的特点,现在的专业、课程设置、招生数量要适应三、四年后的市场需求。其中的症结在于,很少有学校或教育机构对市场需求进行详细调查、科学分析和预测。更为严重的是,中等职业教育管理各自为政,缺乏一个权威的协调机构,使得各学校之间专业设置交叉重复,同质化倾向严重,招生无序恶性竞争。特别是近年来,在利益的驱动下,各校一窝蜂地开办经济类、计算机等热门专业,导致低层次人才重复培养,从而恶化了职业教育的内部结构,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3)教育质量难以提升
招生困难与就业质量互为因果,相互影响,使得中等职业教育的满意度和吸引力难以提高。就业层次和就业质量本身就是社会和家长对教育质量的一个总体评价。质量不如人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职业学校招生难制约了学生素质,加上对教学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激励机制,造成学生质量滑坡;其二是大多数学校没有真正把培养学生技能放在首位,没有突破普通教育的办学模式,重理论、轻技能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致使学生毕业后不能立即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其三是管理体制各自为政,使得教育质量整体水平难以提高;其四是社会力量办学缺乏必要的办学条件和质量约束。
2.中职教育发展的特殊路径
(1)积极探索办学多元化模式
我国职业教育的多元化体现在几个方面:办学主体多元化,经费筹措多元化,办学模式多元化,服务功能多元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共同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多元化等。《******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积极推进体制改革与创新,推动公办职业学校资源整合和重组,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有的高职院校之间、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加强合作,联合组建了不同类别、各具特色的职教集团,采取大学联盟等非营利合作的组织形式,整合、重组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用先进的理念统一办学标准和管理规范,做到校企双赢。
(2)人才培养与职业行业要求紧密结合
推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促进就业。按照国家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计划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在完成教学计划的同时,使学生考取一种或多种职业资格证书,不仅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3)促进中职学校内涵式发展
当前,中职学校经历了规模发展重点时期,应该从适应社会需求和促进自身发展的角度,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国家已经启动了示范性中职学校建设计划,分三批重点支持1000所国家示范性中的职业学校建设,目的就是通过示范建设,带动全国中职学校办出特色、提高水平。目前,全国已有两批共662所中职院校被确定为“国家示范性中等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学校,该项目将纵深推进中职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4)中职教育促进终身教育体系
在终身教育的理念指引下,中职教育将成为阶段性教育,而非终结性教育。随着经济、社会与科技的发展以及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中职教育的内涵及外延不断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社区群众、服务地方、服务社会的能力亟待提升。为了满足如上这些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要开放办学,促进与地方社会乃至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二、医药卫生类中职学校的发展优势与困境
(一)医药卫生类中职学校的发展优势
1.基层医药卫生人员缺口大,生源和就业较为稳定
医药卫生类中职学校,在中职教育生态系统中,有其特殊性,相对而言其专业性较强,再加上医疗体制改革过程中需要大批的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相对而言就业较为稳定,生源较好,这是目前医药卫生类中职学校发展的最大优势。
2.专业独特性较为明显,不容易被复制
医药卫生类学校,大多属于行业办学,在专业所需的硬件条件设施和软件师资储备上,已经有多年的历史积淀。对于目前中职教育群雄逐鹿的形势之下,卫生类学校的专业独特性较强,其他学校开设类似专业缺乏先天条件和竞争实力。这也为医药卫生类中职学校提供了发展的生态空间。
3.传统积淀较为深厚,中医日益焕发光彩
医药卫生类学校,其开设专业主要包括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麻醉、检验、药学、护理、医学信息管理、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等。目前,随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各种卫生服务与管理逐渐完善。与此同时,中华医药养生文化在日益全球化、国际化的今天也逐渐散发出其独特的魅力,这也成为医药卫生类中职学校的发展优势。
(二)医药卫生类中职学校的发展困境
近些年来,在经济发展和各级政府大力扶持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地卫生中职学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在这千载难逢的发展上升期,也遇到了一些凭学校自身力量难以克服的困难。如何突破瓶颈,使中职学校的发展顺畅驶入职业教育大发展的主轨道,是摆在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认为,要解放思想,注重协调,推动卫生职业教育科学、协调发展。首先,要全面解放思想认识。由政府统筹,卫生、教育、人事部门等多个部门合作,深入开展卫生人力资源的调查和近、远期人才需求的科学预测和行业需求调研。在此基础上,对卫生职业教育进行整体规划和科学合理的布局,推动卫生职业从层次上、区域布局上科学、协调发展。在办学层次上,实现中职、高职齐头并进发展;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实现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高度来完成卫生职业院校的布局;在办学规模上,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辩证操控,肯定“大而强”的优势,也认同“小而精”的特色,以此促进卫生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其次,要努力实现协调发展。卫生中职学校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紧贴市场,把握地方经济社会运行和行业发展规律,适时地设置或调整农业。依托卫生行业办学,但是绝不能将学校办成医疗卫生部门的培训中心,应利用自身资源稳定办学规模,为地方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为发展职业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努力架设中职、高职互通的立交桥。在办学规模方面,要统筹兼顾办学资源与办学规模,避免盲目扩招,避免以牺牲教学质量和低就业率来换取办学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