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被折腾的世界
1456300000056

第56章 定位决定一切 (1)

第三十一章 定位决定一切 (1)

日本的国家定位也很成问题。

基于地理条件和历史文化原因,比较理性的做法是,日本寻求一个类似加拿大的国家定位,也即经济繁荣,生活舒适,有较好的国际形象和地缘政治关系,老老实实做一个经济大国和技术大国,而不是政治大国乃至军事大国。

有了这种国家定位,日本就不会对成为军事大国过于热衷,与邻国的关系也就好处理许多。并且,学习加拿大的好榜样,日本也会用心与邻近的大国,尤其是中国维护好关系。

仅就国内变革而言,小泉也有必要通过积极的外交努力,为日本经济复兴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特别是周边环境。但遗憾的是,日本虽然身在亚洲,心却在欧美,从“脱亚入欧”到“脱亚入美”,日本一直“缺乏与亚洲真正实现共同繁荣的价值观”,这也使得它在处理战后问题上一直态度暧昧,在诸如“靖国神社”等问题上屡犯众怒。

结果是,不仅中韩两国对小泉政府越来越不信任,其他亚洲国家看待日本的态度也日趋严峻,很多人对“日本只看美国的眼色而对亚洲国家不屑一顾”的态度极为反感,有人甚至讽刺说“日本人是长有亚洲人面孔的西方人”。作为巨大的机会成本,日本在忙于和中国吵架的时候,却错过了极好的搭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便车的机会。

吵架不是问题,问题是要物有所值,并且不能伤了感情。

其实,早在小泉第一次参拜靖国神社前,法国总统希拉克就曾警告他说,“参拜靖国神社将危害日本同亚洲的关系,有可能使日本在世界上陷入孤立,希望注意这个问题。”

即便是1986年参拜过靖国神社的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也反思说:“如果认为我国自己的想法在国际关系中通用,那是错误的,可以说是‘单行线’是危险的。特别是考虑到亚洲国家的国民感情,用国际通行的理念制定我们的政策才是正确的。如果日本在亚洲遭到孤立,能让那些一心认为自己是为了亚洲而战的英灵们高兴吗?”

但遗憾的是,像布什在世界上一样,小泉在亚洲特别是在东亚也奉行着某种意义上的“单边主义”,在靖国神社、钓鱼岛、“有事法制”等问题上我行我素,屡屡越轨,既伤害了他国人民的感情,也使自己陷入了更深的孤立中,日本的“政治大国”之梦也在不知不觉中被做梦的人自己揉搓得支离破碎了。

这也使得小泉留给人们的背影阴霾而黯淡。在他的任期内,日本与中国、韩国等邻国的关系坠入低谷,即便是日本媒体,也毫不讳言小泉的地缘外交不能及格。而在美国媒体和学界看来,中日关系的恶化完全归咎于日本,而小泉的对华政策责备指称为“愚笨而富有挑衅性”,自以为是且毫无依据。

小泉对中韩等国不屑一顾,还有美国因素。

在小泉看来,只要巴结上美国,就什么也不用操心了。基于此,小泉的新亚太关系的核心是日美关系,他也一改历届政府对美又爱又恨的矛盾心态,采取了彻底亲美的做法,并声称:日本离开美国无法生存。

小泉纯一郎的亲信多番解释小泉的对美政策时指出:“美国就好比维护日本的一把伞,没有了美国的保护,日本无法生存。”小泉也表示:“唯有先把和美国的关系搞好,才能安抚同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

美国方面当然也不好冷屁股对热脸,便惺惺作态地宣布了一项美日结为经济伙伴的建议,旨在加强双方经贸合作,共同促进经济增长。布什也象征性地表示,将对小泉“大胆”的改革计划,给予坚定的、无条件的支持。

作为这种支持的具体表现,就是在日本热衷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的“入常”问题上,美国表达了对日本小兄弟想法的理解,但出于对联合国改革的慎重考虑,还是建议将“入常”事项押后进行,至于押后到什么时候,那就不是小泉和布什想的问题了,因为直到布什离开时,此事仍在认真思考中。

同样让小泉及此后的日本政府感到郁闷的,是布什时期对中美关系的热切期望和积极推进,甚至于,以往约定俗成的美国高官访问东亚的路线也发生了微调:从先到东京再到首尔或北京,改为先到北京再到首尔和东京,有的时候,赶上领导们特别忙的时候,东京这一象征性环节就被省略掉了。

这其实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让日本在走下坡路呢。

与非常了解日本的美国人不同,小泉这些日本人对美国似乎并没有深刻了解,没有意识到美国实用主义的国民性。就像法国思想家对美国的评价一样,美国是一个超大的股份公司,追求的就是经济利益,而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善变,这就要求和它打交道的国家需要从心理上提防美国的善变。

从这个角度看,这些年来美国对中国的关注越来越多,是符合逻辑的,毕竟,中国在过去十年给世界以及美国提供了较日本多得多的机会。

善变的背后,还躲藏着不变的情结,也即美国对日本的“崛起”企图充满了猜疑。

尽管布什政府出于战略的考虑始终拒绝公开指责日本在靖国神社、教科书、慰安妇等问题上的做法,但美国媒体、学界和国会频频对日施压,还是使得白宫意识到,需要注意协调一下日本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关系。

慰安妇决议案的通过就很能说明问题。

2007年6月26日,在一次世人瞩目的投票中,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以39票赞成、2票反对的压倒性多数通过了谴责日本征用慰安妇的决议案,尽管决议案本身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其政治影响却不可低估。

这是慰安妇议案在国会山的第9次闯关。在此前十年间,有关“二战”期间日军强迫妇女充当“慰安妇”问题的议案曾8次提交美国国会,但因日本右翼分子的阻挠,这些提案都没有能够获得国会的最终认可。算起来,迈克?本田的议案是“第9稿”了,好在这次通过了“一审”。

在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案之后,日方进行了补救式的游说,但最终也未能阻止历史的车轮。

2007年7月30日,美国众议院全体通过有关谴责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强征他国妇女充当日军“慰安妇”的议案。议案要求日本正式承认“慰安妇”问题,正式道歉并承担历史责任。

“本田议案”之所以能够通过,既可说是风云际会,也可说是水到渠成。

应该说,尽管以往的多次提案努力都是不了了之,但“烈日下”的“挥汗如雨”,还是感动了许多“旁观者”,也给国会山留下了印象分。这同时也说明了,“执著”在诸多成就事业的要素中,有着怎样重要的地位。

当然了,日本方面的“帮衬”也不可不提。2007年年初,在本田议员提出决议案后,确实产生了一些影响,但以往的8次经历却不能够使人们乐观起来。可就在决议案趋向平淡化的当口,3月1日,小泉的接任者、首相安倍晋三却公开表示“没有证据显示日军强征慰安妇”,结果国际舆论为之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