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堪舆术研究
14394100000021

第21章 堪舆形胜述略(1)

北依山险、南控平原的北京

北京是文化悠久的古城。它基本上被河北省包围。河北有五分之二的山地,五分之三的平原,河北的北部是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区,山峰多在一千米以上,西北有燕山山脉。东北有山海关。西部有太行山脉,南部有黄河,中间是河北平原。

北京北依山险,南控平原,处于北京小平原、南方大平原、北方山地之间。东面有渤海湾,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环抱渤海,成为拱卫北京的屏障。漳水卫水襟带于南,居庸关锁钥于北。

早在3000年前,周武王封尧后代于此,当时称蓟丘,后来成为燕国国都。之所以称为燕国,因为它以燕山为依托。宋代苏轼有诗云:“燕山如长蛇,千里限夷汉。首冲西山麓,尾挂东海岸。”

南宋末年,赵与时在《宾退录》记载,朱熹精通堪舆,他曾经对宾客评论冀州(今河北一带)的风水:“冀州好一风水,云中诸山,来龙也;岱岳,青龙也;华山,白虎也:嵩山,案也;淮南诸山,案外山也。”南宋以临安(今杭州)为都,而朱熹大谈北边风水好,意在怀念北土,希望朝廷不要安居江南,应以统一大业为重。

元代称北京为大都,因其“地扼襟喉趋朔漠,天留锁钥枕雄关”,以之作为都城,据《乖史·巴图鲁传》记载,巴图鲁曾极力劝谏忽必烈迁都于此,他说:“幽燕之地,龙盘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燕不可。”当时的文人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也曾赞誉北京形胜是“右拥太行,左注沧海,抚中原,正南面,枕居庸,奠朔方”。

元代大都的建筑设计师是刘秉忠,他以“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原则建设城市,奠定了北京城的规模。

明初,朱元璋攻下大都,询问大臣是否可以在此建都。臣僚们认为这是元代的亡国之地,王气已尽,不宜建都,翰林修撰鲍频说:胡主起自沙漠,立国在燕,及是百年,地气已尽,南京兴王之地,不必改图。

明成祖在靖难之役赶走明惠帝后,他不愿意到南京去当皇帝,有意留在北京。因为北京是他的封地(时称燕京),龙潜于此,多有经营。上有好之,下必应之,他的臣僚纷纷表示赞同。《明实录·太宗实录》记载群臣上疏:“伏维北京,圣上龙兴之地,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俯视中原,沃野千里,山川形势,足以控制四夷,制天下,成帝王万世之都也”。

明代堪舆师缪希雍认为北京的风水很好,他在《葬经翼》云:“冀州者,太行之正,中条之干也。燕都者,此龙之尽,鸭绿界其后,黄河挽其前,朝迎万派,拥护重覆,北方一大会也。”万历年间修撰的《顺天府志》卷一认为北京是治国之地,“燕环沧海以为池,拥太行以为险,枕居庸而居中以制外,襟河济而举重以驭轻,东西贡道来万国之朝宗,西北诸关壮九边之雉堞,万年强御,百世治安。”

明末,朱明政权江河日下,有些堪舆先生归罪于明成祖迁都北京,明代都燕二百年,英宗被俘,武宗被围阳和,李自成围京城,多灾多难,北京离北边的边界太近,造成明政权时有不安。但是,明政权衰败的原因不在风水。如果归罪风水,为什么清朝还能在北京建都二百多年?为什么清初能创造了乾嘉太平盛世?

明末清初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从两方面评价北京形胜。一方面,北京有号今天下之势,“川归谷走,开三面以来八表之梯航;奋武揆文,执长策以扼九州之吭背”。另一方面,“燕都僻处一隅,关塞之防日不暇给,卒旅奔命,挽输悬远,脱外滋肩背之忧,内启门庭之寇,左支右吾,仓皇四顾,下尺一之符,征兵于四方,死救未至而国先亡矣。”这就是说,北京地势偏北,容易受到关外的人犯,其四周的居庸关、山海关、紫荆关、倒马关、井陉关一旦失守,京城顷刻就危险了。

北京虽有沧海东环,但海水不能食用;虽有桑干河、滹沱河、卫河、滨水、易水、滦河分布在四周,但水源仍然不够,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水绕山环、自成一系的东北

东北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有完整的地理形势,呈簸箕形。其外环有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黄海、渤海。其中环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水绕山环的中间有一片大明堂——东北大平原,面积达35万平方公里。东北在山海关以东,俗称关东。

黑龙江省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大兴安岭北段,东南有张广才岭和老爷岭。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张广才岭之间有松嫩平原,由松花江和嫩江冲积而成。

吉林省东部有长白山,西部有大兴安岭,北部有原始森林,中间有松辽平原。

辽宁省东部有长白山余脉千山山脉,西部有大兴安岭南段、内蒙古高原的边缘部分,北部有大兴安岭,中间有辽河平原。全省背山面海,沿海有狭长的滨海平原。

可见,东北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形胜,其中的每个省又形成相对封闭的区域,各有一个肥沃的平原。

历史上,在东北先后居住有肃慎人(商周)、挹娄人(战国)、棘鞫人(隋唐)、契丹人和女真人(宋元)、满人(明清)。中原文化不断影响关东文化,明清时代加速了文化交融。

清旧都沈阳

沈阳位于中国东北的南部,辽河平原的中央,沈水(今浑河)之阳。早在战国时代,这里就是燕国辽东郡的属地。明代在此设立沈阳中卫。努尔哈赤的后金政权于1625年在此建都。满语称沈阳为盛京,意思是兴盛的城市。

沈阳的风水在于其地理位置适中。它北有外兴安岭,西有蒙古高原,东有大海,南有鸭绿江。西北高,不失为天然屏障,东南低,水域环绕。它离中原近,是关东与关西的咽喉,是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交流的融合点,也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兵家必争之地。据《清太宗实》记载,努尔哈赤于后金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召集群臣,商议把都城由东京(今辽阳市)迁往沈阳,有人认为劳命伤财,而努尔哈赤执意要迁,他说:“沈阳形胜之地,西征明,由都尔鼻渡辽河,路直且近;北征蒙古,二三日可至;南征朝鲜,由清河路以进,且于浑河、苏克苏浒河上流伐木,顺流下,以之治官室为薪,不可胜用也,时而出猎,山近兽多,河中水族,亦可捕而取之,朕筹此熟矣,汝等宁不计及耶?”努尔哈赤是从军事和生活两方面看待沈阳形胜的,他把都城迁到沈阳,奠定了灭明的基础。

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太宗皇太极在沈阳营建了宫殿,即沈阳故宫。故宫位于旧城中心,占地六万平方米。它坐北向南,分为三部分。东部以大政殿为主体,殿前甬道两侧各排五亭,工整对称。中部以崇政殿为主体,北面有高台,台上建有凤凰楼和清宁宫。西部以文渊阁为主体,阁顶为黑琉璃瓦,黑色代表北方,寓意水能灭火。

沈阳以东有福陵,是努尔哈赤的安葬地。福陵风水很好,北倚天柱山,南滨浑河。陵园坐北面南,万松苍翠,清人高士奇有诗云:“四瞻苍蔼合,俯瞰曲流通,地是排云上,天因列柱崇。”陵园建设很讲究,中间为正红门,门内有华表和镇邪石兽,经过碑楼到达方城,隆恩殿后是宝城,宝城下面是地宫。这种建筑形式对河北的清东陵和清西陵有直接影响。

福陵的风水格局不是偶然形成的,而是满清统治者风水思想的产物。据《清太宗实录》,满人讲究风水:“初,上(皇太极)命诸贝勒大臣敬卜吉坏,建造山陵,奉迁太祖高皇帝梓官安葬。至是议定卜吉地于沈阳城东二十里浑河北石嘴头山,遣高诣东京奉迁孝慈高皇后梓官,与太祖高皇帝合葬。”可见满人在人关前已经盛行风水观念。

山西古城晋阳

山西形势完固,易守难攻之地,东面有太行山为屏障,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恒山、五台山、太岳山、中条山都是天险。西面有晋西高原山地,以吕粱山为主体,山岭在1500米以上,且有黄河作为襟带。北面有阴山为外蔽,雁门为内险,南面有首阳、砥柱、析城、王屋诸山滨河雄峙,且有险要的孟津和潼关为门户,中部是晋中平原,汾河贯流其间。从蒲津关可以通往陕西,从太行关(天井关)可以通往河南,从飞狐关可以通往河北,从雁门关可以通往塞外,这几个关口如封如闭,是堪舆的“气道”。

山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太原,太原是历史悠久的城市,古称晋阳,以在晋水之阳而得名。晋阳古城旧址在今太原市西南郊,这里是晋中腹地,它依山傍水,西北有蒙山耸秀,西边有天龙山,东边和南边有汾河环绕抱气,中间一片平地,平地和龙山之间有晋水,晋水以北有风峪沙河。晋阳古城被水三面包围,这在干燥的高原上是很难得到的一块宝地,它易守难攻,北周的柴荣、北宋的赵匡胤都曾率兵攻打,望城兴叹而去。宋太宗赵光义耗尽军力,终于破城,一气之下毁了这座历史名城。

黄土高原上的西安

陕西省地形南部和北部高,中间是平原。北边是黄土覆盖的黄土高原。南边是秦巴山地,秦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也是中国地理南方和北方的一条分界线,大巴山绵延于陕西、四川、湖北边境。中部有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它东起潼关,西至宝鸡,东西长约300多公里,南北宽几十公里,渭、泾、洛河流经其间,上地肥沃,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一块宝地。陕南的秦岭和大巴山之间有关中盆地,是重要的农业区,在这两个平原中,产生了历史悠久的西安市和汉中市。

西安位于关中平原中部,秦岭屏障于南,渭水环带于北,古代的秦国在九螋山之南、渭水之北修建了咸阳城,秦始皇统一六国,在咸阳建立了第一个封建王朝。

汉初,刘邦和他的臣僚都看中了西安这个地方。《史记·留侯世》记载张良的赞誉:“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当时,萧何等人在渭水南岸的龙首原修建了未央官。龙首原地势高敞,是沣河与泸河、灞河之间的分水岭。

由于战乱,汉代古城残破,隋朝在龙首原以南兴修大兴城。《隋书·文帝纪》记载:“此城从汉以来凋残日久,屡为战场,旧经丧乱,今之宫室事近权宜,又非谋筮从龟,瞻星揆日,不足建皇王之邑。”于是选择了“山川秀丽、卉物滋阜、卜食相土”的龙首原。宇文恺主持城建,规划严谨。长安新城南对终南山及子午谷,北临渭水,东有沪灞二水,城西一片平原。宫殿在城中偏北,宫殿坐北朝南。

唐代改大兴城为长安,考虑到隋朝的宫殿地势偏低,便在东北龙首原高阜新修了大明官,又在城内修建了兴庆宫。长安城布局工整,它以南北御道——朱雀大街为中轴线,两边对称坊市。日本的京都和奈良都是仿照长安城兴建。

西安的外围有几个重要的关口,华阴县以东有潼关,丹凤县东南有武关,古为秦楚之衿要。宝鸡县西甫有散关,是秦蜀之咽喉。这几个关口实际是陕西的“气口”,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西安在历史上先后十一次建都(西周、秦、西汉、新、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如果不是形胜极佳,怎么会吸引历代圣贤注目?可惜,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西安在封建社会末期逐断衰微。

河山拱戴的洛阳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偏北。河南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有嵩山,东部是平原,河流由西向北、东、南三而辐射分流。

洛阳地形险要,东有虎牢关,西有函谷关,南有嵩山十八盘和龙门伊阙,北有邙山和黄河。因此,它可以西挟关陇,东压江淮,北通幽燕,南至荆襄。因此,清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称其“河山控戴,形势甲于天下”。

洛阳也很富庶,洛、伊、涧、灌四水流贯洛阳平原,气候温和,适于居住。

洛阳很早就有了人居住,传说其地“河出图、洛出书”,说明这里是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伊洛二水的夹河地带有夏人居住的遗址。周武王看好这块地方,《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之语:“自洛泊延于伊油,居易毋固,昔有夏之居。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詹有河,粤詹雉、伊,毋远天室。”向南可以看到伊阙、木谷、轩辕,向北可以望见太行,确实很险要。周公亲自勘测其地,绘制了详细的城市规划图,把洛阳作为陪都。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开创了洛阳作为都城的历史。

东汉建都洛阳,规模宏大。班固在《两都》云:“增周旧,修洛邑,扇巍巍,显翼翼。光汉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之极。”

北魏任命蒋少游规划洛阳,扩大东、西、南三面的城域,气派很大。

隋炀帝很欣赏洛阳地形,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记载:“初,炀帝尝登邙山,观伊阙,顾日:“此非龙门邪?自古何因不建都于此?”仆射苏威对日:“自古非不知,以俟陛下。”帝大悦,遂议都焉。隋朝营建洛阳耗尽国力,一年时间就完成了工程。

洛阳是九朝故都,先后有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后)、后梁、后唐以此为都,并且多次作为陪都。它之所以能够作为都城,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在北方,洛阳地处“天下之中”。尽管后来中国政治中心南移,但洛阳“一直是北方重镇。

洛阳的龙脉从何而来?支脉如何缠绕?堪舆家李思总《堪舆难著》云:“洛阳即今之河南府也。从嵩山而来,过峡石而北变作苍龙入首后,分一枝结北邙山,托于后。山虽不高,蜿蜒而长顿,起首阳山,远映下首,至巩县而止于黄河之中嵩山抽中干,起皇陵山,分出一枝至黑石关为水为中扩为堂局,而四山紧拱,前峰秀峙,伊洛渣涧,汇于前龙之右界水也。稠桑弘农好阳诸涧乃左界水,流入黄河,绕于北邙之后,洛河悠扬,至巩县而与黄河合一,大聚会也。”

一马平川上的开封

开封,在战国时魏国建都称大梁,五代后梁建都称为东都,后晋、后汉、后周在此建都称为东京,宋代在此建都称为汴京。

开封位于黄河中游的南岸,地处中原和华北大平原的西部边缘。没有大山作为屏障,没有龙脉可以追寻,似乎不是一块风水佳地,怎么会有六七个政权在此建都呢?

其实不然,风水并不以山为唯一标准,还应当考虑其他因素。开封的地理缺憾正是它的优势所在。无山则平,诸侯四方辐射。一马平川,交通便利。周围是经济富庶的平原,物产丰富。况且黄河是一条大水龙,给它带来生机,还有鸿沟、汴河带来漕运之利。隋朝开凿大运河,为之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了弥补自然形胜的不足,历代很重视在开封修建城墙。开封之城以坚固闻名。战国时,秦国攻大梁,三个月都攻不下。北宋时,不少入主张建都洛阳,有天堑可守,然而,最终还是在开封建都,因为这里富庶而便利。于是,北宋十分重视城建,里外三层:皇城、内城、外城。城垣范围超过了明清以来的开封城。三道城墙均有濠沟。外城濠深一丈五尺,宽二十五丈,水陆都有城门,严格把守。

堪舆主张北边地势高为吉;开封西北隅地势偏低,有个叫刘混康的术士劝谏宋徽宗培筑增高北边,可以得多男之喜,徽宗于是在北边大兴土木,修建艮岳。《挥尘后》记载:“元符末,掖庭讹言崇出,有茅山道士刘混康以法篆符水为人祈禳,且善逐捕鬼神,出入禁内,颇有验,佑陵登极之初,皇录未广,混康言东北隅形加少嵩,当有多男之祥,始命为数仞岗阜,已而后官占熊不绝,上甚喜,由是崇信道教,土木之工兴矣。一时佞妄,因而逢迎,竭国力经营之,是为艮岳。”