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宽容、尊重,是朋友关系存续的基础,每个人都有心灵的秘密一角,懂得尊重朋友的隐私、做到不窥视朋友的隐私,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朋友”的意义,获得对朋友关系的完美体验。从更深的层面来说,“不窥视朋友隐私”是交友过程中做人的需要,也是会办事的表现。现代社会是一个个性主张得到彰显的时代,这集中表现为我们拥有更大的自由、更多的隐私。“隐私”不等同于“不可告人的秘密”,认识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好奇之心”,人皆有之。但是我们要区分情况,认真对待,特别是对待朋友时,更需将心比心,不能以友谊为幌子给自己找寻各种借口窥视对方的秘密。
7.雪中送炭,危难时刻显身手
一个雪中送炭的朋友,胜过十个锦上添花的朋友!——俗语
有钱时,围在你身边的人不一定是朋友。潦倒时,雪中送炭的朋友要视如亲人。“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这样才能获得一个好义的名声。因为在对方落难,别人避之惟恐不及的时候,你却向他抛出最及时的一根救命稻草,无疑是给对方最大的帮助。对方有了你这样的朋友,将来一定会对你另眼相看。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佛家更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人于危难的义举,可以为你树立起崇高的商业形象,信誉和声望就是你的面子,这种面子会回馈你无尽的生意和财富。
人不是刺猬,难以合群,人是情感动物,需要彼此的互爱互助,切不可像自由市场做生意那样赤裸裸地,一口一个“有事吗”,“你帮了我的忙,下次我一定帮你”。忽视了感情的交流,会让人兴味索然,彼此的交情也维持不了多久。哪一天,你为他人雪中送炭;有一天,他人就会给你雨中送伞。
对方有困难的时候,更应加强联系。如果朋友发生了什么事,比如生病或遇上不幸的事,应马上想办法去看看。平日尽管因工作忙没有很多时间来往,但朋友遇到困难时要鼎力相助或打声招呼,才能显出你们之间的深厚情谊来。“患难朋友才是朋友”,关键时刻拉人一把,别人会铭记在心。
8.制造快乐,为他人带来幸福
快乐是一种美德,因为它不但表现自己对世界的欣赏与赞美,也给周围的人带来温暖与轻快。——罗兰
玛丽是美国东部的一位富有的钢铁生产商的女儿,她拥有这个世界上她想要的每样东西——金钱、衣物、各种奢侈品等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她却要去法国。当然,她的父亲认为她不应该去。最后,她说服父亲,虽然父亲的让步是不情愿的。
那时的玛丽已经是一位小有成就的音乐家丫,她带着自己的小提琴,随同伙伴一起来到了欧洲。在约瑟夫·迪斯科曼将军领导下的第三区工作,她去的主要日的是为他人带来欢乐,她相信她有这个能力和天赋。
她每天打扫食堂,然后做满满的几桶热可可奶,然后又是刷盘子。而在这之前,她却没有洗过一只盘子。晚上她和士兵们一起娱乐。在这里随处都可以看到玛丽的身影,她用自己的小提琴为大家演奏美妙的乐曲,那些小伙子随着她的曲子欢快地歌唱,他们足多么喜欢玛丽。
将军也感激她能通过这种方式尽力为战士们提供精神食粮。她在这里坚持了很长时问,青年会领导安排她去巴黎工作,她却要在这里多呆一段时间,继续与大家分享快乐。
在欧洲的日子了玛丽始终不愿留在后方,她一直跟着战士们,走到哪里就把欢乐带到哪里。在接受第一场战火洗礼的前一天,牧师为男人们安排一个圣餐会,她知道男人中许多人将不会再回来,她非常伤心。在战地医院里,她被安排参加救援活动,为照顾伤员,她几天儿夜没有合眼。为此,迪斯科曼将军特意颁发一张精美的嘉奖令表彰她,这个能舍下家庭来前线干又脏义累的工作的小姑娘。而玛丽却说,她在给别人带去欢乐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欢乐。
快乐是具有感染力的,你给他人带来的快乐愈多,自己也就愈快乐。生命中的快乐往往不是来自财富的积累,而是由帮助他人获得快乐之后所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三、家庭成员角色
每个人都离不开家庭,都是家庭的一分子。在一个家庭里,每个人都扮演着父亲,哥哥、儿子等各种角色。准确判明自己的身份,然后在与家人相处的过程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才能营造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
1.求同存异,化解代沟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
“求同存异”、“彼此尊重”,是我们给予家人的一种关爱。即使双方出现了不同的认识、存在着误解,我们也可以平和地交谈、沟通,消除误会。我们可能不满意父母的“唠叨”,但是冷静下来思考其中的可取之处,善于倾听他人的建议,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着一种代际差异现象,即代沟。它广泛存在于两代人之间,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心理特点方面产生某种差异。比如,父母对青年人热衷于摇滚乐、摩托飞车感到难以理解,而年轻人认为他们完全不了解世界潮流。代沟客观存在,但是我们要采取积极的行动弥补它对家庭关系的损伤。
一般来说,生活中的矛盾和误会与上面的情形一样,大多是由理解偏差造成的。所以,出现代沟的时候,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都要努力建立与家人之间的良好沟通关系。“代沟”的产生并非坏事,它表明在代际延续的过程中会出现思想观念上的差异,这与历史发展方向是一致的,也是“与时俱进”的一种体现。问题是任何一方都要避免出现极端的思想倾向,双方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磨合、维护良好的家庭氛围。
在这个世界上,“家”是我们避风的港湾。对此,我们要怀有感恩和珍惜的心,去悉心维护家庭的和美幸福。家庭成员之间的良好沟通是实现这种理想境界的重要手段,沟通可以增进了解、消除误会、加深亲情。当我们与父母的认识不一致时,赌气甚至争吵并不是明智的做法,我们应该从维护家庭关系、替父母着想的角度理解和包容他们,用“沟通”让乌云远去。
整个世界是充满矛盾的,我们与父母在一些问题上发生分歧也很正常。问题是在遇到矛盾时要积极主动寻求化解之道,才能使我们营造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从父母那里学到人生的经验。为此,家长和孩子都要注意了解对方的个性特点和动机,善于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并且在遇到矛盾时要懂得克制自己。
2.同舟共济,依靠贤内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有一个成功的女人。——俗语
婚姻决定一个人的成败,许多人对此都有深切体会。一个成功的男人要善于借助妻子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取得成功,而不能对我们的事业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大唐盛世,这离不开他出色的治理才能,离不开他手下一批出色的文臣武将,还离不开他背后女人的支持。而这个女人就是他贤淑温良的妻子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是一位温柔贤淑、知书达礼的女子,他对太上皇李渊非常恭敬孝顺,对后宫的妃嫔关爱有加,并且从来不利用自己皇后的地位专宠。所以,唐太宗的后宫始终保持着和睦相处的状况,很少出现争风吃醋的现象。正是有了这个贤内助,唐太宗才排除了后官的干扰,专心料理军国大事。
有一次,唐太宗气急败坏地同到后宫,义愤填膺地对长孙皇后说:“我一定要杀掉魏征这个老东西,简直把我气死了!”长孙皇后不明白其中的缘由,于是询问内情。原来唐太宗在朝堂上和魏征争吵起来,让他很没有面子。听到这里,长孙皇后悄悄回到内室,过了一一会儿穿着正规的礼服走出来,然后给唐太宗行叩拜的礼仪:“恭祝陛下!”
唐太宗被她弄得一头雾水,吃惊地问这是为什么。长孙皇后认真地回答:“我听说过,只有贤明的君主才会有正直的臣子给自己提意见。魏征是一个净臣,陛下显然是个明君,所以我才向您表示祝贺呀!”唐太宗听了茅塞顿歼,认为皇后说得非常正确,对自己这位贤内助也赞赏不已。
在人的一生中,妻子是我们的终生伴侣,对我们的思想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在择妻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成功人士能够让妻子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使自己在发展中左右逢源;而失败者会因为家庭问题处理不好,而受到各种掣肘。此外,妻子也要善于借助丈夫的力量和智慧成功、成事,从而创造有梦的人生。
3.孝顺父母,忠义两全
百善孝为先。——俗语
中华民族自古就形成了“孝”文化,比如儒家经典文本之一的《孝经》是对“孝道”最重要的解读,“忠孝双全”表达古人对个人成就的最高设想,而在日常生活中不孝顺的人和行为则会受到大家的唾弃。“孝顺父母”是对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通常符合这一条件的人才可能有爱心,才能对社会作出贡献。所以古代都主张选择“孝顺父母”的人担任地方长官。
现代社会中,人们获得了极大的自由发展机会,亲情淡化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丢失“孝道”这一传统的理由,不妨碍我们热烈地表达对父亲母亲的爱心。歌曲《常回家看看》成为许多忙碌在外的人的心声,而近几年《我的父亲母亲》、《浪漫的事》等电视剧则反映了人们对“孝道”传统价值回归的认同。
在家庭生活中,不孝顺的孩子令父母揪心,这不仅是对两代人情感淡漠的哀叹,更是为孩子将来人生之路能否顺畅担心。一个缺乏爱心的人,怎么能够爱护他人,赢得社会成员认同并建立合作关系呢?从小开始养成孝顺父母的好习惯,我们才能建立富有人情味的家庭文化,才能在日后为孩子作出表率,自己晚年不至于没人疼爱。
“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顺父母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我们应该从身边的点滴做起,重视与父母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创造一种充满爱心、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
4.家庭和谐,万事顺畅
家和万事兴。——俗语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巾,儒家文化及其塑造的价值观深刻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性格和心理特征。具体来说,集中表现为“贵和”精神,即追求国家的安定发展,追求家庭的和睦兴隆,家庭是我们成长和活动的重要场所,在与家庭成员沟通的过程中,追求和喈相处显得异常重要,因为家和才能万事兴。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孟子则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主张。“爱别人的人才能长久地得到别人的爱”,从家庭关系来考虑,就是要求我们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追求一种和睦相处的境界。
古代有一位老人养育了五个儿子,但是他们之间经常发生矛盾,这让老人非常担心。有一天,他把儿个孩子叫到眼前,让他们折断一根筷子;结果,每个人都能轻松做到。接着,老人拿起一—捆筷子,让他们折断;结果,没有—个人能够做到。老人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要追求和睦的生活,才能团结起来抵抗外力的干扰,否则一盘散沙艮容易毁掉美好的前程。”
的确,家庭成员之问只有追求和谐相处,才能在其他方面实现兴隆发达;一旦内部争斗不止,就很容易被外部势力利用,或者难以抵挡外力的破坏。万众一心,其力断金,明白这个浅显的道理,我们就要注意培养自己替家人着想、追求和谐的个性,打造其乐融融的生活氛围。
“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幸福生活的实现需要我们重视家庭和谐关系的建立。我国自古就形成了家庭美德建设的“家训”、“治家格言”等训导,我们需要继承和发展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努力实现夫妻、长幼之间的和谐相处,给予对方更多的尊重、理解和关心。作为家庭成员的一分子,我们要努力使老人得到充分的敬重,使子女得到健康成长,追求和谐的精神和家庭文化。
5.关爱家人,有责任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家庭成员之间的爱是博大而无私的,父母对孩子的疼爱不仅表现在要把对方抚育成人,还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以及相应的生存能力。当然,在现代社会中这种职责主要由学校承担。但是,我们从“孟母三迁”的故事中可以看到父母处处为孩子着想的良苦用心。
孟子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母亲仉氏想要把孩子培养成人,就想方设法加强对他的训练。开始的时候,他们住在离墓地很近的地方,孟子可以学习丧葬方面的东西;但是盂母认为这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他们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场很近的地方,孟子学到了做买卖和屠宰的东西;但是孟母又认为这小适合孩子居住,又把家搬到学官旁边。在这里,官员经常进入文庙行礼跪拜,孟子学会了各种礼节。孟母认为这才是适合孩子居住的地方,于是在这里定居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