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生活工作好口才
14908200000013

第13章 批评与拒绝别人时的好口才(3)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批评者在批评对方的同时,又讲出了对方的长处,可以起到为对方辩护的目的。被批评者的能力、为人、是否努力等方面,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对这些,如果批评者视而不见,就会让对方心里不服,认为自己的许多成绩和长期努力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失误一次就被抓住,会认为批评者是专门跟自己作对。

但是,如果批评者首先赞扬对方,表明自己对对方的工作的承认,就避免了对方的误会,让他知道批评的是具体的事,而不是人。这样,对方就会自然地放弃了为自己辩护、维护自己自尊心的做法。

当我们听到别人对我们的某些长处表示赞赏之后,再听到他的批评,心里往往会好受得多。

麦金尼1896年竞选美国总统时,也曾采用过这种方法。那时,共和党有一位重要人物替麦金尼写了一篇竞选演说,他自以为写得高明,便大声地念给麦金尼听,语调铿锵,声情并茂。可是,麦金尼听后,却觉得有些观点很不妥当,可能会引起批评的风暴。显然,这篇演讲稿不能用。但是,麦金尼把这件事处理得十分巧妙。

他说:“我的朋友,这是一篇精彩而有力的演说,我听了很是兴奋。在许多场合中,这些话都可以说是完全正确的。不过用在目前这种特殊的场合,是不是也很合适呢?我不能不以党的观点来考虑它将带来的影响。请你根据我的提示再写一篇演讲稿吧,然后送给我一份副本,怎么样?”

那个重要的人物立刻照办了。此后,这个人在竞选活动中成了一名出色的演说家。

有的人认为先讲赞扬的话,再批评,带有操纵人的意味,用意过于明显,所以不喜欢用。这种说法也有一定道理,因为当你找到某人就表扬他,他根本听不进你的表扬,他只是想知道,另一棒会在什么时候打下来——表扬之后有什么坏消息降临,所以在更多的时候,许多领导把表扬放在批评之后。

在批评结束时对对方表示鼓励,让他把对这次批评的目的当成是促使他上进的力量,而不是一次意外的打击。此外,还应该让对方知道,虽然他屡次在某件事上处理失当,然而你却尊重他的人格。

为了把你的尊重传达给对方,适度的赞美和认同是必要的,否则光是针对对方的某项缺失提出批评,容易让对方感到不受尊重,因而心怀不平。

用暗示的方式使别人改正错误

在别人犯了错误,你不得不要求对方改正时,千万不可直截了当地指出,而应该采用委婉的方式,对对方进行暗示,让他明白自己的错处或隐私,并自觉地改正。这样,既可以使对方避免尴尬,也可以使你的建议能够更好地被人接受和执行。

在广州一家著名的大酒店中,一位外宾吃完最后一道茶点,顺手把精美的景泰蓝食筷悄悄插入自己的西装内衣口袋里。

站在一旁的服务小姐看到这一切,不露声色地迎上前去,双手擎着一只装有一双景泰蓝食筷的绸面小匣子,微笑着说:“我发现先生在用餐时,对我国景泰蓝食筷非常喜欢,爱不释手。你对这种精细工艺品的赏识,令我们非常感动。为了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经餐厅主管批准,我代表中国大酒家,将这双图案最为精美并且经严格消毒处理的景泰蓝食筷送给你,并按照大酒店的优惠价格记在你的账簿上,不知道先生意下如何?”

那位外宾一听,当然明白这些话的弦外之音。于是,他在表示了谢意之后,说自己多喝了两杯“白兰地”,头脑有点发晕,误将食筷插入内衣袋里。并且,还聪明地借此台阶说:“既然这种食筷不消毒就不好使用,我就以旧换新吧。”

说完,哈哈大笑,并取出内衣口袋里的食筷,恭敬地放回餐桌上,接过服务小姐递给他的小匣,不失风度地向付账处走去。

在这个例子中,服务员就是用委婉暗示的方式,使外国客人知道自己的错误,并且在服务员的提示下,找到了改正错误的方式。服务员这样做,既让对方改正了错误,又让对方保持了应有的尊严和风度,因此,不愧为一种一箭双雕的好办法。

有个宾馆的服务员捡到一块名牌手表,拒不缴公,并且,她自认为样做并不犯法。这件事情让酒店管理员知道了,就过来问她:“请你帮我弄清一个概念,什么是‘不劳而获’呢?”服务员觉得很奇怪,就说道:“您难道连这个都不懂啊?它不就是说一个人不经过劳动,就占有劳动果实吗?”

接着,管理员又问道:“那么,拾到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是不是‘不劳而获’呢?”

女服务员听到这些,无言以对,把手表递到了管理员的手中。管理人员接着教育他的下属,拾物不缴公虽然不构成犯法,但却违反了社会公德,而作为一个服务人员,是不应违反社会公德的。

管理员正是通过巧妙的暗示的方法,对犯错误的服务员进行了教育,并且,这个教育恰到好处,既让服务员改正了错误,也保全了她的尊严。

因此,在我们试图使别人改正错误时,不妨使用一下这种暗示的方式,只要使用的巧妙,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拒绝与被拒绝是很正常的

拒绝别人和被别人拒绝,是每一个人一生中每天都可能经历的事情。这是人生中非常真实的一面。谁都有这样的经历,朋友、同事、甚至领导来找自己帮忙,但有时他们所提出的要求是自己根本没有能力或者是不愿意做的。因此,我们或者是拒绝了别人的请求,又或者违心是地接受了,却勉强为之,甚至没有办法兑现承诺。

其实,拒绝别人和被别人拒绝犹如家常便饭。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地说服他人,以寻求合作的过程;反过来也可以说,人生也是一个不断地遭到拒绝和拒绝他人的过程。

在社会交往中,要直截了当说出拒绝的话,很难出口,然而,有时候又不得不拒绝对方。既然我们已经知道,拒绝别人在生活中难以避免,那么我们就很有必要掌握拒绝的技巧了。

要拒绝别人,首先要求拒绝者态度和蔼。尽可能不要在别人开口请求时就给予断然拒绝。最好不要对他人的请求迅速反驳,或流露出不快的神色,更不要藐视对方,坚持完全不妥协的态度,这些都是不妥当的。我们应该以和蔼可亲的态度诚恳应对别人的请求,别忘了,我们也有要请求别人帮助的时候。

拒绝对方要开诚布公,明确说出拒绝对方的原因。如果你还想和对方保持的良好关系,在拒绝的过程中,就要采取换位的思想、同情的语调来处理。有的人在拒绝的时候,会因为不好意思而不敢实话实说,因此就会采用闪烁其词的方式,这样做反而会让对方产生很多不必要的误会。其实,拒绝本来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当别人在有求于你的时候,多少也会有被拒绝的思想准备。只要处理得当,因为拒绝而伤害关系的并不多;倒是拒绝的时候吞吞吐吐、模棱两可,反而会让人反感,更容易影响关系。

拒绝时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当对你有恩的人来拜访你请求你做事时,确实非常难以拒绝。但是,只要你能尊重对方,真诚地讲出自己的难处,相信对方也是会理解的。

拒绝对方,要给对方留一个退路,也就是给对方留面子,要能给对方一把梯子下。当你在拒绝那些总是喜欢坚持自己的意见,自以为是的人的时候,一定要好好考虑。一般这种人的自尊心都很强,如果采用直接拒绝的方式无疑会使他们下不了台。所以,你首先就要把对方的话,从始至终地再听过一遍。当你仔细听完对方的话之后,心里再决定怎样去拒绝和说服对方。最好能引用对方的话,来“不肯定”他的要求的方式,给对方留下了足够的面子,给他留下一个退路。这类人都是聪明人,通过你的“不肯定”,他也就心领神会了。有的拒绝,不能把话完全说死,特别是商界,要让对方明白,此次遭到拒绝,尚有下次机会。

如果要对付的是一个很难缠的人,拒绝他的时候,最好避免视线直接接触,选择位置以斜、横为佳。如果很有把握能够加以拒绝的话,只管堂而皇之与对方面对面相坐。当你选择地点来拒绝对方时,还要考虑到时机问题。有时候,拖延一段时间,审慎选择机会,会使得原来紧张的局面完全改观,这也是一种拒绝人的技巧。

是用友情来说服对方。如果你想让自己拒绝的意见不引起对方的反感,最好让他明白:你是他忠实的朋友;自己并不强迫他接受反对的意见;你是最关心他的人,是从他的长远利益来考虑的。

如果某个异性当面向你表示爱意,你又不乐意接受其爱,可用拖延法说“不”。例如,可以这样回答:“以后吧,有时间我会约你的。”

下列的话不妨参考参考,在用得上时试一试:

1.“让我再考虑考虑吧。”

2.“今晚有事,以后再说好吗。”

3.“转告一声倒可以,就怕她产生误会,还是你直接跟她说一声为好。”

4.“这件事由我出面恐怕不太好。”

5.“我没看清楚。”

6.“我没注意到。”

7.“好是好,只是我更喜欢……”

8.“我很理解你的心情,可是这样做的话,对你我都没有好处。”

……

通常来说,拒绝人的人占上风,遭人拒绝者占下风。遭人拒绝时,凡事要看开一点,既然多说无益,不如漂亮干脆地来个撤退。

我们在遭人拒绝时,心情是不可能愉快的,但还是要顾全大局,尽量装出微笑,留给对方一个美好的印象。有时候,拒绝并非意味永远不再有联系,我们仍需要努力做好善后工作,维持好人际关系。如果你不气馁,不报怨,重视善后工作,下一次交涉的成功机率会更大。

巧妙地拒绝别人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为难的事情,例如,有同学邀你外出游玩,可你因为某些事不能同往;有人送礼物给你,你不好接受;父母疼爱你,帮你做些事情,但你并不愿意他们替你做;别人对你提出过分的要求等等,面对这些“难题”,有时我们不得不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