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卡尔扎伊的公关 (1)
在美国的阿富汗政策中,阿富汗政府的执政能力,一直是薄弱的、令人忧虑的环节。卡托研究所的看法是,美国政府应该意识到阿富汗的领导问题,他不仅应该帮助阿富汗人民,更要帮助阿富汗政府。
这也反证了塔利班为什么多年来一直坚持“先动摇政府,后战而胜之”的策略。
对于卡尔扎伊政府的执政力,尤其是反腐败工作,美国媒体一直都不太放心。以在美国知识界很有影响力的《母亲琼斯》杂志为例,该杂志就曾连续性地作了数篇关于阿富汗腐败问题的报道,帮助卡尔扎伊分析其反腐败的障碍何在,深入描写了卡尔扎伊政府在奥巴马政府压力下“为难”的反腐败努力。
同时,该杂志还指出,阿富汗的腐败问题可能超出人们的想象。在卡尔扎伊指责西方媒体过分渲染阿富汗的腐败问题时,一份报告显示,仅在2009年,阿富汗的行贿金额就达25亿美元,相当于该国GDP的23%。媒体的报道加剧了奥巴马政府的忧虑。2010年3月28日,奥巴马总统在没有预先公布的情况下,旋风式访问阿富汗并慰劳驻伊美军。《纽约时报》当天报道说,奥巴马要求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要致力于打击贪污腐败,加强司法制度并提高治理能力。这其中,反腐败是奥巴马反复强调的问题。
应该说,美国的顾虑是不无道理的。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之后,华盛顿当然希望能有所得,而卡尔扎伊政府执政的努力,其政府如何解决腐败和低效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美国的阿富汗战略的实施。
但这里也有一个悖论,那就是,过多指责卡尔扎伊政府,不仅会影响到卡尔扎伊政府的威信,也会激发阿富汗人以干涉内政的抵触心理。事实上,卡尔扎伊政府也确实在很多场合反驳了美国媒体的相关报道,并向奥巴马政府表达了不满。
不仅如此,阿富汗方面还学会利用美国媒体对奥巴马政府施压。在2009年10月25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预先录制的专访节目中,卡尔扎伊就指责美国表现得不像“伙伴”。卡尔扎伊问道:“我们是否得到了当时我们听到的承诺?我们是否受到了伙伴的待遇?”
而所谓伙伴,卡尔扎伊解释说,应“尊重阿富汗人的生命、尊重阿富汗的财产、尊重阿富汗的传统,知晓阿富汗的前进方向”。卡尔扎伊所指,其实是不满美军轰炸给阿富汗平民带来的人身和财产损失,同时也是对奥巴马政府不断指责其执政力的回应。
联合国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仅2010年阿富汗就有2700多名平民死亡,比2009年增加15%,2010年堪称阿富汗最血腥的一年。
卡尔扎伊也是误杀的“受害者”。在2011年3月10日北约特种部队的一次突袭行动中,卡尔扎伊总统的表兄哈吉?亚尔?穆罕默德?汗就惨被误杀。
当时,许多坦克包围了汗的屋子,美国人进屋将汗拖出来,然后打死了他。像卡尔扎伊表兄这样的悲剧,多得令卡尔扎伊都来不及悲伤。
除去对美国施压,促其反思所谓的“误炸”等流氓行径,卡尔扎伊的公关还有着话语权方面的考虑。
客观地说,美国媒体对阿富汗政府的一些忧虑是有些道理的。但问题是,对于一国政府的指责,对其政治领导人的诸多质疑,势必会影响到两国关系,会对两国相互配合推进阿富汗重建产生负面影响。
更何况,美国媒体具有世界影响力,其话语权优势,使得各国更倾向于接受它的看法,这也会给阿富汗的国际形象带来影响,对于一个饱经战乱,渴望得到世界尊重和理解的国家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身体越弱,声音往往就越小。
阿富汗战争,是美国政府与美国媒体复杂关系的丰富体现,既相互促进,也有相互制约,更有口水大战。最经典的,就是奥巴马政府与福克斯新闻台的一场热战,充满戏剧性,也耐人寻味。
2009年10月初,白宫通信联络办公室主任安妮塔?邓恩在接受美国报纸采访时说,福克斯电视台“不是共和党的调查工具就是传播工具”,称其“对总统奥巴马和白宫发动战争……我们没必要仍假装认为这是合法新闻机构的行为”。这句话成了这场“口水仗”的导火索。邓恩还指责福克斯电视台“以新闻伪装观点”,声称“我们将用待敌之道对待他们”。
10月18日,白宫办公厅主任拉姆?伊曼纽尔再次升级这场“斗争”,他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国情咨文”节目中说,福克斯新闻台“表现得不像个新闻机构”。当天早上,奥巴马的高级顾问戴维?阿克塞尔也公开表示,福克斯新闻台不应被当做一家新闻机构来对待。
也是在同一天,奥巴马的3名助手把政府关于阿富汗、医改和经济问题的信息奉送给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全国广播公司(NBC),却唯独不给福克斯。此前,9月中旬,奥巴马参加美国5家主要新闻媒体的早间访谈节目,也是单单将福克斯排除在外。这些是典型的“断奶”做法。
对于白宫官员的这些表态,福克斯方面发表声明表示,白宫此举令人吃惊,认为白宫官员决定对这家新闻机构宣战,而没有把精力放在就业和医疗卫生等问题上,是很让人难以理解的做法。
在2009年10月18日播出的“福克斯周日新闻”的电视节目中,福克斯新闻台特约评论员、前总统小布什的高级顾问卡尔?罗夫更是反唇相讥,讽刺说,由于触及了白宫官员不喜欢的一些问题,奥巴马政府正试图把福克斯新闻台“妖魔化”。他还把白宫的做法与前总统尼克松相提并论,批评“白宫正按自己的观点制定媒体敌人名单。这无益于国家。而对于美国总统而言,这么做也有损自身形象”。
奥巴马政府对福克斯如此紧张,除去福克斯新闻保守派“脱口秀”主持人贝克2009年7月在福克斯电视台节目对奥巴马总统的冒犯之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福克斯冲在了反对向阿富汗增兵的前列。
让白宫感到不爽的是,仅仅在9月,福克斯新闻还调侃奥巴马的阿富汗政策,认为其很可能会重蹈伊拉克战争的覆辙,增兵但却不能解决问题。与此同时,福克斯还让白宫觉得是“别有用心”地进行了民调,显示出美国民众因为阿富汗战争而出现了“分裂”迹象。
奥巴马政府与福克斯的“口水战”,让许多美国媒体感到失望,他们不无忧虑地说,奥巴马与其将精力放在与福克斯的斗气上,不如用心于阿富汗战争。
《纽约每日新闻》的观点是,真正值得奥巴马担心的战争只有一个,那就是阿富汗战争。
在这些媒体看来,有封杀福克斯的劲头,不如全力以赴打击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此间,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为代表的一些媒体,也都以息事宁人的姿态劝解奥巴马政府,以免这场斗争升级。
这其实也反映了美国主流媒体之间微妙的关系。
应该说,福克斯堪称美国媒体中的另类,一般认为美国几大传媒机构中,除福克斯新闻属于保守派之外,其他7个都是自由派。
由于政治观点不同,这些媒体之间也有很多意见分歧,但在与白宫的关系上,一旦出现类似这种“封杀”的危机,主流媒体还是更多地表现出惺惺相惜的姿态,并不希望白宫真的能够“封杀”某家媒体,因为它们很清楚,有第一次,就很可能会有第二次,一旦白宫封杀顺手了,下一次就不定轮到谁家了。
也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其他媒体基本都采取了劝架的做法,尽可能淡化这场“口水战”。故此,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其他主流媒体并没有继续炒作这件事情,尽管此事很有新闻“卖点”。
更何况,在阿富汗问题上,多数美国媒体都不看好奥巴马的战争前景。
有人在旁边说合,福克斯索性就坡下驴。尽管与白宫的这场吸引眼球的“口水战”能在一段时间里提高收视率,但从长远来看,与白宫撕破脸皮并不符合福克斯的利益,毕竟白宫掌握着大量的新闻资源。
为了阿富汗的争吵很快便收场了。2009年10月28日,福克斯新闻高级副总裁迈克尔?克莱门特亲自前往白宫,与白宫发言人罗伯特?吉布斯见面议和。在这次和谈的前一天,福克斯新闻主播夏帕德?史密斯承认在他主持的周二午间新闻节目中只采访共和党的新泽西州州长候选人,而不采访民主党候选人的做法是“有失平衡”的。“我为有失平衡道歉。如果我可以控制的话,我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史密斯说。
经过这次会晤,白宫与福克斯的关系有所恢复,在一段时间里,福克斯也收敛了对白宫外交政策尤其是阿富汗政策的攻击态势。作为回报,12月1日奥巴马在西点军校的演讲(宣布对阿富汗增兵),福克斯得到了很好的转播机会,也对此进行了正面报道。
在白宫一边,之所以对福克斯手下留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自身处境尴尬。由于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奥巴马的医改也引发了极大的争议,奥巴马支持率急剧下降,他的阿富汗政策更是引起了媒体和国会的争论和非议,在这种情况下,奥巴马政府不宜与福克斯这样有影响力的媒体为敌。
用政治评论员尤金?罗宾逊的话说,把福克斯提升到敌人的高度,对白宫来说没有一点好处,“毋庸置疑,跟一个24小时播送节目的电视台吵架,你不可能占到任何便宜”。并且,这样做,也会影响到奥巴马开明、宽容的政治形象。
更何况,在应付艰难的阿富汗战争的过程中,奥巴马政府也十分需要美国媒体能够为之鼓劲和进行宣传,毕竟,对内,奥巴马有很多事情需要向公众和国会进行解释;对外,奥巴马也需要给有所动摇的盟友打气。这一切,都需要美国媒体进行配合。
事实上,这也正是奥巴马政府与美国媒体的契合点所在。尽管双方在阿富汗战争何去何从等问题上有这样那样的分歧,但归根结底,都还是站在美国的国家利益上考虑,也都希望阿富汗战争不至于影响到美国的国际形象,不至于拖累美国的经济复苏,也希望最终美国能全身而退。
美国媒体的强,是奥巴马政府所借重的,奥巴马阿富汗政策的成功,也还是美国媒体所希望看到的。
但问题是,阿富汗的弱,真正有多少人放在心上呢?
被敌人遗忘,是幸事;被世人遗忘,是悲剧。
成功源自用对地方的激情。
很多时候,错过比过错更可怕,或者可以说是最大的过错。
感情如此,投资如此,国际关系更是如此。
在个人或社会发展中,注意力分散是大问题。这一点,在“9.11”事件之后的美国表现得尤为明显。
对美国来说,曾经的“9.11”事件,其实也是一个调整国际关系的机会,作为收益,中美关系的走强和美俄关系的一度好转,都部分地得益于大国之间在危机面前的大气相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