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梭梭呢?梭梭有“沙漠卫士”之称,不但耐干旱、耐贫瘠,是很好的固沙植物,而且也是骆驼的饲草。过去梭梭曾横贯阿拉善全境,形成长达800多公里的一条绿色巨臂,面积上百万亩,不但是防风固沙、维护生态平衡的生命线,而且还是重要的牧场。但由于大量砍伐当柴烧,如今梭梭的面积已经减少了一半,近年来国家重视生态建设后,梭梭的数量才又逐渐得到一些恢复。梭梭的根部可以嫁接具有养虚补肾独特功能的名贵药材肉苁蓉,。肉苁蓉的种子极小极小,比麦粒还小很多,像颗芝麻,落入沙土后便附在梭梭的根部,越长越大,在沙土里有的竟3米多长,在永业公司的生态园区我曾看见过1米多长的。这是大自然的杰作,也是沙漠里的黄金。
我走进了沙漠深处永业公司的梭梭林,这是望不到边的天然林,肉苁蓉嫁接后一般七八年才能收获,因此这里的肉苁蓉还没有到收获的季节。梭梭虽然是灌木,不像乔木那样高大挺拔,与白云共游,但却充满了野性和质朴,许多植株像沙漠里的绿色雕塑,有一种无法形容的美丽。和胡杨一样,有的梭梭已经遍体鳞伤,有的梭梭根部已经枯萎,但它们仍然在沙漠里顽强地挣扎和生长。在长了梭梭的地方,流沙被固定了,而且长出了许多野草,荒凉的沙漠出现了生机。
我曾担心地问过吴子申,取肉苁蓉时会不会损伤梭梭、破坏植被呢?他肯定地回答我:“绝对不会。因为只有保护好梭梭,肉苁蓉才能优质高产;在肉苁蓉的种植和采挖过程中我们还会给梭梭施肥、浇水。而种植肉苁蓉的收益又可以促进梭梭天然林的保护、复壮和更新,并加快梭梭人工林的营造,最终形成种植梭梭——种植肉苁蓉——肉苁蓉深加工的产业链和良性循环,让治沙与致富相结合,实现生态和生计兼顾。”
除了建立药植园基地外,吴子申还想把敖伦布拉格建成一个美丽的旅游区,公司已经投入巨资在这里规划旅游景点并建造了一个星级宾馆。
在谈到自己“永恒的事业”时,吴子申曾谈到了许多困难,也有很多感慨,但我能回答他的只是:“祝好人一生平安!”另外,我还想到了一句话:“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决定了自然的未来,也决定了人类的未来。”我相信,吴子申和永业公司的未来必定是美好的。
柳丝绵绵:“反弹琵琶”的漫赖现象
到内蒙后,朋友和各部门总要和我谈起“沙产业”,而且常常眉飞色舞地向我介绍鄂尔多斯近年来的崛起。鄂尔多斯与包头、呼和浩特隔黄河相望,号称内蒙的“金三角”,近年来,由于煤化工与石油、天然气的开发,随着如火如荼的能源基地建设,竟有“后来居上”之势,据说2006年的财政收入已经超过老牌工业基地包头了。
前几年我曾经两次到鄂尔多斯市,考察那里的生态环境,但这次重访,感到它和三年前的面貌已经大不相同。三年前鄂尔多斯被称为“东胜市”,如今用了“鄂尔多斯市”这个新名字后,东胜只成了一个区。过去从包头到东胜,得走过一段坑坑洼洼、尘土满天的土路,而现在完全是高速公路了。城市面积也扩大了很多,还搞了个铁西新区,修了许多新住宅,也有工厂,连市政府也搬了家,搬到东胜和伊金霍洛旗(成吉思汗陵所在地)之间的康巴什。听说那里是一个大平原,未来的目标是把伊金霍洛旗和东胜区连成一片。富于天然气、石油、煤炭等多种资源的鄂尔多斯正野心勃勃,到处充满了“霸气”和张扬,难怪内蒙东部的人一提起鄂尔多斯,总是用一种特别的口气说:“他们有钱!”
这一次我到鄂尔多斯不是因为这里的能源基地,而是因为这里的“沙柳”,因为自治区许多专家和政府工作人员都向我推荐这里利用沙柳搞起的人造板厂,并说这是全国第一家用沙柳制板的企业,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于是这天下午从呼和浩特赶到鄂尔多斯后,我便立即去离城50多公里的漫赖村(过去是漫赖乡),参观鄂尔多斯宏业生态产业公司在那里建设的人造板厂。
进入漫赖村的领地后,沙柳便多了起来,这里是沙柳的王国,公路两边全是这种随风舞动的美丽灌木,在明亮的蓝天白云下勾绘出了一幅特殊的风情画,曼妙的舞姿竟让我想起了夏威夷著名的“草裙舞”。
鄂尔多斯台地东、北、西三面被黄河环绕,南面和黄土高原相连,毛乌素沙地和库布奇沙漠几乎占了总面积的一半,这里的荒漠上天然生长着一种可爱的多年生灌木沙柳。这种速生灌木由于耐旱、耐贫瘠、根系发达,一直是内蒙、新疆一些地区防沙治沙的先锋树种。如今它不但在生态建设中发挥作用,而且在带领农牧民脱离贫困、走向富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首先想到要让沙柳发挥更大作用的是鄂尔多斯的宏业集团。
宏业集团董事长史占成是一个40多岁的青年人,原本在商业部门工作,曾被作为“后备干部”派到中央党校学习。自小在农村生长的他,用自己的话说便是“伴着沙漠和沙柳长大的”。童年时,伴着他的是一望无垠的荒沙和父母亲忧愁的叹息,风沙常常让农田颗粒无收。沙地上别的植物很难成活,但沙柳却生长得婆娑而茂密,给荒凉的沙原带来了碧绿和温馨。沙柳耐风沙、耐干旱、耐盐碱,寿命在百年以上,而且他还注意到沙柳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必须3至5年人工平茬一次,否则便会枯萎、死亡。每平茬一次,都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剁下的柳条除了很少一部分用作编筐、编笆子换得一点微薄的收入外,绝大部分被当作柴火烧掉了。
能不能让柳条派上更大的用途呢?上世纪80年代末鄂尔多斯还是贫困的,市领导们从外地制造硬质纤维板的技术中得到了启发,便想搞一个纤维板厂。但后来专家们考察时认为纤维板厂会污染环境,建议他们搞刨花板厂。于是1989年在毛乌素沙地边缘的漫赖乡,我国第一条以沙柳为原料的“刨花板生产线”出现了。
但是,这条生产线的出现竟引起了轩然大波,支持者和反对者展开了激烈辩论,刨花板厂受到了猛烈的抨击,主要理由是,鄂尔多斯森林的覆盖面积本来就极小,用沙柳做原料会把宝贵的、有限的植被砍尽伐绝,造成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而支持者们据理力争,说明沙柳本来就有一种生物学特性,必须3至5年进行一次平茬,这种特性不但可以保证原料的供应,而且可以促进林沙产业的发展,可以起到保护生态环境、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作用。这种观点,就是后来被有关部门称为“漫赖现象”和“反弹琵琶”的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最终占了上风,1991年刨花板厂正式投产。虽然规模不大,年产量仅仅5000平方米,质量也不很好,但却是贫穷的漫赖乡第一次有了工业企业,更重要的是,在工厂取得效益的同时,不但解决了一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且让当地突然出现了种植沙柳的热潮。在漫赖刨花板厂的带动下,鄂尔多斯先后建起了7条沙柳人造板生产线,几年之内沙柳的面积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一倍到几倍。1993年全漫赖乡有沙柳8万多亩,1997年便翻了一番,2004年更达到25万多亩,整个鄂尔多斯市,沙柳的面积竟是680多万亩了。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各地的人造板厂纷纷兴起,鄂尔多斯的几家刨花板厂由于技术落后、规模小,竞争力差,先后陷入困境,最后纷纷停产关闭。
朋友们曾经劝史占成放弃沙柳,转搞其他更容易赚钱的行业,大家说:现在赚大钱的机会有的是,你何必盯着沙柳不放?史占成也产生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回忆往事时,他曾笑着对我说:“最初从事人造板生产,老实说我并没有想到防沙治沙和生态环境建设,但搞了10多年后,我对这个产业有了感情,甚至可以说有了一种‘情结’,生在沙漠里的我,放不下沙柳,放不下贫穷的父老乡亲。钱算什么?我们都是人,人生一世不完全是为了钱吧?总得为家乡、为父老乡亲做点事吧?”
正是这个“情结”,这个对人生意义的思索,让史占成的思想得到了升华,对沙柳资源的综合利用,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赚钱的手段,而是一种事业,一种对家乡的贡献和生命的追求了。
而自上世纪末,国家先后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草)工程”后,各地严格禁止砍伐林木,许多人造板厂由于原料匮乏纷纷转产或倒闭,特殊的沙生植物沙柳,便给宏业集团带来了得天独厚的机遇。
正因如此,2002年宏业公司投入3600多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引进国内最先进的设备,建成了年产5万立方米的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2004年再度投资,建成了第二条生产线。如今,两条生产线都已经正常运转,纤维板年产量8万至10万立方米,质量达到了国家标准,畅销西北各省、市、自治区。
然而,最让史占成欣喜的并不是纤维板取得的利润——用沙柳做原料加工纤维板,利润极其微薄,一年下来,产值近亿元的工厂,好的年景也只有四五百万元利润,和宏业集团其他经营项目相比较差得很远,上世纪90年代中期和他同时“下海”的老板们,不少已经发了大财,成为腰缠上亿的大款,但史占成并不后悔,因为他知道,正是在宏业集团的带动下,鄂尔多斯已经出现了“沙柳热”,680多万亩沙柳每年还在以5%的速度递增,这就是生态效益。而且建厂10多年来,已经形成了“公司+农户”的产业链,收购沙柳的辐射圈扩大到200公里以外,为20多个乡、两万多农牧民增加了收入,每年仅向农牧民发放的沙柳收购资金便达到4000多万元,除此之外,还安排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人员500多名。仅漫赖村附近的农牧民平均每年每人便增收600元以上,个别大户每年增收万元以上,步入了“小康”水平。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还出现了20多家沙柳削片加工厂,为宏业公司提供初加工产品。
每年冬天11月到来年的3月,是纤维板厂收购沙柳的季节,农牧民的农用小三轮、小四轮车总会在厂门前排成长龙,有时竟有四五百辆之多,吊车上上下下,3台磅秤忙个不停,笑声、喇叭声响成一片,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2007年8月的一个下午,我走进了宏业公司的纤维板厂,我没有想到,这个僻处乡村、离城50多公里的工厂竟这样美丽、整洁、温馨。机声隆隆,电脑控制台前红绿灯不断闪烁,工厂正在满负荷生产。厂房整齐干净,在群花环绕和白杨树的掩映下,职工们有娱乐中心、餐厅和“公寓化”管理的宿舍。娱乐中心有乒乓球、台球、舞台,听说每周都有舞会;宿舍两三人一间,像宾馆的“标间”一样,有大屏幕彩色,所有家具和用品全部由工厂免费提供。工厂还为职工们准备了来往城区的“交通车”,为他们进城和上下班提供便利。
工人们的工资最低是一千四五百元,高的已经达到两千多元,这在西部地区是相当不错的收入了。
难怪史占成一提起沙柳纤维板厂便会微笑着说:“这实在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产业,当地农牧民已经离不开它了,我一定要踏踏实实地做下去!”
为了让沙柳的综合利用发挥更大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史占成正计划扩大人造板的生产规模,并且进口国外更先进的设备,生产出质量更高、经济效益更好、能满足包装工业需要的超薄型人造板产品。为了瞄准“更高、更好、更强”的目标,一个新的技术改造项目已经在酝酿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