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控力:通向目标的执行方法
14495500000024

第24章 评估和奖惩(5)

这番话令盛田昭夫十分震惊,他想,类似的问题在公司内部员工中恐怕不少,管理者应该关心他们的苦恼,了解他们的处境,不能堵塞他们的上进之路,于是产生了改革人事管理制度的想法。之后,索尼公司开始每周出版一次内部小报,刊登公司各部门的“求人广告”,员工可以自由而秘密地前去应聘,他们的上司无权阻止。

另外,索尼原则上每隔两年就让员工调换一次工作,特别是对于那些精力旺盛,干劲十足的人才,不是让他们被动地等待工作,而是主动地给他们施展才能的机会。在索尼公司实行内部招聘制度以后,有能力的人才大多能找到自己较中意的岗位,而且人力资源部门可以发现那些“流出”人才的上司所存在的问题。这种“内部跳槽”式的人才流动是要给人才创造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机遇。

索尼公司的内部跳槽制度充分发挥了内激的作用,使有能力的职员大都能找到自己比较满意的岗位,那些没有能力参与各种招聘的员工才会成为人事部门关注的对象,而且人事部门还可以从中发现一些部下频频“外流”的上司们所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对策进行补救。这样,公司内部各层次人员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

当每个干部职工都朝着“把自己最想干的工作干好,把本部门最想用的人才用好”的目标努力时,企业人事管理的效益也就发挥到了极致。内部候选人已经认同了本组织的一切,包括组织的目标、文化、缺陷,比外部候选人更不易辞职。

四、自我激励和参与激励相结合

管理专家史沃尔·道奇在一篇文章中提出这样一种观点:“激励员工不再是管理者一个人的责任,员工必须与领导者一起迎接这个挑战,让他们自己也分担起激励的责任。”伟大的创业家,如利华、本田、福特和佩罗在他们的工作中展示了两种品质:一、他们热爱自己的事业,他们全心投入。二、在从事的事业上,他们总是自我激励要达到他们设定的目标!道理很简单,他们敢于面对结果,无论好坏,无论成败,他们都把自己的精力和时引向坚定的目标。

【案例链接】

自我激励成就人生

美国通用公司的董事长罗杰·史密斯在进入通用之初,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财务人员。罗杰初次去通用公司应聘时,只有一个职位空缺,而招聘人员告诉他,工作很艰苦,对一个新人会相当困难。他信心十足地对接见他的人说:“工作再棘手我也能胜任,不信我干给你们看……”在进入通用工作的第一个月后,罗杰就告诉他的同事,“我想我将成为通用公司的董事长。”当时他的上司对这句话不以为然,甚至嘲笑他自不量力,逢人便说“我的一个下属对我说他将成为通用公司的董事长。”令这位上司没想到的是,若干年后,罗杰·史密斯真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帝国”通用公司的董事长。

在为工作目标奋斗的过程中,不断地激励自己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这时的激励,更多的是一种主观的行为,是一种内心的自我暗示。不要再去想我这样工作想会不会涨薪水;我要好好表现,争取下个月的公费旅游名额,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我们必须把目标放得更远一些,要知道,这些并不是你工作的目的,也不是为之付出努力的真正意义,要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不断地告诉自己,我可以做得更好,我可以让这份工作更具意义,那么你就是成为更加完美的员工。

罗杰·史密斯的成功正是企业实施自我激励的典范。但是,长久以来,在我们许多管理者的头脑中始终存在这样的概念,企业要不断地想方设法激励员工,但却从来没对员工的自我激励问题提出过任何要求。而自我鼓励最好的办法就是为自己设定适当的远大的目标,并为之百折不回地努力。

管理大师杜拉克说:“知识是生产资料,它的所有者是知识工人,而且随时可以带走。这一特点同样适用于高级的知识工人,比如科学家、理疗师、计算机专家和律师助理。因此,应让企业员工也参与管理,才能充分激发他们的创造力。”的确,让员工参与企业事务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方式。

在德国企业里,大多通过工厂委员会的协商、董事会的共同决策、监事会的制衡及其他一些方式让员工参与管理,满足员工需要,激励员工工作热情。工厂委员会由不包括管理阶层的所有员工选举代表组成,委员会定期与雇主举行联合会议。法律规定雇主有义务向工厂委员会提供各种信息和有关文件,尤其是涉及财务生产、工作流程的改变等方面。

员工超过100人的企业,工厂委员会必须委任一个财务委员会,定期与管理层会面,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1000人以上的企业,每季度雇主还必须书面报告企业各方面的情况。委员会几乎可以对企业中所有重大的决策与举措表达看法。在工作时间、工资福利等方面,委员会还具有共同决策权,特别是当发现劳动条件的改变损害了员工的人性化需要时,可以要求雇主予以改变或赔偿。这种让员工参与激励的方式越来越受到管理者的重视,在实际操作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榜样激励和荣誉激励相结合

榜样激励,即通过具有典型性的人物和事例,营造典型示范效应,让员工明白提倡或反对什么思想、作风和行为,鼓舞员工学先进、帮后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管理者要善于及时发现榜样、运用榜样。

荣誉激励,即通过对表现优秀的个人或部门班组授予一定的荣誉称号,并辅助以物质奖励,让这些个人或部门班组产生自豪感和光荣感,形成一种自觉维护荣誉的力量。其他个人和部门班组为了能得到这份荣誉,也会积极努力地投入工作。在管控工作中,如果巧妙地把二者结合起来,激励效果就会更明显,可以使员工在工作中形成良性的竞争局面。

案例一:

美国IBM公司有一个“百分之百俱乐部”,当公司员工完成他的年度任务,他就被批准为该俱乐部会员,他和他的家人被邀请参加隆重的集会。结果,公司的雇员都将获得“百分之百俱乐部”会员资格作为第一目标,以获取那份光荣。对于员工不要太吝啬一些头衔、名号,一些名号、头衔可以换来员工的认可感,从而激励起员工的干劲。

日本电气公司在一部分管理职务中实行“自由职衔制”,就是说可以自由加职衔,取消“代部长、代理”、“准”等一般普遍管理职务中的辅助头衔,代之以“项目专任部长”、“产品经理”等与业务内容相关的、可以自由加予的头衔。

案例二:

日本松下公司每季度都要召开一次各部门经理参加的讨论会,以便了解彼此的经营成果。开会以前,把所有部门按照完成任务的情况从高到低分别划分为A、B、C、D四级。会上,A部门首先报告,然后依次是B、C、D部门。这种做法充分利用了人们争强好胜的心理,因为谁也不愿意排在最后。

案例三

美国西南航空的内部杂志经常以“我们的排名如何”这个部分让西南航空的员工知道他们的表现如何。在这里,员工可以看到运务处针对准时、行李处置、旅客投诉案等三项工作的每月例行报告和统计数字。并将当月和前一个月的评估结果做比较,制订出西南航空公司整体表现在业界中的排名。还列出业界的平均数值,以利员工掌握趋势,同时比较公司和平均水准的差距。

西南航空的员工对这些数据具有十足的信心,因为他们知道,公司的成就和他们的工作表现息息相关。当某一家同行的排名连续高于西南航空几个月时,公司内部会在短短几天内散布这个消息。到最后,员工会加倍努力,期待赶上人家。西南航空第一线员工的消息之灵通是许多同行无法相比的。

管理者可以借鉴上面两个案例,在企业内部采用公开排名的方式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许多企业管理者意识到内部竞争是企业实现自运营的基本条件之一,也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却不善于运用竞争,也不知道如何搭建竞争机制。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建立竞争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公开排名。

每个人都需要荣誉,同样每个人都不愿成为最差劲的那一个。往往我们在企业里培养竞争意识传播竞争观念,花费了很大的力气也无法建立起内部竞争。但是一旦我们将排行榜公布于众,立刻可以在员工中间形成一种竞争意识。因为,谁优秀谁差劲不再是隐蔽的事情,而是所有人都知晓的事。谁不愿意落后,谁就必须去努力去竞争。

隐蔽的竞争丝毫没有价值,只有公开的竞争才能够真正激发员工的激情和赢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