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名人大传(全集)
14913500000262

第262章 列宁(1)

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领袖(前苏联1870~1924)

生在革命之家

1870年4月22日,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城(现改名为乌里扬诺夫斯克)一个伟大的俄罗斯人民的儿子在这里诞生了。他就是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列宁的父亲伊里亚·尼古拉也维奇·乌里杨诺夫,是国民教育视察员,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小市民家庭,依靠半工半读求学。他性格坚强、工作勤奋,终生献身国民教育事业。列宁的母亲是一位内科医生的女儿。她擅长外国语和音乐,读书很多,待人周到、亲切,并以刚毅过人著称。还有列宁的妹妹名叫玛·乌里杨诺娃。

乌里杨诺夫一家所有的孩子都成了革命者。

弗拉基米尔·乌里杨诺夫是一个健壮而勇敢的孩子,喜欢热闹的游戏,喜欢欢蹦乱跳。五岁时,他母亲就教他读书,他也很勤奋。他每次到了农村就尽心参加各种儿童游戏。就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贫困的俄国农村。他九岁上了中学,是一个优等生。

早在学生时代,他就以能够系统而周密地工作见称。拿他在学校作文的方法来说。首先,他撰写一个简明的大纲,包括引言和结论;然后,他拿张纸一折为二,左面打草稿,有配合写作计划的各种数字和文字。以后的几天里,他在纸的右面写上补充、改正和添改的文字以及从书上参考来的东西等等。最后,他根据这个草稿写出文章——一般先是草稿,然后誊清。

这种对一切工作细心准备的作风成为列宁终身的特征。后来,每写一篇报上的文章或作一次演说,他总是写一个简明的大纲。他准备写一本小册子或一本书时,总要起稿几次,一次比一次详细精确。他同样细心地编辑必要的引文、数字和材料。弗拉基米尔·乌里杨诺夫刻苦努力,以训练工作所必需的恒心和能力。

列宁的父亲还在上小学时就开始了解俄国工人和农民所受到的残酷压迫。他受他哥哥的影响很大,他哥哥亚历山大·乌里杨诺夫是一个意志坚强、坚定冷静又善于思考的青年。亚历山大·乌里杨诺夫是一个优等生,他正在准备进行科学研究工作。他是一个革命小团体的成员并属于“民意党”这个组织。亚历山大·乌里杨诺夫也在工人中间进行宣传,他读过马克思的《资本论》,可以说是站在“民意党”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立场。

1886年,列宁的父亲去世,这是乌里杨诺夫一家一个极大的不幸。那时,列宁正在中学最后一年。1887年,列宁的哥哥亚历山大·伊里奇因谋刺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案被捕并惨遭杀害。哥哥的悲惨遭遇使他终生难忘。

亚历山大被捕及遇害后,从前的亲友大都同他家疏远了,因为同一个革命者的家庭保持友好关系是危险的。

哥哥的死加强了他的革命倾向,但是他探索的是一条与他哥哥不同的、跟****制度作斗争的道路。

哥哥的被害使列宁不得不思考到他终身事业的问题。他清楚地认识到,必须反对的敌人是****制度、地主、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者。他知道纯粹的文化教育工作(即他父亲终身从事的工作)不能推翻剥削者和解放人民。但是,他也清楚采用恐怖手段也不可能取得胜利,而只会造成阻碍。“民意党”人谋刺亚历山大二世成功了,但是另一个沙皇又取而代之。沙皇制度依然存在。许多高级的警宪官吏被杀死了,但沙皇、地主和厂主的政权并没有推翻。而更重要的是,这种斗争方法对于组织劳动群众和提高他们的阶级觉悟毫无帮助。相反,它对工作有害,因为革命党人的主要精力都浪费在恐怖活动上。它破坏了革命党人同群众的联系,给革命党人和全体人民对于反对****制度的任务和方法造成极其错误的观念。

读过哥哥手里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他就向这些著作请教:劳苦大众应该如何进行革命斗争来求得解放。

他认真地研究其他国家革命斗争的历史以及各民族过去反对****制度和地主的斗争经验。

1887年秋,列宁进入喀山大学。在这里,他结识了一批有革命思想的学生。

同年12月,他参加了反对大学里的警察制度的学生抗议大会。因此他遭到逮捕,被开除学籍并流放到喀山附近的柯库什基诺村。

在柯库什基诺村,列宁认真观察了农民的情况。一年以后,获准回喀山,可是不准回大学。列宁于是认真学习并研究马克思主义。他在乡间度过夏天,先是在柯库什基诺村,后来来到萨马拉省阿拉卡也夫卡村。

那时,喀山已有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列宁很快成为小组的一个积极分子。就在喀山,列宁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

1889年,列宁移居萨马拉(现名古比雪夫)。他在那里生活了四年半,这正是他埋头读书的时候。列宁学了几种外国语,特别是德语,目的是阅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因为这些著作大部分还尚未译成俄文。

同时,他还认真阅读了秘密出版的俄国革命书籍,特别是社会民主主义的“劳动解放社”的出版物。这个团体是由普列汉诺夫、阿克雪里罗得等人1883年在国外组织的。它在俄国进行了广泛的马克思主义宣传。

在萨马拉,列宁准备国立大学的考试。1891年,他第一次到首都圣彼得堡。他考得很好,得到文凭,因此可以注册为律师助手。他的业务,尽管收入微薄,但使他可以独立生活了。

这时,人们感到惊异的是,他这样一个仅仅二十一岁的青年,就能阅读德文、法文著作,懂得英文,已经认真钻研了马克思的《资本论》,还熟读了其他马克思主义著作。

这时,列宁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从德文译成俄文,这种译本在萨马拉的革命青年中间流传了很久。在萨马拉,列宁和阿·斯克略连柯、伊·拉拉杨茨组织了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

在喀山和萨马拉的期间,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奠基人的著作进行了彻底的研究,为自己参加革命斗争进行准备。他切实地着手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而后来他能够发展马克思主义并把它运用到一个新的历史环境。列宁继承了马克思的伟大事业。

马克思在他主要的著作(《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里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力量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阶级、剥削阶级。无产阶级是社会上最受压迫的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它是能够推翻资本主义社会而创造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唯一力量。

马克思透彻地阐述并证明:正因为无产阶级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创造者,在不屈不挠的阶级斗争过程中,无产阶级将推翻资产阶级政权而建立它自己的****。无产阶级****的学说是马克思理论中的基本内容。

无产阶级****是工人阶级的无限权力。无产阶级用这权力消灭了剥削阶级——地主和资产阶级,摧毁了阶级社会,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

马克思的著作是列宁准备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从事革命工作的基石。

马克思所讲的无产阶级胜利的道路也指明了俄国无产阶级必须怎样进行革命斗争。除了研究马克思著作和革命运动,列宁还必须使自己懂得俄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条件。

列宁认真研究了当时俄国的经济情况,以及俄国和国外工人阶级生活和斗争情形。他准备在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中积极工作,并发动劳动人民去推翻****制度和资本主义。

在萨马拉,他在仔细研究统计材料的基础上,撰写了他的第一个论述俄国农民生活状况的科学文献。在这篇论文里,他指出资本主义已经侵入俄国农业,农民分成了阶级,而决不是像民粹派所说的那样是一个整体了;他指出富农如何剥削贫农和一部分中农。

列宁关于农民的知识,不仅是来自统计资料和经济著作,而且是从直接观察农民生活得来的。他夏天住在萨马拉附近乡村,这对他在这方面有很大帮助。列宁不仅仔细观察各阶层农民的生活状况,而且常常与农民长谈,向他们提出问题,倾听他们所要说的话。

同一时期,列宁还熟悉了马克思主义反对者的著作(90年代民粹派的著作),并且不止一次地在研究小组和会议上猛烈地抨击他们的观点。

就是在早年,列宁对一切与他接触的人已产生了一种磁石般的力量。人们同他谈话以后就会感到一种异常喜悦的振奋。

在列宁身上,生活的兴致和乐趣是同非常的机敏与朴实结合起来的,他的精深的马克思主义修养是同他对自己力量的坚定信心相配合的,他战斗的革命热情是同推理的逻辑性和前后一致性以及表达的明白清楚相结合的。

在萨马拉,列宁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革命家了。他已找到了他一生的目标。

然而,在萨马拉没有进行革命工作的机会。那里几乎没有无产阶级,没有大学。列宁渴望到革命中心,到大工业中心去。他决定移居圣彼得堡。

他想在1992年去那里。那时,乌里杨诺夫家刚刚遭到一个新的打击。列宁的妹妹奥里珈,一个有才气的优秀姑娘,因伤寒病死了。她的死对她母亲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只有别的孩子在她身边才能减轻她的悲伤,因此,列宁决定在萨马拉再多留一些时候。

无产阶级革命创始人

在萨马拉的几年,是列宁一生中的重要年代,他灿烂的思想火花在这里迸发,他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这里形成,他找到了一生的奋斗目标。他需要更广阔的活动天地,渴望到革命中心投身于大规模革命斗争的舞台。因此,集中了大批无产者并开展着波澜壮阔革命活动的大工业中心吸引了列宁。1893年8月,列宁离开萨马拉前往彼得堡。

列宁来到俄国政治生活和工人运动的中心彼得堡,开始为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进行大量的思想和组织工作。列宁在彼得堡注册为律师助理,以律师工作作为进行革命活动的合法掩护。并很快就与彼得堡的马克思主义者建立了联系,不久就加入了主要由彼得堡工学院学生组成的马克思主义小组。这是一个人数不多的小组,它在少数先进工人中间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但在列宁到来之前,他们还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学说与俄国工人阶级的迫切政治任务结合起来。年仅23岁的列宁来到彼得堡时,已经是一个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决心为工人阶级解放事业而奋斗的马克思主义者了。因此,他的到来,使彼得堡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朝着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方向前进。当时的列宁已经认识到,要完成俄国革命,不能指望那些具有所谓村社传统的农民,也不能指望那些具有献身精神、准备牺牲生命、单枪匹马干革命的革命知识分子,俄国革命只能由俄国工人阶级来实现。因此,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就是把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灌输到工人群众中去。列宁以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知灼见,卓越的组织才能和对工人阶级事业的必胜信念,博得了大家的衷心敬佩。不久,他便被公认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领袖。

列宁积极地在彼得堡无产阶级中开展工作。他访问工人小组,经常出席在工人住所举行的会议,并且自己领导了几个工人小组。他仔细地研究工人的状况和他们的情绪,了解他们的需求、他们的观点。列宁经常给工人小组讲课,他的课讲得简明扼要,生动具体,令人信服。列宁不愧为是杰出的宣传家和鼓动家,他具有深切的信念,对问题又有深刻的认识,他善于把理论同活生生的现实联系起来,提纲挈领地解释自己的思想,从而使理论明白易懂。由于列宁在彼得堡无产者中的积极工作,彼得堡的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由原来在狭小的小组圈子中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宣传过渡到群众政治鼓动的阶段。1895年11月18日,托伦顿工厂的工人为抗议厂方压迫和要求改善待遇而发动了罢工。这是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开始。列宁后来写道:“从1895-1896年起,从著名的彼得堡罢工时期起,开始了有社会民主派参加的群众性的工人运动。”

列宁在工人群众中进行组织和宣传工作的同时,也积极开展了反对民粹派分子和民粹派思想的斗争。1894年,秘密出版了《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严正批判了小资产阶级民粹派的经济理论观点和改良主义的政治纲领。第一次提出建立工农联盟是推翻****制度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明确地主张建立一个适合于俄国条件的工人政党。

为创建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列宁积极进行组织工作,并为此做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当列宁从萨马拉来到彼得堡的时候,马克思主义已经在俄国得到广泛传播,彼得堡和其他城市都已建立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在工人中进行宣传活动。但这些小组及其活动是分散的,缺乏经常的联系和统一的领导。1895年秋,列宁亲自把彼得堡20多个马克思主义小组联合起来,建立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这是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萌芽,第一次在俄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列宁领导的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在工人中进行了巨大的组织工作和政治鼓动工作,他们举办“星期日学校”等,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引导工人从经济斗争逐步转向反对沙皇****制度的政治斗争上来。列宁指出:沙皇政府最害怕知识和工人的结合,工人有了知识,他们就有了自己的能力,就有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