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史玉柱最有价值的商场博弈
14912100000015

第15章 史玉柱的商业眼光(1)

史玉柱是一个商业奇才,他的成功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他具有独到的商业眼光,无论是他开发文字处理软件,还是进军保健品行业,以及后来打赢保健品之战,其前提无一不是他发现了这些东西背后巨大的市场。

第一节创业伊始——软件先行

1.第一桶金——M-6401

人皆叹创业之难,难于上青天。但观史玉柱所为,似有空手套白狼之嫌,轻飘飘不着力,财富源源滚滚,不妨学学。

1989年7月,史玉柱来到深圳之后,回到自己最熟悉的深圳大学,偷偷“混进”学生宿舍栖身,偷偷“混进”机房,借用学校的电脑编写程序。

但史玉柱毕竟已经不再是深圳大学的学生,不久,他就被机房的管理员发现,无法再到机房“蹭”机器用了。于是,他不得不通过熟人找到配置有计算机的学校办公室,别人下班了他“上班”,别人不用计算机的时候他接着用。在这样的条件下,他开发了M-6401桌面文字系统。

经过近一个月努力,他在固化字体、增加字库、批处理的基础上,还解决了所见即所得的界面问题,集录入、排版、编辑、打印于同界面,并且所有功能都以中文窗口菜单提示,经过综合压缩,保证大字无锯齿,小字笔画均匀。他确信M-6401是一个成熟产品。

史玉柱把他的软件拿去压缩成一种卡,可以装进电脑主机里。“汉卡”这个名字因此而来。

有了产品,想要把它卖出去,史玉柱还需要有个公司。他联合另外三个伙伴钱宇、姜巨满、蔡玮,用他带来的4000元钱,承包了深圳大学科技工贸公司电脑服务部。

这个时候,史玉柱开始显现出他的胆量。由于公司需要有电脑才能工作,而史玉柱已经没有钱再去买电脑,他想出一个办法,用9500元的价格向电脑公司购买一台售价为8500元的电脑,条件是延期付款,在半个月后支付这9500元。这相当于以1000元的租金来租用电脑半个月。

拿到电脑后,史玉柱做的第二件事情是打广告。他仍旧使用了买电脑的办法:延期付款。最后,由IDG投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IT界享有盛誉的《计算机世界》报同意了他的要求,刊登了一则半版广告,广告费可以在半个月之后支付。

史玉柱赌的是他可以在15天内卖出软件。

由于时间紧迫,日后以营销著称的史玉柱设计的第一个广告非常简单,在1989年8月2日的《计算机世界》上,半个版面的广告位只印着一行大字:“M-6401,历史性的突破。”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唯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等待了。如果在15天里没有订单的话,史玉柱恐怕就只能去电脑公司打工,来还清他欠的钱了。

当然,这个结果并没有出现。在第13天,史玉柱终于收到两张订单,近两万元的货款。这两万元可以算得上是史玉柱的“第一桶金”。

之后,史玉柱把所有的收入再次投入广告。如同滚雪球一般,M-6401给史玉柱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收入,4个月后,他们的营业收入已经超过100万人民币。

这就是史玉柱的第一桶金,得之易乎?不易也。先是软件上的辛苦,接着是为钱费尽神思,尤其是资金未来的12天,又怎一个“忧”字了得!但这正显示了史玉柱的自信及超前的商业眼光。

2.M-6402=150天+20箱方便面

高科技带来高效益,高效益使得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也越来越短。初尝胜利果实的史玉柱十分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他决定重新封闭自己,要依靠智力和毅力在一个新的未知的计算机王国里同知识进行艰苦对话。

于是,首战告捷之后的史玉柱,并没有将目光死死盯住自己的M-6401。在1990年1月的某一天,他和另一个伙伴背着热水器再一次来到深圳大学。史玉柱和同伴将自己反锁在一间昏暗的小屋子里,开始了漫长的“集中营式的生活”——不管外面世界怎么样,他们只与计算机同在。他们一个星期只下一次楼,当然这一周一次的下楼可并不是悠闲地转悠,而是就近买一箱子方便面以供一星期的食用。如果换作现在,谁也不会连续五个月只吃一种食物,而且是这种没有营养又十分容易腻味的方便面。然而,史玉柱却不这样认为。因为方便面这种食品对史玉柱来说实在太重要了,直到现在,他还有吃方便面的习惯,这既是一种卧薪尝胆的激励,也是一种居安思危的警示。

150个昏天黑地,150个日日夜夜,伴着20箱方便面的支撑,史玉柱和他的伙伴进行了一场超重量级的“拳击”比赛;在精疲力尽的时候,他们凭点数取胜——他们终于成功了。经过将近5个月的苦心钻研,史玉柱和他的同伴完成了第二代汉卡的研发工作。用功能更为强大的M-6402取代曾经帮史玉柱掘到人生第一桶金的M-6401,这使得史玉柱和他的电脑部能不断地超越和领导技术潮流。

从不守株待兔、坐以待毙,而是以求新求变为人生法则的史玉柱携着他的第二代软件产品,又一次引领他的公司走向辉煌。

3.做中国的蓝色巨人

中国古代便有“宁为鸡头,不为牛后”的说法,在商战中此理亦同。其实史玉柱早已感到他在深圳这个人才济济、公司遍地开花的地方,很难在其中获得出头的机会。而在珠海所受到的礼遇,无疑为史玉柱还没有膨胀的自信心注入了一针兴奋剂。

“IBM是国际公认的蓝色巨人”,那段时间的史玉柱几乎成为媒体不断追捧的新星,在他的慷慨陈词中,他这样解释巨人集团,“我用‘巨人’命名公司,就是要做中国的IBM,东方的巨人!”

到了1992年,巨人公司的M-6403汉卡卖出了2.8万套,实现利润3500万元。公司员工很快发展到200多人,而且都是清一色的年轻人,平均年龄24岁,97%的人是研究生和大学生。员工平均年龄小,平均学历水平高,这成为史玉柱当时最值得夸耀的事情之一。史玉柱常常对他的部下讲述中国古代神话“夸父逐日”的故事。他认为“巨人”就是今天为中国电脑业奋不顾身的“夸父”。“我想,巨人现象的核心是一种精神,是一群年轻人执着地追求自己选择的事业并为这种追求不顾一切的拼搏精神,是追逐太阳的精神。”

第二节巨人巅峰,迈向多元化

1.追逐暴利行业

在中国,暴利行业已经不是什么神秘的字眼,而高回报行业与暴利行业似乎只是经济学家和社会政策学家们把玩的一种让公众看不明白的文字游戏。或者借用逻辑学的公式,暴利是高回报的充分非必要条件,而高回报则是暴利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如此以来,似乎有将问题复杂化的嫌疑。因而,对于高回报行业,我们姑且看做是暴利行业的优雅的代名词,之所以是姑且看做,因为高回报往往意味着高风险。暴利行业则不尽然,它存在着许多的准入机制,风险性自是低了不少,甚至是无利不往。而它的暴利性质之所以为公众所诟病,更多的是由于它暴利的由来——近似于完全垄断的托拉斯王朝。比如现在提到最多的电讯、铁路、电力等等。

用时下常用的搜索引擎,比如雅虎、百度或者Google,键入暴利行业,一定会得出不计其数的搜索记录,其中对于暴利行业的范围定义,无疑不会超出诸如能源行业、医药行业、保健行业以及一些新兴的IT业等等之外。根据《法制早报》推出的2005年十大暴利行业排行榜,能源、医疗、教育、殡葬、教材、高速公路、有线电视、房地产、网络游戏和美容整形被评定为十大暴利行业。而排行老二的医疗,便囊括了史玉柱所看好的医药与保健品。

保健食品又称功能食品,日本是公认的功能食品创始国。1962年日本厚生省首先提出功能食品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末又从法律上赋予功能食品的定义:“功能食品是具有生物防御、生物节律调整、防止疾病、恢复健康等有关功能因子,经设计加工成对人体有明显调整功能的食品。”我国1997年6月施行了《保健品食品管理办法》。《办法》称,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用于特定人群使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为目的的一类食品。此定义包含三个要素:1、它不能脱离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2、它必须具有一般食品无法比拟的功效作用,能调节人体的某种功能,3、它不是药品,不是为治疗疾病而生产的产品。可以说保健食品是介于食品和药品之间的一种特殊食品。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长寿有了更高的要求,消费意识也逐步由温饱型向营养保健型转变。对于保健品行业的超级利润率,怕是没有人不心中有数。直到今天,保健品行业依然在市场横行无阻,大肆地攫取利润。一位保健品产业的业内人士说,保健品不同于其他药品,靠的就是广告效应。如果没有广告,保健品市场就会减少2/3。但是支付广告需要高额资金,而这笔广告费用最终将会转嫁到产品身上。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保健品的广告越多,其产品的零售价格和成本的落差越大。

史玉柱后来做脑白金、黄金搭档,斥资数十亿元做广告,如果不是非凡的眼光及保健品行业巨大的利益,他又焉能再度崛起。

2.第二桶金

史玉柱说,“巨人要寻找新的产业,并向之靠拢。”

这时的史玉柱在政府的帮助下迅速获得赴美签证,’并开始频频前往美国,从洛杉矶到华盛顿,从波士顿到纽约,史玉柱抱着必胜的信念踏遍美国,四处找寻投资商。而就在这个不经意的当口,一次偶然的机会,史玉柱竟遇见了自己的同乡兼大学校友袁彬。袁彬在大学毕业后便留美深造,当时已是生物化学专业的硕士了。“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正巧那时的袁彬有回国走走的打算,于是他便和史玉柱一道飞回了珠海。

回到珠海的史玉柱与袁彬时常坐在史玉柱的办公室里,往往一坐就是一整天。由于大门紧锁,员工们谁也不知道他们的老板在和这位来自美国的客人谈论着些什么。私底下流传着许多猜测性质的小道消息,有的在传史总准备从IBM进口硬件,和微软、英特尔谈软件合作,有的则认为史玉柱准备将软件技术全数转让,然后坐收利润分成和股份分红,一时之间,什么样的传闻都有。然而当史玉柱在数天之后走出他的办公室向所有的员工展示和介绍他书架上所摆放的一瓶瓶的生物制品时,不禁令所有的人都大跌眼镜。

然而对于员工们那异常惊讶的眼神,史玉柱依然显得十分的从容淡定。他开始眉飞色舞地向大家介绍这种在美国和日本已经风靡有如狂潮的生物制品。史玉柱的这一表现其实已经十分清楚地表明了他的态度:他要做这个项目。

而这个项目真的成为了史玉柱发迹的第二桶金,并且伴随着脑黄金的名字,史玉柱再度成为媒体追捧的对象。

3.********

1995年2月,春节假期刚刚过去,在巨人集团珠海总部的会议室里,史玉柱正在主持一个直接影响巨人集团命运的会议。

史玉柱言语舒缓,平静如常,但他说的话却足以语惊四座。他宣布:巨人集团将从1995年开始实施百亿计划,实现从大型企业向巨型企业的跨越。

所谓百亿计划,史玉柱在1995年5月31日做了具体的阐释,即1995年完成10个亿的产值,1996年完成50个亿,到1997年,全面实现企业的百亿产值。

在史玉柱说这话的时候,巨人集团到底有多少资产,已经没有确切的数据。但我们可以大致推算一下巨人集团几年来一共赚了多少钱。史玉柱从1989年开始创业,虽然增长速度很快,但在1989年和1990年赚的钱数量不会很多。1991年4月史玉柱在珠海注册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的时候,注册资金为200万元,此时,巨人的资产规模应该在1000万元以下;1991年,巨人汉卡的销售利润为1000万元左右,推算销售额应在4500万元左右;1992年,巨人集团汉卡的销售额为1.6亿元,利润为3500万元;1993年开始,巨人计算机产品的销售已经逐年下滑,假设1993年和1994年计算机产品保持每年翻一番的增长(根据王建的记载,1993年之前巨人计算机产品的销售订货额增长在200%至300%之间)计算,那么1993年销售额大致3.2亿元,利润大致为7000万元,1994年销售额大致为6.4亿元,利润大致为1.4亿元。再加上销售楼花获得的1.2亿元和销售脑黄金获得的1.8亿元(销售额,并非利润),所有这些都加起来,巨人集团在1995年初的时候,拥有的资产不会超过5亿元。对于资产只有5亿的巨人集团来说,想在三年内达到百亿产值,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务。

但在1995年2月的会议上,史玉柱显然没有考虑这些问题,或者说没有想清楚这些问题。

史玉柱首先肯定了脑黄金第一阶段营销的成绩,“巨人从去年8月进入二次创业,从10月份开始增长速度加快,实际运作的效益开始增加,人员1000人,产品从单一电脑走向多元化,现在保健品已经超过电脑。保健品从零开始,声势非常大,效益显著,我们用两个月的时间成就了别人一年才能完成的工作,为百亿计划奠定了基础,二次创业取得了成效,巨人准备实现第二次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