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国名人成功密码
14942100000034

第34章 康有为:祖父的藏书开阔了他的视野

康有为(1858—1927),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清末“戊戌变法”的主要发起者。

康有为还从祖父的藏书中,第一次看到了《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等一批介绍世界各国历史地理的书籍,读了利玛窦、徐光启等人编著和翻译的书,他们是中国向西方学习近代科学的先驱者。这些译著为康有为打开了一扇窗,对他后来向西方学习、推行变法维新起了重要作用。

康有为的祖父和父亲都担任教育方面的官职,是书香门第。康家的书楼环境优美,藏书丰富,是南海县有名的藏书楼,也是康有为童年时代汲取知识、受到启蒙的地方。

康有为自幼就非常聪明,5岁时能够背诵上百首唐诗,6岁进私塾读书。他读书特别刻苦,每天天色微明,他就端坐在书桌旁,琅琅的读书声打破了寂静的黎明;太阳下山了,天色昏暗,他又捧着书到廊檐下,借着落日的余晖,手不释卷地阅读;晚上点起一盏小油灯,常常读到半夜三更,祖父多次催促才上床睡觉。

康有为不喜欢和同龄的伙伴玩耍,孩子们见他一天到晚书不离手,都叫他书呆子。康有为不以为然。他写了一副对联挂在门两边:“大翼垂天四万里,长松拔地三千年。”他用庄子的一个典故,借此抒发他的鸿鹄之志。

祖父康赞修对康有为影响很大,特别是父亲去世后,11岁的康有为就随着祖父到任职的连州和广州。祖孙二人形影不离,经常在一起读书诵经,谈古论今。端午节到了,连州举办龙舟大赛,江中龙舟竞渡,岸边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万众欢腾。康有为看到这壮观的景象,诗情大发,写了一首二十韵的诗篇,众人争相传看,纷纷赞叹,地方官还奖给他一套文房四宝。

连州一带有许多历史遗址。祖父经常带着他到处参观,一边观看遗址古迹,一边慷慨陈词,抚今追昔;遇到先哲和名士的碑帖诗文,就给孙儿详细讲解,并且借题发挥,给康有为指点和启发。

祖父在连州掌管教育时,康有为常常在祖父的书桌上看到清政府发下来的内部文件《邸报》,上面记载着许多国家和朝廷的政治大事。他第一次知道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这些人物,了解到他们正学习西方办工厂,还知道外敌不断挑衅中国的海防,这些新闻使康有为大开眼界。

康有为还从祖父的藏书中,第一次看到了《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等一批介绍世界各国历史地理的书籍,读了利玛窦、徐光启等人编著和翻译的书,他们是中国向西方学习近代科学的先驱者。这些译著为康有为打开了一扇窗,对他后来向西方学习、推行变法维新起了重要作用。

1888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乡试,被主考官评为第三名举人。可是到发榜的时候,他的名字却不在榜上。原来康有为曾经给光绪皇帝写过一封要求实行改良的信,他在信上说,现在国家处在危急关头,如果赶快变法,还能挽救。再拖上几年,就不可收拾了。一个顽固透顶的叫徐桐的老官僚看到了这封信很生气,他认为,像康有为这样的小人物,居然要皇上实行变法,是一种“越格犯上”的行为,这种人怎么能用呢,于是他就派人把康有为的名字划掉了。

康有为落榜以后,心情沉重地回到故乡。他决心培育一批人才,同自己一道推动中国的变法。他自建的学堂名字叫“万木草堂”,康有为把课堂当作宣传变法的讲坛。他对学生分析了中国现在的形势:外边是强敌入侵,国内灾难不断,当官的吃喝玩乐,百姓民不聊生,我们的国家正在危急存亡关头。最后总结道,我们的国家为什么像现在这样,就是因为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实行变法。学生们听到康有为充满感情的讲解,大受感染。

1895年4月,1300多个举人联名给光绪皇帝上书请愿,史称“公车上书”。这次请愿的主要发起人就是康有为。“公车上书”虽然没有阻止《马关条约》的签订,可是康有为变法的主张从此传播到全国各地。

1897年,康有为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又被帝国主义强盗强行割去不少,心中忧虑,第五次上书给光绪皇帝要求变法。后来等到全国举人到北京考试的时候,康有为联合举人,成立了“保国会”,并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他认为我们的国家到了危急时刻,祖宗之法非变不可。顽固派看到康有为组织团体鼓吹变法,非常恐慌,上书给光绪皇帝,诽谤康有为。在顽固派的高压下,“保国会”解散了。可是维新变法的呼声却越来越高了。

康有为变法的主张,慢慢地渗入到光绪皇帝的心里。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发布诏书,决心实行变法。几天后,他在颐和园的仁寿殿召见康有为,想当面听一听康有为的意见。他们分析了国内外形势,谈了两个小时。光绪皇帝坚定了变法的决心。他重用康有为,决定变法。

虽然最后“戊戌变法”因为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干涉而失败,但康有为主张变法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如果说祖父的藏书为他打开了追求变法的一扇门,那么他维新变法的思想也为近代社会打开了追求进步的一扇窗。

成功密码:

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进步。康有为正是在《海国图志》等书籍的影响下,眼界变得开阔起来。是西方进步的科学知识使他萌生了改革的念头。虽说维新变法最终失败,但是他的思想仍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毕竟“维新变法”的理念推动了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