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诗人但丁出席威尼斯执政官举办的宴会。宴会上,侍者献给意大利各城邦使节的是一条条很大的煎鱼,而给但丁送上的却是几条小鱼。但丁没有品尝佳肴,而是把盘里的小鱼逐条拿起靠近耳朵,然后又一一放回盘中。执政官见此情况,就问但丁,为何做这种莫名其妙的动作。
但丁清了清嗓子,高声回答:“很不幸,几年前,我的一位朋友在海上遇难。自那以后,我始终不知道他的遗体是否安然葬入海底。所以,我就问问这些小鱼,也许它们多少知道一些情况。”“那么,它们又对你说了些什么呢?”执政官问。但丁答道:“它们告诉我说,它们都很幼小,对过去的事情不太了解。不过,也许邻桌的大鱼们知道一些具体情况。它们建议我向大鱼们打听打听。”执政官不由得笑了,转身责备侍者不该怠慢贵客,吩咐他们马上给但丁端上大煎鱼。
相信任何人看了但丁的“滑稽”表现,都会忍俊不禁。对于在宴会中受到不公平待遇,但丁没有愤怒离席,也没有拍案而起,而是将自己的不满不卑不亢地婉转表达出来。这种婉转指出对方过失,同时又为自己提出要求的谈话技巧,任何人听了都不可能无动于衷,必然是一边为对方机智的谈吐逗笑,一边又不无歉意地请求对方原谅自己的考虑不当。
幽默常会给人带来欢乐,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机智、自嘲,调侃、风趣等。具有幽默感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比较好的人缘,这类人可以在短期内融化对方心中的坚冰,赢得对方的好感和信赖。而缺乏幽默感的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交往,也会使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拥有幽默感是需要长久培养的,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来培养自己的幽默感。
1.借题发挥法
借题发挥法是指由甲事谈乙事,既为甲事解围,又为乙事造势。几个朋友郊游,一个女孩被蜜蜂蜇了一下,脸上鼓了个大包,女孩哭泣不止,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其追求者说:“谁让你长的比花还美啊,不仅我喜欢,连蜜蜂都不放过你。我该为我的眼光感到庆贺了!”女孩破涕为笑。
2.谐音双关法
谐音双关法是指用谐音言此意彼,让听者理解弦外音,话外意。李鸿章有一个远亲,胸无点墨却热衷科举,参加科举考试时无从下笔,却在卷上写下:“我乃李鸿章中堂大人亲妻(戚)”,主考官批阅此卷时写道:“所以我不敢娶你。”
3.歪解妙释法
歪解妙释法是指用轻松、调侃的语气,对话意、问题进行“歪曲”和“荒诞”的解释。一个男孩喜欢看书,其女友满腹牢骚:“我是一本书就好了。”男孩不解,女孩说:“那你就天天把我捧到手上。”男孩打趣道:“那可不妙,我看完这本就要换新的。”
幽默不能为我们减轻经济负担,不能给我们金银财宝,不能阻止青春的流逝,然而幽默却能给我们一颗智慧和年轻的心,一种健康的生活心态,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轻松自如。幽默既不玄奥,也不浅俗,只要抱着善于学习、善于观察、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人人都能成为幽默大师,令自己的人生修养更上一层楼。
竖起大拇指,学会说“甜言蜜语”
赞美是人与人相处的最巧妙的方法,它是人际交往中最美的语言,它能让说者增光,听者得意。养成赞美别人的习惯,时常竖起大拇指,适时地说点“甜言蜜语”,你的人际关系就会充满五彩阳光。
歌德曾说过:“最真诚的慷慨就是赞赏。”为人处世,最真诚、最慷慨、最有效的技巧就是能够经常有意识地给别人鼓励、感谢、欣赏和赞美。能否慷慨地赞美别人,是一个人处世水平、待人艺术水平高低的标志。
赞美可以让人用微小的付出赋予别人无比的满足感,成为别人幸福的源泉,增添生活的动力。赞美不需要付出多少时间、精力和金钱,只需要我们坦诚地热爱、关心别人,留心生活,做一个细心人、热心人,就会给周围的人送去春之温暖,夏之清爽。你不经意的一句赞美,也许就会使他人精神焕发,快乐无穷。
在人际交往中,赞美不是随便说几句表扬他人的话就可以了,说“甜言蜜语”也需要一定的技巧。比如,一个人可以通过赞美与对方有密切联系的人、事物,来折射自己的赞美之意,这样可以更好地达到赞美的目的。具体来说,赞美一般需要遵循“三了解”和“三不”的原则。
1.了解对方引以为荣的事情
赞美一个人引以为荣的事情,可以使他更容易接受你的谈话内容,但需要注意:赞美的语言表达要准确,不能偏离事实;赞美必须是由衷的,发自肺腑的言语,不要夸张;赞美时精力要专注,让被赞美者感到你是真心实意的。
2.了解对方的弱点
了解对方的弱点才能利用对方的弱点,用其弱点的对立面去赞美他,使其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实现赞美所想要的结果。
3.了解对方的爱好
了解并尊重对方的爱好,可以赢得对方的喜欢。虚心请教,是高超的赞美。一般来说,爱什么就懂什么,只要你虚心讨教,对方一定会耐心地向你传授其中的奥秘,也就会产生“无赞胜有赞”的效果。有时,你不妨把自己表现得“外行”或水平低一些,对方肯定会很高兴。
4.不要陈词滥调
赞美是所有声音中最甜蜜的一种,赞美应该给人一种美的感受。但有些赞美语言却是陈词滥调,其表现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公式化的客套话和俗语。例如,一见面就是“久仰大名”、“如雷贯耳”“百闻不如一见”“生意兴隆,财源茂盛”等一些味同嚼蜡的恭维,使人感到缺乏诚意。
另一方面就是鹦鹉学舌,说别人说过的话。有的人在赞美别人时,自己想不出怎么赞美,只能跟着别人说重复的话,附和别人的赞美,反而使对方感到厌烦。
5.不要说外行话
不懂装懂,就难免在赞美别人时说外行话。这样,既不能达到赞美别人的目的,又暴露了自己的无知,很容易被大家耻笑。所以我们应注意:赞美应适可而止,不可画蛇添足;赞美行家时可以用笼统、模糊的语言;知识是赞美别人的源泉,为避免外行话,事先最好看一些相关的书籍。
在社会交往中处处细心观察别人,坦然地敞开心扉,理解他人,爱护他人,你就很容易地找到赞美的突破口。赞美并不一定需要刻意修饰,只要源于生活,发自内心,真实流露就会收到赞美之效。善于辞令者,当面赞美几句,效果会立竿见影;不善言语者,一个眼神或一个憨笑也表示了很深的诚意。
赞美是人与人相处的最巧妙的方法,它是人际交往中最美的语言,它能让说者增光,听者得意。养成赞美别人的习惯,时常竖起大拇指,适时地说点“甜言蜜语”,你的人际关系就会充满五彩阳光。
在谈话中加点“调料”
在社交中,平淡无奇的话无法引起别人的兴趣,而适当地在谈话中加点“调料”,就会让谈话氛围充满激情,会让对方不愿意结束交谈,并对下次的交谈充满期待。
在人际交往中,巧用各种语言材料,能为说话增色生辉。中国历代的丰富语言宝库、五洲四海的优秀语言财富、鲜明生动的民间语言、精心雕琢的书面词汇,都是广泛开发的不尽资源。一般来说,在社交中运用一些方法,在谈话中加点“调料”,会让交谈更加愉快。
1.故事让谈话引人入胜
在谈话中巧妙引用典例故事可以达到叙事论理、引人入胜、妙趣横生的戏剧性效果。引用的典例故事既可以是文学名著,也可以是古今中外民间流传的故事,或者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故事讲述道理更具体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2.名人名言增强感染力
世界上的许多成功人士,不仅为人类的文明发达、繁荣进步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也为后人留下了广博的精神财富。他们创造的许多名言名句,脍炙人口、富有哲理、耐人寻味、发人深省,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激励着后人奋发向上。
富有哲理性的名言人人都喜欢,因为它深刻,有内涵,给人以美感,令人回味,发人深省。一个人讲话是否具有哲理性,能反映其思想是否深刻和成熟。名言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特定的含义,其正确性是被无数事实证明、后人所公认的,在讲话中适当引用这些名言,可增强讲话的感染力。
3.成语使语言更加生动
说话时熟练地运用成语,能使语言更加生动。成语是约定俗成的用语,说话时如果换一种方式去理解,也能产生新意。钱钟书的《围城》中就有一个巧用成语的例子:“不是众叛亲离,而是离亲叛众。”这一内部语序的变化,很有辩证意味,主动与被动的错位,褒贬之间,一目了然。
4.善用俗语
俗语是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它富于哲理,句式匀整,音调和谐,具体通俗,形象生动,运用得当能大大增强表达效果。
一个星期天的晚上,上海一幢公寓里发出阵阵欢笑,原来,一位著名画家要回家乡,他的学生为他饯行,一些社会名流也到场作陪。宴会开始时,画家向席间的一位著名歌唱家敬酒,说:“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我先敬你一杯!”众宾客都愣住了,歌唱家也不解其意,笑着询问:“此话作何解释?”画家笑着朗声答道:“你是君子动口;我是小人动手!”满堂来宾,笑声不止,宴会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画家简单的祝酒辞能取得如此好的效果,原因在于他巧妙地引用了“君子动口不动手”这一俗语。
5.巧用谚语
谚语和俗语一样,也可以为语言增色。谚语经历了千百年的长期流传,千锤百炼,凝聚着劳动人民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智慧。谚语因其具有寓意深长、语言简练、琅琅上口、易于记忆的特点,所以常常为讲演和谈判者使用。
在社交中,平淡无奇的话无法引起别人的兴趣,而适当地在谈话中加点“调料”,就会让谈话氛围充满激情,会让对方不愿意结束交谈,并对下次的交谈充满期待。同时,善用各种“调料”也能增强你在人际交往中的个人魅力。
选择适宜的话题进行交谈
我们对话题的选择,大可不必画地为牢,只要不触犯别人的禁忌,遵循“哪壶不开不提哪壶”的社交原则,掌握一定的选话题技巧,就可以让彼此间的谈话轻松愉快。
选好话题是人际交往中的一门学问。人们交谈时通常是由开始讲话的人选择一个话题,大家围绕这一话题各抒己见,然后转向另一个话题。如果选择的话题能被大家接受,谈话便会顺利地进行下去。如果选择了不适宜的话题,引不起大家的兴趣,没有人做出反应,交谈便失败了。
一般来说,在社交中不合适的话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有关谈话者自己的话题
有的人谈来谈去总是围绕自己的生活,开始人们也许还有兴趣听,时间久了人们便失去了兴趣甚至躲着这样的谈话者了。
2.有关禁忌的话题
每个人都有一些不愿让别人提及的话题,如夫妻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不愿谈及的疾病,有的人不愿意别人打听自己的经济状况等。生活中,总有一些“包打听”式的人,这类人对别人的事情很感兴趣,尤其对别人的隐私问题、敏感问题、忌讳问题感兴趣。这种“包打听”式的人,非常让人讨厌,别人甚至常常躲着他。这种爱询问和传播别人隐私的人,既不尊重别人,也不够自尊自重。
一个人问一位老人的年龄,老人不愿意如实相告,就说自己记不清了。问者却依然“执迷不悟”,穷追不舍地问老人的属相,老人无奈,说出属相。问者竟然认真地用手指算起来,并且说:“哦,73岁了,是个门槛,你要当心。”老人很生气,拂袖而去。
韩非子在《说难》中写道:龙的脖子上有两块逆鳞,谁触动了它,龙就会大发雷霆。人也有逆鳞,谁触动了它,人就会动怒变脸。这里说的是与人交谈的道理:每个人身上都有“逆鳞”——不愿别人触及的缺憾、隐私、伤疤等。如果一个人在交谈中不了解、不尊重对方,有意无意触动了这些敏感的“逆鳞”,轻则使交谈话不投机,不欢而散;重则令对方动怒变脸,甚至招致祸害。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哪壶不开就别提哪壶。
3.假话题
假话题是指那些无法继续下去的话题,如果你用“今天天气很好”来开始谈话,对方便没有什么话来回应。
俗话说:“一句话能说得人笑,一句话能说得人跳。”可见,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有非比寻常的力量,这也是口才的力量。所以,在人际交往的开始,你就需要一个可以吸引对方而不让人“跳”的好话题。
选好话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中心开花法
面对众多的陌生人,选择众人关心的事件为题,围绕人们的注意中心,引出许多人的议论,“语花”四溅,形成中心开花。
2.即兴引入法
巧妙地借用彼时、彼地、彼人的某些材料为题,借此引发交谈。
3.投石问路法
与陌生人交谈,先提一些投石式的问题,在略有了解后再有目的地交谈,便能谈得较为自如。
4.投其所好法
春秋时期的鬼谷子曾说过:“与智慧超群的人说话,凭借的是广博的见闻;与见多识广的人说话,凭借的是精辟的辨析能力;与善辩的人说话,则应该简明扼要;与大人物说话,要用奇妙的事情吸引他的注意力;对方喜欢的事情,就应该投其所好。”孔子也曾经发出过“言不顺,则事不成”的慨叹。可见,投其所好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在社交中,我们可以问明对方的兴趣,通过谈论他的兴趣,顺利地进入话题。因为对方最感兴趣的事,总是最熟悉、最有话可谈也最乐于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