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令阎锡山自豪的太原城防
★作战时间 1948年10月5日至1949年4月24日
★作战地区 山西省太原地区
★作战目的
解放军 夺取太原,歼灭阎锡山集团。
国民党军 晋中战役后,阎锡山残部龟缩于太原及其近郊的狭小地区内,妄图依托有利地形和坚固的工事以及自给生产的工业,负隅顽抗。
太原,是山西省首府,古称晋阳,它位于晋中盆地北部,濒汾河东岸,东、北、西三面都有高山拱卫,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太原城就好像搁在瓮底一样,是一个利守不利攻的城市。
太原历来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1948年9月的太原,阎锡山已把它变成了一坐碉堡城,一座名副其实的碉堡城。站在东山顶上府首望去,城周围的每一个山冈、每一个凹地,都被密密麻麻数不清的像坟墓一般的碉堡覆盖着。
阎锡山为维持其反动统治,早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就利用太原的地形构筑永久性城防工事。抗战胜利后,他又以留用技术人员为名,收编日寇战俘3000多人为“军事顾问”,加固和增修城防工事。他以太原为中心,在周围四五十里的地区内,筑起了5000多座碉堡,有“好汉堡”“梅花碉”“人字碉”“老虎堡”“伏地碉”“杀伤碉”……名目众多,从一层至五层不等有砖碉、石碉、钢筋混凝土碉,有品字形、倒品字形、圆形、方形、菱形、半月形等,大多数碉堡内均存有粮、水和饮食、睡觉的设备。
太原东部的牛驼寨、小窑头、淖马、山头,被称为“四大要塞”。双塔寺有大碉堡13个、小碉堡35个;黄家坟有大小碉堡160多个,密密层层,望之如林。
阎锡山曾对国民党军的许多将领自夸过:“你们只是武装人,却没有武装地。”言下之意,他是既武装了人又武装了地的。但是,他似乎对这些还不满足。他说:“我们工事要随着地球的转动而加强!地球转动一天,工事就要加强一天。”
一位美国记者看了这些碉堡后吃惊地说:“任何人到了太原,都会为数不清的碉堡而吃惊:高的、低的、方的、三角形的、甚至藏在地下的,构成了不可思议的火力网”。
阎锡山着实为他的城防工事自豪。每当有人提到太原的城防工事时,阎锡山的脸上立刻会露出自豪的神情,即使是在最沮丧的时候,只要一想起他经营多年的城防工事,暗淡的眼神中,顿时就会放射出一丝光芒。
自从我军开始转入战略反攻,阎锡山就把保巢图存作为其战略指导思想。他经常对下属说:抢粮、屯粮于手,巩固晋中,死保太原,熬到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军在中国登陆,便可趁机反攻,卷土重来,“以城复省,以省复国”。现在阎锡山已失晋中,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只能靠太原城外那些大大小小的碉堡了。
2、 徐向前请命攻太原
晋中战役,像一场风暴席卷晋中平原,徐向前兵团一举歼灭了阎锡山军10万余人。1月之内,14座县城换了人间。人民解放军乘胜从四面八方,逼近了山西省太原城。人民群众兴奋地传说着:
“徐向前的队伍要攻打太原了!”
“阎锡山土皇帝快坐不住了!”
于是,晋中战役胜利后,徐向前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太原。
由于长期连续作战,我军消耗很大,部队十分疲劳,需要休整、补充。在此情况下,为做好充分准备,确保太原战役的胜利,1948年7月21日,徐向前就敌我双方的情况,及攻取太原的作战原则,向军委和华北局作了报告:
阎匪主力除我此次歼灭(指晋中战役)5.5万余人外,其余兵力计49师、45师、69师全部,68师、40师、8总队残部及38师一部或全部(飞机空运中),阎匪直属部队以及12个保安团,至少6万人。此外,由外县带到太原民卫军万余人。由西安空运太原之38军一部及由忻县南下之39师尚不在内。另阎匪兵农合一执行后,每师都有1个新兵团,能及时新的兵员。
现我各纵最大问题为兵员不充实。8纵65、66、68、70、72团等团战士只有800人左右,每团步枪兵只百余人;15纵129团3个连,每连只6个步枪兵。全兵团1000人以上的团只有2个。干部伤亡很大。8纵23旅67团,全团连级军政干部只剩3人,营级干部只剩1人;68团团干全部负伤;69团连干只剩4人;必须补充休整后方能继续战斗……
攻取太原之作战原则拟定如下:切实完成对太原市之包围围困,控制南北机场及若干外围工矿,断绝其外援及粮弹、燃料补给,逐步攻取必要的外围据点,消灭其有生力量,瓦解动摇敌人,以造成攻城有利条件,开辟攻城道路,完成攻城准备,然后一举攻取之。
军委同意了上述作战方针和计划,并令兵团组成前敌委员会,书记徐向前,副书记周士第,统一指挥华北1兵团及晋西北7纵队、晋中军区部队、华北炮1旅。
3、 阎锡山的兵力与部署
太原的设防的确是第一流的。但在晋中战役以后,它毕竟已成为一座孤城了。眼下这座孤城又靠谁去防守呢?此时,阎锡山的兵力只剩下了第66、第68、第69师、暂编第45师、第49师和暂编第8总队等6个师了,加上从晋中战场逃回的残部,也显然是不够用的。
不过,阎锡山还有招数,他派他的太原绥署副主任杨爱源,亲自到南京找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通过司徒雷登,恳请陈纳德派B-25型轰炸机来太原助战;又派彭士弘等人前往青岛,恳请美军第7舰队司令白吉尔出兵应援;还派他的高参、原日伪山西省长苏体仁东去日本,策划成立“东亚同盟志愿军”,空运太原作战。
其结果又怎样呢?除了美军在青岛、烟台等地拼凑了一个假名经济考察的军事组织来太原外,其余都成泡影。
此招不成,阎锡山并没有灰心丧气。他一面连电向蒋介石求援,一面补充残余部队。
经过东拼西凑,他恢复了晋中战役中被重创的第61军军部;重建了晋中战役被歼的第19、第33、第34、第43等4个军部和第70、第71、第72、第73师,暂编第39、第40、第44、第46师,暂编第9、第10总队等10个师。同时,将太原民卫军编为铁血师;将各部队抽来受训的“铁军基干”编为铁干师;将太原绥署军官队和各部编余军官编为神勇师和迫击炮师;将被俘返的人员编为忠贞师。这样,阎锡山防守太原的兵力达10万余人。
阎锡山集中了11个师、21个保安团,在太原城外组成了东、西、南、北四个防守区:东防区,以第19军军长温怀光兼总指挥;西防区,以第61军军长赵恭兼总指挥;南防区,以第43军军长高倬之兼总指挥;北防区,以第33军军长韩步洲兼总指挥。城东南的双塔寺专设要塞司令,由第43军军长刘效曾兼任司令。城内以特务团、宪兵团、装甲团,设中心防区;另留有7个师作为预备队,并任命第10兵团司令王靖国为太原守备司令,指挥全局。
具体防御计划:
第一、方针:为确保华北据点,控制工业区,培植独立与共匪作战之军事、政治力量,彻底歼灭来犯之匪;并相机配合其他地区之国军,全面反攻,恢复政权。
第二、指导要领:为实施战略守势,战术攻势起见,以少数兵力,固守要点,大部兵力,保持机动,期凭借坚固工事,与炽盛火力,予匪以重大损害。而后适时运用我机动部队,逐次歼灭局部匪军,以达攻势持久之目的。
第三、兵力部署:第10兵团担任城东、城南地区。确保杨家堡、椿树园、马庄、淖马、牛驼寨、风[凤]阁梁之线。机动部队,分别控制于双塔寺,卧虎山附近。第15兵团担任城西、城北地区。确保阳曲镇、栏岗、呼延村、化土头、白家庄(九院北侧)、南堰镇。机动部队分别控制于新城、东社镇附近。由孙楚直接指挥各部为总预备队,在城垣附近,保持机动。
第四、其他事项。①推行党、政、军一元化,进行总体战;并加强情报及肃谍工作。②实行平民经济:节约消费,提倡生产、增加粮源、以防匪围困;并对空军补给设施,尽力准备与维护。③工事构筑:须兼有骨干及面之配备,并在地下、地面、空中(指碉堡、城墙上、中、下之射孔)之立体设备。在东正面,应注意敌之攻坚,在西正面,应防匪之奇袭。④战斗上之注意:必须用伏枪、伏炮、实行节短势险之战法,增大匪之损害至最大限,减少自己损害至最小限,俾达火海制人海之目的。(《国民党军战役史第五部——戡乱》第4册,第254~256页)
为死守太原,阎锡山大力加强法西斯统治。8月23日,阎锡山发布《告全体同志书》,命令所属严守阵地,抱定奋斗到底之决心。为此,以梁化之为首的特种宪警指挥处,用特务手段加强控制;在军队实行“连坐法”,防止士兵逃跑和投降;将被解放军俘虏后放回的官兵编成“雪耻奋斗团”。阎锡山还为自己做了一口棺材放在门口,并为自己准备了毒药,表示“不成功则成仁”,欺骗部属为他卖命。
4、 攻打太原的准备
经中央军委同意后,准备攻打太原城的各部队转入休整。
第1兵团各部队的主要工作是:①补充整理部队;②进行政治整训与军事练兵;③进行粮弹等物资准备;④侦察敌情;⑤开展政治争取工作。
补充整理部队:
由于兵团于1948年5月刚成立,第15纵队也刚由地方武装升级组成,各级领导机构均不健全,部队兵只剩1人。员本来就不够充实,临汾、晋中战役中又有较大伤亡,使各部队兵员严重不足。全兵团1000人以上的团仅有2个,有的团连级军政干部只剩3人,营级干部因此,在休整中加紧补充整理部队,争取改造俘虏、动员翻身农民参军及伤病员归队;提拔调整干部,健全各级领导机构,正式成立兵团后勤部;补充调整部队的武器装备,基本达到每连步枪90支,轻机枪6挺;每营重机枪6挺;每团82迫击炮6门;每旅山炮4门,120重迫炮6门;每纵队山炮4门,150重迫炮4门。
经过休整补充,至1948年9月底,第1兵团的兵力达7.79万人(1948年10月14日徐向前、周士北、陈漫远向中央军委和华北军区所作《九月份实力报告》)。加归其指挥的其他部队,参加太原战役的兵力计1个兵团、4个纵队、17个步兵旅,1个炮兵旅,共11.5万人。
进行政治整训与军事练兵:
在补充整理部队的基础上,针对太原城防坚固的特点和部队的思想实际,各部队普遍开展形势教育和诉苦教育。通过发动战士分析敌我双方的形势,对比敌我双方人力、物力、民心等各方面的情况,使大家认识到:“敌是死水坑,我是长流水”,阎锡山虽凭坚恃险,不过是困兽犹斗。
通过开展诉苦教育,使广大指战员特别是解放战士提高了阶级觉悟和政治觉悟,他们揭破阎锡山的种种欺骗,纷纷表示“干解放军”,从而减少了逃亡,巩固了部队。
与此同时,部队自8月下旬开始进行军事练兵,结合实际敌情、地形,学习训练攻防战术、爆破和土工作业。经过军事练兵,各纵队约有70%的人学会了爆破,广大指战员从训练中体验到钢筋水泥碉堡能被炸垮,土工作业能避免炮火杀伤,从而提高了打太原的胜利信心。
进行粮弹等物资准备:
休整期间,各级后勤部门尽量改善部队生活,恢复战士体力。各纵队均成立了医疗所、休养所和担架队。为攻打太原,华北军区调运弹药400万余公斤,其中,各种炮弹83.5万余发,各种子弹4825万发,手榴弹78.6万枚,黄色炸药41.3万余公斤,黑色炸药6.65万余公斤。部队需粮数很大,仅小米一项每日即需20万公斤。
晋中军区支前司令部组织民工民兵向前线运送粮弹,确保了部队的各种需要,并为部队作战准备了大小檩条30万余根、门板32万余块、麻袋30万余条。
侦察敌情:
整训开始后,兵团划分了南、北、西3个侦察区,组织部队和各区的侦察部门及城工部、社会部、敌工部的全部力量,对太原进行全面侦察,基本掌握了守军的兵力部署、碉堡分布及地形等情况。东山柳沟村党支部书记赵炳玉,从阎军防区出来,向兵团首长汇报了有关通往牛驼寨秘密小道的情况。兵团即派人侦察,并将此道路确定为战役的突破口。后来,第7纵队就是由此袭占牛驼寨的。
开展政治争取工作:
在进行战役准备的同时,第1兵团大力开展政治争取工作。徐向前亲自找在晋中战役中被俘的阎锡山第7集团军总司令赵承绶,叫他回去劝阎和平解决太原问题。但赵担心回去被杀。徐向前只好让他写信给阎锡山及其周围的高级将领。华北军区派副参谋长王世英等人赴太原前线组成工作组,利用各种关系,试图与阎锡山谈判,以争取和平解放太原。经过动员,年近八旬的阎锡山的老师,表示为拯救太原黎民百姓免于战火,愿意进城去见阎锡山。然而,阎非但不听劝告,反而把老师给杀了。此后,华北第1兵团即将政治争取工作的重点放在下级官兵身上。
5、 太原战役提前13天爆发
解放军进行休整的同时,阎锡山也没闲着。
为死守太原,他命令手下在太原城内疯狂地抓捕壮丁,先后又拼凑了几个师和两个纵队。蒋介石从西安空运来胡宗南的整编第30师,加上保安部队,太原守敌总兵力达到了12万多人。
与此同时,城防工事也在不断地增多、加强。阎锡山疯狂地叫嚣:“我们的工事要随着地球转动而加强!地球转动一天,我们的工事就要加强一天!把每一个主阵地都修成能够经得起1万发炮弹的永久工事。”
阎锡山是铁了心了。
太原城是非打不可了。一场血战已不可避免。
根据这一情况,遵照军委指示,前敌委员会副书记周士第和第1兵团前委于9月28日向中央军委报告了攻打太原的作战方案:
第一、以围困、瓦解、攻击逐步削弱敌人,然后一举攻下太原,争取3个月内结束战役。
第二、进攻步骤分三步。第一步突破敌第一防线阵地,以火力控制南北机场,断敌外援,便于瓦解工作;第二步攻占东南、东北攻城必需的据点;第三步攻城。
第三、攻击方向选定于东南、东北两处,以东南为主要方向。以两个纵队用于东南,一个纵队用于东北。
第四、对于攻城妨碍不大之据点,尽量不打。战术上力求连续攻击。
正在石家庄住院养病的徐向前在看了毛泽东批转的第1兵团攻打太原的作战方案后,回复说:
“……首先争取一直连续地打下去,在最快的时间内全歼敌人是上策,先打再围带打而下之即消耗较大是中策,下策即必须增加力量再攻下之,即影响别线作战,只是最后之一途。”
“关于兵团分配与使用上,我亦同意前委决定,时间于18日开始亦可以。因时间已迫近,我亦无时间再休息,拟于7日夜即赴前方,待太原攻下后再抽暇休息……”
徐向前准备回太原前线时,接到前线来电,阎锡山以7个师的兵力,从10月1日分3路沿汾河以东同蒲路以西,向南出犯,企图乘秋收之际,到太原城南平原地带产粮区抢粮,以缓和城内的粮荒,同时达到破坏人民解放军战役准备、拖延攻城时间的目的。徐向前考虑到敌人脱离其坚固工事,正有利于解放军野战,即复电提前于10月5日对出犯的敌人发起攻击。电报发出后,他就抱病返回太原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