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每天读点交际学(经典珍藏版)
14894300000003

第3章 生活交际学:从生活状态中挖掘真相(2)

在人际交往中,能否准时赴约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可信与可靠的基本原则。如果是商业活动,由于某种原因不能按时赴约,就应该至少提前一天通知对方,这是国际惯例。当然,首要前提还应该是你延期的原因是不可抗拒的客观因素。

一般和朋友见面都会约定一个时间,如果有人不守时,非得过了约定的时间才来,势必会给他人带来困扰。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珍贵的,无论你是出身豪门,还是一般人家,尊重别人的时间就是对别人的基本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基本尊重。遵守时间的人能够赢得对方对你的信任,也同时赢得了尊重。因为你懂得时间的价值,懂得尊重别人,人们也会尊重一个信守自己承诺的人。

有一次,德国哲学家康德计划去拜访他的老朋友威廉·彼特斯。彼特斯住在珀芬小镇的农场里,他在动身前写信告诉彼特斯,自己将于某日上午11点钟之前到达。

康德到了珀芬小镇后,租了一辆马车。到彼特斯的家需要经过一条河,当马车来到河边时,车夫说:“不能再往前走了,因为桥坏了,如果这样过去的话会很危险。”康德立刻下了马车,看了看桥,桥中间的木板的确已经断裂了。河面虽然不宽,但水很深,而且结了冰。

这时候,康德特别焦急,因为离此地最近的另一座桥在上游6英里远的地方,如果赶到那边过桥,以平常速度计算,得到12点半才能到彼特斯的家。想到这里,康德从一个老妇人手中买下了她在河边的一座破旧的农舍。付了钱之后,他立刻从破房上拆下几根长木头去修桥,用了不到20分钟就修好了。马车平安地过了桥,康德也在11点之前赶到了彼特斯的家。彼特斯看到康德之后高兴地说:“亲爱的朋友,您可真守时啊!”康德在与彼特斯相会的日子里,没有提起自己如何过河的事情。后来,彼特斯无意中听到那个农妇讲了此事,他很是感慨,于是给康德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您太客气了,还是一如既往地守时。其实,老朋友之间的约会,晚一些时间是可以原谅的,何况您还遇到了意外。”康德在回信中写了这样一句话:“在我看来,在一定意义上说,无论是对老朋友,还是对陌生人,守时就是最大的礼貌。”

时间就是金钱和信誉,这不管对个人还是对组织来说,都是非常值得重视的。在交往不断扩大的今天,像时钟一样守时,对提高交际效率和交际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信誉是人际交往中的名片

一个人只有遵循信誉规范,他才能像“信得过”产品一样成为“信得过”的人,得到他人的信任,从而有效地进行社会交往。

孔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信誉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人际交往需遵循的重要德行。当一个人违背了诚信的原则时,便没有人愿意同他交往。诚实守信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是做人的最起码要求,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社会交往是人类必不可少的活动,而信誉就是交往的名片,是人的最大的保护伞,最有力的护身符。

早年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一个小村,很少有外国人来到此地。后来,许多外国人到这里观光旅游,据说这是源于一个男孩的信誉。一天,几位日本摄影师到此地采风,他们请当地的一个男孩代买4瓶啤酒,这个男孩为之跑了3个多小时买到了啤酒。第二天,男孩又自告奋勇地替他们买啤酒,这次摄影师们给了他很多钱,让他买10瓶啤酒,但直到第三天下午这个男孩还没回来。于是,摄影师们议论纷纷,都认为男孩把钱骗走了。第三天夜里,男孩却敲开了摄影师们的门。原来,他在一个地方只买到了4瓶啤酒,于是,他又翻了一座山,趟过一条河,才买到了另外6瓶,返回时摔坏了3瓶。他拿着碎玻璃片,向摄影师交回了剩下的钱,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这个故事使许多外国人深受感动,后来,到这儿的游客就越来越多。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了自我,急功近利、弄虚作假、伪善欺诈,在客观上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不信任,相互欺骗,严重扭曲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坦白、和睦友善的关系,从而使人们陷入怀疑一切的境地。

古时候,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抱住一块木头大声呼救。有个船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个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账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鱼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10两金子,你还不满足吗?”渔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后来这个商人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他又说出同样的话:“我是个富翁,谁能救我,我就给谁100两金子。”有人想救他,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渔夫说:“别理他,他是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

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商人两次翻船遇到同一渔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

信誉是交往的基础,是做人的根本。现在很多人都把交往的关注点集中在技巧方面,其实这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难以达到搞好人际关系的最佳效果。因为信誉不足,尽管技巧高超,终究不过是得一时之逞,难以保持长久的友谊。而一个人如果以信誉为本,那么,即使他的交往技巧不足,也可以交到真心的朋友。

依靠信誉,一个人就可以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练好“内功”,积累资本,扩大自己的声誉,不断获得自己应得的利益。信誉在短时期内不会使人“利益最大化”,但可以保证个人长期“风险最小化”。

秦朝末年,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深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诛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才使他免遭祸殃。

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毁了自己的声誉,无异于“丢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

人是关系的存在物。人们只有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从事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一个人无论能力多么强、多么全面,也不能离群索居,也要依托于各种社会关系。人们之间的交往不仅需要符号性的中介,而且需要制度性的中介。制度性的中介既包括法律规范,也包括道德规范,而信誉就是贯穿于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之中的一条基本原则。一个人只有遵循信誉规范,他才能像“信得过”产品一样成为“信得过”的人,得到他人的信任,从而有效地进行社会交往。

宽容是社交中的桥梁

宽容对人对己都是一种无需投资便能获得的“精神补品”。学会宽容,不仅有益身心健康,而且是一个人赢得友谊,保持家庭和睦,婚姻美满,乃至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论语》中写道:“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其中,“宽则得众”就是说宽厚、宽容就能得到大众拥护。在人际交往中,宽容表现智者思维与练达,是创造和谐人际关系的法宝。

人际关系学专家指出:适度的宽容,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这种宽容,指的是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别人在生活、工作、学习中的过失、过错,有效地防止事态扩大而加剧矛盾,避免产生严重后果。

大量事实证明:不会宽容别人的人,容易因斤斤计较而殃及自身。过于苛求别人或苛求自己的人,必定处于紧张的心理状态之中。内心的矛盾冲突或情绪危机难以解脱极易导致机体内分泌功能失调,诸如使儿茶酚胺类物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过量分泌,引起体内一系列劣性生理化学改变,造成血压升高、心跳加快、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功能紊乱等,并可伴有失眠多梦、乏力倦怠、食欲不振、心烦意乱等症状。紧张心理的刺激会影响内分泌功能,而内分泌功能的改变又会反过来增加人的紧张心理,形成恶性循环,贻害身心健康。有的过激者甚至失去理智而酿成祸端,造成严重后果。而一旦宽恕别人之后,心理上便会经过一次巨大的转变和净化过程,使人际关系出现新的转机,诸多忧愁烦闷可得以避免或消除。

宽容对人对己都是一种无需投资便能获得的“精神补品”。学会宽容,不仅有益身心健康,而且是一个人赢得友谊,保持家庭和睦,婚姻美满,乃至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清朝宰相张廷玉与叶侍郎是邻居。一次,两家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夫人便给远在京城的张宰相写信,想让他出面干预。张宰相回信后,张夫人立即把自家的墙向后退了三尺。叶侍郎颇感意外,执意要看张宰相的回信。原来张宰相写的是一首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叶侍郎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向后退了三尺。这样,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维、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学识与见解。那么,在实际交往中,无疑将产生一些偏见、一些误解、一些分歧,如果人们一味地强调自我,漠视他人,将自己的观点、看法和思维强加于人,势必会在自己与他人之间划上一道鸿沟,难以结伴而行。而宽容就是一道桥梁,它能让人们之间的距离缩短,增进彼此间的感情。

娄师德是唐朝名将,他性格稳重,待人宽容。他的弟弟出任代州刺史之时,娄师德对弟弟说:“我辅助宰相,你现在又管理一个州,受皇上的宠幸太多了。这正是别人嫉妒的,你打算怎样对待这些人的嫉妒以免去灾祸呢?”娄师德的弟弟说:“从今以后,即使有人朝我吐唾沫,我也自己擦去,不会让你为我担忧。”娄师德说:“这正是我所担忧的。别人向你吐唾沫,是对你恼怒。如果你将唾沫擦去,那不是违反了吐唾沫人的意愿吗?别人会因此而增加愤怒。你不要擦去唾沫,应当笑着去接受它,让它自己干了。”因为这样宽广的胸襟,娄师德在武则天执政时期,始终受到武则天的信任。

宽容往往折射出人们处世的经验,待人的艺术,良好的涵养。一个人要学会宽容,就需要吸收多方面的“营养”,需要时常把视线集中在完善自身的精神结构和心理素质上。在人际交往中,只要你以宽容之心度君子之腹,你就会沿着平坦的大道走向幸福的彼岸。

热情让你与他人迅速打成一片

热情能够感染周围的人,它能使人散发出无限的生机、活力、真诚与自信,并能引起对方的共鸣,从而让彼此的交流顺畅自如,谈话滔滔不绝。

著名企业家查尔斯?施瓦布曾说过:“当一个人有无限热情时,就可以成就任何事情。”热情是指一种对学习、对生活、对工作和对事业的炽热感情,它是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有热情才有动力,高度的热情往往表现为激情。在人际交往中,热情同样以其独有的魅力占据着制高点,它能让一个人迅速地与他人“打成一片”。

你该如何迅速认识一个人并且和他建立交流呢?是热情主动,还是冷漠孤傲?人人都怕被拒绝,这是人的天性。当你看起来“安全”的时候,你就减少了别人对你的恐惧感。如果进一步,你能够热情主动,那将有更好的效果。

张女士应邀参加一位朋友的宴会,宴会上,她唯一认识的就是繁忙的女主人。她在房间里四处看了看,希望在人群中发现一两张熟悉的面孔,但是,她一无所获。于是她开始自选食物。两位站在她旁边的女士正在交谈,她把盘子装满食物后,转向身边的一位男士。这位男士向她点了点头,然后拿了个碟子,转身走开了,留下她独自在那儿。她感到尴尬,觉得大家都在看她。“到底哪不对劲啊?”她想了又想。“我很乏味还是没有吸引力?”她托着一盘子的食物,希望可以找到一个可以独自用餐的地方。她感到极度不自在,不知道自己还能忍受多久。

生活中,很多人可能都遇到和张女士同样的情况,一个人也不认识,又不能愉快地与人交谈。你可能太孤僻,觉得与人接近让你感到不自在。你可能把别人的无意行为理解为拒绝,并因此弄糟了心情。因为这是被动的方法——等待被人介绍。

其实,只要换种方法来处理,效果就会完全不一样。宴会中,李小姐遇到了和张女士同样的问题。

李小姐拿着一盘子食物,四处看看,想找一处地方坐下。她发现在房间的另一边有几个人围坐在一张咖啡桌边,她走了过去,先做自我介绍,然后坐了下来。她先介绍自己和女主人的关系,然后问问别人的情况。几分钟之内,她已经与人展开交谈。当一位男士边走边找座位就餐的时候,她就邀请他也加入,然后介绍这些是自己刚认识的几位朋友。在这种情况中,李小姐采用主动的方式介绍自己。虽然她可能心里会忐忑不安,但是,在发现与别人有共同之处后,她很快就不再害羞了。

大多数人都喜欢热情主动的人,这让他们感到安心,感到能与人交流。最重要的是,这让他们不用费事地主动与人交流。将心比心,热情的人总是能使人倍感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