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是为了获得回报,在销售中也一样,你向客户投资,你也能获得客户的回报。并且这种投资并不要你花费金钱,只要你投资情感就行,而这种投资带来的回报则是你永远也用不完的。
让客户掏钱攻心为上
所谓从众心理指的是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的心理。说得直白一些,从众心理就是别人做什么,自己自觉不自觉地跟着做什么。在商场中,当某种商品前围着很多人的时候,一般的人都会跑过去瞧一瞧,凑凑热闹。
美国作家詹姆斯·瑟伯写过这样一段文字:
“突然,一个人跑了起来。也许是他猛然想起了与情人的约会,现在已经过时很久了。不管他想些什么吧,反正他在大街上跑了起来,向东跑去。另一个人也跑了起来,这可能是个兴致勃勃的报童。第三个人,一个有急事的胖胖的绅士,也小跑起来……十分钟之内,这条大街上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嘈杂的声音逐渐清晰了,可以听清‘大堤’这个词。‘决堤了!’这充满恐怖的声音,可能是电车上一位老妇人喊的,或许是一个交通警说的,也可能是一个男孩子说的。没有人知道是谁说的,也没有人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两千多人都突然奔逃起来。‘向东!’人群喊叫了起来。东边远离大河,东边安全。‘向东去!向东去!’……”
这段文字反映的是人们的一种从众心理。
所谓从众心理指的是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的心理。说得直白一些,从众心理就是别人做什么,自己自觉不自觉地跟着做什么。在商场中,当某种商品前围着很多人的时候,一般的人都会跑过去瞧一瞧,凑凑热闹。
这种从众心理在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社会分工高度精细化以后,人们靠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做理智的选择越来越困难,大家不约而同地偏向于两种选择趋势:一是对专家的依赖;二是从众。
所以对于销售员来说,就要利用好客户的这种从众心理,引导客户进行消费。
销售案例
案例一:
销售员小宋在给顾客梁女士推荐维雅护肤品。
顾客:这个牌子的护肤品以前没用过,市面上也没有卖的,不知道效果到底好不好?
小宋:是啊,选择适合自己皮肤的护肤品的确很重要,正好我们周末有个美容沙龙,大家一起聚聚,聊聊美容护肤方面的话题,不知你有没有兴趣?
梁女士答应了。在周末的美容沙龙上,梁女士看到参加聚会的女士们个个都打扮得高雅大方,这让她非常羡慕,聚会中大家聊到的关于护肤的知识也让她获益匪浅。会后,她兴奋地问:“她们用的都是这种护肤品吗?”小宋见梁女士这么问,马上抓住机会促成了销售,梁女士成了她的一位忠实顾客。
案例二:
销售员:是刘总啊,您好,您好!
客户:小汪啊,我上回看中的那辆奥迪,还没有谁付下订金吧?
销售员:哦,那辆车,客户来了都要看上几眼,好车嘛。但一般人哪买得起,这不,它还等着刘总您呢。
客户:我确实中意这辆车,你看价格上能否再优惠些,或者我是否有必要换一辆价位低一点的?
销售员:价格是高了一点,但物有所值,它确实不同一般,刘总您可是做大生意的人,配得上!开上它,多做成两笔生意,不就成了嘛。
客户:你们做销售的呀,嘴上都跟抹了蜜似的。
销售员:刘总,您可是把我们夸得太离谱了呀。哦,对了,刘总,××贸易公司的林总裁您认识吗?半年前他也在这儿买了一辆跟您一模一样的车,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呀。
客户:哦,林总,谁人不知啊,只是我这样的小辈还无缘和他打上交道。他买的真是这种车?
销售员:是真的。林总挑的是黑色的,刘总您看要哪种颜色的?
客户:就上回那辆红色的吧,看上去很有活力,我下午去提车。
怎样让客户具有从众心理
这两个案例中的销售员就是抓住了客户的从众心理,于是他们轻松地就做成了一笔买卖。那么,在销售活动中,作为销售员,要怎样去抓住客户的从众心理呢?
第一,多赞美客户,获得客户的好感,为最后的成交奠定基础。就像案例二中的销售员小汪一样,他要向客户推销一辆奥迪车,他首先赞美客户是一个做大生意的人,配得上这辆车,并且一般的人是买不起的。这就为赢得客户的好感奠定了基础,因为作为客户,人人都想听到别人的赞美。
第二,施加舆论压力,使对方“人云亦云”。当销售员在向客户推销产品的时候,可以先说:“大家的意见都是这样……”、“大家都买了这个东西”或“隔壁和对面的太太都各买一打”,这就是巧妙地运用了客户的“同调行动”心理。事实上,“大家”是否真的都买了,用眼睛是无法确定的,但是只要讲“大家”就可以打动人们脆弱的心,促使他们采取“同调行动”。
一家卖冰淇淋的连锁店,在分店开张时,雇用一大群工读生,让他们围在店门前吸引顾客。此战略果然奏效,引来了一大批顾客。而新力电气公司在向年轻人推销随身听时,就先让工读生随时随地携带着随身听,并表现出一副自得其乐,很陶醉的样子。在这故意制造出的景象下,其结果必然是随身听大流行,他们利用这种心理战术而促销的方式非常成功。
第二,虚张声势。一些新产品问世之初,往往不为人们所知,商店也不愿意经销这些产品,因为商店对新产品的社会需求量没有把握,对它的质量也缺乏信任。于是“发明”了虚张声势的招术。
东京荒山川区住着一位叫做矢田一郎的居民,他的儿子是个身体残疾的儿童,他每天都为儿子的大小便弄得满头大汗,于是他就开始研究残疾人用的便器,经过两年的埋头研究,终于成功了。
他认为这项东西非常方便而且实用,市场是不会有问题的。因此申请专利,并开始从事制造,然后去各商店和百货店推销,但没有一家愿买他的商品,也不愿替他卖,他们都不喜欢把这些不雅观的便器摆上柜台。
经过一段时间后,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妙招:拜托许多朋友,每天打电话给百货店,如此问个不停:“你们有没有卖身体残疾人用的便器?”半个月之后,东京的各百货店感到再不能忽视安便器,不能再采取不理的态度了。于是,卖安便器的百货店如雨后春笋般一家一家地出现。
销售心理学课堂
一般人都会这么认为,当自己拿不定注意的时候,跟潮流绝对不会错,所以人们就有了一种从众心理。作为销售员,就要好好地利用客户的这种从众心理,当你在向客户推销你的产品的时候,你首先告诉他,有多少人买过你的产品,那么这对客户的影响将会是很大的。
恭维客户要抓准客户心
对于销售员来说,与客户面谈时,难免会恭维客户一番。但是这种恭维要讲求过犹不及的原则,恭维客户时要抓准客户的心,要不然,恭维只会引来反面的效果。
俗话说,过犹不及,凡事做过了头,就像没有做一样。
对人恭维也是一样的,可以说,恭维别人也是一种美德,只是不要说那些不是出于内心的话。当你认为这样恭维最恰当时,那就多恭维他几句,这就是所谓极好的恭维时机。只要恭维得恰当,自己发自内心地羡慕对方,对方埋藏于内心的自尊心被你所承认,那他一定非常高兴。这样的事本来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但要是不讲求技巧,那么恭维人也会弄巧成拙。
特别是对于销售员来说,与客户面谈时,难免会恭维客户一番。但是这种恭维要讲求过犹不及的原则,恭维客户时要抓准客户的心,要不然,恭维只会引来反面的效果。
销售案例
案例一:
在一位客户的新婚宴会上,新娘是位跛脚且脸上有不少雀斑的女孩,说漂亮确实谈不上。有位营销员借着喜酒恭维客户:“新娘子长的漂亮,真是十全十美,就算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啊!”他以为得体的话,其实得罪了新娘。因为这位新娘向来就为自己的容貌苦恼,可是这位销售员还这样的“称赞”自己,说者也许是真心的赞美,但是在听者听来,却是在挖苦自己一样,这样怎么会赢得客户的喜欢呢?
案例二:
有位生性高傲的老总,非常看重自己形象,感觉良好,一般生人很难接近,他的生硬冷漠面孔常使人望而却步。有位营销员听说了他的脾气,一见面就微笑着扔过去一支烟说:“总经理,您好!我一进门就有人告诉我,您是个爽快人,办事认真,事业有成,富有同情心,特别是对我们这些人格外关照。我一听,高兴极了。我就爱和这样的老总打交道,痛快!”老总的脸上立刻露出一丝笑容。这位营销员的成功便得益于开头的那几句恭维话。这样,对方就不好意思让一个恭维尊敬自己的人难堪了。自然会在维护自我形象的心理支配下变得和蔼可亲起来。
恭维客户的技巧
两位销售员都恭维了客户,但是结果却截然相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主要原因是案例一中的销售员恭维的时候没有抓准客户的心,而案例二中的销售员却做到了,所以他就获得了成功。
销售员在见客户的时候,巧妙地从恭维客户开始,展开话题,让客户的全部注意力都投入到和你的谈论中,你的推销自然也就会被对方所接受。
那么究竟怎样恭维客户,才能让他的情绪好起来,注意力集中起来呢?
第一,留心观察,客户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成为恭维的话题。你可以对客户接待室的装潢设计赞叹一番,诸如“庄重典雅”或者是“堂皇气派”等等,你还可以具体地谈一下桌上、地上或是窗台上的花卉或盆景等,这些花卉和盆景造型如何新颖独特,颜色亮度等又是如何搭配得当,甚至你还可以对它们的摆放位置用“恰到好处,错落有致”一类的词语来形容一番。如“这幅画真不错,给这客厅平添了几分神韵,谁买的?真是好眼力!”这句话也许只是你不经意地随便说出的,但你的客户会感到很欣慰,心中一定很高兴。
第二,恭维客户时一定要态度诚恳。只有态度诚恳,购买者才对你的恭维感兴趣,你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如果你的恭维毫无诚恳之意,让购买者感到虚伪,那么这样的恭维只会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就像上面案例中的那位恭维新娘的销售员一样,还是不要为好。
有一对夫妇结婚10年一直没有孩子,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夫人养了几只小狗,她对小狗百般疼爱。有一天,先生一下班,夫人便兴高采烈地对他说:“你不是说要买车吗?我已经约好了,星期天A公司的人就来洽谈。”不料先生却没有好脸色,“我是说过要换车,但没说现在就买呀,你为什么要逞能?”原来,那个来家里推销汽车的推销员声称自己是个爱狗的人,看到这位夫人养的狗后大加赞赏,说这种狗的毛色纯洁,有光泽,黑眼圈,黑鼻尖,是最名贵的一种。说得这位夫人飘飘然,以为自己拥有了世界上最名贵的狗,于是她情不自禁地对那个推销员产生好感,很快答应他星期天来跟自己丈夫面谈。其实这位先生是想买一辆新车,他现在的车已旧得不太像样了,但他是个优柔寡断的人,一直拿不定主意去看车。星期天,这位推销员如期而至,对这位先生又是一番“花言巧语”,“吹”得他不能自主,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着,这位先生很痛快地买下了那人推销的一辆车。
销售心理学课堂
恭维客户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实事求是。恭维的内容不是无中生有,而是确有其事,这样对方才会感到高兴。如果进行肉麻的吹捧,拍马屁,就会被对方当作小人视之。二是赞美要适可而止。如果一味赞美,而不及时转入正题,就失去了意义。
想客户之所想才能赢得成功
只有使客户满意,客户才会再次光顾你的产品,并且他们还会向别的客户推荐你的产品,这时候,你不要花费多少成本就能赢得新客户,因为客户的嘴比你的推销更有作用。而使客户满意的方式就是爱客户,想客户之所想。
一个人不知道天堂与地狱的区别,于是他去求教上帝,上帝先带他去了地狱,他看到所有人都面黄肌瘦,但面前都是美食,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双长长的筷子,很多人都在努力往自己嘴里送,但太长了,自己永远都送不进嘴里。上帝又带他去了天堂,结果天堂里的人红光满面,欢声笑语,原来是一样长的筷子,自己送不到自己嘴里,但两个人可以相互喂食,其乐无穷。其实天堂与地狱的区别就是:只要每个人心中都拥有爱心,有替别人考虑的责任心,生活是必然美好的!
替别人考虑就是想别人之所想、急别人之所急,也就是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如果心里只想着自己,而不为别人考虑的销售员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营销人员。只有一心想着客户,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才能更好的满足客户要求,从而成就自己的事业。
对于一个营销人员来说,客户有老客户和新客户之分。一般的营销人员会认为,要想使自己的销售获得成功,客户越多越好,所以他们就只知道一味地去开发新客户,殊不知,吸引一个新顾客的成本是维系一个老顾客的成本的五倍,也就是说吸引新顾客比保持老顾客要花费更多的成本。所以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保持老顾客比吸引新顾客更重要。
而保持老顾客的关键是使客户满意。只有使客户满意,客户才会再次光顾你的产品,并且他们还会向别的客户推荐你的产品,这时候,你不要花费多少成本就能赢得新客户,因为客户的嘴比你的推销更有作用。而使客户满意的方式就是爱客户,想客户之所想。
销售案例
张锦是一家自行车行的推销员,一天一个父亲来店里为他的儿子买他的第一辆自行车,这位父亲兴奋的告诉张锦,他要用这辆自行车去教他的孩子,父子共同去享受这将来记忆中万分美好的一刻。
从他的话中,张锦感受到了这位父亲对自己的儿子浓浓的父爱,于是他沉浸在了小时候父亲带他骑车的感觉里。本来这家自行车行有好几种价格不同的自行车,在这样的情况下,张锦完全可以把一辆最贵的自行车推销给这位父亲,但是张锦却没有这么做。因为他知道,他们买自行车是用来教练的,肯定会经常摔跤、撞击,如果买很贵的车,就太划不来了。于是他把一辆质量好但比较廉价的自行车推销给了这位父亲。
张锦之所以这样做,因为他认为他把一辆质量好却不怎么贵的自行车卖给了这位父亲,这是他在帮助这位父亲解决问题,尽管现在他没有赚到什么钱,但是他相信,他这样设身处地地为客户着想,肯定会赢得客户的赞赏。
事实果然如张锦意料的那样,没过多久,这位父亲就推荐另一位客户来张锦这里购买自行车。
怎样想客户之所想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客户的问题是什么?他并不是要一辆漂亮的自行车,也不是要豪华的,他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帮助儿子学会骑自行车,他需要的是一辆不怕撞的,也就是比较廉价的自行车。而张锦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加以解决,所以客户就喜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