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左道门徒之魇妖厌胜
14403800000018

第18章 002_关于厌胜的讨论(一)

“厌胜,即压而胜之,源于中国古代方士的一种方技,是一种巫术,而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先民的生死观。”

我愣愣的看着游方小仙,然后耸耸肩说:“不是我说的。”

我俩都回头看,只见旁边桌上一张清瘦白净的脸也正回头看着我们,正是刚才“偷听”我们说话的人。他二十来岁,单眼皮大眼睛,但没什么神,好像没睡好一样,留着一丝不乱的分头,穿着一件米色针织衫,里面的衬衫还系着蝴蝶结。他放下手里的东西--------这艘邮轮的宣传册,伸出手想和我们握:“能参加你们的谈话吗?我叫索然,圈里人叫我bookman。”

我问:“你是中国人?”

“我出生在美国。”

我和他握了下手,感觉很软,手汗很大。索然又将手转向游方小仙,小仙一脸傲慢的样子,说:“bookman可是学者的意思,这位学者,你在偷听我们说话?”

“不是故意的,无意间听到‘我们不属于这个地方’,我很认同。”索然看了看我们的表情,意识到自己的话引起了误会,补充道:“我是说,我也觉得自己不属于这里。”

小仙仔细打量了一下他:“你那块七千美元的宝玑表和这里挺配啊。”

索然看看自己左手腕上的表:“这是我祖母留给我的,属于我们家族,暂时由我佩戴而已。”

“直到?”

“直到,我有了儿子吧,可是我从来没想过这事------我非得先证明自己真的不属于这你们才肯接纳我吗?”

我笑了笑,小仙却不依不饶:“我们不和门不当户不对的人一起玩。”

“---------,是这样,这艘船上大部分人都在聊钱、生意、女人、免税商品,总之是无聊的话题,你们是我上船后第一次想交谈的人,因为在你们的谈话中听到了我感兴趣的,就是‘厌胜’,上述都是实话。”索然边说边将表摘下来放到口袋里,将蝴蝶结也扯了下来,又将袖口撸到胳膊上,给自己倒上了一杯汽水,端着走到我们桌子边坐下。

小仙一本正经,其实是在憋着笑,又问:“敢问你又是什么圈?”

“我在大学里研究人类学,包括民俗。我其中一个硕士的毕业论文就是《中国神秘巫术对世俗生活的影响》,里面就讲到过关于厌胜的内容,但没有很深入的研究。”

“其中一个?”

“嗯,我的民俗学硕士,研究方向是中国神秘巫术。”他的表情显示他有点不耐烦了,说:“我的专业、职业,在哪所大学都不重要,两位只要知道我绝对有资格和你们聊这个话题就行了。而且刚才我也听到了你们的自我介绍,所以省略那个吧,开始?”

小仙很郑重看看我,说:“我看可以带他玩!”

我们三个碰了一下杯。

索然碰杯和喝水的举止都很绅士,看得出是很有修养的人,他说:“你们讲你们所知道的内容,我说出我所知道的,公平?”

我和小仙相视一笑,小仙在这个专家面前一点也不怯场,说:“闲聊就是要聊大家都喜欢的话题,聊得有趣又能打发时间。很巧,我采访过一位隐居宁波叫林煜的学者,从其口中了解了不少中国民间禁忌和巫术文化,其中就有关于厌胜的内容。”

“林煜?”索然眼睛一亮,原来他眼睛睁开时很有神彩,和平常略带忧郁的眼神对比很强,“我看过他的论文,有几篇很不错,我还有拜访他的计划。”

我说:“小仙哥,咱们的开场白太长了,一分钟进入剧情行不行?”

索然伸出右手做了个西方式的“请”的姿势。

小仙咽下一口酒,说道:“大家既然能聊厌胜,对它是怎么回事就已经有了了解,我可以略过概念直接讲见解。厌胜,虽然是思想蒙昧时代的产物,现代人已经对它很陌生了,但事实上,它并没有消失,而是像其它巫术和禁忌文化一样,演变成了民俗--------人们忘记了它本来的目的和意义,但还是习惯性的遵守它。

比如,一些农村人会在新建房屋的房梁上藏桂叶,据说有利于小孩的学业,因为桂和贵同音,这就是一种吉厌。我国福建、台湾一些地方的屋脊上,会设立骑马弯弓的泥偶,据说是以蚩尤为形象的,这也是一种压胜,和故宫太和殿屋脊上的镇脊兽是一个道理。再比如,有些老人会给小孩脚脖子上系的一枚玉钱、铜钱,这种习俗就源自于古代的厌胜钱。所谓厌胜钱,并非流通的货币,而是专门造来佩戴用的,和一般的铜钱外形差不多,但上面印的一般是吉祥图案、天师符咒之类的内容,意义上类似现在银行发行的纪念币,现在有人专门从事这方面的收藏。还有,像大门上的门神、铺首、门楣上的八卦镜,以及大门口和路冲所立的‘泰山石敢当’、‘太公在此百无禁忌’,都是用道具的方式厌胜--------只是随着建筑技术和材料的改变,这些东西将会越来越少见了。”小仙说完了,也做了个“请”的姿势。

索然说:“厌胜在中国历史上一直都存在。文献中关于厌胜的记载始于姜尚,就是姜太公,大体是讲:丁侯不肯朝见周武王,姜太公就画了一张丁侯的像,朝这张画像射箭,丁侯就生起病来,于是赶紧派使臣去向武王表示臣服。姜太公便拔除了射在画像上的箭,丁侯的病就好了。而文献记载一般晚于事实,这说明厌胜的存在会更早。

关于厌胜,正史记载中最著名的当属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之祸’,从陈阿娇因失宠而施放人偶,到丞相公孙贺被告发在皇帝所行道路上埋设人偶,再到后来著名的卫太子案,可谓绵延整个武帝朝,这说明这种信仰在当时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到后来,正史中便鲜有记载,有关厌胜的传闻一般出自民间传闻,以笔记小说的形式记录下来,内容经常是恶木匠布设厌胜给雇主制造麻烦,比如在房梁上设置两个扭打的小人,就可以让主家夫妇不和睦;设置一个破碗,可以让主家家道衰落甚至沦为乞丐;埋一副小棺材,则可以让主家人丁凋落,丧事不断。归根结底,这是一种象征、类比的巫术手法,带有原始信仰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