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前人留下的谜案(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14394500000012

第12章 名人轶事(5)

1961年7月2日清晨大约7点左右,海明威的妻子玛丽突然被“两声用力关抽屉似的声音”惊醒了。她迷迷糊糊地下了楼,眼前的可怕场景一下子使她清醒过来:只见海明威血肉模糊地躺在地上,半个脑袋被炸飞了,只剩下下巴、嘴和两颊的下半部。天花板上、墙上和地上更溅满了他的头发、牙齿、碎骨和模糊的血肉。在他身边,除了一件皱巴巴的浴衣以外,还有一把沾满肉泥的双筒猎枪。当地警方根据现场勘测得出结论:海明威是自杀身亡。很显然,他自己把猎枪枪头塞进嘴巴,然后扣动扳机;威力巨大的枪弹将他的半个头颅轰碎。

根据玛丽当时的说法,海明威根本不是自杀,他是在擦枪时因走火而不幸把自己打死的。虽然人们大多理解海明威妻子当时的心情,可并没有多少人认可这种牵强的解释。海明威确系自杀身亡。剩下的问题是:海明威为什么要自杀?他为什么要用这种惨不忍睹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为搞清其中原委,许多人展开了调查。由此,五花八门的猜测纷纷出炉。其中有一种较为引人注目的看法是:海明威的自杀主要出于个人心理原因。

提出这一观点的人指出,海明威在幼年时候曾被母亲扮作女孩来教育,而他长大后对这种做法十分厌恶;为了证明自己是个男子汉,他就在许多作品中都塑造出“硬汉”形象;而为了欣赏男子汉死亡的悲剧美,他选择了惨烈的自杀。

很多人并不赞同这一观点。因为他们发现海明威的父亲当年(1928年)也死于自杀。更为凑巧的是,海明威自杀时所用的猎枪,正是当年他父亲自杀时所用的那一把,其自杀的方式也与他父亲相同。由此他们认为:海明威的自杀可能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他父亲的影响。

为了证实这种猜测,他们就到处去查找资料,结果发现海明威在看到父亲受病痛的折磨时曾说过:“我要是那样,我就要人把我杀了;要不就自己干。”同时,海明威在他30年代的小传里也提到:“自杀,就像运动一样,是对紧张而艰苦的写作生活的一种逃避。”海明威的这些话,似乎支持了他们的看法。于是人们又倾向于认为:肉体上的痛苦和创作力的衰竭,迫使海明威举枪自杀。

知夫莫如妻。后来玛丽接受了痛苦的现实,多少客观地道出事情的原委:海明威自杀确实受到父亲影响。当年父亲的自杀,给年轻的海明威心头蒙上巨大的阴影。为了摆脱父亲自杀的阴影,海明威一直努力地抗拒死亡。可是他越不想死,自杀的念头就越缠着他:有时,他会在心中勾画出富有诗意的自杀方式——从夜航的轮船上走出,投身茫茫大海;有时,他的诗意则荡然无存,转而认为自杀最有效的做法是把枪伸进嘴巴里。但随着自杀的欲望越强烈,求生的欲望也不断增强;海明威内心深处长期被这种矛盾及其带来的痛苦所煎熬,以致到了50年代后,他那强烈的自杀欲望逼得他不得不拼命“寻找”反抗自杀冲动的依据。最终,他控制不了自己崩溃的情绪,走上了绝路。

一些人虽然也认为海明威的自杀与他的父亲有关,但却不同意他自杀仅仅或者主要是效仿父亲解脱痛苦。因为海明威曾明确诅咒过他父亲的自杀行为,称父亲是个懦夫;另外,他在作品中塑造“硬汉”形象,实际上反映了他“相信自己永远不会死”的信念。所以海明威自杀与其父“形同实异”。

直到今天,我们还不能确定海明威惨烈自杀的真实原因,或许真是他双重性格所致,谜一样的归去,谜一样的海明威。

柴可夫斯基死于疾病还是自杀?

俄国著名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于1893年11月6日凌晨突然死亡,结束了他那瑰丽的一生。这一年,音乐家的个人声誉急剧提高,事业也达到了辉煌的阶段,他的溘然长逝使人们对他的死因充满了好奇。11月18日,柴可夫斯基创作的《第六交响乐》(“悲怆”)第二次公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乐曲自始至终的悲剧性的形象和气氛,给人们留下了美好而又深刻的印象。然而,也正是由于作品流露出的这种悲哀痛苦的情绪,使得人们更加关注柴可夫斯基的死因。他的死好像“预言”,于是,柴可夫斯基“自杀”立即传为奇闻。但是,事实究竟如何呢?

他创作《第六交响乐》,原意是想献给自己的外甥费拉奇米·达维多夫的。不料命运之神却跟他开了一个大玩笑:这支交响乐的演出竟与他的死紧密相连,并成为他的死因之谜。及至后来,有人发现一份所谓柴可夫斯基写的“秘密标题”的草稿,上面写着:这部交响乐的计划的最终本质是生活。第一部分:全是冲动的热情、信心和渴望活动,必须短;第二部分:爱;第三部分:失望;第四部分:以死亡为终结(也要短)。于是,他们又以此为据,证明柴可夫斯基死于“自杀”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另有一些人认为,虽然柴可夫斯基确实试图自杀,而且他的《第六交响乐》的主题,也是悲剧性的,然而,《第六交响乐》却绝不是作者为自己“自杀”所写的“挽歌”。因为,1893年这一年,是作者获得极高荣誉的一年,人们怎么也找不出他自杀的理由。5月29日,他到伦敦参加英国剑桥大学音乐社成立50周年纪念大庆。皇家好乐音乐会6月1日又演奏了他的《第四交响乐》,使他获得了国际声誉。6月13日,英国剑桥大学授予他音乐名誉教授。可以说正是这种荣誉带来的喜悦的冲动,才激励着他创作《第六交响乐》,正如他所说,他要在新交响乐中“充分表达这种心情”。由此可见,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并不存在“自杀”的动因。至于“秘密标题”的草稿,也根本不符合创作的实际情况,因为《第六交响乐》完稿和第一次公演,都是没有标题的。而且当一位朋友建议把它改为“标题交响乐”时,柴可夫斯基曾经一口回绝,并反驳说:“既然我不打算提出标题,为什么要叫做‘标题交响乐’呢?”甚至他在总谱上写下了“悲怆”的第二天就又改变了主意,立即写信给杰金逊,要求以“作品第6号”发表这部交响乐。这样看来,“秘密标题”草稿,显然是经过了某种程度的篡改,歪曲了作者的原意。

其实,柴可夫斯基应该是死于急病。11月1日傍晚他与朋友共进晚餐,并酗酒直至凌晨2时,次日早晨,他开始失眠,消化不良。午后,喝了一杯生水,从此就一病不起,终于在11月6日不幸逝去。根据彼得堡最优秀医生中的两位佼佼者——勃廷逊兄弟的诊断,柴可夫斯基确实是死于霍乱。

苏联诗人叶赛宁是自缢而死吗?

苏联著名诗人谢尔盖·叶赛宁才华横溢,诗作极受人们的称赞。就是这样一位诗人却在创作的巅峰状态以自缢结束了自己年仅30岁的生命。举世震惊,苏联诗坛从此也少了一位出色的诗人。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诗人最后走上了自我毁灭的绝路?他是出于什么动机自杀的呢?

一种观点认为:叶赛宁在爱情上的失败是导致他自杀的决定性原因。的确,诗人的爱情生活非常不幸。1921年11月7日,诗人和美国著名舞蹈家邓肯一见钟情,其后迅速陷入热恋之中,两人很快便开始同居。1922年5月10日,二人在办理完结婚登记后,便踏上了去欧美的旅途,开始了他们正式的“蜜月旅行”。正是这次旅行显示出来的各方面的巨大差异,使两人的爱情和婚姻面临着严重危机。出身、年龄、教育、性格方面的差异,尤其是俩人在性格上明显缺乏和谐一致,加上还有一个很严重的语言障碍存在于二人之间,这一切使得他们不能很好地沟通和交流,所以说分手是不可避免的。随后,诗人重新回到旧情人别尼斯拉夫斯卡娅身边,这位善良而多情的姑娘原谅了诗人。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多情的诗人很快又跌入了另一纷乱的爱情旋涡,促使他在自己的悲剧中又向前走了一步。1925年3月,诗人遇见了美丽的安德列夫娜,又一次陷进了爱情的狂热之中,9月,俩人正式结婚,令诗人大失所望的是,二人婚后生活并不像原来设想的那样美满。安德列夫娜虽然出身名门,天资聪明,但她缺乏同诗人相匹配的艺术见解和才识,更没有别尼斯拉夫斯卡娅的那种温情。这时,诗人后悔有愧于别尼斯拉夫斯卡娅。但是,他再也没有勇气回到她的身旁,以取得她的宽恕,在这种万般痛苦的情况下,敏感的诗人终于走上了绝路,他要用死来报答心目中真正的情人。由此,可以说叶赛宁是“殉情”而死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叶赛宁实际上是患精神抑郁症而自杀的。前苏联的官方在诗人死后发布的讣告曾说过:叶赛宁是由于精神忧郁、心理平衡失调,于绝望中自缢而死的。有史料记载:随着心境失调,叶赛宁的性格越来越暴躁,到后来竟经常莫名其妙地发火,显得喜怒无常。经医院检查,医生认为他已患有严重的精神抑郁症。而且,从叶赛宁的诗歌创作实践来看,他后期的创作反映了他极度颓唐的心绪。还有一些人认为他因十月革命打破了他个人主义的幻想,从而选择了“自杀”的道路。其实,叶赛宁的自杀可以说是他忧郁性格的必然产物。

无论是爱情悲剧说还是精神抑郁症说,两者都承认叶赛宁的自杀。但是,有人对传统的说法大胆地提出了挑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叶甫盖尼·切尔诺斯维托夫先生。他认为叶赛宁的“自杀”结论值得怀疑。

切尔诺斯维托夫说在诗人死亡后的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死者的额头和鼻梁上有一块很大的凹痕,这明显是被钝击所致。另外,从照片上还可以看出一条横向抓痕,这与自缢的情况不符。这说明,诗人实际上是被来自身后的绳索勒死的。

叶赛宁到底因何而死?如果是他杀,那又死于何人之手?动机是什么?这些疑团悬在人们心头,但愿能找到这位英年早逝的诗人的死因,以解心头之惑。

安徒生是私生子吗?

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人民公园的海边,有一尊美丽的人身鱼尾雕像。她面对浩瀚的大海,似乎渴望回到母亲的怀抱。她就是安徒生著名童话故事《海的女儿》主人公——举世闻名的“美人鱼”公主。每当人们看到她,很自然也就想起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1805年4月2日,安徒生出生于丹麦富恩岛上欧登塞城中一间低矮破旧的平房中。他的父亲汉斯·安徒生是一个迫于生计、整日奔波的鞋匠,他的母亲玛利娅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一个勤苦的洗衣工。

安徒生从小便对大自然充满了热爱,这也使得他在后来酷爱旅行。14岁时,他便只身离开家乡,来到了喧闹的哥本哈根寻找自己的理想。从此,他凭着坚强的毅力在艰难和困苦中与命运抗争。他梦想当演员、歌唱家、舞蹈家,并为此尝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但这些理想都像肥皂泡那样在无情的现实生活中破灭了。最终他选择了文学,他要在作品中为孩子们创造幸福和快乐。在许多人的不解和嘲笑声中,他埋头写作。

1833年春,安徒生从丹麦国王那里得到了一笔津贴,开始了他一生中很重要的漫游。除俄国、芬兰和荷兰外,他的足迹遍及欧洲各国。旅行开阔了他的视野,并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旅行剪影》、《即兴诗人》等都是他旅行中的产物。

安徒生一辈子写下了无数美丽动人的童话故事,然而关于他个人的身世,却有不同的看法。1990年,在安徒生的故乡欧塞登大学,几百名学者举行了听证会,共同探讨这位童话大师的身世。历史学家延斯·约根森还专门写了《安徒生——一个真正的童话》,文中称安徒生出身于贵族家庭,他是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八世和劳尔维格伯爵夫人的私生子。在他出生后,王室为了避人耳目便把他送到欧塞登一个鞋匠家中喂养。

另外,还有一位丹麦作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而且他还提供了一份比较有力的旁证。据说一位海军上将的女儿亨丽艾特·吴尔夫在1848年写给安徒生的信中曾提到过,安徒生也曾发现自己是一位“王子”。据此有人认为,若非与王室有着密切的关系,安徒生不可能在1833年轻易得到国王的津贴;以他当时的出身和社会地位,能结交名流、往来于上层社会,必有某种神秘的“背景”。

但是这种说法也缺乏确凿的材料。就在这次听证会上,许多人就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安徒生在其自传《我一生的童话》中对此只字未提,或暗示一下呢?更有的学者专门查出180多年前安徒生教堂户口登记册的复印件,上面清楚地记有:(1805年)4月2日星期二凌晨一时,鞋匠汉斯·安徒生与其妻子安娜·安德斯达特得一贵子。

为了搞清这位世界著名大作家的身世,丹麦著名历史学家塔格·卡尔斯泰德曾被允许查阅大量的克里斯蒂安八世的档案,其中包括这位国王的大量信件和日记。但是他并没有发现关于此事的记载。不过,根据档案表明,当时的国王和贵族与一般平民妇女偷情的问题是存在的,而且一般也都会有小孩的降生。这种情况发生后国王会将孩子送交给有关的妇女,并且寄钱给他们直至孩子长大成人。根据档案记载,有一位国王还为这样的孩子之一福雷德里克·里德安排工作,让他掌管王室的狩猎活动。但是卡尔斯泰德并未在档案卷宗中发现有关安徒生的材料,也没有找到有关他母亲安德斯达特的材料。

因此,安徒生是王子的说法尚无有力的根据。或许有人真的希望安徒生的身世是一个完美的童话。不过这一点并不重要,人们看重的是安徒生在童话故事中塑造了许许多多善良美丽的形象,表明自己对美好世界的憧憬、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