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宪兵抓住腓特力的衣领,他刚要抗拒,另外两个宪兵从身后把他抓住。他被押到公路下边的田地里。那里正在审讯一名上校军官,一群宪兵分站两排,人人端着卡宾枪,审讯官威风凛凛,宣读判决:“擅离部队,依法枪决!”那上校便被拉去枪决,接着又审讯第二人。
凡是跟部队走散了的少校以上军官,一概枪决。腓特力是美国人,意大利语口音不正,因此被断定是德国间谍,必死无疑。趁宪兵忙于处置新抓来的人之际,腓特力推开两个人冲到河边,跳进河里。
河水冰凉,急流卷着腓特力滚滚而下,岸上不断往水里开枪,腓特力抱住一块飘到跟前的木头,把头缩在木头底下。枪声渐渐听不见了。
不知飘浮了多远,天亮了。腓特力游上岸,顺一条公路走到了从威尼斯到底里雅斯德去的铁路边上,他跳上一节平板货车厢,掀开帆布钻进去,里面是大炮。他躺在炮身下,听着雨点打在帆布上的声音和列车轮子与铁轨摩擦的声音,不觉睡着了。
列车经过米兰时,腓特力跳下车,到红十字会医院去找卡萨玲。但卡萨玲已去施特雷沙。腓特力找了一套平民服装换上,买了一张去施特雷沙的火车票。
火车上,旅客们都在谈战争,看报。腓特力一言不发,因为“我不想知道战争,我要忘掉战事,我与战争单独媾和了”。他在施特雷沙找到了卡萨玲。他们在巴罗美岛大旅馆开了个最好的房间同住,两人相亲相爱,犹如新婚燕尔。
一个风雨之夜,旅店的伙计告诉腓特力,说警察明天早晨会来逮捕他。于是他和卡萨玲连夜逃往中立国瑞士。第二天清晨,他们踏上了瑞士的国土,感到这是一个和平宁静之邦,是个“可爱的国家”,脚下踩的泥土都给人一种快感。
腓特力和卡萨玲在日内瓦湖的东岸一栋农舍式样的木屋里住下来。四周环绕着青松,背后山顶白雪皑皑。一条蜿蜒的小径,盘来绕去通往山顶。山谷里,一条小溪流进湖中,流水哗哗作响。这里是世外桃源,看不到硝烟、听不见炮声。腓特力和战争“没有关系了”。
一个冬天过去了,1918年春天来临。卡萨玲怀孕数月,将要临产。于是,他们移居到洛桑城。
卡萨玲在洛桑的医院里难产。医生同腓特力商定做剖腹手术。可胎儿一取出来就是死的,卡萨玲也在危险之中。腓特力坐在医院走廊上,思考着人的命运和死亡。他想起一次升篝火的情景:火里有块木头上全是蚂蚁,蚂蚁起先成群地拥向木头中央着火的地方,随即掉头又向尾端跑,它们在尾端上叠得高高的掉到火里,有一些逃了出来,身体烧得又焦又扁,大多数烧死在火里。
医生说卡萨玲仍在危险中。腓特力连连祈祷上帝别叫她死:“上帝啊!求您别让她死。只求您别让她死,我什么都答应。亲爱的上帝,我求您,求求您,求求您,别让她死……”可是卡萨玲最终还是死了。护士阻止腓特力进屋去看卡萨玲的遗容,“但是我赶了她们出去,关上门,灭了灯,也没有什么好处。那简直是在跟石像告别。过了一会儿,我走了出去,离开医院,冒雨走回旅馆。”
小说写到这里戛然而止。
腓特力该往何处去?他不知道。他只知道一点,即他跟战争永远告别了。但其余的一切都是模糊不清。他成了一个失去过去,没有现在,看不到未来的人。这便是“迷惘的一代”的典型特征。他们是被战争损害了的,他们的悲剧归根结底是帝国主义战争造成的。
撤退中误被当作德国间谍抓起来并险些送命的遭遇更使他觉得战争的荒谬。于是他心中的“崇高”彻底崩溃。他宣布战争与自己没有关系了,他与战争“单独媾和”转而去追求爱情,他们在日内瓦湖畔过了一段世外桃源的生活,但卡萨玲的遽然死去又使他这种追求化为泡影。
于是,整个世界都在他眼前失去了意义,他陷入无边的迷惘之中。如果说《太阳照常升起》着重描写了“迷惘的一代”的生活状态,那么《永别了,武器》则揭示了这一代形成的社会原因。
当然,卡萨玲之死并无必然性,这似乎冲淡了小说的中心思想,但它加强了腓特力命运的悲剧色彩,以这个角度看,它又强化了作品的反战倾向,把读者带入了更深一层的思索之中。
《永别了,武器》在海明威度过30岁生日以后不久出版。帕金斯在拍给他的电报中说:“书出版之后,评论界的反应很好,前途光明。”评论家马尔科姆说,看到这本书的名称,“不禁使人想起,它像征着海明威同他过去所处的时代,他过去的处世态度以及写作手法永别了”。另一个评论家克里登说,这部小说堪称“现代派作品的顶峰”。
纽约时报的专栏批评家,也是海明威研究专家的帕西·赫金森则认为:“这个关于一位英国护士同一个美国救护队军官的恋爱故事,就其主人公的不幸遭遇来说很像罗密欧与朱丽叶。它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效果,堪称为文学上的新浪漫主义。”新闻出版检查官也说:“这本书里虽然也有粗鄙话,但不严重,因此,如果拒绝出版,那也太过分了,以内容看,书里没有低级趣味的东西,两性关系上的描写从哲学的观点来看也没有过多的渲染。”
小说出版不到一个月,已售出2.8万册,连胡佛总统的藏书中也有《永别了,武器》。
评论界几乎一致的好评使海明威不再是争议的焦点。
海明威终于不负众望。可赞扬之声尚余音未尽,海明威又抛出一本《死于午后》。评论界一片哗然,仿佛海明威故意嘲弄他们。
《死于午后》是海明威九年中七次到西班牙庞普洛纳参加圣弗明节,观看斗牛的产物。它规模不小,有20章。但它不能算是完整的小说,而是由具有小说性质的一连串故事、速写和随笔组成。
海明威试图为文学史增添一部空前绝后的,关于斗牛的史诗性作品。
他在写作《死于午后》的同时,还进行着《斗牛词汇小辞典》的编写工作。由此不难看出,海明威几乎是把描写斗牛,研究斗牛当成了自己当仁不让的职责和“事业”。他在1925年就想写一本《死于午后》这样的书,但是直到七年以后才问世。
他认为斗牛就是没有战争的年代里的战争。战争不是随便可写的,斗牛同样如此,他需要长时间的酝酿、体验和研究琢磨。
为此,他不仅每年去西班牙看斗牛,而且自己也上场斗过牛。库尔特辛格在他的《海明威传》中说:“海明威在庞普洛纳斗过牛,但勇敢有余,灵活不足。他上场的经历很短暂,而且是以受伤告终的。‘那头混蛋公牛是用钢骨水泥做成的’,他后来说。海明威膀大腰圆,在斗牛场上的那副模样与其说是一个灵活的斗牛士,不如说是一部推土机。‘他的嗜酒使他体重增加,呼吸急促,但他总算有了感觉上的体验,他看到了一吨重的黑公牛猛扑过来的凶相,看到了流出粘液的牛嘴和鼻孔以及它野蛮地用蹄子扒沙的情景,也听到了牛受伤时的哞哞叫声。”
他从中“获得了生与死的体验”。
这本书的最后两章尚未完成时,他因车祸险些丧生。他和几个朋友旅行,一天晚上,他们的福特牌旅游车翻进山谷。他被发现时,是两脚朝天地挂在仰翻的车身边上。
万幸的是他只折断一条右臂。
住了七个星期医院以后,他回家养伤。他为未完成的《死于午后》而烦恼不已。波林提出,剩下部分由他口述,她来作笔录。但海明威反对。他说,任何需要用眼睛看的东西,必须通过自己的手写,自己的耳朵听,最后再用自己的眼睛检视才成。他把“亲身体验”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强调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几个月以后,他才用还不太灵便的手写完了《死于午后》。
《死于午后》被誉为斗牛题材的英文著作中最优秀的作品,它对斗牛的描写很真实,记述了斗牛的起源,演变和现状。探讨了这一活动与民俗,宗教,社会心态,民族感情的复杂关系。它大量反映了海明威的哲学思想,文字风格也相当优美。
“海明威”将军
1941年3月,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正处于最困难的时刻。这时,海明威以纽约《午报》记者身份来中国访问。陪同他来访的是他新婚不久的第三任夫人、记者玛莎·盖尔虹。这次访问不仅是海明威个人历史上引以为豪的事,也是中美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
东方之行的第一站是香港。逗留期间,他们了解了港岛和内地的风土人情和抗战简况,还拜访了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女士。3月末,夫妇俩来到位于广东省北部的中国军队第七战区采访。在前线的一个月中,他们跟官兵们同吃同住,并随同部队到处调动。起先是坐舢板顺流而下,然后骑马,最后步行。整整12天时间,天气一直很潮湿,阴雨连绵,海明威夫妇根本没有晾干的衣服可穿。住的地方又肮脏不堪,床板上臭虫成堆。妻子玛莎叫苦不迭。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海明威却始终保持了镇定、幽默的风度。他写信告诉朋友说:“在前线与中国军队在一起,过得很愉快。一路上很艰苦,但挺有趣。”他与军官们讨论军事形势,跟普通士兵聊天,还颇有兴致地品尝了当地出产的蛇酒。
作为抗战时访问国民党统治区的第一位美国知名人士,海明威在重庆受到国民党当局破格的欢迎。******亲自设午宴款待海明威夫妇,并进行了一下午的会谈,由宋美龄担任翻译。采访中海明戚发现******似乎更热衷于打内战,“根本没有民主思想”。
中国之行的高潮是同******的秘密会晤。******当时是中国共产党驻重庆代表。他向这两位美国记者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他的才干、智慧和英俊的外貌给海明威夫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玛莎回忆说:“那天******先生衣着平凡,穿一件短袖开领的衬衫和一条黑色裤子,十分朴素。但他是个伟大的人物。我们认为他是我们在中国见到的真正的好人。假如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典范,那么未来是他们的。”海明威夫妇已敏锐地预感到战后共产党将在中国取得胜利。
在成都他们参观了一座建造中的军用机场。这座能停泊重型运输机的大型机场由八千多名中国工人主要用手工修建。欧内斯特看到几百名工人正用手拖着一个十吨重的石滚子碾压飞机跑道。工人们一边劳动,一边有节奏地喊着号子,号子声好像海浪轻轻地拍打礁石发出的低沉的声音。这让人联想起古埃及法老时代万千奴隶建造金字塔的情景,海明威不由肃然起敬。
访华期间,海明威共写了6篇关于中国军民抗战的报道,它们记录了他对战斗中的中国人民的友谊。回国后向美国******汇报时,他呼吁美国政府不支持******打内战。这对当时处于抗战最困难情况下的中国人民不能不说是很大的支持。
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战,偷袭了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罗斯福总统对日宣战,美国正式投入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不甘清闲的海明威当天就加入了海军,将自己心爱的游艇“皮拉尔号”进行改装,船上装备了无线电台、机枪、手榴弹和几百磅炸药。
那时,纳粹德国的潜水艇在加勒比海地区活动猖獗。盟国的运输船只经常受潜艇的攻击,损失惨重。海明威将“皮拉尔号”伪装成一艘渔船,在海上巡逻搜索德军的潜艇。一旦发现有潜艇的行踪,他们马上用无线电通知附近的美国海军的飞机或炮艇,将其击沉。海明威甚至打算,必要的时候全速开动“皮拉尔号”向敌艇冲去,与之同归于尽。两年中,他和手下9名船员共发现了11艘纳粹潜艇,有力地配合了美国海军肃清这一海域的德国潜艇,因此受到了军方的表彰。
每次海上巡逻任务完成后,海明威往往感到不耐烦,他渴望去执行更出色、更富挑战性的新任务。1944年春,他飞赴伦敦,应邀当上英国皇家空军的特约战地记者,负责报道他们对德国的空袭。留了小胡子的海明威穿上蓝色的英国空军制服,佩戴耀眼的银质肩章,神气非凡,相貌酷似当年的电影大明星克拉克·盖博。但执行轰炸任务并不浪漫,每架出航的飞机随时都有被击落的危险。所以每个人身上都带有一个安全箱。箱内放着一条印有地图的绸手帕、钱、药品、指南针和巧克力。万一飞机被地面炮火击中,机上人员可跳伞,这些东西能维持三天的生活。
选定出击的那天,天气很好,能见度也高。穿好厚重的飞行服和头盔,海明威登上飞机坐在驾驶员里恩旁边的座位上。初次登上轰炸机的他,好奇地东张西望,向里恩不断地问这问那。机上还配有一名投弹手,名叫基斯。
快到中午时分,出击的轰炸机分成两个编队,每队6架。飞机起飞了。起飞后不到5分钟,就几乎看不到陆地,迎面而来的是英吉利海峡。浅蓝色的海面,看上去仿佛是起了皱纹的橡皮一样。不一会儿,轰炸机飞临目标——德军v-2火箭发射场。当飞机作投弹前的俯冲时,地面的高射炮火密集地向他们射击。飞机周围不时有团团黑烟和火花闪现。机舱下方的舱盖打开了,炸弹往下落的时候,海明威禁不住想,这好像是一只大猫一下子生下八只又长又大的铁小猫。这时耳机里传来了投弹手基斯的声音,“炸、炸、炸”……接着6架飞机迅速作弧形飞行,冲上高空,全速飞返基地。海明威略微感到有些失望,觉得轰炸结束得太快了。于是他问里恩,能否可以返回轰炸目标,看看轰炸后的结果怎么样。里恩不答应,说地面防空炮火十分密集,这样做太危险。返航途中耳机里传来了消息,说第二编队损失了一架领航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