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不愿说谢谢的人
1459700000008

第8章 没事瞎琢磨 (3)

亚理士多德曾经说过:“比喻是天才的标识。”这句话真是相当有道理。记得看《围城》的时候,我对钱钟书那些形象而别致的比喻叹为观止,除了天才之外,再没有别的语言可以形容他了。他自己也曾说:“比喻正是文学语言的根本。”钱钟书可以通过短短几个比喻就把一个人刻画得活灵活现,胜过王安忆之流的千言万语。比如这句——沈太太生得怪样,打扮得妖气。她眼睛下两个黑袋,像圆壳行军热水瓶,想是储蓄着多情的热泪,嘴唇涂的浓胭脂给唾沫带进了嘴,把黯黄崎岖的牙齿染道红痕,血淋淋的像侦探小说里谋杀案的线索——这种比喻在书中俯拾皆是,你不得不佩服钱钟书的学识和智慧。

说到比喻,最擅长的还要属美国人。他们的比喻信手拈来,就能让人会心微笑。我有时候看美国主流报纸的一些时评家的专栏,经常会被里面那些尖酸而形象的比喻逗得哈哈大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美国文化的电视剧《六人行》里面就有很多有趣的比喻。现在能想起来的有两个:一个是,瑞秋说自己昨天晚上的约会特别开心,莫尼卡就回应道:我知道,你昨天晚上一定是含着衣架在睡觉。还有一个是瑞秋参加前夫的婚礼,穿了一件粉红色的衣服,她自嘲地形容自己穿得“像一瓶止咳糖浆”。

我觉得比喻是展示一个人幽默感最好的表达方式,而且不同凡响。我迄今为止见过最妙的一个比喻出自《光荣与梦想》。那是在讲到杜鲁门与工会领导人刘易斯斗争的时候,他以自己的威信孤注一掷,最终赢得了胜利,他觉得自己当了名副其实的总统,第一次走出了罗斯福的阴影,感到非常的高兴。这时候曼彻斯特引用了杜鲁门一个助手的话来形容他当时的得意之情:“他大摇大摆回到白宫时,你甚至可以听到他的两颗睾丸碰得叮当响。”

这个比喻让我笑得喘不过气来,总在希望自己也能够想出这样不凡的句子来。彭希曦曾经大喊:一个句子!给我一个句子吧,我可以任由你随意支配。对我来说,我想要的就是一个比喻,一个让人回味无穷的比喻!

王老板论泡妞

首先来说泡,这个词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一点,即泡妞一定需要时间和耐心。就像在澡盆里,待一分钟就出来,那就不叫泡了。泡妞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当然,随着你技术的日益熟练,阅历的逐渐丰富,手段的逐渐高超,你所花费的时间也会越来越少。像马龙?白兰度这样的花丛圣手,泡妞就从来不需要超过24小时。但是你要记住,你不是马龙?白兰度,你也不是剪刀手爱德华,泡妞的高级阶段可能只需要一个动作或者一个眼神就够了,但是初学者切勿模仿,否则画虎不成反类犬,你就丢脸了。

泡,不仅需要时间耐心——你不是骡子,更不是永动机——也讲求方式和手段。比如用上好的竹叶青泡酒和用五块钱的老房客泡酒,其中的差别就很大。不要给我举郭靖的例子来说明泡妞不需要手段。金老头自己搞不定女明星,就杜撰出一根木头来意淫,真是为人所不齿。我们需要向杨康父子看齐。尤其是杨过,他的泡妞之路可以说是很有典型性的。刚开始泡的时候需要嬉皮笑脸甜言蜜语,拍女人马屁。到了一定程度后,只需摆摆pose,就让郭襄惦记了一辈子。

总之,初泡者采取有效的方式和手段,会令你事半功倍。请看李敖的例子。某情人生日,李敖买了21朵玫瑰,然后送给情人。情人哀怨相加:“为什么要送我21朵?我明明22岁了,还少一朵呢。”李敖深情答曰:“那朵玫瑰就是你啊。”女人一听,登时便晕菜了。请看,李大师在深刻洞察女性心理之后,采用了欲擒故纵和柳暗花明的手腕,可谓是泡妞学的经典范例。

说完了泡,再说说妞。记住,妞不管丑与不丑,你都要想办法让她觉得自己貌若天仙,就算你口蜜腹剑也没关系。有人曾问某法国情圣:“为什么天下的女人都把你看做王子?”情圣拈花微笑,答曰:“因为我把她们都当做公主。”看看,多么高明的眼光,多么伟岸的胸怀。用古龙的话来形容,“这简直就是仙佛境界”。情圣风范在这句话中表露无疑。如果你把女人分为三六九等,视美丑而决定你的态度,那么你放心,你这辈子也甭想泡到真正的极品妞。

妞无论美丑老幼,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只要抓住这一点,你就能无往而不利,攻城掠地所向披靡。这个缺点就是虚荣。请看王老板老娘的例子。王老板老娘已经四十多了,擅长敷面膜和讨价还价。某次她与王老板上街购物,小贩恭维她看上去只有30多,和王老板站在一起简直像是姐弟。王老板的老娘立刻喜上眉梢,讨价还价都忘了,300块钱买了件只值100块钱的衣服。由此可见,虚荣绝对是女人致命的弱点。你只要把握住这一点,投其所好,必要时要像周星驰一样对着旗杆锻炼口才。只要有一天你可以说得一位80岁的没牙老太当真觉得自己和少女一样,恭喜你,你可以出师了。

香港情圣王晶和台湾情圣吴宗宪都说过一句类似的话,他们说:“女人不是被了解的,而是被爱的。”诚哉斯言,非泡妞无数说不出如此真理。女人不是DOTA地图,你了解得再透彻也没用,况且你压根就别指望了解小妞心里的想法。你看见一个小妞对你点头微笑,千万不要就以为她对你有意思,可能她心里想的却是拿把冰凿捅进你的肚子。试图了解妞的心理是徒劳的,对人类的心理没有谁比弗洛依德了解得更深刻。可是弗大爷临死的时候还哀叹道:“老夫研究了一辈子人的心理,始终搞不明白的,就是女人的心理。”既然弗大爷都不搞明白,你我凡夫俗子也更加没必要懂得。

关于泡妞,其中大有学问。根据修为的不同,泡妞的境界也便不同。第一层境界很容易,也就是所谓手中无妞心中有妞,大多数人找到女朋友就可以到达如此境界。第二层境界便是手中无妞心中也无妞,妞即是我,我即是妞。多数失恋后的人也能到达如此境界。泡妞的第三层境界,是要能妙渗造化,到无妞无我,妞我两忘,也是俗称的出家为僧,那才真的是无所不至,无坚不摧。李小龙曾经说过武术的最高境界乃是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所以真正的泡妞高手,是以无妞为有妞,这才是泡妞的最高境界。

其实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无非就是泡到一个好妞,和她过一辈子,相濡以沫白头到老。什么事业啊理想啊责任啊,都虚无缥缈不可捉摸。只有妞,才是实实在在的,她真实而动人,可以带你到现实中的天堂。不过王老板最后提醒所有男人,泡妞的同时也别忘了朋友,因为有时候朋友比妞管用。女人永远不明白友情,不明白两个男人为什么要喝醉了抱在一起做荆轲状,正如同我始终不理解女人为什么逛一天超市却只买一瓶洗发水一样。

人人都爱伍迪?艾伦

我一直都不怎么喜欢美国人。他们狂妄自大、浅薄无知,并且自我感觉良好,就像一群没有进化完全的狒狒。美国能够吸引我的只有三样东西:美国的政治体系、芝加哥公牛队和美国式的幽默。

美国人很懂得幽默,但是这种幽默是建立在他们开放、自由、民主的社会环境之上的。要是离开了这种环境,比如把一个美国佬扔在中国,他的幽默很快就会被沉默代替。等他再回到美国的时候,他就可以应聘去做德州电锯杀人狂了。

美国人的幽默感就和他们的文化一样直来直去毫不掩饰,不同于英国幽默的刻板隐晦,美式幽默的表达就是活灵活现的比喻再加上尖酸刻薄的讽刺,并用漫不经心的腔调说出来。在这方面,没有谁比伍迪?艾伦做得更好。

这个戴着黑框眼镜总在絮絮叨叨的家伙就是美国的马三立。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伍迪?艾伦活在一种巨大的矛盾和悖论之中。一方面,他恶毒地往中产阶级、政客、文化精英,往奥斯卡评委的头上扣屎盆子,用花样百出的俏皮话狠狠地嘲笑他们。另一方面,他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他所嘲讽的那种人——不切实际、满腹牢骚、敏感并且自恋,就如同他在《性爱宝典》中扮演的那个精子。当他的兄弟都在争先恐后往外钻的时候,他却担心自己被同性恋葬送了前程,或者被某个自慰的家伙喷到天花板上。他愁眉苦脸,还吹起了忧伤的口琴——谁又能肯定这个滑稽的形象不是他自身的写照呢?

我最喜欢伍迪?艾伦的地方是他不时的自嘲。他曾说:“我只是一个俗人,比起谈论艺术或者电影,我更喜欢喝着啤酒吃着肉丸看棒球赛。”可是老头越是想撕掉自己身上知识分子和电影大师的标签,世界人民就越喜欢他。不仅美国人把他当心肝宝贝,就是眼高于顶的法国人也不停地向他抛媚眼,《电影手册》的主编们更是像被他摸到了G点,语无伦次地称他为“伍迪?艾伦大师”。对这些夸张的赞美,伍迪?艾伦根本不在乎,他依旧在曼哈顿的爵士俱乐部吹他的黑管,丝毫不理会台下闻名而来的游客。

我一直在试图模仿伍迪?艾伦,哪怕仅仅是从说话的语气上。我希望自己能像这个老头一样:既能面不改色跟自己的养女结婚,又能一本正经地谈论社会;既尖酸刻薄,又含情脉脉;像流氓一样君子,又像君子一样流氓;用幽默感表示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爱或不屑。

王老板论婚姻

婚姻这个词汇,对王老板来说,玄乎得就跟微分方程和无机化学一样。虽然王老板并没有结过婚,但是这并不能妨碍他在这里夸夸其谈。歌德早就说过:“有些人总是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妄加评论,对此我们早已习以为常。”像王老板这么无耻的人,阻止他胡说八道,比阻止火箭输球还难。所以,各位,你们还是忍耐一下吧。

关于婚姻,钱钟书曾经有一个很著名的比喻:婚姻就像是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对此,崔健在《这儿的空间》里唱得则更加干脆:谁知进进出出才明白是无边的空虚。说得通俗易懂点,婚姻就像硅胶美女的双峰一样,看上去似乎很美,摸过之后才知道里面是空的。

弗洛伊德早就义正言辞地指出过:现代婚姻制度是压抑人的本能并造成现代人精神疾病的罪魁祸首。可是这黄钟大吕的声音依然不能够敲醒那些往无名指上戴戒指的男女们。尽管他们中间有百分之四十最后会以离婚和分居收场,并会为了公共财产的分配权而大打出手,但是这并不妨碍这些笨蛋在钻石广告和稳定性生活的诱惑下,手拉手集体上婚姻的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