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守护家园
14599800000045

第45章 关于“清音会”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失败的思考

白晓颖 马新民*

“清音”通过热河清音会(班)的活动得以展现,在承德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在这段中华文化流变中,清音会曾展现过自己那无与伦比的英姿。据笔者20多年来对承德文化的研究结果表明,“清音”已经融入了承德及承德周边地区人民的血脉,潜移默化地影响了热河一带人民的性格,而成为承德最具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件的项目。

一、关于承德清音会的发展形态

清音会是清代社会文化的产物。虽然乾隆时期的承德有一个非官办的,因其活动场所题额是“清音亭”而名“清音会”(也称“普天同庆韶音花会”),但当时国内许多地方都有冠以“清音”名号的各类文艺组织。“清音”,泛指不化妆、不设舞台调度的戏曲清唱,也泛指民间“坐乐”或“行乐”的花会或音乐会。

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无数次各种文化的大碰撞。在清朝以前,南方的“丝竹”乐(也称“十番”)即与北方的吹奏乐融合,并形成了北方的“十番会”,被蒙古和满族称为“什帮”或“什榜”。虽然南、北十番因地域、人文等的不同特点,在风格与乐器编配使用上也有所不同,但是,在融合了中国东西南北中文化的承德,显现的却是异彩纷呈的文化局面。因此,承德人不论“南十番”还是“北十番”,均称之为“清音会”。

承德的“清音会”乐手普遍认同的是,“清音”是乾隆时期一个曾在内务府“十番学”学过音乐的宦官“陈(唐)九宫”带入避暑山庄的,后来便有了演奏“清音”的“班”;嘉庆皇帝登基后,将查抄大贪官和珅在承德府邸的部分乐器留在山庄,又拨一部分外国进贡的乐器到山庄交清音班使用;道光年间避暑山庄成立了“离宫昇平署”,内务府的官员子弟中的音乐爱好者成立了“昇平清音班”。

1915年,原避暑山庄内“清音班”的主要乐手唐锡福走出宫来收徒传艺,先收了笔者的祖父白雪樵等3人教习。随之,先后出宫的内务府官员子弟中的音乐爱好者便与他们组建了“清音会”,至1930年的鼎盛时期,清音会达40多人。“清音会”虽属民间业余音乐团体,却沿袭了宫内乐队的纪律与艺术要求,成为热河一带水平最高的音乐组织。

“清音会”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积极投身于革命文化活动;在新中国成立后又积极参加省、市和专区举办的各类文化艺术活动;1978年,承德市文化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继1957年对“清音会”的音乐抢救之后,按照国家文化部关于大规模挖掘整理当地民间音乐遗产的指示,再次对“清音会”的音乐进行了抢救、挖掘和整理;河北人民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分别于1979和1980年到承德对“清音会”演奏的乐曲进行录音,并向省、国家内外播放;国家级专业刊物《中国音乐》杂志还以非正式出版物(增刊)形式出版了简谱版的《承德避暑山庄清代宫廷·寺庙音乐》。

20世纪80年代以后,承德市的文化工作者首次以“清音会”的曲目为素材,改编了“清音会”曲目中的《姑嫂月》与《乌江渡》,组成乐队参加了1982年的“河北省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观摩会演”;1983年,承德市歌舞团在第六届“热河之夏”音乐会上演出以“清音会”的曲目为素材的《避暑山庄组曲》。随后,河北省歌舞团以“清音会”的曲目为素材创作演出了大型乐舞《离宫情》和民乐五重奏《月下海棠》等,在省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在北京歌舞团被誉为精品的乐舞《盛世行》中也大量使用了“清音会”的音乐素材;1989年,承德市歌舞团以“清音会”的音乐等素材创作了大型乐舞《清代宴乐舞》后,两次赴日本访问,受到盛赞;1999年以后,承德市艺术中心民乐队不仅将山庄音乐演奏到国庆游园中,还在对外友好交往的活动中演奏;承德市作曲家以“清音会”的音乐为素材创作了“36簧笙与乐队”《离宫情思》、管弦乐《羽调式赋格———山庄情》等,其中《离宫情思》于2002年被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优秀曲目和笙演奏教材,收入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民族器乐曲博览·独奏曲”之“笙曲集”和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民族器乐考级系列丛书———《笙曲集》……

二、承德清音会的重要社会价值

“清音会”的音乐是中华多民族与地区文化的结晶,它对我国的民族史、文化史,乃至清朝统治者治国理念的研究都将起到“化石”的作用。

1.“清音会”的音乐作为承德在中国历史上独特位置中所生成的艺术形式,呈现给人们的是不同于任何地方、任何民族的风格,展示的也是不同于任何地方、任何民族的文化,它所蕴含的是我国一个特定历史时段中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多层面的精髓。

2.“清音”在承德200多年,“清音会”在承德也已近100年,其音乐文化对承德及其周边地区产生着不容忽视的辐射作用。据笔者考证:河北省易县的清西陵、内蒙古赤峰市、密云县蔡家洼,甚至云南古镇丽江的“纳西古乐”均与“清音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清音会”的音乐素材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影视剧的配乐创作中,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和可观的经济价值。

4.保留“清音会”这块文化“化石”,有利于更好地研究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如何从“盛世”走向灭亡。

事实上,“清音会”已经成为了承德市最具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民间文化项目,它是承德“避暑山庄文化”的精髓所在,理当第一批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它落选了。

三、清音会“申遗”失败的原因

按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清音会”具备了其规定的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具有在一定群体中世代传承的特点,以及在当地有较大影响,且处于濒危状态等全部标准。作为“清音会”传人中唯一从事音乐工作和文史研究的笔者,我分析其落选的原因,结论如下:

1.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承德市人民的一件大事,是市政府的一项工程,本应该组织专家在经过缜密的研究与考证的前提下,组成专门班子进行这项工作。但是,相关部门及重要人物省略了这个环节,甚至堵塞了不同的声音。此前,笔者曾向相关组织和重要人员提供3万多字的材料,却被一句“已经没有价值了”挡了回来。

2.“文化遗产”的关键是“遗产”,因此重在复原,重在“原汁原味”,而不能满足于按图索骥式地演奏已翻译成简谱的乐曲,更不能按自己的理解去解构乐曲。对此,笔者曾于2001年向“承德民族师专老教授避暑山庄宫廷音乐社”———现在的申报单位提出过两条腿走路的方案,即:一要“原汁原味”地再现清音会的原貌(根据演奏者现有的水平,做到这点并不难);二要在复原的基础上做到古为今用,即以“清音会”乐曲为基本素材,创作演绎出适应当代审美需求的优秀作品,但均无结果。笔者做了4年该社的艺术监督,却只好无功而返。

3.申报单位将所申报项目的属性搞错了———将清音会的“山庄音乐”属性定位于“宫廷”,形成了与紫禁城争夺王位的形势。如果不是笔者及时向河北省文化厅上报了那份“已经没有价值了”的材料,要求将其所申报的“宫廷音乐”改名为“清音会”,这个项目恐怕连河北省都冲不出去。但是,因为申报单位材料本身的主导思想就缺少科学性与客观性,而且拒不参考“清音会”承德唯一从事艺术研究的音乐传人的意见;再者,仅仅将名字换对了,毕竟是“换汤不换药”。因此,到了国家一级理所当然地落选了。

4.申报单位对该项目的研发尽管非常重视,并为其提供了大量方便条件,是难能可贵的,但并没能发挥其人才优势,更没能切实利用社会上的专家给予指导,闭门造车,任其随意发展,也是使“申遗”泡汤的原因之一。

四、清音会继续第二批“申遗”工作任重而道远

“清音会”是承德价值与品位最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其生存空间,对提升承德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以为应进行如下工作:

1.“清音会”工作由市政府责成文化局和市少数民族音乐学会负责管理与督导,市广电局协助负责相关的媒介工作,并由地方财政拨专款支持。

2.继续进行“清音会”历史的考证工作,整理好“清音会”现存的音响及文字材料,组织专业班子进行详细研讨,搞清楚与清代宫廷音乐的关系。

3.将“清音会”的乐曲与国内外相关的乐曲进行横向的比较研究,力争从中国文化史上多次的文化碰撞中将“清音会音乐”的根找出来,并以此向更深层的文化研究领域拓展。

4.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承德独有的“避暑山庄音乐”教育,培养孩子爱家乡文化、学家乡音乐、习传统乐器的兴趣,从而为“清音会”后继有人提供条件。

5.扶持“承德民族师专老教授避暑山庄宫廷音乐社”的艺术实践活动。为了尽量避免“清音会”流失原生态成分,要内外结合,加强指导,努力将该社打造成承德最重要的文化品牌,使之真正成为“清音会”的传人团体之一,并以此拓展“避暑山庄音乐”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6.以“清音会”传人为骨干,在文化局下属单位艺术研究所设专门机构,开办相关刊物,以及培训班,扩大爱好地方音乐和有志于发展“避暑山庄音乐”人才的队伍,将“清音会”传承下去。

7.在实施如上六点的同时,可以考虑开办“避暑山庄音乐文化公司”,经营包括乐队、乐器、乐舞工艺品等相关的文化产品,使之尽快进入承德的文化产业链。

8.对“清音会”的传承与保护的深层意义不仅限于针对某一单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在于承德“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遗产”整体文化品位的提高,因此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为之提供保障:

(1)组织机构落实,权威监督上位。

(2)精神文明主导,文化遗产普及。

(3)专业人才定岗,专项资金到位。

(4)弘扬特色文化,狠抓基础教育。

(5)专业艺术提高,群众文化奠基。

(6)扩大文化产业,注重发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