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能够感染周围的人,它能使人散发出无限的生机、活力、真诚与自信,并能引起对方的共鸣,从而让彼此的交流顺畅自如,谈话滔滔不绝。有热情你才能和他人打成—片。所谓“酒逢知己干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人们会把喝酒和谈话联系在一起的原因之一,就是喝酒的朋友在酒精作用下容易激发出热情,从而让谈话的气氛变得十分活跃,大家更容易找到共同的话题畅谈不已。
热情是通过人们的一些肢体语言表现出来的。为了了解传达此类“冷热”信息的肢体语言,研究者拍摄了被试者与他人进行5分钟交流的录像带。研究者让一些人评估一下别人,他们有多热情或者多冷淡,接着再把无声的对话录像带放给他们看,并让他们以同样的方式评估每个参加者的冷淡或者热情的程度。对于观察者来说,表现热情的肢体语言是关注的姿态、微笑和点头,而不注意对方、没有微笑、坐着的时候伸直了腿都是表面冷淡的肢体语言。
有趣的是,接受评估的人自己没有把这些肢体语言当做冷淡的表示,他们不知道别人这么看自己。所以,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冷热信号。因为,其他人也可能会判断你态度冷淡,别人可能消极地回应你,尽管你自己并不这样认为,或者你并不想传达这样的信息。在社交场合,往往不是一对一的对话,很多时候都是一对多或多对多,如果你态度冷淡,你就不能在众多人中给其他人留下印象,很快就会被别人遗忘。
如果你想使自己表现得更为热情一点,那么善用面部表情非常重要。面部表情是最能引起注意的非言语信息,也是一个人最准确的、最微妙的“情绪晴雨表”。据悉,人的面部有数十块肌肉,可产生丰富的表情,准确传达不同的心态和情感。人的四种基本情绪:喜、怒、哀、惧通过不同部位的组合而产生。在所有的表情中,人们最喜欢的肯定是笑,没有一个人喜欢看愁眉苦脸的样子。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很多成功人士就是凭着一张笑脸,扩大自己的影响,表现自己的热情,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关系网,赢得关键的客户。比如,大家所熟知的比尔·盖茨。无论什么时候,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即使面对微软将被“一分为二”的时候,比尔·盖茨都始终保持着一张笑脸,这也成为微软的金字招牌。
我们要尽情地发挥自己的热情,让自信的笑容随时挂在嘴角。展现出你的热情,感染、带动你的亲人、朋友,同时,也有助于你收获快乐,取得成功。
“储蓄”人情,建立“人脉账户”
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给人帮忙的机会,就要及时抓住。因为人情就是财富,社交中一个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储蓄人情”,扩充人脉。
俗话说:“要想人爱己,己须先爱人。”我们应该时刻存有乐善好施、成人之美的心思,这样才能为自己多储存一些人情的债权。这就如同一个人为防不测,须养成“储蓄”的习惯一样。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给人帮忙的机会,就要及时抓住。因为人情就是财富,社交中一个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储蓄人情”,扩充人脉。
如何结得人情,并无一定的规则。对于一个执迷不悟的浪子,一次促膝交心的帮助可能会使他建立做人的尊严和自信;对一个陌生人很随意的一次帮助,可能也会使那个陌生人突然悟到善良的难得和真情的可贵。不要小看对一个失意的人说的一句暖心话,对一个将倒的人轻轻扶一把,对一个无望的人赋予一个真挚的信任。也许自己什么都没失去,而对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来说,也许就是醒悟,就是支持,就是宽慰。
战国时代有个名叫中山的小国。有一次,中山的国君设宴款待国内的名士。当时正巧羊肉羹不够了,无法让在场的人全都喝到。有一个没有喝到羊肉羹的人叫司马子期,此人怀恨在心就到楚国劝楚王攻打中山国。楚国是个强国,攻打中山易如反掌。中山被攻破,中山国君逃到国外,他逃走时发现有两个人手拿武器跟随他,便问:“你们来干什么?”两个人回答:“从前有一个人曾因获得您赐予的一壶食物而免于饿死,我们就是他的儿子。父亲临死前嘱咐,中山有任何事变,我们必须竭尽全力,甚至不惜以死报效国王。”中山国君听后,感叹地说:“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飧得士二人。”意思是给予不在于多少,而在于能够救人于危难困厄之际;结怨不在于深浅,而在于是否伤了别人的心。我因为一杯羊羹而亡国,却由于一壶食物而得到两位勇士。这段话道出了人际关系的微妙。
在社交中,我们在帮助他人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高高在上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人,帮了别人的忙,就觉得有恩于人,于是心怀一种优越感,高高在上,不可一世。这种态度是很危险的,常常会引发反面的后果,也就是帮了别人的忙,却没有增加自己“人脉账户”的收入。因此,我们在帮忙时要做得自然一点,也就是说在当时对方或许无法强烈的感受到,但是日子越久越体会出你对他的关心,能够做到这一步是最理想的。
2.杜绝“一次性的交际”的心态及行为
生活中有许多人抱着“有事有人,无事无人”的态度,把朋友当做受伤后的拐杖,复原后就扔掉。毋庸置疑,在这些“实用型”人物的眼中,所谓的“人情”便是你送我一包烟,我给你几块钱,就像借债还钱,概不赊欠。这种一次性的交际行为看似洒脱,实则是不明智的。诚然,受助者也许在短时间内不愿再次开口求助,而实施帮助行为的一方没有必要固守“事不过三”的古训,当别人确实有困难而无能为力的时候,尽管你已经帮助过他,尽管他不好向你开口,但作为知情者,你不应无动于衷,而不妨再次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这样的交际行为能够赢得更大的“人情效应”,即使受助者一时无力给你回报,但你的行为风范已被更多的人所知晓。
3.好事不要一次做尽
初入社交圈中的人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好事一次做尽”,以为自己全心全意为对方做事就会让关系融洽、密切,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人不能一味地接受别人的付出,否则心理会感到不平衡。“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也是为了使关系平衡的一种做法。如果好事一次做尽,使他人感到无法回报或没有机会回报的时候,愧疚感就会让受惠的一方选择疏远。
留有余地,好事不应一次做尽,这也许是平衡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因为“过度投资”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就会让对方的心灵窒息。如果你想帮助别人,而且想和别人维持长久的关系,那么不妨适当地给别人一个机会,让别人有所回报,这样,彼此才能自由畅快地呼吸。
社交的本质就是不断用各种形式帮助其他人成功。在人际交往中,避开一些帮助他人的误区,共享出你的知识与资源、时间与精力、朋友与关系、同情与关爱,从而持续地为他人提供价值,同时提高自己的价值,为自己建立一个稳妥的“人脉账户”。
巧打圆场,化干戈为玉帛
作为圆场之人,一定要用理解的心情,找出使尴尬者陷入僵局的原因,随机应变,想出好的圆场办法,最终达到硝烟开头,和气收场,“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目的。
在社交活动中,能适时地给他人提供一个恰当的台阶,使人免丢面子,是打圆场的一大原则。一个人要想在社交中有一个良好的人缘资源,少了打圆场的技术支持,很可能会是个“豆腐渣工程”,是只能说说而不能达到的幻觉,会像肥皂泡一样“一圆即灭”。
学会打圆场可以让一个人在社交中左右逢源。从主动的角度说,他人陷入窘境,主动解围,为他找个台阶让他下得了台。从被动的方面讲,自己造成失误时,要善于扑救,自圆其说;不幸落入社交僵局,通权达变,打破冷场坚冰;与人很有可能产生不快时,更少不了和“稀泥”,让对方保持体面,从而把事情摆平,甚至变坏事为好事。
然而,如何给台阶,圆场应该怎么打,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很清楚,以下是怎样圆场的几种技巧。
1.调侃自嘲,自找台阶
在社交中,一旦因自己失误而造成不好下台,最聪明的办法是:多些调侃,少些掩饰;多些自嘲,少些自以为是;多些低姿态,少些趾高气扬。改变眼前的被动局面,想方设法争取主动。
2.指鹿为马,巧妙解释
有时某种行为在特定场合中虽有特定意义,但圆场者为了化解,却巧妙地解释为另一种意义。
一位社会名流偕夫人出席一场宴会,在进入宴会大厅前,他被一群媒体记者围住。他的随行保安人员急忙围上前去,喝令站在这位社会名流身边的一个记者把手从口袋里抽出来,因为保安怕这个记者的口袋里有伤人的武器,这个记者一时不知所措。这时,这位社会名流的夫人立即出来打圆场,她向周围的媒体记者解释说,保安的意思是要记者们把手伸出来,跟这位社会名流握手。顿时,气氛变得热烈了,记者们亲切地同这位社会名流握手致意。
3.擅用虚荣,恭维圆场
古往今来,君子小人无不爱听好话,有时一个人十分懊恼或不快时,只要旁人说几句得体的美言,这个人就会立刻云开雾散了。
一次,朱元璋在金水河钓鱼,整整一个上午一无所获。朱元璋十分懊丧,便命解缙写诗纪之。没钓到鱼已是够扫兴了,这诗很难写。解缙稍加思索,立刻说道:“数尺纶丝入水中,金钩抛去永无踪,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钩龙。”朱元璋一听,龙颜大悦。
4.善用假设,巧避锋芒
在特定的交际场合,有时碍于面子,有时把握不准,这时可以用假设句去表达。由于附加了假设的条件,使表达变得婉转,所以问话人、说话者和涉及对象都能接受。
一个学生和班主任争论男生能不能去女生宿舍,老师一口咬定绝对不能。学生很长时间不能说服老师,又见老师似有怒意,为了结束争论,给老师一个台阶下,他巧妙地说:“如果老师说得正确,那我肯定错了。”这本是一句废话,它并没有肯定老师的观点,然而这位老师听了却不再争执。
5.承认错误,诚恳致歉
在人生中,各种矛盾屡见不鲜,但许多矛盾是可以通过道歉消除的。其中,伤害了别人的人,只要能多些自我反省,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向对方诚恳道歉,便不难化解矛盾。
6.公平公正,不偏不倚
我们在打圆场时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不偏不倚,要让双方都觉得你没有任何的偏向。否则,你的圆场恐怕就是火上浇油,会起到反作用。
张芳是一家饭店的老板。一次,一位中年妇女点了一碗汤。很快汤就端了上来,由于喝得太急,汤刺激了她的呼吸道,随着“啊嚏”一声,她的唾沫和汤都喷在了对面一位顾客的身上和碗里。这位顾客吼道:“你怎么乱打喷嚏!”中年妇女也被自己的不雅之举惊呆了,赶紧向对方赔礼道歉。待自己缓过神来后,马上对张芳喊道:“我告诉你不要放辣椒的,你干什么在里边放辣椒?你赔我的饭钱,我还要赔人家的饭钱呢!”张芳马上问厨师,厨师说自己根本就没有放辣椒。这时,其他的顾客也开始议论纷纷,饭店里乱成一团。张芳对着厨师大手一挥:“算啦!再做两碗汤,两个菜,这顿饭我请了,和气生财嘛!”两位顾客这才平静下来表示接受。后来,他们还和张芳成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