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邓小平军事谋略
15004900000015

第15章 稳固其本 先为不可胜(9)

二、亲自主持政权建设工作

正因为邓小平注重把政权建设作为创建根据地的头等大事来抓,并亲自领导和主持政权建设工作,所以,使得大别山的根据地建设很快就打开了新局面,政权建设工作也在大别山地区大面积展开。到1947年的10月底,民主县政府已由9月底的17个增加到33个,凡是建立县政权的地方,还普遍建立了乡、区政府和村农会,发展了地方武装。就在地方政权建设发展很快,形势大好的情况下,邓小平又根据野战军进入大别山以来开展地方工作的实际,认为原来划分的四个行政工作区已经不能适应根据地创建发展的需要了。所以,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原局又研究决定,取消现在的豫东南、鄂东、鄂皖、皖西4个行政工作区委员会,重新建立鄂豫、皖西两个区党委、行署和军区,由这些机构统一领导大别山区各县委、县政府和武装力量的工作。邓小平对这种改组,重新建立区党委、行署和军区工作极为重视,并亲自领导和参与各项筹建工作,尤其在确定区党委、行署和军区领导人人选时,他都主张一定要选拔政治坚定可靠,实际工作能力很强,富有地方政权建设经验,能够正确掌握党的方针政策的人去担任这些极为重要的职务,经过反复推荐、考核及慎重的研究,最后才确定了两个班子的领导人选。皖西区的党委书记由彭涛担任,行署主任由罗士高担任,军区司令员由曾绍山担任;而鄂豫区党委书记则由段君毅担任,行署主任由刘子厚担任,军区司令员由王树声担任。

这一年的11月中旬,皖西区党委、行署和军区在安徽省的岳西县成立,鄂豫区党委、行署和军区在湖北省的黄冈县成立。皖西区划分为三个地委:第一地委辖太湖、宿松、潜山、安庆、岳西等县;第二地委辖相城、芦江、无为、巢县、舒城等县;第三地委辖六安、合肥、霍山、寿春等县。鄂豫区则划分了五个地委:第一地委辖立煌、商城、固始、霍丘等县;第二地委辖潢川、光山、经扶、罗山、信(阳)东等县;第三地委辖礼山、黄安、黄陂、孝感等县;第四地委辖麻城、黄冈、罗田、浠水等县;第五地委辖蕲春、广济、黄梅、英山等县。根据地政权格局的重新构建,为从宏观上加强领导和统一指挥及顺畅地开展工作创造了条件。另外,邓小平在主持地方政权建设中,除了宏观筹划,把握方向,制定政策之外,对于一些重点区、重点县的政权建设,还给予了重点领导和直接主持。比如,对于地理位置重要的新县,邓小平不仅一直很关心,而且还倾注了不少心血。第一次到新县,邓小平帮助组建了新县县委和县政府,使新县的工作迅速全面地开展起来。那是新县刚解放不长时间的事情。当时,刘邓大军刚进入大别山,一切尚无基础。

邓小平率部到新县后,根据当地情况,立即任命了野战军民运部部长穰明德为新县县委书记,任命长期坚持大别山斗争的县委书记刘名榜为新县县长。又派了一批得力的干部,加强了领导力量,要求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发动群众,建立政权,打开新县的局面,并通过新县工作的开展,给其他县做出了一个榜样,使群众对解放军有一个新的认识,对新政权有一个新的认识。当然,新县的政权果然不负野战军首长和邓小平的重托,他们一组建成新政权,马上深入群众,积极宣传解放军的斗争目的是为解放群众,为群众利益而战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护群众的利益;培养积极骨干分子,很快使新县的工作打开了局面,得到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政权得到了巩固,新县也由此成了大别山根据地的中心区之一。第二次到新县,是邓小平帮助组建鄂豫区第二地委、专署和军分区领导班子,他与大家面对面地研究,反复听取群众意见,最后他亲自任命穰明德为第二地委的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刘名榜为专署专员,熊作芳为军分区司令员,詹七山为副司令员,彭晓林为副专员,马一鸣为组织部长,王黎之为宣传部长,此外,还任命王光力为新县县委书记,邱进敏为县长。这样,第二地委,第二专署,第二军分区的领导班子就算正式成立了,机关就设在新县,在邓小平的指导下,马上开展了工作。

正是由于皖西、鄂豫两个区党委、行署、军区和各县、乡、区、村民主政权的成立,宣告了大别山革命根据地重新创立起来了。这块新创立起来的根据地,北起淮河,南到长江,东抵前淮南路,西到平汉铁路,拥有1200万人口的广大地区,完全控制在了人民的手中,使刘邓大军得以牢牢地扎根于大别山革命根据地上,成为直接威胁敌人长江防线和南京、武汉的战略基地,为实现中央军委、毛泽东所设计的战略反攻的战略意图,奠定了极其宝贵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