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修炼快乐
14923100000037

第37章 修炼行为——快乐无边(1)

人类的行为是思想的最佳译员。

——洛克

快乐修炼始于我们对责任的认同,为了责任的切实践行,我们通过自强和自信打造了自己忠诚的品性,并针对影响我们践行责任的客观环境——人际关系进行了正确的调整。这一切使我们有可能使自我实现的过程得以顺利地进行,从而获得工作的快乐。然而,我们修炼快乐所要收获的不仅仅是工作的快乐,我们通过工作与责任实现自我价值,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生的快乐,或者说是打造自己快乐的人生。因而我们在修炼快乐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节如何面对工作中的不快乐因素

在工作中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创造劳动成果,可以使我们获得工作的快乐。反之,不和谐的人际关系与阻碍我们获得劳动成果的人和事也必然会妨碍我们获得工作快乐。那么工作中令人不快的因素有哪些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呢?

一、如何面对工作压力和令人讨厌的工作内容

毫无疑问,工作压力不但严重妨碍我们工作的快乐,还会严重损害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现代科学研究证实,工作压力会增加人们失眠、忧郁和焦虑的几率,降低人们的免疫力,引起慢性的肌肉疼痛和偏头痛。

如果你经常觉得自己赶不上工作进度,或在工作中受到不公平的对待;或被人忽视、被人欺负;或者要经历重大变化,对未来怀有恐惧感;或者对工作内容的完成缺乏技能和信心等等,那么你就会感觉到工作压力非常大。应注意的是工作时间的长短与工作压力轻重之间没有关系,而在于工作时的自我状况如何。

面对工作压力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办法予以调整:

1.转移注意力,暂时休息;

2.寻求合作与帮助,解决工作环境所存在的问题;

3.提高自己的技能与信心;

4.看心理医生等。

任何一种工作,甚至包括与自己兴趣相符的工作,都不可能是完全或者永远有趣和令人兴奋的,每个工作都会有令人厌烦的时候和内容。不断地机械重复和例行公事、安排欠妥的任务分配、需要和某些讨厌的人打交道的项目、不公平的人事调配,都可能是令人生厌的工作。

如何面对这些使我们不快的情况呢?

当然,如果你的工作内容绝大多数时候都会令你厌烦,那就简单了,换个工作大概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但是,如果只是在工作中偶尔碰到些令人厌烦的内容,那么完成这些工作的方法就会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在第一章中介绍的可以以“游戏”的心态或办法来工作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它即使不能让这些工作内容变得有趣,但起码也可以让你忘掉一些不快。因此,当你面对那些令人不快的工作内容时,不妨采取下面的心态和步骤来完成它。

修炼:

1.提醒自己:与其不断抱怨,不如集中精力来完成它吧。

2.鼓励自己:让我来做一件很有挑战性的工作吧。

3.提高自己:这回我应该比上一次完成的速度快10%。

4.修炼自己:我可以想出办法把它变得有趣些。

5.还有一种办法,那就是找到对这件事感兴趣的同事,把他推荐给负责调配任务的上司。因为人和人是不同的,你认为非常烦人的任务,也许某位同事会非常感兴趣。如果条件允许的话,通过选择,来使自己与同事各得其所,应该是个不错的办法。

二、如何面对不平等待遇和恃强凌弱的风气

渴望公平与平等是人类最起码的生物学层次上的愿望,在当今,它更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生存状态。工作的薪酬、职位、奖励以及福利待遇也许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它们是否是公平的体现。虽然仅有公平并不足以让我们在工作中感觉快乐,但不公平却足以让人们失去工作的动力。

如果你是偶然在工作中遭遇不公平,那么不妨找你的上司去申诉。当然这种申诉不应该以抱怨为目的,而是应该客观地阐明事实,说明自己的感受,并听对方的解释。在这个问题上,不用担心什么,因为公平是这个社会普遍认同的行为原则,没有人会公然地坚持不公平的错误做法。但如果在你的公司中,不公平已经成为一种风气或文化,你又无法与之同流合污或认同,那么最好的办法是离开。

不公平实际上是恃强凌弱的一种表现。现实中,恃强凌弱会有很多种表现方式。例如在工作上挤兑、欺负某人;孤立、排挤某人;蔑视、中伤某人。无论它们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都是恃强凌弱的行为,这种行为会给人的身体和精神上造成极大伤害。因为人类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人类的归属感是人最深层次和最本质的需求。或许被欺凌的人自身有着许多令人不快的毛病,但恃强凌弱会彻底破坏掉人的归属感。而且,恃强凌弱的风气一旦形成,必将破坏整个集体的工作快乐,也必然影响到团队整体的工作效率。

如果你自己虽然没有遭到欺凌,但看不惯这种恃强凌弱的风气,那么你就有责任去帮助那些被欺凌者。因为这不但关系到你工作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更关系到你自己的工作快乐。

修炼:

1.面对恃强凌弱,我们应立即和相关的人进行沟通,看能否消除对方的误会与隔膜,或者让他感觉到你的不好欺负,使他的行为有所收敛。

2.假如你的领导是一个有正义感和责任心的人,你可以找他请求帮助。在恃强凌弱是个别行为时,领导的话应该是有权威性的;但如果恃强凌弱已经形成团体的风气,那就不可能彻底解决问题。

3.申请调换工作。

4.如果这一切都无济无事,那么最好的办法是离开这里。

三、如何面对工作中的冲突

对于工作中的争端无论你是多么善于回避,最终的结果总归还是无济于事。你也不可能在工作冲突中真正赢得胜利,如果你“赢”得了某次冲突,那就意味着已经种下了一次输的种子。因为,这种赢并没有解决真正潜伏的问题,它会在日后遇到其他问题时重新出现。面对工作冲突,最好的办法是通过沟通来解决产生冲突的问题本身。长时间未解决的冲突,会导致交流的中断和敌对状态的产生,或对整个团队的工作造成损害,会让我们在工作中情绪消沉。

修炼:

1.要认识到工作冲突不可避免。

没有人可以找到一个没有冲突的工作场所,工作冲突也不代表着人的品德如何。工作是由人们的关系构成的,如果你在工作关系中的位置是确定有效的,那么发生工作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2.及时处理冲突,宜早不宜晚。

企望冲突自行地消散只是个美好的愿望,这种情况鲜有出现。真正要让冲突消失,还得靠我们的正面面对和解决。在大多数情况下,冲突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越来越严重,最好的办法是及时处理它。

3.探求产生冲突的原因。

谦让和逃避都不可能真正地解决冲突,找出冲突背后的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办法,才是解决冲突的有效手段。

4.使用建设性的语言沟通。

在解决冲突的沟通中,不要使用质询、抱怨、责备甚至谩骂和攻击性语言。应尽量使用使人感到是希望解决问题的语言。这样可以使艰难的谈话有一个沟通的基础。降低相互间的敌意、误解和谴责,抛弃问题的表面现象而直触问题的本质,从而最终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5.借助外部力量调停。

或许有些冲突难以调和,矛盾双方都无法解决,那就不妨寻求他人的帮助。旁观者清,找领导、人事部门或其他同事充当第三方调停人,应该能制定出大家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四、如何面对消极的同事

在第五章我们曾讲了不抱怨的法则,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总会碰到喜欢抱怨的人。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没有不抱怨的人,在工作场所更是如此,总会有人因为自己怀才不遇、时运不济、社会不公、健康欠佳而怨天尤人。在任何情况下,他们都喜欢看事情消极的一面。而且,对他们而言,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莫过向周围的人发泄,传播他们的不满和抱怨情绪。

喜欢抱怨的同事在我们身边喋喋不休地渲染他们的消极情绪,难免会影响到我们原本快乐的心情,尤其是当你不得不长久地和喜欢抱怨的同事共事时,那的确是让人感到烦恼的事情。这种恶劣的情绪会不断地蔓延传染开来,原本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很可能被搞得沉重而郁闷,甚至严重影响到工作效率。?e004面对这种消极型的、喜欢抱怨的同事,我们应该知道,这种抱怨已经成为了他们的生活习惯和生存方式。如果不从根本上修正自己的价值观,他们永远不会改变自己。因此,我们要明白:

1.用积极的话语或行动激励他们是没有用的;

2.给他们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也不会有效果;

3.对他们的抱怨予以反击或批评也并不能改变他们;

4.忽视或躲避他们也无济于事;

5.附和他们的抱怨也不可能消除他们的抱怨。

虽然我们知道靠自己的力量难以改变消极同事的态度,但是我们必须维护自己良好的工作环境。因此我们不妨采取心理学上“同理心”的简单方法来应对我们面对的抱怨者。这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有效的,但也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奏效。可是这种方法至少可以让你避免成为抱怨的恶性循环中的一环,可以避免因你的不当反应,使抱怨声越来越多。

修炼:

大多数抱怨者并不企望你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而只是希望获得你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换位思考与理解。当你站在他们的角度对其处境表示理解时,他即获得了“同理心”,其抱怨已经达到目的。例如,你对某人的抱怨说:“喔,太糟了,我真不知道你怎么才能处理这些问题。”他会说什么?很多抱怨者会说:“嗯,其实也没那么糟糕。”抱怨的话题也会就此结束。当然,当向抱怨者奉送上我们的“同理心”时,态度一定要真诚,否则,很可能招来他对你的抱怨。

五、如何面对难以相处的上司

除了上面我们讲的令人不快的因素外,工作中最令人懊恼的莫过于碰到了个吹毛求疵、毫无人情味、蛮横而能力低下的管理者。西方有一项对辞职员工的调查表明,辞职者中有75%的人是因为或至少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的领导者。坏上司之所以会对我们产生这么大的影响,是因为他们直接管理着我们,他能改变我们的工作环境,影响我们的工作成果,决定我们的工作状态和待遇,更糟糕的是,他们有着解雇我们的权力。由此可见,遇到坏老板或坏上司是件多么令人不快的事,没有什么比一个坏老板或坏上司更能使工作变得糟糕的了。

除了坏老板和坏上司之外,令工作不愉快的另一大原因是难以相处的同事,生硬粗暴、蛮不讲理、自以为是、固执己见的人哪里都有。对他们,你同样可以采取我们下面要讲的对待管理者的方法来与他们沟通。重要的是,自己要知道,问题永远不会自己消失,无论结果如何,善意的沟通总比毫无作为要强,无论是坏上司还是霸道的同事,都有着沟通的可能性。

尽管坏老板或坏上司有着决定我们工作状态的权力,但如果你碰巧遇到了他们,也并非毫无办法可言。

修炼:

1.判断他们“坏”的主观故意程度。

工作中,我们可大体将坏老板坏上司依其主观故意程度分成三类:

①不知道自己很讨厌;

②知道自己讨厌,并且想改变这种状况;

③不想知道自己讨厌,也不想做什么改变。

①类管理者仅仅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从来没有人告诉过他们,他们的行为对工作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②类管理者知道自己的错误,也想改进,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他们难以突破自身的局限。在这两种情况下,他们都需要我们的支持和善意的帮助。

③类管理者拒绝承认自己“坏”,或者他们在内心就将不平等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他们并不认为员工应该在工作中享受到快乐,他们只是认为权力和金钱使自己高人一等。因此他们拒绝学习和提高,只会一味地固执己见。对这些管理者,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快远离他们。

2.假设没有不良企图。

当你的老板或上司因某些事让你在工作中感到苦恼时,这或许并非他的本意。假设他们的本意是好的,产生这样的结果只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失误。这种假设可以使你冷静地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3.给你的上司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计划。

假如你的老板或上司属于①类或②类,那就应该让他知道如何改进。向他阐明造成员工不快乐和工作效率低下的原因,明确指出这种行为对员工和工作产生的不良影响。尽管下属和管理者之间的权力不对等会使这种行为具有一定的风险,但你不说,他就永远不懂。实际上所有的领导者都需要诚实、有建设性的意见。

4.选择合适的时机,尽快沟通。

和管理者的沟通应尽量选择安静、不受打扰的正式场合。这样一方面显示出你的郑重,另一方面也容易引起对方的重视。而且使双方有充足的时间展开讨论。沟通要尽快,发现问题就要及早沟通,这样才能显示诚意和就事论事的合作态度。

5.提出具体的富有建设性的建议。

如果可能的话,向你的上司可以提出取代先前行为的具体措施,并说明这种替代可能产生的更好效果。给上司提意见,或许会让你感觉到紧张,但优秀管理者是会感谢那些能够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下属的,他们不会放弃任何能让自己学到将工作做得更好的机会。同时,他也会从你的行为中发现你的责任感和忠诚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