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生活 学会享受
14923900000013

第13章 自信人生成就辉煌(5)

24.成功的基础是自信

保罗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新闻记者。他在6岁时以难民身份抵达美国,开始在学校里因不会说英语而深感痛苦。他受到同学讥嘲时不是大打出手,便是转身逃避,结果养成了他所说的“难民心理”。这种心理表现在诸如此类的想法:“不要破坏现状”、“到了人家这里就该知足”以及“这种东西轮不到你”等等。

后来他在一次夏令营活动时,生命有了转折点。“他们要我担任营里最有地位的职务——岸边指导员,因为我具备必要的资格,”保罗说,“这时,我照例听到一个内心的声音提醒自己:这种东西轮不到你赢。你不是第一流的人。可是,出乎意料之外,就像灯光忽然亮了似的,我一下子变得恍然大悟。现在应该轮到我了。于是,我便答应担任那个职位。”

保罗不能肯定他当时怎么会恍然大悟。可是那一刻的确改变了他的一生,使他摆脱了心理羁绊,而变成“在我的世界里的真正自己”。

好的念头不会自动地在我们的生活中产生。我们之所以能够发展,是因为我们决心要发展,是因为我们积极应付我们的遭遇。

成功的人都知道,坚定不移涉及到抉择,而抉择则涉及风险,敢不敢冒风险,就看你有没有信心。

一位58岁的农产品推销员奥维尔·瑞登巴克以不同品种的玉米做实验,设法制造出一种松脆的爆玉米花。他终于培育出理想的品种,可是没有人肯买,因为成本较高。

“我知道只要人们一尝到这种爆玉米花,就一定会买。”他对合伙人说。

“如果你这么有把握,为什么不自己去销售?”合伙人回答道。

万一他失败了,他可能会损失很多钱。在他这个年龄,他真想冒这个险吗?他雇用了一家营销公司,为他的爆米花设计名字和形象。不久,奥维尔·瑞登巴克就在全美国各地销售他的“美食家爆玉米花”了。今天,它是全世界最畅销的爆玉米花,这完全是他甘愿冒险的成果,他拿了自己的所有一切去作赌注,换取他想要的东西。

“我想,我之所以干劲十足,主要是因为有人说我不能成功,”现年84岁的瑞登巴克说,“那反而使我决心要证明他们错了。因为,我有这个信心。”

生活悟语

自信是成功者的必备条件。那为什么一些自信的人不能成功呢?因为他们除了盲目自信之外更表现出自大。

25.上海滩奇迹之王

被誉为“上海滩奇迹之王”的周云光以善于抓住不是机会的机会来创造奇迹而闻名于上海。如果说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那么周云光就是这乐园中最为风光的几位人物之一。

周云光的银行是在非常险恶动荡的环境中建立的。银行诞生不久,便面临外商银行和钱庄两大国际和国内金融集团的夹击。当时的上海租界内外,外国银行林立,美国的花旗、汇兴,法国的东方汇理,英国的汇丰、麦加利,日本的三井、住友、三菱,比利时的化比、中法实业,德国的德华,俄国的道胜,荷兰的安达等银行,都是实力异常雄厚的金融财团。外商银行依靠强劲的实力,根本看不起中国的银行,周云光的上海银行更是没有被放在眼中。不少人都认为上海银行的倒闭是迟早的事情。

开办伊始,周云光经常能听到一些嘲笑说:“中国的银行是不可能办好的。”而此时,国内金融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远的不说,仅上海钱庄中就涌现出了诸如齐丰、同康、源康、庆富等实力超群的大钱庄,它们不仅具有票据交换机构,可以依此制定拆息,银行间的票据交换必须要托钱庄来办理。而且,几大银行之间也达成了默契,相互间都有成文的君子协定。

实际上,在复杂交错的金融市场上,钱庄俨然以仅次于外商银行的老二自居。华资商业银行,实际上是在外商银行和钱庄的夹缝中讨饭吃。周云光明白上海银行既无强大政治势力,又无雄厚经济基础。因此,对于这家“小小银行”来说,首要的任务是站稳脚跟;而要想站稳脚跟,必须从服务质量和内部经营上下功夫。周云光知道这才是银行生命的源泉。

善于观察的周云光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外商银行和钱庄注重吸纳大户存款,而对小额存款颇为轻视,所以,他就以此为突破口,特别看重小额存款,把它作为上海银行能否成功的关键。他十分强调“服务社会”,主张“人争近利,我图远功,人厌细微,我宁繁琐”的经营方针。

正因如此,他经营的上海银行特别标出“储蓄”字样,非常明显的表示该行“以提倡储蓄发展商业为本”。为了吸引小额存款,周云光别出心裁首先提出“一元开户”,也就是说只要有一元钱,就可以在上海银行开户。“一元开户”是针对上海的广大市民阶层专门设立的,因此,在当时中国金融界是前所未闻的新鲜事,这件事在上海金融界一时引为笑谈,认为有失一个银行的身份。

甚至,就连老百姓也难以相信,当时,有一个顾客听说后决定亲自去试一试,他拿上150元钱,要求办理150个户头的存折。上海银行当即满足了他的要求,很快为他开立了150个户头。消息传出,许多小有积蓄的人纷纷登门,一下子便打开了储蓄业务的局面。

由于符合广大消费者的心理和经济利益。“一元开户”很快受到城市中下层市民的普遍欢迎,那些低收入的教师、公职人员、家庭主妇、自由职业者以及部分小商人和手工业主,争先恐后,纷纷将平时劳动收入及个人所得存入上海银行。这项在创办初期遭到银行业同行们讥笑的创举,一时间大获成功,风靡整个上海滩。以至于后来竟被上海各大银行相仿效,就连像中国银行这样官办的国家银行也放下了面子,积极提倡这种业务。

“一元开户”的成功使周云光在创造了一个神话,迅速成为人们街头巷议的人物。人们由衷地佩服周云光的精明和眼光。在“一元开户”打开储蓄局面后,周云光并没有满足,他又乘胜追击,采取了上门服务的办法,亲自率领银行员工到各大专院校开办学生储蓄、教育储蓄。

由于上海银行登门服务,手续简便,态度热情,深受师生欢迎。周云光进而在一些重点院校设立固定营业机构,进而为学校代发教职工薪金,促进了储蓄业务的拓展。接着,周云光乘胜追击,又发明出在工人居住区开办职工储蓄这一高招,同时他还在市民中办理定活两便、零存整取、礼券储蓄、存本取息等各种新型储蓄。这些方便顾客的措施在上海滩无疑是空前的,在当时极富开创性。周云光不畏艰险,敢拼敢闯在中国金融史上导演了一幕幕令人回味无穷的经营神话。

能在作为冒险家的乐园——旧上海的金融界独领风骚,周云光自有一份过人的能力,除开个人的奋斗,除开机遇的惠赐,周云光还以令人折服的个人魅力,在各种势力之间巧妙周旋。因为旧上海的金融市场是当时时政的畸形产物,是极不规范的。要想成功就要付出比在其他地方更多的心血,还要洞悉具体的国情。两者兼具方能争取机会,机遇来之不易,尤其是在逆境中,它需要人们以双倍的努力去发掘,即使头破血流也在所不辞。周云光的成功就是一个鲜活的佐证。

生活悟语

人争我弃,人弃我取,是一种特殊的战略战策,可用于军事上,亦可用于商战上,皆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也需要对自己充满信心,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26.不能得理不让人

张厂长接待一位前来投诉的不速之客李先生。李先生怒气冲冲地对张厂长说:

“你们的美容霜,干脆叫毁容霜算了!我的18岁的女儿用了你们厂的‘美达青春霜’后,面容受到很大破坏,现在连门都不敢出,我要你们负责!我要你们赔偿我们的损失!”

张厂长听完,稍加思索,心里明白了几分,但他仍诚恳地道歉:“是吗?竟发生这样的事,实在对不起您,对不起您的千金。现在当务之急是马上送孩子去医院,其他的事我们回头再说。”

李先生本来是想骂一顿出口窝囊气,万万没想到厂长不但认真,而且真的挺负责任。想到这里,既高兴,又感激。说到做到,厂长亲自陪同他们父母去医院皮肤科检查。

检查的结果是,李先生的女儿皮肤有一种遗传性的过敏症,并非由于护肤霜有毒所致。医生开了处方,说过两三天会痊愈的,不会有任何后遗症。

这时,父女的心才放下来。只听厂长又说:

“虽然我们的护肤霜并没有任何有毒成分,但令千金的皮肤产生不良反应,我们是有责任的。因为虽然我们产品的说明书上写着‘有皮肤过敏症的人不适合用本产品’,但小姐来购买的时候,售货员肯定忘记问是否皮肤过敏,也没向顾客叮嘱一句注意事项,致使小姐误用这种产品。”

李先生的女儿听到此话,拿过美容霜仔细看一下,果然,包装盒上明确说明哪几种人不能用,只怪自己没详细问清或看清就买来用了,心中不禁有些懊丧。厂长见此情景便安慰她:

“小姐,请放心,我们曾请皮肤科专家认真研究过关于患有过敏症的顾客的护肤品问题,并且还开发了好几种新产品,效果都很好,等过两天您痊愈之后,我派人给您送两瓶试用一下,保证不再会出现过敏反应,也算我们对今天这件误会的补偿。您看如何?”

事情结果自然向好的方向发展了。

这件事本身,厂方没有任何责任,完全是由于顾客粗心所致。但是,厂长并不这么看,顾客粗心固然是事实,但如果我们在销售过程中再细心一点,不就可以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吗?另外,一开始厂长心里已明白几分,可能是小姐皮肤过敏所致,但是这要有确凿的科学证明,顾客才能消除误会。为了对顾客负责,为了弄清症结所在,当听到李先生投诉时,便当机立断陪李家父女去医院检查,取得有力的证据。

最后,“有理更让人”,厂长向李家父女解释清楚误会后,不但没有丝毫责怪李家父女的意思,还向李家父女继续赔不是,赢得他们的好感。

当听完顾客的投诉后,如果责任确在我们,我们应毫不犹豫地向顾客表示歉意,并提出补救的办法。但是,虽说顾客就是“上帝”,但“上帝”也有搞错的时候。如果是由于顾客的责任而发生的误会该如何处置呢?

首先,仍耐心听取顾客投诉,弄清责任的归属。产生误会后,要婉转解释,但绝对不要正面批评顾客。当顾客郑重其事地向我们投诉时,即使是他发生了误会,我们也绝不能直截了当地对他说:“不,先生,那是您误会了,绝不会有这种事。”或者:“先生,您有没有搞错啊!我们公司怎么会让这样的产品出厂?”

这样,更会加深误会与不满,扩大顾客的愤怒情绪。结果要是顾客发生对抗心理,就糟透了。所以说,作为厂家,对因误会而投诉的顾客采取“有理更让人”的推销术是很具有普遍意义的。

生活悟语

有时“以退为进”在为人处事中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人们在处理任何事情时都需要用到宽容和忍让,用自己博大的胸怀去面对突如其来的麻烦和困难,才能取得和气友善的结果。

27.相信自己就会成功

威尔逊在创业之初,全部家当只有一台分期付款赊来的爆米花机,价值50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威尔逊做生意赚了点钱,便决定从事地皮生意。如果说这是威尔逊的成功目标,那么,这一目标的确定,就是基于他对自己的市场需求预测充满信心。

当时,在美国从事地皮生意的人并不多,因为战后人们一般都比较穷,买地皮修房子、建商店、盖厂房的人很少,地皮的价格也很低。当亲朋好友听说威尔逊要做地皮生意,异口同声地反对。

而威尔逊却坚持己见,他认为反对他的人目光短浅。他认为虽然连年的战争使美国的经济很不景气,但美国是战胜国,它的经济会很快进入大发展时期。到那时买地皮的人一定会增多,地皮的价格会暴涨。

于是,威尔逊用手头的全部资金再加一部分贷款在市郊买下很大的一片荒地。这片土地由于地势低洼,不适宜耕种,所以很少有人问津。可是威尔逊亲自观察了以后,还是决定买下了这片荒地。他的预测是,美国经济会很快繁荣,城市人口会日益增多,市区将会不断扩大,必然向郊区延伸。在不远的将来,这片土地一定会变成黄金地段。

后来的事实正如威尔逊所料。不出三年,城市人口剧增,市区迅速发展,大马路一直修到威尔逊买的土地的边上。这时,人们才发现,这片土地周围风景宜人,是人们夏日避暑的好地方。于是,这片土地价格倍增,许多商人竞相出高价购买,但威尔逊不为眼前的利益所惑,他还有更长远的打算。后来,威尔逊在自己这片土地上盖起了一座汽车旅馆,命名为“假日旅馆”。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好,舒适方便,开业后,顾客盈门,生意非常兴隆。从此以后,威尔逊的生意越做越大,他的假日旅馆逐步遍及世界各地。

威尔逊的经历告诉我们:能否坚持自信与人生的成败息息相关。

大音乐家华格纳遭受同时代人的批评攻击,但他对自己的作品有信心,终于战胜世人。达尔文在一个英国小园中工作20年,有时成功,有时失败,但他锲而不舍,因为他自信已经找到线索,结果终得成功。

19世纪的英国诗人济慈幼年就成为孤儿,一生贫乏,备受文艺批评家抨击,恋爱失败,身染痨病,26岁即去世。济慈一生虽然潦倒不堪,却不受环境的支配。他在少年时代读到斯宾塞的《仙后》之后,就肯定自己也注定要成为诗人。济慈一生致力于这个最大的目标,使他成为一位名垂不朽的诗人。他有一次说:“我想,我死后可以跻身于英国诗人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