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股市牛虻:擦亮投资者眼睛
14998400000008

第8章 谁能做空股市(7)

9月中国证监会表示,严厉稽查银广夏造假事件,并把涉嫌犯罪人员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这当然是中国证券史上一个罕见的举措,广大投资者无不拍手称快。但是,我们要问的是,中国上市公司的欺诈造假、掠夺中小投资者的事件为什么会越演越烈?为什么欺诈造假者能够过关斩将、畅通无阻?我们的中介机构、我们的监管部门在干什么?在现行的制度安排下,对这些违法乱纪行为的处罚能够有效地阻止未来的证券犯罪行为吗?如果无效,那新的制度安排应该如何设立?还有,为什么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原则不能在股市中继承保留?特别是为什么现代传统(即1949年后)中的诚信理想在股市中会一夜消失?等等。

按照现代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任何个人或组织的行为都以自利为出发点,而资源又都是稀缺的,因此资源运作的竞争也就不可避免。而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他决策所获得的信息总是不对称、不完全的。这也就为个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创造了条件,即人们在交易的过程中具有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谋求自己利益的倾向。正因为人的有限理性及机会主义行为的存在,制度安排也就十分重要了。一种好的制度安排,其激励与约束机制就能够有效地约束或减少人们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使人们之间的交易顺利进行。可是中国股市为什么欺诈造假事件会比比皆是呢?完全是现行的制度安排使然。

中国股市的特征是国有股市。上市公司、中介机构、证券经纪公司及交易所等都为国有。在国有股市中,股市的资源完全为国有所垄断。而资源的垄断性就会为设租、寻租、腐败创造条件。或者说,资源的垄断性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腐败。因为,在国有股市中,由于产权界定不清,产权运作的成本与收益无法归结到其产权运作的个人身上。而国有作为一个集合名词,它都必须转化到具体的个人身上。因此,那些靠近国有资产,具有权势的人物就必然会把股市运作的收益归为自己所有,而把股市运作的成本归之社会来承担。从此可以看到,即使是在一种十分高级的现代市场,由于其市场基本上为公权力所操纵,没有公权力的人,要从其市场中获得收益是微乎其微的。可见,掌握或靠近股市公权力的人,或金钱收买公权力的人,用公权力操纵股市,为己谋取利益,不是贪污是什么?从已经披露出来的大案要案来看,哪一个不是与权势者有关?改革国有股市是其他改革的第一步。

当然,股市的公权力并非完全没有约束,种种规章制度、各种监管机构比比皆是。但是,一则由于监管成本的存在,监管者对股市的监管并非无所不在;二则政府监管机构仅是一种集合名词,它都得具体到个人身上,如果对监管者的约束不力,他们同样可以与被监管者合谋掠夺社会财富。怪不得民间有流传,以往的监管机构是中国股市最大的“黑庄”;三是中国股市的违法乱纪行为为什么会越来猖獗、一个案件要比一个案件大、其作案手法越来越无不用其极?最关键的是现行的制度安排,处罚的成本远远低于其违法乱纪行为所获得的收益,甚至可以说,股市违规是获得暴利的最大途径。因为,由于监督成本过高,合谋违规的行为查不胜查。中国的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多有劣史(只要看看这些公司刊登出的、吹得神乎其神的公告就知一二了,而且据说中国企业与公司通常都是有几本账的,来什么人就拿什么账给他们看),但受到处罚的又有几家?再者,即使被查出要受到处罚,也是九牛一毛。正如有人所言的,在中国股市的罪与罚的天平上,一面坐庄投机、造假欺诈、日进万贯,目前连对付它的一张像样的法网都没有,另一面是如巴掌打蚊子一样的罚,或称另一种方式鼓掌。也就是说,现行的证券制度安排对违法者不仅不具有威慑力,反之,还有放纵人们违规犯法之嫌。这些就是中国股市无序、证券犯罪泛滥、民众对股市失去信心之根源。

因此,要重整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信心,要整顿与规范中国股市,现在要做的是:重新界定股市的政府功能,即政府的出现仅仅限定在政府对市场竞争的协调功能上,如有足够的权力来形成和保护私人产权、有效地执行合约以及形成对掠夺个人权利的约束。打破国有机构对股市的垄断,形成股市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调整现行的证券法律与法规,对股市上的证券犯罪者、对证券交易中的各种机会主义行为、对于那些敢于以身试法者,不仅要严加监管,而且要有一处严查一处,有一处严厉处罚一处,要罚得他们倾家荡产,要处罚得他们永世不敢在证券市场为非作歹。同时,加强媒体对证券市场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投资者的利益不受掠夺,重拾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信心。

(2001年9月)

整顿市场先要清除股市腐败

日前,贪污腐败既是中国最大的社会问题,也是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对不少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腐败成为专家眼中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其比例占42%,远远超过其他被列为第一问题的总和。特别是近期来,一个个腐败高官被揭发出来。这一方面表明中央打击贪污腐败的决心,另一方面也表明了目前中国政府官员腐败的程度及严重性。正如民间所言,目前是无官不贪,没有官员的贪污腐败不用其极的,例如,沈阳市就是一个最好例子,而且这种现象并没有因为严厉打击有所收敛,反之还以新方式有蔓延的趋势。最近中国社科院的一项问卷调查表明,权力部仍然是人们最优先的职业选择,“有权就有一切,有权才有一切”的观念仍然在浸淫着人们的思想。如果不是权力部门的利益所在,社会如何会有这种现象。股票市场本来市场化程度较高,但是由于国有股市的性质,中国股市的公权力到处泛滥。而没有监督的公权力滥用,腐败岂能不盛行?可以说,中国股市上的腐败已经渗入到股市的方方面面,股市腐败猖獗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被揭露出来的一桩桩欺诈造假案、操纵股市、恶意坐庄,哪一事件不与股市的腐败行为有关。如果说,不对股市腐败行为进行严厉清查、严厉打击,要整顿中国股票市场秩序也只能为一句空话。首先,我们先从公司申请上市来看,在以往上市额度制的情况下,由于公司上市额度完全为政府所掌握,而公司上市额度资源又十分稀缺,因此,一些公司为了获得上市指标、为了达到上市批准的目的,就得为上市审批的各道程序上贡钱物,或允诺公司上市成功分配给多少股票或获得多少原始股。大庆联谊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不仅使得贪污受贿盛行,而且有权势者也会因为获得过他人的财物而降低上市公司的上市标准,使得低劣业绩的上市公司在股市上泛滥。

即使是现在采行了公司上市核准制,上述的情况并没有多少改观。因为,原来公司上市有额度,只不过这些额度由各省市部门掌握,现在则完全为中国证监会所掌握。证监会把名额分配给证监会认为有资格保荐的经纪公司,然后由这些经纪公司来保荐其所认为的公司上市。据了解,目前国内有近五六百家公司正在等着排队上市。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证券经纪公司为了自己的业务做大,不得不向准备上市的公司主事者贿赂,另一方面,准备上市的公司又必然会千方百计地买通各种关卡,争取上市成功。

其次,在股市的运作过程中,腐败的行为也是数不胜数。例如,从最近中国证监会查处“亿安科技”一案所揭露出来的情况来看,前不久,中国证监会依据《证券法》的规定,披露了查处广东欣盛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广东中百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广东百源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和广东金易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违规操纵“亿安科技”股票事件。而这四家公司之所以能够得手就是在股市上设立了627个假账号。试想,如果不是与经纪商联手,此事是无法实现的。事实上表明,中国股市又有几个证券公司不靠假账户在非法牟利?曾有人说,在中国股市上6200多万开户的账户上,但实际交易活跃的不过1000多万户。可以说,多数账户肯定是假的。而能造假者,除证券公司莫属。而中国的证券公司家家都是国有,都是与权力有关,如果不是这样,无权力是无法进入证券经纪市场的。从已经披露出的不少证券公司的大蛀虫,不就是利用职权以不同的方式大牟其利吗?

再次,早段时间,中国股市外涌动着7000~8000亿元的游资,它们紧密地盯着股市,哪里有利就会迅速地流向哪里,从而导致了中国股市的一系列的异动。针对这一点,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了清查银行贷款资金进入股市。可以说,尽管这些违规资金进入股市的方式五花八门。例如,(1)战略投资方式。一家上市公司用银行贷款购买未上市公司的股份,成为该企业的战略投资者,待该企业的股票上市后,在证券市场上进行炒作;(2)三方协议方式。银行、证券公司和企业分别签订相应的协议,使银行信贷资金流入股市;(3)循环存贷方式。经过存贷款的循环周转,产生乘数效应,使信贷资金流入股市;(4)企业股票质押贷款。企业申请股票质押贷款,投入股票市场;(5)银证通透支。对于开立银证通的客户,银行根据其信用程度给予其一定的透支额度;(6)流动资金贷款。企业以申请流动资金贷款的名义贷款,资金到账后,将其转出投入股市进行炒作,等等。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这些持违规资金进入股市者,要想获得银行的信贷资金,或是与掌握其资金的权利者利益共享,或是直接贿赂,否则他们要这样做是不可能的。而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大量信贷资金涌入股市,长此下去势必会造成股市的虚假繁荣和泡沫经济,增加交易成本,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并且使金融风险加大。

再从上市公司的内部来看,不少上市公司被公司内部少数有权有势者玩弄于股掌之间,成了他们肆意侵占公司资产财物的乐土。在1997年以前每年尚有几千万元净利润的琼华侨,自1998年起突然出现了巨额亏损,并连亏三年,进入了PT行列。从历年的公司报告中可以了解到,其两家子公司老是因借款担保纠纷,使得公司蒙受不应有的损失——北京金侨实业,其法定代表人为公司前董事长赵锴,该公司自1997年以来三起借款担保纠纷涉及金额约1.4亿元;无独有偶,另一家子公司海南现代实业的法定代表人就是公司原总裁李士祥,该公司制造假账、假凭据、假合同,利用上市公司名义作担保私自向金融机构贷款,账外操作资金,“违法违规事项众多且性质骇人听闻”。揭发出来之后才发现,原来这两人都是蛀空公司大厦的大蠹虫。近期披露的由北京科企审计事务所出具的关于李士祥的离任审计报告证实,李士祥在担任琼华侨总裁期间,“大肆挥霍,损害国有利益和股东利益”,个人侵吞资财达4000多万元。

可以说,目前中国股市存在的严重腐败问题除了对社会政治及道德水平有负面影响之外,光就经济意义而言,其负面影响无以复加。首先,腐败严重损害了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价格机制能有效地配置资源,淘汰那些无效率的产品与公司。但是在广泛存在的腐败交易中一定会削弱市场竞争的基本条件,引起社会资源的无效配置。因为,腐败交易不仅会增加交易过程中的成本,而且会让交易的收益给了行贿的上市公司或个人,这时,行贿的上市公司或个人的经济效益不是建立在市场竞争力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持有特权的渠道中,并通过这些特权形成对市场的垄断,排斥有效率的上市公司进入和参与,使得生产性活动中投入的资源减少,使整个市场运作处于“逆向选择”的无效配置的态势下。例如.为什么一些上市公司一圈到钱之后,不是把融集到的资金运用到实体经济,而通过所谓的委托理财又流入股市。还有,中国的上市公司越是没有业绩,越是成为股市炒作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整个股市要想健康地发展是不可能的。

其次,腐败必然会导致上市公司管理不善,整个股市劣质上市公司、劣质产品和劣质服务泛滥。因为,在腐败广泛存在的情况下,任何行贿的上市公司或个人都会把其贿赂成本摊入到其产品或服务中,这样或是降低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或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机制必然使投资者并不关心所投资的上市公司的业绩,而是关心他们从这些交易中获得多少个人利益。为了获得个人利益,行贿的上市公司会通过权力来操纵市场、独占市场,把上市公司的个别成本强加给社会来承担;腐败官员则会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权力按照上市公司支付贿赂的能力和意愿而人为地设置各种障碍,从而降低整个社会经济运作效率。目前,中国股市为什么欺诈造假,假数据、假报表、假业绩等泛滥无不是与权势者腐败有关,而这必然造成了整个中国股市的无效运作,造成了整个中国股市面临着最大的困境和风险。因此,严厉打击腐败也应该是整顿股市秩序最为重要的方面了。

(200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