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构成
电子商务企业内信息化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由供应链管理作业层、电子数据处理层和商业应用层构成。这只是一个逻辑的、概念上的层次划分,不存在实体性。它在构建企业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只作为一种参考模型。
1.供应链管理作业层
在供应链管理作业层中,供应链管理系统将进行实质性的操作,其中包括物理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订单管理、分销管理、制造管理、财务管理、电子化采购管理、关系管理等。这些具体的操作是根据商业应用层中的决策、管理、控制的信息进行的。
2.电子数据处理层
电子数据处理层的功能是首先通过各种收集数据的子系统,如电子订货系统、销售时点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等,将供应链管理作业层中实质性操作过程产生的数据和信息收集到数据库中来;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和综合分析,即通过数据的挖掘过程形成特有的商业信息、商业知识、商业模型等。这些结构化的信息、知识和模型可供商业应用层调用,并在企业的决策、管理、控制过程中发挥作用。
3.商业应用层
商业应用层包括决策支持系统、执行管理系统和报表系统等。该层首先从电子数据处理层获取信息流和数据流;然后对它们进行分析综合,得到决策支持信息,以对企业的整体运营、操作起着决策、管理和控制的作用;最后为供应链管理作业层提供信息支持。它是整个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核心。
资料链接: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是辅助决策者通过数据、模型和知识,以人机交互方式进行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决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向更高一级发展而产生的先进信息管理系统,为决策者提供分析问题、建立模型、模拟决策过程和方案的环境,调用和分析各种信息资源的工具,帮助决策者提高决策水平和质量。
决策支持系统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即数据部分、模型部分、推理部分和人机交互部分。其中,数据部分是一个数据库系统;模型部分包括模型库及其管理系统;推理部分由知识库、知识库管理系统和推理机组成;人机交互部分是决策支持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用以接收和检验用户请求,调用系统内部功能软件为决策服务,使模型运行、数据调用和知识推理达到有机的统一,有效地解决决策问题。
三、构建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原则
为了满足供应链管理思想的要求,构建供应链管理系统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
在系统建模设计方法中,存在两种设计方法,即自顶向下的方法和自底向上的方法。自顶向下的方法是从全局走向局部的方法,自底向上的方法是从局部走向全局的方法。一般供应链管理系统的设计是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的综合。
2.简洁性
为了能使供应链具有灵活、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供应链的每个节点都应是简洁、具有活力的,并能实现业务流程的快速组合。
3.强强联合
为了达到实现资源外用的目的,每个企业只集中精力致力于各自核心的业务过程,形成具有自我组织、自我优化、面向目标、动态运行和充满活力的制造单元,适应供应链业务的快速重组的需要。
4.协调性
协调性是描述系统是否形成了充分发挥系统成员和子系统的能动性、创造性及系统与环境的总体协调性,只有和谐而协调的系统才能发挥最佳的效能。
5.不确定性
在供应链管理系统的设计中,企业要预见各种不确定因素对系统运作的影响,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延迟和失真。
6.创新性
企业要敢于打破各种陈旧的思维框框,用新的角度、新的视野审视原有的管理模式和体系,进行大胆的创新设计。创新必须在企业总体目标和战略的指导下进行,并与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发挥企业各类人员的创造性,集思广益,并与其他企业共同协作,发挥供应链整体优势。
7.战略性
企业应从供应链发展的长远规划和预见性出发,减少不确定影响,供应链的系统结构发展应和企业的战略规划保持一致,并在企业战略指导下进行。
四、构建供应链管理系统应注意的问题
构建有效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时,必须注意对管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绩效考核体系、管理流程以及IT系统方面的相关建设。具体内容如下:
(1)建立满足供应链需求的管理战略。在供应链范围内进行业务流程重组是建立满足供应链需求的管理战略的唯一出路。通过业务流程重组不仅可以在企业内部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加速日常决策,还可以使企业之间的协同更清晰、更便利,为实现协同商务打下坚实的管理基础。
(2)构建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企业在构建供应链管理系统之前,需要以双赢的态度看待合作伙伴价值链和相互作用,深入了解本企业在整个价值链上的地位。对合作伙伴关系以契约的形式予以固化,这样可以改善供应链性能,为下游客户提供稳定的供给,为供应商提供稳定需求。
(3)构建合理的供应链绩效考核指标。系统评价指标要遵循一致性、有效性、可用性、典型性等原则。企业需要从自身构建有效供应链出发,与供应商、渠道等合作伙伴一起,根据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基本特征和目标,确定合理的供应链绩效考核指标,恰当地反映供应链整体运行状况以及上下节点企业之间的运营关系。
(4)建立适合于供应链的管理流程。供应链的管理流程必须能够集成相关部门的相关流程,消除存在的矛盾,使部门之间、企业之间能够协同工作。
(5)利用IT技术构建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平台。利用IT技术构建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平台,企业可以使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都有效实现信息共享,从而达到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满意度为客户提供稳定、可靠的服务的目标。
根据我国零售业企业现实状况,可以提出以下对策:
(1)转变观念。零售业企业应从传统管理模式向供应链管理模式转变。传统管理模式和供应链管理模式有着根本的差别,前者强调劳动分工与专业化;后者则重视系统的集成,不仅关注内部的资源,而且关注企业外部资源,突出一体化的整合思想。
(2)与供应商建立战略联盟。零售业企业不应该把渠道伙伴作为竞争对象,而应该借助自己和最终消费端最接近的优势在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伙伴,建立利益共享的战略联盟,使得交易各方相互协调合作,最终实现以低成本向消费者提供高价值服务的目标。
(3)进行业务流程重组,优化物流配送系统,加强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要求各企业在组织结构上进行创新,消除各部门、各职能以及各企业之间的隔阂,进行跨部门、跨职能和跨企业的管理及协调,即进行业务流程重组。
此外,如何实现有效的商品配送、如何在特定的服务水平要求下降低库存成本也是每一个零售业企业都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对策:
①建立配送中心的中央管理运送模式。与分散库存相比,集中库存可以通过减少安全库存以及联合调剂来降低库存水平,减少缺货情况。尤其是对于大型连锁集团而言,集中库存的优势更加明显。
②JIT以及快速反应。零售业企业应将订货策略由过去的预测推动型转变为需求拉动型,缩短提前期,用大量的小额订单取代过去的大额订单,从而减少配送中心无效库存,并提高反应速度。
③供应商管理库存。供应商管理库存实际上是指零售商的补货系统由供应商来执行。零售商商品数据的任何变化随时传递给供应商,供应商根据这些数据决定未来的货物需求数量并向零售商进行补货。这样可以降低补货成本,提高供货速度和准确性;降低库存水平,提高产品的可获得性,从而为客户提供最佳服务。
(4)发展第三方物流、实现信息化管理。零售业企业可以将库存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从而将精力主要集中于核心业务,而且不必因建造新的仓储设施或者由于库存过高而花费过多资金。
信息共享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基础,因此有效的供应链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零售业企业与供应商要共享需求情况、存货状况、生产计划、生产进度、促销计划、需求预测和装运进度等信息,并且在各企业间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
综合训练
一、思考练习
1.什么是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
2.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简述电子商务下客户关系管理的特点和作用。
4.简述电子商务下的供应商关系管理实施的步骤。
5.供应链管理系统有哪些特征?
6.构建供应链管理系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二、案例分析上海贝尔供应商关系管理的E化
对于上海贝尔而言,其现有的供应商关系管理模式是影响其开展供应链管理的重大障碍。因此,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作E化的调整:
1.供应商的遴选标准
首先,应该依据企业/供应商关系管理模型对上海贝尔的需求产品和候选供应商进行彼此关系界定。例如,上海贝岭为上海贝尔提供S12通信专用芯片,每年有80%的产品销往上海贝尔,根据企业/供应商关系管理模型,贝尔与贝岭之间属于平等战略伙伴关系。其次,要明确对供应商的信息化标准要求和双方信息沟通的标准,特别要关注关键性材料资源供应商的信息化设施和平台情况,因为关键性材料资源供应的波动会对供应链产生较大的影响。传统的供应商遴选标准加上分类信息标准是E化供应商关系管理的基础。
2.供应商的遴选方式和范围
上海贝尔作为大型IT厂商,其供应商呈现全球化的倾向。因此其应以全球为遴选范围,充分利用电子商务手段进行供应商的遴选和评价。例如,采用网上供应商招标或商务招标的形式,一方面可以突破原有信息的局限;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公平竞争,获得较低的供应价格和良好的服务。同时,网上招标成本相对低廉,速度快捷,可经常使用,企业和供应商之间形成的是动态联盟的供应链管理模式。
问题
上海贝尔为什么要在供应商的遴选标准、供应商的遴选方式和范围上作E化调整?
实训设计
调查当地企业对供应商关系的管理模式
【实训目标】
让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增进其对供应商关系管理的感性认识,使其对企业供应商关系的管理模式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
【实训内容与要求】
让学生到当地工业企业进行调查,了解企业供应商关系的管理模式。要求:
(1)将考察的内容认真记录下来,包括考察中听取的讲解、收集的资料等,一切保密资料的使用与管理均按有关规定办理。
(2)学生在考察结束时,应提交不少于1000字的调查报告。
【成果与检验】
每位学生的成绩由两部分组成:课堂讨论成绩(占40%)和调查报告成绩(占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