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接到毛泽东的电报后,马上再次约见斯大林。斯大林见周恩来在很短的时间里连续约见,以为我们又要和他讲条件呢,没有想到只是通知他:中国党和政府已经作出决策,不管苏联是否出动空军,中国照样出兵援朝。斯大林听了这个消息,深受感动,半晌沉默无语。
据后来的西方史料记载,当周恩来向斯大林表示,即使没有苏联空军的支援,中国也决定出兵时,“斯大林流出了眼泪”,连说“还是中国同志好,还是中国同志好”。不管这种传言是否可信,中国人的举动出乎苏联人的预料之外是可以肯定的。
14、志愿军大部队入朝第一人
10月15日,彭德怀参加完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后返回沈阳。
10月16日,彭德怀在安东召开了兵团师以上干部会议,分析了当前国际形势和朝鲜战场的情况,传达了党中央政治局和毛泽东决心出兵支援朝鲜作战,以及整个作战方针和原则,并明确指示我军10月18日或19日一定要出动。
10月18日,彭德怀又奉命乘专机返回北京,临行前向兵团领导同志再三嘱咐,不要动摇犹豫,坚决按计划准备过江。
10月18日21时,毛泽东下达了第13兵团于10月19日晚开始跨过鸭绿江的命令。
10月19日上午,彭德怀乘专机回到安东,正好朝鲜人民军次帅朴一禹(朝鲜人民军只有金日成是元帅,下有三位次帅,朴是其中之一)急急忙忙地过江来要求见彭德怀。朴一禹见到彭德怀的第一句话就是:“彭总司令,你们出兵的日期定下来没有?”
彭德怀说:“就在今天晚上。”
朴一禹听见这个回答时的心情是很难用语言形容的。其时北朝鲜临时首都平壤已经陷落,其党政机关人员正向中朝边境方向撤退,政府决定把首都临时移到江界。至于下一步的打算,朴一禹无法回答,或者说北朝鲜领导层现在没有任何具体的打算。此时金日成也许只有一个愿望,就是能在朝鲜的领土上看见彭德怀和他率领的中国军队。
彭德怀问:“金首相现在在什么地方?”
朴一禹答:“美国人的情报很灵,金首相需要不断地改变位置,我也说不准他现在到底在什么位置。”
彭德怀说:“我们去找他,现在就走。”
“马上给我准备吉普车。”他指着邓华说,“我先过江!”
邓华转身告诉司令部作战科去准备车。
临行前,彭德怀指示邓华组织好兵团部队,按规定的时间迅速过江,向朝鲜开进,支援朝鲜人民和人民军抵抗美帝国主义军队的侵略。
随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在朝鲜人民军次帅朴一禹的陪同下,乘汽车从安东跨过鸭绿江桥,进入朝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外相(即外交部长)朴宪永在鸭绿江边迎接彭德怀。陪同彭德怀从新义州向东北朔州方向飞驰,在大榆洞(北镇西北)与金日成首相进行首次有历史意义的会见。
世界上从没有过哪个国家的哪个军事指挥官会在大敌当前的时候自己先于士兵深入变幻莫测的战场。彭德怀把他的指挥部全部甩在身后,让他们按部就班地前进,而他自己仅带着一名参谋、几名警卫员和一部电台进入了朝鲜。他可谓志愿军入朝第一人。
10月19日晚,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3兵团及所属部队,分东、中、西三路,从辑安、长甸河口、安东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开始了伟大、光荣的抗美援朝战争。
21日上午,拟组成志愿军司令部机关的全体人马赶到了大榆洞。下午,13兵团指挥机关也按毛泽东的电令赶到大榆洞与彭德怀会合。
大榆洞位于朝鲜北部平安北道,是一处金矿,坐落在两座大山之间的一条深沟里。沟中有一条小路,两侧是一些简易工棚。残秋季节,沟两侧的杂木林树叶脱尽,阵阵寒风在山岗上游荡。在南山一道小沟里,有一个大矿洞,原是金矿开采地。由于矿洞里积水潮湿,不能利用,志愿军总部机关便在洞口附近搭了些木板房,开始了作战指挥工作。
13兵团指挥机关开到大榆洞后,当即与志愿军机关合并,成为“志司”总指挥部。晚上,在一间很大的木板房里,彭德怀召集邓华、洪学智等人开会,研究作战方案。
15、首批入朝的志愿军
中国人民志愿军序列表(1950年10月)
16、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最先出动成建制的先遣部队,是42军124师370团,于10月16日过江。在370团先头是42军先遣指挥所,由124师副师长肖剑飞率领,每团1名副团长,1位参谋,还有师作战科副科长,参谋。共带1部电台,1个警卫排,都穿便衣,分乘3辆卡车昼夜兼程,拟在五老里附近看地形,制定阻击敌人的作战方案。
他们经过两天勘察,发现这一带山区,山高林密,主峰黄草岭高2500多米,有两条公路,一条是五老里经黄草岭到满浦,这是条主干公路;另一条是由五老里,赴战岭到惠山镇。敌人坦克机械化部队能够机动,脱离公路后行动困难。于是他们确定了扼公路、卡口子,层层阻击的战法。以124师扼守五老里、黄草岭至满浦的主公路。以126师展开一个团扼守赴战岭至惠山镇的公路,以3个团担任预备队,并扼守纵深阵地,炮1师一个团配属124师作战;125师配置于古土里,当晚将这个计划报军确定,其余人员继续看地形。
大约是10月20日晚上,在朝鲜人民军一位姓金的少将引见下,肖剑飞会见了朝鲜人民军领导人崔庸健,会见时苏联顾问若干人也在座。
崔庸健握着肖剑飞的手十分高兴地说,你们来了,一路很辛苦,非常感谢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派志愿军援助我们。你是我见到的第一个志愿军。
当肖剑飞汇报完初步作战方案后,崔庸健表示同意。说这样部署能够完成阻击任务。
这时一位顾问说:你们有多少飞机、坦克、火炮。
肖剑飞回答说,炮兵有3个营,1个炮团,坦克1辆也没有,飞机1架也没有。
那位顾问又说:你们有高炮吗?
肖剑飞回答说,没有!
顾问接着说:那你们怎么打,飞机来了怎么办,坦克来了怎么办?你们完不成任务。
肖剑飞回答说:我们能完成任务,打国民党新1军,敌人也是美械装备,有飞机、坦克、大炮,我们把它歼灭了;现在这里地形有利,我们层层阻击,能抗住敌人。
崔庸健询问金少将,还有多少部队。然后说,你的坦克和一个炮兵营,统归42军指挥。崔庸健又问,现在部队在什么地方。
肖剑飞回答,刚过江。
崔庸健说,那赶不上。
肖剑飞说:你们这里能不能提供点汽车,加上我带的3台车,来回倒运,可以提高运送速度。
崔庸健责成金少将,筹备汽车支援42军,会见就结束了。
以后集中中朝汽车10多辆接运部队,到10月23日先头2个营分别占领黄草岭,五老里阵地,构筑工事。主力于25日后陆续到达,27日敌人开始以主力攻击,我部署已经就绪,工事也较坚固,有力地打击了敌人,阻止东西两线敌人靠拢,保证西线歼敌。
17、118师打响了援朝第一枪
10月24日,“联合国军”司令官麦克阿瑟取消了对非南朝鲜军队向北运动的限制,这为美第8集团军挺进鸭绿江打开了方便之门。
所有的“联合国军”大兵们心中期盼并且深信战争就要结束了。西部英联邦第27旅一马当先,从新安州清川江上的桥头堡向北开拔,美第24师紧随其后。处于龙山洞和立石中心的南朝鲜军第1师快马加鞭,朝云山逼去。在右翼,南朝鲜军第6师迅速从温井附近的高山地带横穿而过,由第7团充当先锋,进攻紧靠鸭绿江的楚山。与此同时,南朝鲜军第8师向清川江上游的熙川进发,以便和南朝鲜军第6师会合。
然而,各条路线之间的军队并没有协同作战,以压倒之势向前推进,各部队的进攻倒像一系列沿着道路的轻装疾进,一心想用最快的速度争先恐后向前穿插。各纵队之间互不照应,每支部队能推进多快就推进多快,能走多远就走多远,根本不顾及友军的进展。
第8集团军料想不会遇到多少有组织的抵抗。沃克将军向他的部队强调,他们只管迅速向边界推进。25日凌晨,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在平壤集团军司令部会见记者时说:“现在一切进展顺利。”确实在当天早晨之前未发生过任何异常的变化。
10月24日傍晚,志愿军第40军正以两路纵队向温井、云山开进。其左路第118师进至北镇西北梨川洞时,该师师长、政治委员得知彭德怀司令员在附近的大榆洞,立即前往晋见。彭司令员看到部队上来了,非常高兴。
118师连续5个夜晚的急促行军,已经接近北镇地区。118师师长是一位很年轻的军官,名叫邓岳,这一年32岁,他12岁就参加了中国红军,在红军的长征中是个名副其实的“红小鬼”,长征途中他曾患病,他的班长给了他10块光洋让他脱离队伍,他不干。当邓岳躺在路边因为高烧缩成一团而抽搐不已的时候,红军将军陈赓发现了他,将军要把自己的战马让给这个孩子,倔犟的邓岳没有骑马,而是拉住了将军的马尾巴,马蹄溅起的泥水糊住了他的眼睛,他闭着眼迷迷糊糊地走完了长征艰难的路程。后来他历任抗大一分校区队长、干部营营长、军分区参谋长、八路军的副团长。到解放战争时,他已经成为一名师长,作为解放军一支主力部队的指挥者,他率领他的士兵参加了辽沈、平津等著名战役,战功赫赫。
邓岳后来回忆说:“我们快步向彭总的住房走去,这是一幢朝鲜式的大窗户茅屋,我们向半开半关的窗户望去,很远就看见彭总在屋里踱来踱去。我们在门口喊了声‘报告’,彭总马上紧紧握住我们的手,情绪非常激动地说:‘总算把你们盼来了,我这光杆儿司令真是干着急没办法,你们率部队来到这里太好了,太好了!你们吃饭了没有?’然后让我们坐下,彭总亲自给我们倒水喝,我真想不到彭总对下级这么亲热。我向彭总报告说:‘我们118师共有1.3万多人,先头部队已经到达大榆洞附近的沟口。现在听见温井方向炮声不断,但与军部无法联系,前面的情况一概不知,请彭总指示我师到哪个方向去作战。’彭总让我们看了准备给毛主席发出的关于各军作战部署的电报,然后非常有力地说:‘现在朝鲜人民军都自前线向北撤走了,敌军在跟踪追击,情况危急,你师赶快向温井方向开进,先在温井以北占领有利地形,隐蔽埋伏起来,将部队形成一个口袋,放心大胆地放敌人进来,然后几面开火突然猛打,趁机歼灭这股冒进的敌人,狠狠打击一下敌人的气焰,迟滞敌人的进攻,掩护我军主力集结展开。这是志愿军出国第一仗,你们师是打头阵的,看看你们行不行。’彭总明确而坚定的指示,使我们增强了胜利的信心,我们在彭总那里只待了半个小时,就根据彭总的指示,立即率领部队迎着炮声朝东南的温井方向跑步前进。”
118师师长邓岳在领受彭德怀的指示后,令其前卫354团不过温井,而在温井以北的丰下洞、富兴洞地区修筑工事,准备阻击敌人,师主力集结于两水洞和北镇地区,视情况投入战斗。如果敌人不北进,明晚继续前进。
354团的前卫是4连。从当时的情况看,这个连是整个志愿军伸出的一只触角。他们到达了距离温井只有4公里的地方,在公路东侧的山林中就可看见温井地区南朝鲜军队露营的篝火。从撤下来的人民军士兵的口中得知,南朝鲜军队已经占领了温井,但占领军的番号和兵力以及下一步的企图无法知道。
354团参谋长做了以下部署:2营4连配属重机枪两挺,控制公路边的216高地,负责正面阻击。3营在富兴洞以北的239.8高地以火力控制公路。1营战斗开始,团指挥所设在490.5高地。同时宣布,全团严密伪装,管制灯火,迅速架通有线电话联系。
以353团在两水洞公路西侧展开。以352团在北镇西北侧展开,师指挥所位于两水洞西侧山坡下。以352团的部署既是袋形又是环形,可以把敌人放进来打,也可以在“大门口”阻击敌人。
在给各团明确任务时,邓师长特别强调这次作战的特点,不能拘泥于用打蒋介石的办法来对付现在的敌人,指出,装备上敌强我弱,但地形和战术上我们运用得当,可抑敌之长,补我之短。为了保证打好第一仗,要求各级指挥员要靠前指挥,亲自观察战场,掌握情况,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指挥。各级指挥所全部在野战工事指挥,直接观察战场,同时要求打得一个不剩也不能退。会后,各团立即边传达任务,边进入阵地,构筑单兵工事,构通通信联络,重申了防空纪律。各团都在25日8时前完成了战斗准备。这次作战,志愿军军首长可以和师指挥员通电话,师、团、营指挥员亲自观察战场,并把有线电话都架了复线,以求不间断的通信联络和指挥。
8时以后,354团团长褚传玉打电话给邓岳师长报告说:敌人先头部队来了,是打还是放?邓师长问明情况,得知敌人有几十辆汽车,大约也是个把营到个把团的兵力,放进来以后关门打狗,有把握消灭他。于是果断命令褚团长,把敌人放进来打!讲到这里电话突然中断,邓师长立即亲自观察战场,并叫司令部把这个情部通报各团,令其做好战斗准备。此时敌人沿公路快速开来,离师指挥所已经很近了,立即令侦察连展开,待敌进到有效射击距离,突然一齐开火。
钻进“口袋”里的南朝鲜军一片混乱,一看事态不好纷纷跳下汽车,向公路右侧的小河沟里钻去。很多志愿军战士第一次见到这么脓包的敌人,他们一面逃,一面不时地回头张望,眼看越追越近了,他们就开始扔东西,毯子、大衣、杂物……边跑边扔,最后竟连子弹、枪支也感到是逃命的累赘了,就信手扔开,此时,只恨爹娘给他们少生了两条腿。
许多战士边追边喊:“志愿军宽待俘虏!”“缴枪不杀!”一时忘记了这些高丽棒子是不懂中国话的,志愿军越喊,他们跑得越凶——今后要想多抓俘虏,还非得学几句洋话不行哩。
也有不少南朝鲜军试图顽抗,下车后立即向路侧的一个小山包奔去。
一看到敌人要抢占制高点,354团的战士们立刻出击,和敌人争占这个制高点。他们和敌人到顶的距离差不多,因此,仗还没打就先来了一次爬山竞赛,在这一点上,“铁脚板”的志愿军战士当然是比南朝鲜军优越。战士们扑得猛,跑得快,当志愿军抢上山头时,敌人还在离山头30多米的山腰里爬哩!这下可得劲了,战士们居高临下把手榴弹一扔,活着的敌人回头就跑,有的竟用呢子大衣把头一包,像木桶似的滚下山去。
“哈哈!就凭你们这副脓包样,还想打到鸭绿江去呢!”看着敌人挨揍后的狼狈相,战士们不由得乐起来,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这时四下里沸腾起一片杀声,公路上、稻田里、山坡上、河滩里,到处闪着刺刀的寒光,118师2个团全面出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