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这些发展思想和发展理念,是人类十分宝贵的文化财富。而在对发展状况、发展道路、发展观念的普世性反思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既从中国实际出发又从全人类发展的高度,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与时俱进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理念,包括两个基本方面的含义:其一是“为了谁”发展,即以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目的和归宿,承认并尊重人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始终坚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解放人、发展人的价值观念,让发展的成果(经济成果、政治成果、文化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其二是“依靠谁”发展,即承认并尊重人民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始终依靠和充分激发群众的创造活力和创新精神来推动发展。总而言之,以人为本包含了“人是目的”和“人是动力”的双重意义,解决的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宗旨和基本动力问题。
从学理上讲,科学发展观是系统的、历史的和动态的发展观。它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其中社会发展的全面性要求,是指社会各领域发展的全面进步状态,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全面提高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的水平;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要求,即着眼于社会结构的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及环节的相互适应,包括城乡关系、区域关系、经济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及其各个环节上的相互协调;社会发展的可持续要求,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实现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承续发展。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切实提高执政党和政府统筹兼顾的能力,并始终将一整套新型的价值要求、价值观念贯穿于公共管理的实践之中。
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国人均已超过1000美元,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层次更是实现了新跨越。2005年,浙江省人均GDP达3382美元,超过2004年世界中高收入国家人均国民收入(GNI)的下限(3256~10065美元);2006年,浙江省人均GDP进一步上升到3975美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98倍。国际经验表明,这是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发展搞得好,能够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搞得不好,可能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耽误不得;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我们失误不得。这就需要各级地方政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新的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模式。
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浙江省多年来沿袭“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从资金投入来看,在“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时期,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分别为0.8684、0.5668、0.727、0.2774和0.3025,2005年为0.267,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从能源消耗来看,全省单位产出电耗较长时期呈上升态势,其中,1998年万元GDP消耗电量为1100千瓦时,2000年为1234千瓦时,2003年为1320千瓦时。从水资源消耗来看,2005年全省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4%,工业用水量却增长27.7%;“十五”时期工业重复用水率为35.8%,仅达计划指标的一半。从污染排放来看,2006年全省万元GDP废水排放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工业废水排放量分别为21.6吨和27.4吨,万元工业增加值工业废气排放量为2万标立方米,万元GDP二氧化硫排放量为5.4千克,万元工业增加值产生固体废物为425千克。这些指标虽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却都高于发达国家标准几倍。浙江省本是自然资源贫乏、环境容量有限的省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地方政府行政价值观的挑战。假如地方政府还是经济建设主导型政府,仍然将经济增长速度摆在政绩的首要位置,当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与GDP增长发生矛盾时,就会容易忘记自己的“裁判员”角色,而容忍本地存在甚至引进高消耗、高污染企业。很显然,粗放经营的背后是市场主体的利益冲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问题无法单纯依靠市场机制解决。这要求地方政府切实转变发展观念,进一步明确职能定位,通过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努力提高要素资源的配置效率;要围绕弥补市场缺陷,加强对市场准入、生产标准、消耗指标、环境保护、专利保护、企业社会责任等的微观管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府模式创新。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发展滞后、社会结构失衡等问题日益突出。如果说在短缺经济时期,人们更多地追求基本生活品,那么在新的发展阶段,人们更加关注公共物品的供给。以浙江省为例,近年来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更趋旺盛。据初步统计,1995-2004年,全省城镇居民在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公共需求年均增长17.4%;相对于私人需求,公共需求在社会需求结构中所占比重(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化教育等项目在个人消费性支出中所占比重)从17.6%提高到36.9%。相比之下,全省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水平很不相称,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不断加大,尤其是农村社会发展更是“短腿”中的“短腿”。贫富差距扩大则是社会结构失衡的焦点。2006年,按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标准低于693元测算,全国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2148万人;按低收入人口标准694~958元测算,全国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为3550万人。即使是在浙江省,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335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04倍;但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587元)的农村住户比例仍达18.6%,约227
万户、754万人;省重点扶持的211个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的有22.3万人。应该看到,诸多结构性失衡矛盾与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紧密相联。有的学者用博弈论来形容1979年以来的改革进程,认为1979-1993年期间的改革基本上是“双赢博弈”,几乎所有群体都从改革中获益,其差别仅在于得利的多少不同;1994年以后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零和博弈”的性质,一部分社会群体如农民和下岗职工的福利水平下降,成为改革的“输家”。必须看到,诸多失衡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归根到底与政府制定的发展战略、重大政策及其管理方式、管理手段密不可分。因此,唯有加快推进地方政府改革,特别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维护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兼顾好不同地区、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才能有效解决各种结构性失衡矛盾。
三、构建和谐社会亟须地方政府改革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十六届六中全会又进一步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古往今来,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人们一直在追求社会的平等、安定、和谐。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人类社会史,就是人们追求和谐社会理想的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有关“和谐”的思想非常丰富。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和”被广泛地应用到家庭、国家、天下等方面,用以描述内部治理良好、上下协调一致的状态;“谐”则有协调、融洽的含义。例如,八卦学说就包含着和谐思想。《周易.说卦》认为:“说万物者莫说乎泽,润万物者莫润乎水,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故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孔子将和谐用于伦理道德之中,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指出了“和”的本质在于统一和协调多种因素的差异;同时还较早地提出其心目中理想国模式——“有道”,即所有人都按照礼制的规定各出其位、各行其是,全社会贵贱有等、上下有序。老子则以“道”为其哲学的最高范畴,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阴阳二气尽管相互对立、冲撞、激荡,却始终和谐地处在“道”的统一体中。荀子提出“和则一,一则多力”,认为在一个组织内部人们和谐相处,就能取得一致,取得一致力量就会增大。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各种和谐社会理想,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从古至今已经延续了2500多年的“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据儒家经典记载,“小康社会”最初是指一种财产私有、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讲究礼仪的社会。比“小康社会”更高级的是一种公有共享、其乐融融的“大同社会”。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康有为的《大同书》、孙中山的“天下为公”,都受到了这种社会理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