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若想提高自己说服别人的能力,必须把关心别人、了解别人当成一种经常努力的工作。你在说服一个人前,要经常关心他的生活,和他接近,倾听他与别人的谈话,注意他各方面的表现,研究分析他的行为动机和心理活动规律。这些都是你说服他人前要做的准备工作。
另外,强调双方的共同点,是成功说服别人的一条捷径。莎士比亚在《亨利四世》中曾经写道:“即使理由多得像草莓籽一样,我也不愿在别人的强迫下给他一个理由。”强迫,不是最好、最有效的沟通方式,而且极可能衍生负面的结果,最后与自己的期待背道而驰。这就像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但是无法强迫它喝水一样。人很难透过强迫性的举动,说服别人赞成自己的观点,或是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去做他们百般抗拒的事情。而如果你找到了双方对一件事情的共同点后,说服工作就会容易很多。
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曾经以一句“为人民而创造的政治”的名言,掌握了民众的心,而为民众所拥戴。林肯总统在面对需要说明的场面时都会说:“我在开始议论时,就会将彼此意见的共同点寻找出来。”
林肯在有名的奴隶解放演说中,在最初的30分钟内,只叙述了一些持反对态度者所赞同的意见,然后再把反对者按自己的目标逐渐地拉到自己这边来。林肯的说服方法,有两个要点。其一,人往往在被别人压抑住其自身的意见时,自己才发现真实的一面,而反过来完全地信赖对方。其二,“自我发现”时,在主观上仍非常相信就是自己的意思,而事实上,这往往是被说明者诱导出来的结果。
林肯运用这个技巧的秘诀,就是在演讲前30分钟,先巧妙地软化敌方,也就是在开始时先强调敌我之间的共同点,引导对方,使他们一步步接受自己的观点。如果从一开始就强调自己的立场,彼此间的鸿沟就会越来越深,而演变成“如果你有那种想法,那我只好和你拼了”的局面。当对方有了这种对抗的心理状态时,你是绝对无法说服他的。因此,如果在交涉的场合有五项待解决的事情,而你在刚开始时,就能把五项中最困难的问题提出来,也不失为是一种好的做法,因为最困难的问题都能解决,其他的当然不会有什么问题。
说服专家戴夫·拉客哈尼说过:“说服是一门得到人人都想得到的神奇艺术。”说服的确需要一定的技巧,它需要理解人性的各方面,这些方面通常是自动的或在人类潜意识层面工作。也正因为如此,说服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往往要反复多次,经历迂回曲折。我们在说服他人的过程中,要多点耐心,因势利导,从而让对方无法说“不”,以达到良好的说服效果。
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上
如果你会说话,就能轻易地感染别人,让别人乐于听从你的话,按照你说的去做;如果你不会说话,对方的“心门”就始终紧闭,你就只有白费口舌,浪费时间和精力。
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天,都离不开说话。一般说来,会说话的人朋友多些,不会说话的人朋友少些。然而,什么是会说,什么是不会说呢?有的人认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就是好口才,但语言学家王力说:“泼妇骂街往往口若悬河,走江湖卖膏药的人,更能口若悬河,然而我们并不承认他们会说话。”其实,在人际交往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攻心”,也就是说话说到别人的心坎上,这样,你才能开启对方的“心门”,让彼此在融洽的氛围中进行交往。
有的话别人听了只当是耳边风,一只耳朵进,另一只耳朵出;有的话别人听了只是充当一个传话筒,耳朵听进去,嘴巴传出来,并没有听到心里去。这两种情况都是做无用功。要想把话说得有价值,就必须说到对方心坎上,这样说话才不会浪费,把话听到心里去的人也会觉得是有价值的。
被公认为是“世界魔术师中的魔术师”的赫万·哲斯顿,在他活跃的那个年代,他精彩的表演能让超过六千万的观众买票进场看他的演出。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很简单,就是从观众的角度出发,多为观众着想,懂得表现人性。哲斯顿对每个观众都表现得很真诚很感兴趣。他说:“许多魔术师在看到观众时会对自己说:‘坐在台下的都是一群傻子和笨蛋,我能将他们骗得团团转。’”而哲斯顿却不这样想,他每次在上台时都会对自己说:“我得赶紧,因为这些人来看我的表演,是我的衣食父母,是他们让我过上舒服的日子,因此,我要将最高明的手法表演给他们看。”
与人交往也一样。如果你想让自己说出的话具有价值,能引起共鸣,并收到让对方“心服口服”的效果,就要理解对方的合理需要,爱护对方的自尊心。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在说话办事的时候就要经常注意“转换角度”,即善于“站到对方的立场上,从对方的观点来观察问题,如同用你的观点一样”。
卡耐基一直租用某家饭店的大礼堂进行讲课。一天,他突然接到通知说,租金要增加3倍。于是,卡耐基就去与饭店经理进行交涉。他说:“我接到通知,有点儿震惊,不过这不怪你。如果我是你,我也会那样做。因为你是饭店的经理,你的职责是尽可能使饭店获利。”
接下来的时间里,卡耐基为饭店经理算了一笔账:“将礼堂用于办舞会、晚会,当然会获大利。但你撵走了我,也等于撵走了我的听众,他们都是有文化的中层管理人员,而他们光顾贵饭店,是你花多少钱也买不到的活广告。那么,哪样更有利呢?”经理被卡耐基的一番话说服了,最终决定不会涨价。
卡耐基之所以在交谈中取得了成功,原因就在于当他说“如果我是你,我也会那样做”时,他懂得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事情,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上。他站在经理的角度上算了一笔账,抓住了经理的心理诉求:赢利,使经理心甘情愿地把天平砝码加到卡耐基这边。
不会说话,即使有满腹的知识也打动不了别人;会说话,三言两语便能感染别人,让人心动,进而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事实上,说服别人接受一项计划、一个观念或者一种理论,也和推销钻石的道理相同。如果你会说话,就能轻易地感染别人,让别人乐于听从你的话,按照你说的去做;如果你不会说话,对方的“心门”就始终紧闭,你就只有白费口舌,浪费时间和精力。因此,全面提高你的说话水平,把话说到别人心坎上,将会让你的生活和工作更加从容不迫。
从言语中破译对方的心理密码
我们应该学会看懂身边的人,审时度势,摸透别人的心思,然后见机行事,从而做到“察人言,观局势,行明事”。
古人云:“言未出而意已生。”言辞能告诉你一个人的地位、性格、品质及至流露内心情绪。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常常是欲言又止,吞吞吐吐,其实,此时他内心的心理密码已经泄露了他的真实动机。
察言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基本技巧。不会察言,等于不知风向便去转动舵柄,弄不好就会在小风浪中翻了船。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说话方式,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几种基本的察言方法。
1.说话语速
内心平静的人声音也会心平气和;内心不诚实的人,说话声音支支吾吾,这是心虚的表现;诬蔑他人的人,说话时会闪烁其词;心中有疑虑不定思想的人说话总会模棱两可。
2.口哨声
口哨声有时是一种潇洒或处之泰然的表示,但有的人会以此来虚张声势,掩饰内心的惴惴不安。
3.清喉咙
在正式场合中发言或演讲的人,开始时就清喉咙者,多数人是由于紧张或不安,他们对问题迟疑不决,需要继续考虑。一般有这种行为的男人比女人多,成人比儿童多。有的人紧张时一般是结结巴巴,或吞吞吐吐地“嗯”“啊”,也有的人喜欢习惯性地反复说:“你知道……”而说话时不断清喉咙,改变声调的人,可能还有某些焦虑。而故意清喉咙则是对别人警告,表达一种不满的情绪,意思是说“如果你再不听话,我可要不客气了。”
在人际交往中,闲谈是破译对方的心态一种比较好的方式。因为闲谈大多是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进行的,这会使对方心理上撤去防线。
某企业的总经理因身体状况不佳,决定提前退休,董事会需要选出新的总经理接替他的职位。此事是秘密决定的,企业的员工都很想探得秘密,他们纷纷从董事会成员口中打探消息,却一无所获。这时候,有个员工潜心研究了董事会成员的心理定势:董事会成员不会说出是谁出任总经理,假如问题提得巧妙,对方会不自觉地露出某种迹象,有可能探得秘密。于是,他向一位参加会议的董事会成员提了一个问题:此次出任总经理的人是不是秃头?因为当时有三名候选人:一是秃子,一是满头黑发,一是半秃顶。在这看似无意的闲谈中,这位董事会成员没有仔细地考察到保密的重要性,虽然他也没有直接回答出具体的答案,但这个员工从董事会成员思考的瞬间,就推断出最后的答案:半秃顶的将会是新任总经理,因为董事会成员在听到问题之后,一直在思考半秃顶是否属于秃子的问题。半个月后,新任总经理走马上任,果然就是那个半秃顶的人。
人际交往,其实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无论你在人际交往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如果你不善于察言,就容易陷入人际关系的“漩涡”,为人际关系所累,甚至会惹出一身麻烦。因此,我们应该学会看懂身边的人,审时度势,摸透别人的心思,然后见机行事,从而做到“察人言,观局势,行明事”。
避免争论,别逞一时口舌之快
如果你能尊重别人的意见,你的意见也必然会被人尊重。如此一来,不但普通的争论是可以避免的,就是有目的、进攻式的争论挑战,也同样有可能避免。
在社交中,有些人习惯性地与人作对,无论别人说什么,他们总要照例反驳。这是因为他们不喜欢听取别人的意见,心中只有自己,而且他自以为比别人高明,事事要占上风。其实,在谈论没有绝对是非标准的问题当中,你的意见不一定是对的,而别人的意见也不一定是错的,把双方的总和再行分配,你至多有一半是对的。因此,人们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争论。
与人争论不仅会浪费你的精神、时间,也会让你在其他方面得不偿失:第一,使你损害了别人的自尊心,因而对你产生反感;第二,使你容易养成专去挑剔别人错漏的恶习;第三,使你积久变成骄傲;第四,你将因此失掉很多朋友。而最大、最可怕的影响,是会因争辩而发生不合作的现象。社会减少了合作能力,进步自然也有了限制。避免跟别人争论的最聪明的方法,就是同意对方的主张,不必管他的意见是如何可笑,如何浅薄,你用礼貌对答他,你无条件地赞成他的意见,佩服他的见识和聪明。然后你立刻避开他,在不必要的时候,你不要跟他交往。
曾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总是会和颜悦色地对他的反对者说:“亲爱的朋友,你到这里来和我争执这个问题,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但在这一点上,我们两个人的见解自然不同,让我们来讲些别的话题吧!”于是他会施出一种“诱惑”的手段,使对方放弃自己的意见,而去接受他的观点。这的确是一个好方法,无论那些成功的人采用什么方式去驾驭别人,我们可以注意到的是,他们的第一步是“避免争论”,他们的策略是以“迎合别人的意志”及“免除反对意见”来改变他人的想法。
在会议室里,你可以因为不满意一个方案而反复与人争辩,甚至争得面红耳赤,拍桌顿足,因为你把你的意见陈述了以后,还有别的同事可以考虑你的意见。这是关系大众的权益,值得你用全部精力去争取。可是在私人谈话中,你就不必如此了。比如,你和一个朋友争辩了一个下午,你说写一首现代诗应该要押韵,读出来才有音乐的节奏,而你的朋友则反对这个理论。他说和谐的节拍就是诗中的韵律,刻板地押韵,则会损害诗的本质。你们争辩了半天,除了彼此的闷闷不快,没有更好的结果。
碰到任何一种反对意见,你应当先自己打算:“关于这一点,我能不能在无关大局的范围中让步呢?”为了使他人顺从你的意见,你可以尽量表示“小的让步”,有时,为了避免这种反对,甚至还可以将你的主见暂时收回一下。如果你碰到了对于你的主要意见十分反对的人,那么最聪明的方法就是把这问题延缓下去,不必立刻解决,这一方面使对方得到重新考虑的机会,一方面你自己也有重新决策的机会。
如果争论无法避免,必须迎头碰到的时候,你就应该让有不同意见的人说他要说的话,同时,你即使不能赞成他们的意见,也得向他们表示你能够完全了解他们的态度与地位。
你可以实现你的主张,你可以左右别人的计划,但不是用争辩的方法来获取。好胜是大多数人的弱点,没有人肯自认失败的,所以一切的争辩都是不必的。如果你能尊重别人的意见,你的意见也必然会被人尊重。如此一来,不但普通的争论是可以避免的,就是有目的、进攻式的争论挑战,也同样有可能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