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外科主治医师手册
14599700000070

第70章 胸心外科疾(28)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TEE比ECG 更为敏感和准确。为监测心肌缺血,一般将食管探头放在左心室的乳头肌水平,用短轴观察左室壁的运动。该水平能观察到所有三个大冠状动脉供血的区域,对心肌缺血的监测极为敏感。在TEE监测下,室壁运动可分为:正常(normal)、运动减弱(hypokinetic)、不运动(akinetic)和反常运动(dyskinetic)。在心肌缺血时,上述三种异常一般表现为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Leung等观察了50例CABG 手术病人。24名病人发现有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只有6个发现有ECG 异常,而这6个都经TEE发现有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三个术中发生心肌梗死者(由CKMB证实),术中都有持续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但只有一个病人有ECG的ST段变化。Leung等还发现,连续TEE所测到的心肌缺血主要发生在术中体外循环之后,且其发生率与术后不良结果相关。相反,EEG 所诊断的心肌缺血就与术后的不良结果无关。18名在体外循环后被TEE诊断为缺血的病人有6名术后出现了不良结果,而32名阴性者无一人发生不良结果。

有的研究对TEE和ECG在CABG 围术期对心肌缺血的诊断率进行了比较,发现体外循环前分别为20%和7%,体外循环后分别为36%和25%,ICU 分别为25%和16%。采用双平面和多平面探头可使心肌缺血的诊断率进一步提高。用双平面探头检查94名病人,20名被发现有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其中有7名(35%)因使用双平面探头而提供了新的信息。

此外,在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行冠状动脉架桥术时,TEE的监测对确定是否需要做缺血预处理,以及整个麻醉和手术中对心肌缺血的预防和治疗都有极大的帮助。

检查血流栓子:实验表明,对测定空气栓塞经食道超声检查(TEE)更敏感,TEE还可用于指导去气泡治疗。

瓣膜功能:TEE的超声波束是经食管先到心房再到心室,所以诊断房室瓣的反流时图像清楚且不受人造瓣膜的影响。30名行二尖瓣或(和)三尖瓣成形术者在停机后用TEE检查瓣功能,发现22名手术效果好;6名轻度反流,但未再手术;3名(10%)重度反流,再行体外循环(CPB)施换瓣术获满意效果。这项研究提示,在瓣膜成形手术日益增多的今天,TEE更具有其地位。除对瓣膜关闭不全行定性和半定量诊断外,TEE还用于诊断瓣膜上的赘生物,换瓣术后的膜周漏和瓣环脓肿。有人还认为TEE测量主动脉口面积比TTE和心导管更准。

循环的调控:维持循环的平稳是心血管麻醉的关键任务。TEE能及时准确地帮助麻醉医师确定心脏容量负荷的大小和心肌收缩力的强弱,从而对循环功能的调控提供帮助。除上述已被证实的用途外,TEE还可在心血管手术中用于确定IABP气囊的置插管的位置和引流量的大小等。

(4)温度:非体外循环手术的全程和体外循环手术停机后用变温毯积极保温极为重要,其主要目的在于:

术后早期拔管:低温不仅本身有麻醉作用,而且使中枢神经系统对麻醉药的敏感性增加。刘明政等首次在人类证实了低温使吸入麻醉药肺泡最低有效浓度(MAC)值下降。发现鼻温平均每下降1℃,麻醉药的半数有效量(ED50)下降约5.1%。这表明低温下使用吸入麻醉药时应减量,也提示低温下麻醉后病人的清醒速度减慢。所以,手术结束时病人的体温应在正常范围。

减少出血:凝血的全过程为一系列的酶促反应。长期的生物进化使这些酶在正常体温时有最好的凝血效果,术中有效地保温是减少术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5)心肌缺血预处理:心肌缺血预处理是指心肌经历一次或多次短暂缺血(或缺氧)后,对较长时间的再缺血产生耐受的现象。1983年Barber等发现,多次短暂阻断实验犬冠状动脉前降支,心电图表现第二次阻断所致的改变明显轻于第一次。1986年,Murry 等发现,预先将实验犬冠脉阻断4次(每次5分钟)后再持续阻断40分钟对心肌并无累积性损害,其梗死面积反而明显小于单纯缺血40分钟者。

Deutsch等近年做PTCA时发现,反复的气囊充气可使心肌对缺血的耐受性明显增强;临床亦发现冠脉反复痉挛的患者(如不稳定心绞痛)有时无ECG 改变。1993年Yellon等在CABG 术中对患者施行预处理,测定心肌AT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是心肌缺血预处理正式应用于心血管外科的首次报道。

心肌缺血预处理对心肌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为:(1)腺苷,心肌缺血后腺苷从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中释放出来,充当了心肌缺血预处理保护作用的中间介质。腺苷具有抑制内皮素和儿茶酚胺释放,扩张冠状动脉,抑制血小板聚集,保护微血管结构,减少中性粒细胞激活和溶酶体酶的释放,减缓能量消耗,维持细胞内ATP水平,刺激糖酵解,减轻细胞内钙超载,减少超氧阴离子产生等作用,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时心肌损伤程度。也有人认为腺苷作用于A1R 受体与百日咳毒素敏感性G 蛋白相藕联,构成一种抑制性G 蛋白(Gi),Gi 与细胞膜上其他的脂蛋白作用,使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钙通道关闭等,减轻了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2)心肌代谢的改善和线粒体ATP酶的抑制,心肌缺血预处理可增强氧化磷酸化过程中丙酮酸以上的各个环节的糖酵解反应,从而增加心肌的能量供应,补充线粒体有氧氧化的产能不足;也有人认为心肌缺血预处理可能增强一种内源性线粒体ATP裂解酶的抑制剂的作用,使ATP的裂解和消耗减少,来实现保护作用。

非体外循环下跳动心脏搭桥术的部分病人可能适于使用本技术,特别是要在需要阻断支配重要心肌区域而阻塞面积又<90%的冠状动脉时,更应考虑使用本技术。在做缺血预处理时,麻醉医师可使用下列手段严密监测心肌缺血:(1)同时监测并显示II导联和V5导联心电图,这比单一导联心电图获得更多的心肌缺血信息;(2)使用TEE在左室乳头肌水平短轴连续监测心肌缺血;(3)血流动力学如PCWP,CCO,SVO2,HR和有创动脉血压等。

(6)早期拔管:除节省医疗费用外,开展微创心外科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病人术后能尽快恢复、早日出院、早日重返正常生活轨道及工作岗位。所以,术后的择期(2—4小时内)就能拔除气管插管是麻醉医师在实施麻醉时就应考虑的问题。

早期拔管的关键是使用短效药物。目前在先进国家常选的鸦片类药物是苏芬太尼和雷米芬太尼,静脉麻醉药为异丙酚,吸入麻醉药为异氟醚和七氟醚。虽然地氟醚的苏醒时间比其他吸入麻醉药都快,但其兴奋交感神经,可导致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一般不选用。早期拔管的另一关键是在手术结束时能将病人的体温维持在正常,其理由前面已经叙述。

(7)术后镇痛:微创心外科术后病人应尽早恢复正常活动、饮食和睡眠等。但为早期拔管使用的短效药物又使病人的术后疼痛发生得更早和更剧烈。这个矛盾要求术后,特别是术后早期有效地镇痛。

现认为最有效的措施为:

硬膜外阻滞:非体外循环手术可以常规使用。其作用为:(1)减少术中全麻药用量,有助于术后早期和平稳拔管;(2)术后镇痛;(3)术后用于稳定血液动力学变化,减少高血压和心动过速等对冠心病人极为不利的事件发生。大量临床实践已证明对术中需使用1mg/kg肝素的手术,肝素化前实施硬膜外穿刺和置管,术中和术后向硬膜外腔给药不会增加硬膜外血肿的发生。对需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的病人,对此则应提高警惕,为了安全可在术前一天放置硬膜外腔导管。笔者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的配方为0.125%布比卡因,每ml含1μg芬太尼。用微量泵给药,注射速度随病人反应调节,一般为每小时0.05—0.15ml/kg。

病人自控镇痛:疼痛是一种自我感觉,其治疗也应以病人的需要为依据。常用的镇痛药都有较大的副作用,而且镇痛作用时间有限,单次肌肉或静脉注射后血中镇痛药浓度往往先高后低,从而出现在用药早期镇静或呼吸抑制过度,而用药后晚期镇痛效果又不佳的现象。

病人自控镇痛为一种由病人自己控制的特殊给药系统,能随病人的需要少量多次给药,从而达到按需镇痛之目的。若将病人自控镇痛用于硬膜外给药可获得更好的镇痛效果。

尽管微创心脏外科有许多优点,但我们应注意,开展这一技术的医疗单位必须要有足够的体外循环手术经验。为什么传统的体外循环手术并未淘汰?就是因为,微创心脏外科手术都有手术野暴露不尽如人意的缺点。这也是对外科医师和麻醉师的新的挑战。所以,临床工作者要特别注意,新技术发展的目的是以人为本,不能让病人手术的安全性受到影响,这样才能使新技术顺利应用和推广。

三、建议阅读的书目和文献

胡盛寿,主编。临床微创心脏外科技术。安徽科技出版社。

2005年。

本书从微创心脏外科的基本概念出发,对所涉及的生理和病理生理、体外循环、麻醉、培训和疗效的评价方法等有一个较完整的阐述,并对临床各项微创心脏外科技术进行详细的分节介绍,同时邀请专家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评议,旨在使读者能全面了解微创心脏外科各项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