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国名人成功密码
14942100000063

第63章 丁肇中:苏东坡的名言让他受用一生

丁肇中(1936—),祖籍山东日照,著名物理学家。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开学第一天,丁肇中在校门口,被高高悬挂的横幅吸引住了。横幅上醒目地写道:“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是校长为勉励学生努力学习摘录的苏东坡的名言。丁肇中觉得这句话说得实在是太好了,于是他决心把这勉励当成自己今后学习的座右铭。

丁肇中的父母亲都是教育家。他出生时,正值日军发动侵华战争,一家人疲于躲避战火,生活动荡。丁肇中因此没能受到正规的小学教育,他在颠沛流离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生活。

12岁时他随父母辗转到了台湾,考入台北的成功中学,一年后又考入了台北一流的建国中学。开学第一天,丁肇中在校门口,被高高悬挂的横幅吸引住了。横幅上醒目地写道:“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是校长为勉励学生努力学习摘录的苏东坡的名言。丁肇中觉得这句话说得实在是太好了,于是他决心把这勉励当成自己今后学习的座右铭。

丁肇中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没有上过小学,于是在中学开始了强补。他学习刻苦,成绩十分优秀,尤其喜欢数理化。他的一个同学曾在毕业纪念册上留下这样的赠言:“你的理科可以说在班上无敌手,我希望你集中全力向理科进攻,发明几个丁氏定律!”看了同学的赠言,丁肇中深受鼓舞,他又想起了苏东坡的那句话,信心更足了。

20岁时丁肇中只身赴美,进入密执安大学,1962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选定实验物理作为他的主攻方向。他领导一个小组在纽约的布鲁克国家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以寻找新的重粒子。实验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可想而知。可是“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是他人生的座右铭,干什么如果没有一股超凡的毅力又怎么能取得成功呢!

1974年11月12日,已在实验室里夜以继日地工作了两年多,全心全力攻关的丁肇中兴奋地向全世界宣布,他的小组发现了一种未曾预料过的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与此前人们所发现的粒子不同的是,这种奇怪的粒子有着两个独特的性质:质量重,寿命长。因而可以断定:它一定来自第四夸克。这个发现推翻了过去认为世界只有三种夸克组的理论,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影响之大难以估量。因此,丁肇中的发现被科学界称为“物理学的十一月革命”。

1976年,丁肇中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还热心培养中国高能物理学人才,经常回国选拔年轻科学工作者去他所领导的小组工作;并受聘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成功密码:

同样是苏东坡的名言,如果在课本上读到,也许就会一扫而过,过目即忘。而横幅挂在校门口,就显得特别醒目,撼人心灵。我们不能不承认这位校长的用心良苦。这种教育是无声的,却是最令人受益的。丁肇中正是看了校门口的那句话,才立志发愤苦读,并最终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