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如何表扬,孩子更努力;怎样批评,孩子更爱听
14400200000017

第17章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对孩子最好的“表扬”(3)

初一,孩子的成绩在班上排名第一;初二时,天塌了,我被发现患了直肠癌。他爸爸在他上二年级时就去了上海工作,所以孩子基本上是由我咬着牙带过来的。平时,只要有空,他爸爸就会在周末往南京赶。那时交通不方便,到家已是半夜。有时一个月也回不了一次家,就我和儿子两人生活,忙得昏天黑地是常有的事。每天忙着给孩子做饭,检查作业、画画、拉琴……所有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我当时只有一个目标:好好培养儿子。但是,病魔不放过我。我爱人在权衡利弊后,放弃了上海的工作,回到了南京。我们没有依靠,他父母早亡,我家在外地。本来不善管家的他,既要为我治病费心,又要管孩子的衣食住行、学习,恨不能长出三头六臂来。从我开刀、放疗、化疗到看中医,一切的一切全是我爱人一人打点。对孩子的关注不知不觉中少了下来。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发现孩子渐渐在变,心理、生理都在悄然变化。这些变化发生在我们家庭艰难的时期,我爱人无暇顾及,我感觉到了,但我实在没有能力再管了。我看到,儿子经常照镜子,经常和爸爸吵着要名牌,如耐克鞋、捷安特自行车。以前,这些都是没有的。他爸爸怕和儿子纠缠,你要,我就给你买。可没想到,买了一双,他要第二双。我们为这事也发生过口角,我不同意他开这个口子。学生为什么要比吃比穿比用,为什么不比学习?要知道下岗工人一个月只有两三百元生活费。儿子竟会说:“下岗能轮到我吗?没本事的人才下岗。”600元一双的耐克鞋才一个月就穿坏了。儿子竟说我们买的太差了,人家1000多元的就结实,气得他爸爸要揍他。他爸爸对他说:“爸爸妈妈虽然都是大学生,但工资并不高,我们自己也没有一件名牌。”儿子会说:“妈妈现在生病不用穿好的,反正不出门。”您看这讲的什么话。捷安特自行车丢了,又买了一辆,又丢了,他居然一点不心疼,说什么有的同学丢过四辆车。为了买衣服,他老是和他爸爸发生冲突,发展到后来,把过去的压岁钱都拿出来花了。他说存钱有什么用,300元钱的名牌衣服说买就买回来了。听他班上的同学讲,儿子有空就去逛金鹰,逛专卖店。他爸爸说:“我们从来不去金鹰,你一个学生逛什么金鹰?”他一说,儿子就说烦死了,总是以吵架告终。儿子根本听不进爸爸的话。他一放学,除了吃饭、看电视,就是钻到自己的小房间。他爸爸一进去,就被赶出来。班主任给家里来电话,说孩子的成绩从前三名跌到了前十名,我们急啊!和他谈,谈一次,吵一次。学校下午4时50分放学,他就是不回家,总是玩到天黑7点钟才回来。他很爱玩排球、足球,只要学校有人没走,必定有他。碰到他爸爸出差的日子,我天天在窗口眼巴巴地等着儿子回来,连班主任都说:“你妈妈的要求不高,不就是要你放学早些回家吗?”唉,什么叫望眼欲穿,我这一年真是深有体会。我隐隐约约感觉到,儿子不想回家,他根本不想我们这个家,不想我们这对父母,真的。

其实,他爸爸到学校去,老师都说,这个班上最聪明的孩子是袁欢。他的外语老师特别喜欢他,撤掉原科代表,换上他。每次提问,若班上没有人能回答上来,她总是叫袁欢压轴,完了加上一句“What aclever boy!”语文老师不止一次地说:“袁欢你前途无量!”班主任也说:“他的数学是班上最好的。”但他总考不到100分,为什么?不做题。老师布置的作业,这也简单,那也看不上。老师说:“袁欢,熟能生巧,中考大部分的题目都是基本题,平时不多练,到时你能比得过那些平时大量做题的同学吗?中考不是竞赛,难题没有多少,要练最基本的东西。”学校中考前各门课都有补习班。他想参加,老师不要他,说他根本不存在理解的问题,就是态度问题,要他踏踏实实地坐下来,把以前做过的卷子再看一遍,做错的改正一遍,考南师附中基本没问题。外语老师总当着其他同学的面说:“袁欢,你必须考上南师附中,那里适合你……”老师的希望又何尝不是我们家长的希望呢?我们太了解自己的儿子了,能力是没问题的,就是坐不住、贪玩。谈吧,每次他爸爸与他谈,谈一次,吵一次,有时竟会说出几句脏话来。我爱人岂能忍受被儿子骂,挥手就打。结果呢,家里总是天翻地覆,儿子会和老子对打,每次苦口婆心的教导总闹得不可收拾。他爸爸到学校去找老师了解情况,被儿子撞见,他甚至会以出走相威胁,用儿子的话说:“我不要你们管。”他爸爸就回话:“吃用都是我的,除非你不是我的儿子!”这一年多来,日积月累,父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吵架几乎成了家常便饭,爸爸一开口,儿子就说烦死了,你能不能闭嘴!还摔门,嗓门叫得比他爸爸还高。越是不服管,他爸爸越要管,说中国几千年来,就是孔孟之道,也没听说哪家的孩子被打跑,现在搞了什么未成年人保护法,孩子简直无法无天了,一句话都讲不得。我不止一次地劝他:“试试和儿子交个朋友吧,看他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共处一个屋檐下,父子就像陌路人总不行吧。”我爱人说:“还翻了天呢!老子和儿子成朋友?什么人想出来的鬼花样!”我是既说不服儿子,又说不服他爸爸,干着急。好在儿子有些话会来悄悄告诉我,但前提是不准告诉爸爸。

这次叫儿子滚也是为一点口角,儿子又说了不该说的话。忍无可忍的爸爸看到他只穿一条裤头,说正好,赶他出去,看他离了我怎么活法。我气愤地说:“儿子又没有杀人放火,坏到一定要赶他出门的地步,他有缺点不错,但他也有优点啊!比如,最近我去医院看病,都是他帮着挂号,陪我作各种检查。家里有些事也从不做到学着做了,你就不能表扬表扬他吗?大人还要听赞美的话呢,你说一个15岁的孩子,在你嘴里他永远一无是处,他能和你处得好吗?他身上没有钱,三餐不吃饭,你不是逼着他去偷,去做坏事吗?”他爸爸说:“他坐牢才好,我省心了……”说是这么说,夜里两点多钟,我还是听到门响,他出去找儿子了。唉,这是何苦呢?

周校长,其实这也不能全怪他爸爸。我觉得现在的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大到家庭的力量、学校的力量都挡不住。孩子回到家里,根本不屑与我们交谈,看的电视不是摇头晃脑的音乐,就是各类球赛、武打片,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是我逼着他才会看。他还动不动就损他爸爸:“你上的什么大学呀,徐州医学院,哟,没有听说过嘛!”

叫他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说:“那有什么好看的,我不会去学保尔,我要学盖茨。”

所以他爸爸说他:“袁欢,你前面是一个锦绣前程,是你自己把它葬送在自己的手里。

“你的同学上清华、北大,你只能去扫垃圾了。

“古人云,头悬梁,锥刺股,吃得读书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爸爸是最爱你的,只有爸爸才最关心你,你怎么就听不进去呢?

“一等人,不打不骂自成材;二等人,打了骂了才成材;三等人,打了骂了也不成材。难道你非要做末等人吗?”

这次中考,果然应了我的担心,他化学考了75分,把总分拖了下来。两条路:要么交钱上南师附中,要么上中华中学(儿子填志愿时一定要报考南师附中,还大言不惭地说:“我考不上谁考得上?”)。南师附中的老师打电话到家里叫我们去谈。我们只好与孩子先谈:“经验、教训……你应该吸取什么?”最后他写了保证书,他爸爸替他交了4万元钱。(心里真是恨铁不成钢啊!儿子,我们做父母的只能帮你一次,不能帮你一辈子!)其实,对儿子的情况,南师附中摸过底(他在金陵中学上奥数班时排名第三)。南师附中是全市的数学尖子云集处,所以校长、教导主任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到这里来要拼命,否则还不如去中华,在那里你是尖子,在这里,你目前是差生。”这不,刚交了钱,他还尊重他爸爸,几天一过,又不要他爸爸管了,对爸爸又是横眉冷对,恶语相向。

我周围的人,如邻居、同学的孩子,特别是女孩子,好像对父母都较尊重,还善解人意,与父母的关系较融洽,与父母发生口角啦、出走啦,这类事情更少得多。像我儿子袁欢,我怎么觉得他就像具有双重人格似的。在学校,尽管老师说他有缺点,但夸他的老师还是较多。比如夸他这个体育委员真是尽职尽责,足球踢得最好,篮球也是三足鼎立之一;运动会800米赛跑,金牌得主;跳高、跳远、铅球样样达标;另外象棋、围棋、国际象棋都玩得较好。这样的孩子,体育老师能不喜欢?数学竞赛年年只他一人获奖,搞得他后来只解难题,唯我独尊。

记得有一次, 考试的作文题是“ 我们班上的男( 女) 生×××”,改卷子的是另一个班上的语文老师。他奇怪地说:“袁欢这孩子我真想见见,怎么你们班所有女生都不约而同地写他呢?这个学生太有特色了。”

有次上电教课,电脑出了故障,连老师都傻了眼,又是儿子自告奋勇,三下五除二解决问题……___________这样的事,班主任说起来一串一串的,就连我们的上下左右邻居,爷爷奶奶、阿姨叔叔都说:“你儿子不错,懂事。”可怎么他就是和我们三句话都说不到一块儿呢?记得有一次一个同学把脚扭伤了,他居然天天接送,达半个月之久,还为这事影响了那次期中考试。为此,他爸爸说了他几句,无非是责怪他回来太晚。结果是大吵了一架,他说作为同学,别人有困难要互相帮助(道理是没错)。他爸爸说:“作为儿子,你为生病的母亲尽过一份孝心没有?”说到这个,我心里还隐隐作痛。我生病之后,他确实没有为我做过什么呀,没有给我倒过一杯水。在他爸爸出差的日子里,我为了他放学回来有饭吃,硬是不肯去住院,捂着刀口一人去医院做放疗和化疗,做完又赶回来,为的是不影响儿子的学习,不耽误他的时间。可我躺在床上不能动弹时,儿子连一声问候也没有。想想养儿子真的很没意思,特别是看到他与他爸爸吵架时的态度,我真的心寒。我甚至对他爸爸说过,我恐怕是来日不多的人了,儿子的教育我放弃了,我也没有能力再操这份心了,听天由命吧。

[来信分析]

这使我想起一首古老的民间歌谣:小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媳妇未娶,娘已绝望。

在家里横眉冷对,在学校里八面玲珑。同一个人,是谁造就了他的双重人格?

还是那句老话: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孩子对父母所表现出来的无礼、自私、不关心、不体贴,可以从这位母亲叙述的字里行间找到预兆:“……在我记忆中,在孩子的幼儿、童年、少年时代,他从来没有训斥过,更不要说打过儿子一下了,舍不得呀!家里买了什么好吃的,最后全一股脑儿进了儿子的肚子,他总是笑眯眯地看着孩子吃……”

“付与收,要平衡”,爱的回流是需要从小培养的。但这两位家长无疑像大多数溺爱孩子的父母一样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造成孩子双重人格,还有两个重要因素。

其一,孩子上学后父亲对他的态度。应该说父亲的家教观念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还翻了天呢!老子和儿子成朋友?什么人想出来的鬼花样!”他认定家长和孩子不能成朋友,于是“谈一次,吵一次”,家里天翻地覆,甚至父子对打。

在父亲这里,儿子得不到赏识。在学校里极受老师赏识和同学推崇的他,在父亲眼里却是“不打不成材”的“末等人”。这种冷暖差距,自然让孩子对父亲极为恼火,甚至是恨。

其二,这位父亲却又对儿子的行为妥协:儿子要买600元的高档鞋,骂

归骂,照买;儿子考重点中学差几分,心里恨归恨,4万元还是要出。这位父亲在某种程度上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原本优秀的孩子在他的不断贬低下人格分裂了。

其三,母亲的生病对孩子也是一个打击。父母在家庭阵痛中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变化,没有及时地很好地和孩子沟通,以至于父子间的矛盾越来越深。

尽管儿子现在似乎表现得自私、不近情理,但本质上还是渴求真情的。所需的,只是这位父亲反思自己多年来的教育方式,真诚地对孩子说一声“对不起”。

别忘了孩子最怕什么,两个字—感动。

[家长来信]

女儿上幼儿园时,就已经十分出众,她活泼、外向、快乐、单纯,而且口齿伶俐,曾经在众多小朋友中脱颖而出,被选为全市幼儿园圣诞联欢晚会的小主持。进了小学,又很幸运地遇到了一位十分赏识她的老师,让她担任班长一职。因此,女儿的状态一直很好,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不仅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更是同学们乐于交往的对象。作为家长,我们一直非常骄傲和自豪,两度被学校邀请到女儿的班级里去介绍培养孩子的经验。那时的日子,真是快乐得如同身处天堂般的日子。直到女儿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班上换了一个新的班主任,这位班主任是个非常负责任的老师,她认为一个孩子太优秀了,听到的表扬太多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于是,本着对优秀孩子负责任的态度,她开始对女儿进行挫折教育。班上的很多事情,以前的班主任都是安排女儿去负责的,而新班主任却故意安排别人去做,不让女儿插手。女儿慌了,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误,让老师这样对待自己。她原本晶亮的眼睛,变得迷惑与哀伤,她总想从新班主任的眼里寻求肯定,寻求答案,可结果总是令她失望,她越来越得不到老师的“重视”。

女儿绝望了,她开始放任自己。学习上不努力,迷恋电玩,偷偷买漫画书看,偷偷从爸爸妈妈口袋里拿钱……就这样,自从上了四年级,女儿一天天地心不在焉,成绩一天天地下滑,越来越贪玩,经常头天晚上骗我们说作业写完了,第二天早上早早起来补作业。这种情况让我们自信带来生命的飞跃很焦虑,我们的好孩子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呢?遗憾的是,作为家长的我们,只注意到了孩子表面的变化,没有去关心她的内心到底怎么了。于是,我们变得急躁、粗暴,只要发现女儿不写作业就打、就骂,很多自己一辈子都说不出的狠毒话语,这时总是很痛快地从我们嘴里说出来。但每次打完、骂完就后悔,就给孩子赔礼道歉。当下一次发现她犯错误时,狂风暴雨又再次上演。这种恶性循环,使原本活泼快乐的女儿变成了一个爱撒谎、不专心学业、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的孩子。

当我们觉得女儿的情况必须改变的时候,一个考到本市最好的初中的机会摆在了面前。当然,这个时候对女儿的成绩,我们很担心,没有把握她一定能考上。但是我们给了女儿很多的压力,必须考上!结果可想而知,女儿分数不够,差了十几分!通过托关系,走后门,女儿还是进了本市最好的初中。到了新环境,我们认为女儿的情况就会有起色,因此一直和孩子说,你比别的孩子分数低,一定要更加努力才行,你是走后门进去的,一定要争气。可想而知,这样的话起了反作用,女儿变得越来越自卑,越来越认为自己不行,成绩一直排在倒数,并且一直保持了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