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生活工作好口才
14908200000002

第2章 与人沟通时的好口才(1)

我们知道,现实的世界是一个人与人构成的世界。与这个世界沟通,实质上就是与这个世界上的人进行沟通,而且必须是有目的的沟通。可以说,无论我们想做什么,或者是在做什么,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学会善于与人沟通。

怎样与人更好地沟通

所谓沟通,就是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感情,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并且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

沟通是一门艺术,有效的沟通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尽管近些年,由于手机、电子邮件、网络等新型交流工具的出现,沟通的速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沟通的基本原理依然保持不变,或者可以说变得更为重要了。

那么,怎么才能使沟通更有效呢?

1.了解人和人性

提高人际交往和掌握成功的人际关系技巧的第一步就是:正确地了解人和人的本性。当你能正确的了解人和人性,当你明白了人们为什么会那样做,当你明白了为什么人们会在特定的情况和环境下对事物作出这样或那样的反应和原因,那时,你才会成为一个成功掌握人际交往技巧的人。

2.逢人只说三分话

简短与保持沉默几乎是同义词。不管是谁对你说:“不要啰嗦!”那么你就不用再多说什么了。错综复杂的解说似乎只会引起麻烦并且使沟通的质量下降。

很多演讲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同一次讲演中,提出三个以上的要点是没有用的。听众最多可以记住一到二条要点,但是如果超过三条,他们的思维就会产生抵制。在面对面的沟通中也同样如此。想要专注与专一,简单是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复杂只会导致听众的困惑与演讲者的目的不清。观察世界级的运动员,你会发现他们会将一些看上去非常复杂的事情分解成简单的、可重复的技巧。如果你可以把所有的问题与所有的沟通挑战都分解成最简单的形式,你就能够成功。

3.真挚的微笑

在沟通中,微笑是很重要的。人们通常在第一次见面时,都会有一种不安的感觉。即使动物界里的猫、狗也是如此。两只猫如果相互不熟悉,初次见面也会存在着警戒心。人们能够用来消除这种初次见面时的不安感的,就只有真挚友谊的微笑了。微笑是好感的象征,是人与人之间的润滑剂,他的意思包括“与你见面,我觉得非常荣幸”或是“与你谈话是快乐的”,因此微笑是受人欢迎的。

4.善用询问与倾听

询问与倾听的行为,是用来控制自己,让自己不要为了维护权力而侵犯他人。尤其是在对方行为退缩,默不作声或欲言又止的时候,可用询问行为引出对方真正的想法,了解对方的立场以及对方的需求、愿望、意见与感受,并且运用积极倾听的方式,来诱导对方发表意见,进而对自己产生好感。一位优秀的沟通好手,绝对善于询问以及积极倾听他人的意见与感受。

5.不说不该说的话

如果说了不该说的话,往往要花费极大的代价来弥补,正是所谓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甚至于还可能造成无可弥补的终生遗憾。所以沟通时不能够信口雌黄、口无遮拦,但是完全不说话,有时候也会变得更恶劣。

6.体谅他人的行为

这其中包含“体谅对方”与“表达自我”两方面。所谓体谅是指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并且体会对方的感受与需要。当我们想对他人表示体谅与关心时,唯有我们自己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由于我们的了解与尊重,对方也相对体谅你的立场与好意,因而做出积极而合适的回应。

7.用拉家常来拉近距离

谈话时的内容应该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为闲谈,拉拉家常,这样能让人感觉到你是关心他们的,也比较容易拉近距离。

8.互相尊重

只有给予对方尊重才有沟通,若对方不尊重你时,你也要适当的请求对方的尊重,否则很难沟通。

9.以诚为贵

与人沟通最重要的是真诚,因为它可以促成相互信任。没有信任,就没有双方心灵的交集,也就不会有沟通。“诚于心,而形于外”当我们能真诚的和别人沟通时,也能较容易的获得真实的回报。林肯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让别人按你的目标行事,那么首先你必须赢得他的信任。”我们也都听说过“要真诚”“要真诚地关注他人”等之类的话。

10.勇于认错

勇于认错是沟通的消毒剂,可解冻、改善与转化沟通的问题。一句“我错了”,可以勾销人与人之间的新仇旧恨,化解掉打不开的死结,让人豁然开朗。

通过提问进行沟通

提问是一门艺术,怎样把问题提好更是一种有效沟通的手段。不管是判断一件事情的对错,或是更好地了解和自己一起做事的人,还是对于一个整体的关系,提问这个程序都是十分关键的。医生和护士在了解医疗史的情境中需要向病人做一些细致的提问;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循循诱导地向学生提问;警察在搜取证据的时候需要对证人做一些有针对性的提问。总而言之,提问不是一件随意的事情,它是需要方法的。

1.提出问题的两种方法

提出问题的方法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封闭式的问题,这种提问只要求被问的人回答“是”、“不是”或“不知道”;另外一种是开放式的问题,这种提问就需要一些详细的述说了。有的时候,一些封闭式的问题也可以被转译成开放式的问题,比如:“你吃早饭了吗?”可以转译成“你早饭吃了什么?”,这样就把一个封闭式的问题转译成了一个开放式的问题,这个问题还可以被译为更为引申的问题,“吃早饭的时候有什么事情发生吗?”

2.一是一,二是二

在提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让几个问题都貌似一个问题,也不要把问题变为多性质的,比如:“路上的车是不是挺多的?是不是在路上被堵了?是不是因为这个使你失约了?”这种问题会让回答的人觉得无所适从,不知道应该回答问题的哪个部分。

3.重述问题

对于所提出的问题做一下重述,或是对于问题换一个问的方式也是有利于沟通的。如果经过多次提问还是没有办法得到正确的回答,有可能是因为问题本身的错误,而不是别人的错误。有时候,也可以让对方为你重述一下他的回答,这样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

4.对事不对人

在提问的时候不要加入个人的感情,不要把自己所喜欢的答案暗示给对方,比如,“我认为这种事情你不会做,是不是?”“我希望你的答案是:像这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了。”对于超越对方回答能力的一些问题同样要避免去问,还有那些太过深入对方隐私的问题和一些不合时宜的问题,同时还要注意一些不适当的提问方法。

5.拿吸引的问题吸引对方

向对方提一些可以吸引对方进一步探讨和拓展的问题,这些对于沟通问题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和对方沟通的时候,要让对方认识到,回答你的问题是他们帮助你的一种方式,而不要用一种“如果你不回答我的提问,我就不能帮助你”的提问方式,要给别人一种共享兴趣和承诺的平等关系。这样,对方才会有一种被承认和被尊重的感觉,这样他才会乐意回答你的问题,才会让你和他的沟通进行的顺畅无阻。

用手势和表情加强沟通

一个天生就精力充沛的人,在沟通上就占了很大的便宜。不过,要让自己变得较有活力,也不是无法可循,如果你在手势和面部表情方面下工夫的话。

为了让沟通更有效果,你一定要让你的脸和你的手尽量地舒展——不过必须要自然。下面几个方法可以提供你做参考。

1.发现自己的习惯

在承受着沉重压力的时候,你会有什么表情?试着从你周围的人身上找出答案。不过,最好的办法还是从录像带中观察你自己。

艾尔特去参加一个录像带研习会,在会中,他发表了两分钟的讲话,简介了一下研习会召开的目的。一开始,艾尔特的两只手便因为紧张而抖个不停,之后就更糟糕了,他那两只僵硬的手每隔两秒钟就举起一次。当艾尔特从录像带中看见自己那副模样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那个人就是自己。所以,他决定要改掉这个习惯,免得自己的手像是装了一个定时开关一样。

2.紧张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手势

每个人在紧张的时候,都会出现一种特定的“手势”,所以,通常我们会找个地方把手放下,以免它蠢蠢欲动。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找出你紧张时会出现的手势,然后尽量避免做出这种手势。不要尝试在特定的字眼或句子上借手势予以强调,因为这样的效果通常不会太好。你只要留心,不要让不该出现的手势曝光就可以了。基本上,在与人交谈的时候,没有需要强调的地方,可以把双手平放在两侧,有需要强调的地方,手势可以自然而来。不过,如果你太紧张,手就会变得很僵硬,等到该用手势的时候,也不见得能用的得心应“手”了。

3.别担心会过度夸张

你一定不知道,手势、面部表情太过夸张的人是少之又少,所以,你根本不用担心你的表现会太过夸张。给自己一点压力,尽量去表现你正确的手势,你会发现,这些手势看起来真是正常得不得了。

4.笑可以让你的沟通更成功

我们通常觉得自己是一个爱笑的人,事实上,根据研究显示,在商场上,大概有三分之一的人会经常面露微笑;三分之一的人表情不定,好像随时可以由笑脸变成扑克脸似的;另外三分之一的人不论心情如何,脸上都是严肃紧绷绷的。

看看你自己是属于哪一类的。如果你是属于经常面露微笑的那一种,那你和别人沟通的时候就比较占优势,因为别人会认为你很友善、很开放,对你所说的话,接受度也就会比较高。如果你是属于表情不定的那种人,你也有可收可放的弹性空间。但假使你是属于最后那三分之一的类型,你就得在沟通方面多下工夫了。因为别人老觉得你面色凝重,所以自然而然就降低了跟你沟通的意愿。而且,最主要的,别人根本无法由你的表情判断,你是不是赞同他的想法。

5.“性格因素”也很重要

当你在和别人沟通的时候,别人自然会从你的手势、面部表情,来推断你是一个开朗的人还是一个闭塞的人。一般人都比较喜欢开朗的人,对方一旦喜欢你,被你说服的机会甚至买你的产品的几率自然就比较大。所以,人与人沟通的时候不能不把“性格因素”考虑进去。严肃的人,比如分析师、程式设计师、工程师、学者等,和别人沟通的时候,当然也能很有效率,但是如果付诸文字的话,他们会更加随心所欲。人际沟通表示你必须和人接触,一旦要和人接触,情感因素必然掺杂其中,而不单是以智力来衡量的。

用你的声音和别人沟通

要知道,魔鬼最害怕的,便是如天使般美妙的声音。拜伦也曾经问:你的声音是你的一项资产吗?

学会运用你的声音作为你沟通时的利器,特别是当你与人面对面接触、通过电话、或团体聚会时,你更可以运用你的声音来引起人们的注意,而不要因为你的声音,影响你与他人建立关系。

亚伯特是一位很有名的作家,他有一些关于商业趋势的著作,在市面上销路甚佳。职业演说家克力斯对亚伯特的书十分欣赏,所以他特别开了两百英里的车,赶来聆听亚伯特的演讲。没想到,亚伯特才开始讲了十五分钟,克力斯就昏昏入睡了,因为亚伯特的声音毫无抑扬顿挫,叫人直想去见周公。所以,别说听众的情绪无法被他带动,就连他想传达的想法,也很难传到听众的脑子里去。

那么,该怎样运用声音来进行有效的沟通呢?

1.不要大声念稿

造成声音平板的问题,主要出在一般人习惯于很大声地念稿子。事实上,写东西、看东西和说话是完全不同的沟通媒介。当你说话的时候,你必须运用声调来标示重点。这样做一来可以让你音调有所变化,使听众容易吸收。二来可以让你集中注意力在说话的内容上,随时做一些修改,也可以做一些必要的调整。

你的想法必须通过你的声音传送出去,这就好像在选择交通工具一样。你可以坐牛车一路颠簸,也可以搭乘汽车轻松平顺地到达目的地,虽然结果一样,但过程却相去甚远。

有家公司的老板在公司新大楼落成的时候,对将近一千名的员工发表演说。可是事前他不知道演说稿的第十页复印了两张,加上他自己也不太注意,所以第十页的内容就重复念了两遍。更糟的是,不但老板没注意自己演说有重复,就连在底下听演说的员工,也没注意到老板的演说内容有所重复,只有撰稿的人知道。可见这位老板说话的声音有多平板,平板到连他自己也不清楚自己在讲什么。

2.声音中隐含了情绪

听一个人说话的声音,就能猜出他的情绪。声音也是一种习惯,不容易改变,但还是可以经由练习稍微调整的。记录下自己的声音,看你每次在与人交谈时,释放的情绪是多还是少?

有一家投资公司最近要上市,所以企业主频频召开说明会,向大众说明公司状况及未来计划。可惜老板说话的声音有气无力,因此,尽管该公司过去一直表现良好,业绩蒸蒸日上,可还是提不起投资大众的兴趣。

3.闻其声便知其人

由梅拉比恩教授的研究得知,当对方不是面对面与你交谈的时候,比方说是通过电话和你沟通,你讲话的声调、抑扬顿挫、共鸣感,决定了你谈话内容可信度的百分之八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