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
1458300000015

第15章 被教育吓坏了(2)

千万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貌似至理名言的忠告,在我们年轻父母中口口相传,然后报纸上也频繁使用,大家更加迷信这个虚假伪劣的真理,我身边的一群妈妈们,一再用这句话来提醒我、激励我、邀约我一起去寻找那些据说很成功的幼儿教育老师,当然,口袋里一定要带上可观的钞票。

为了孩子,我去了。我去了武昌,著名的华师一附中附近的一家幼儿教育早期开发班。去看了青少年宫的各种幼儿培优班。去了神秘地开设在私人家里的幼儿班。越跑我心越凉,首先是收费高得惊人,同时父母要带孩子长途跋涉,挤车,轮渡过江,吃喝拉撒都多有不便,小孩子很是受罪,一周岁到三周岁的幼儿有时候还需要带尿布呢,就被当作学生来要求了。上课时候,孩子被严加约束,要和其他小朋友一样端正坐好,不得随意动弹,必须认真听讲——我的天,才多大的小孩子啊!有个两岁孩子一节课坐下来,尿在裤子里了,那个羞辱和绝望啊,哭得气都要断了。在我观察和了解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各种幼儿教育班以后,吓坏了。原来这就是教育?原来就是将来考上重点大学的起跑线?

惊愕与反感,强烈地冲击着我。如果不是我自己生育了一个孩子,我怎么敢相信这个社会现实?望子成龙原本是父母对孩子爱的心意,应该是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断用自己爱的举动和行为,用自己的品格和德行,去启蒙、引导和树立的一种标准和理想,同时还需要孩子心甘情愿地接受并慢慢转化成为他们自己的主观意识。怎么眼下就变成了如此急功近利的社会现状呢?父母们怎么就盲目到了无知的程度,居然深信并接受如此违背天理和常情的教育方式呢?

普天之下,所有的幼小生灵,无不有一个自然成长的过程。天真快乐地吃睡玩乐逗耍,这是幼小生命的本能启动,它们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生命知识,远不是什么英语录音磁带和识字课本可以替代的。我自己也是从儿时过来的,我扪心自问,就不难发现我们幼年、童年以及少年时代那些更加自然的成长经历,其实是最宝贵的,那是我们对世界最初的认识、理解和感情基础,是我们一生的记忆源泉和个人性格的决定因素。我发现,那些亲密抚育我们的人,事实上就是我们一生的老师和榜样与亲人。像我这样,与自己孩子从婴幼儿时期就密切相处的母亲,我自己才是最关键的教育。我最关键的是首先教育好自己。正如斯波克博士在书中说的:“孩子是通过观察他们的父母来学习尊重、爱和得体的行为的。”

课本教育只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单纯知识的教学。读、写、算永远都是工具。一个没有学过算术的孩子只要送到店铺当学徒很快也能够学会计算。一个人若要稳稳地立足于世界,能够应对世道的各种变化,取得稳固的成功和成就,他需要的是与他自己个性相得益彰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其中最主要的是如何与人相处,因为社会是人组成的,“尊重、爱和得体的行为”才是为人处世的最重要知识和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